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正在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城市的更新和改造也在同时进行。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目前城市更新改造中面临的问题,寻求城市更新改造与历史文化保护之间的平衡点,以此制定出科学的城市更新改造模式,同时也有效的保护了旧城区的历史文化。
关键词:城市化;更新改造;历史文化保护
1 目前城市更新改造面临的问题
1.1 城市更新就无法保持历史格局
因为历史,经济和技术的限制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城市发展过程中人们的生活需求与历史悠久老城区不能相互适应。一些老城区原来具有的个性已经有些下降,还有些旧的住宅区存在设施不够完善,环境十分恶劣,经济落后和社会问题增加等问题,这很容易使人们误解旧城区,认为“旧区”是城市的缺陷,代表着 “肮脏,混乱,落后”,城市更新改造就是摆脱这些缺陷。因为强大的商业利益吸引,许多城市都采取了一个措施,将这些区域都大规模拆除,重建土地,这直接摧毁了城市原有的社会结构,文化背景,当地风俗和固有的生活方式。同时,违反了城市规划的各种要求,一味追求市场化运作的高收益,屡次破坏城市的历史格局和城市的传统特色。中国许多城市都再也找不到中国文明生存过的完整证据,几代人的摧毁使每个城市都遭到了破坏。
1.2局部改造无法满足城市长远利益
城市建设过程中始终有选择和决策,一旦决策失误就会造成很大程度上的失败。没有建立相应的科学约束监测机制,城市的快速发展是不健康的,城市的整体长期效益也将得不到保障。在改造旧城区的过程中,破坏性建设出现在每一个追求经济收益的地方,历史街区和受保护的绿地也经常遭到霸占。例如,在全国经历“广场热”时期,绍兴这座古城,在市政府面前建立了一个现代广场,彻底摧毁了中心城市的古老街道和房屋,广场周围的高层建筑完全覆盖了充满了历史文化的景点。
1.3城市多层次保护无法满足居民需求
历史文化名城需要系统化,多样化的保护和更新,对其重要的文化遗址,历史街区,传统特色和城市的整体格局,要针对它们的不同性质进行系统化的保护。在老城区的保护和更新中,因为急功近利思想和市场利益的引导,纯粹的市场化运作,政策和法规的不完善,历史街区规模较大,人口密集,严格的规划要求,使得更新过程中通常涉及缺乏资金和错误的政策指导问题,这已成为城市改造的一个重要问题,致使社会经济发展往往比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慢,并且差距越来越大。历史悠久的老城区有不断衰退的趋势,由于生活水平的降低和历史和文化特点越来越不明显,渐渐地不再受到重视。
2 科学的城市更新改造模式
2.1构建科学的城市更新模式
物质环境和社会网络的快速变化不适用于城市改造,落后守旧也会阻止历史文化保护的进行。作为社会的一个有机体,城市必须面对新陈代谢和不斷变化,关键目标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同时保持旧城区的活力,与此同时,实现“睦邻”,“保持传统特色”,“保护城市生活多样性”,“协调整个城市空间”等发展目标。我们应该特别注意规划理念和方法的创新,使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选择具有最大的综合效益和最小社会损失的方案。
2.2政府、市场与社会共同作用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城市内外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当前市场经济下的城市有三个主要的社会力量,同时促进和发展城市环境。它们分别是“政府力量”,“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实际上,这些力量相互作用又相互限制,具有不同的权重,三种力量的积极互动和整合是城市和谐发展的最佳方式。例如,通常以政府行为为代表的三项城市规划任务,对三种力量都有具体的规范和指导方针,限制和保障措施,并代表着面向未来,整体,科学和公平的特征。
2.3持续监测城市发展信息
城市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代谢更新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特别是在城市建设和改造广泛进行的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的历史文化面临着宏观(自然形态改变),中观(城市的发展),微观(人为现象)多方面的影响,必须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来检测和解决可能发生的问题。连续监测和科学规划是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建立一个新的控制性规划平台,将重建改造信息及时输入平台内,可以利用GIS数字城市技术,实时的观察城市变化,模拟城市变化带来的空间影响,并进行评估。从而科学研究城市的不断发展,引导我们明确和全面理解问题的本质。
2.4完善城市改造相关立法
与其它国家相比,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保护意识形成较晚,遗产保护的法律制度尚不健全。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相比,立法拖延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日本,也是一个古老的东方国家,就有相关保护历史文化的法律,如《古都保护法》、《文物保护法》等,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法律保护系统。所以,只要建立一个具有广度,有深度且可操作性强的健全法律体系,就可以清楚了解受保护的城市和历史街区,更好地规范和促进旧城市改造的有序进行。
3 结语
面对新时期复杂的老城改造和老街区的保护问题,要坚持整体发展理念,综合考虑城市环境、社会经济、生态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保持开放、严谨的态度,及时利用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才能确保城市更新改造的可持续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江.城市更新改造与历史文化保护的探讨[J].上海城市规划,2009(05):54-58.
[2]张喆星.基于城市历史文化的旧城更新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
[3]徐振强,张帆,姜雨晨.论我国城市更新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名城,2014(04):4-13.
关键词:城市化;更新改造;历史文化保护
1 目前城市更新改造面临的问题
1.1 城市更新就无法保持历史格局
因为历史,经济和技术的限制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城市发展过程中人们的生活需求与历史悠久老城区不能相互适应。一些老城区原来具有的个性已经有些下降,还有些旧的住宅区存在设施不够完善,环境十分恶劣,经济落后和社会问题增加等问题,这很容易使人们误解旧城区,认为“旧区”是城市的缺陷,代表着 “肮脏,混乱,落后”,城市更新改造就是摆脱这些缺陷。因为强大的商业利益吸引,许多城市都采取了一个措施,将这些区域都大规模拆除,重建土地,这直接摧毁了城市原有的社会结构,文化背景,当地风俗和固有的生活方式。同时,违反了城市规划的各种要求,一味追求市场化运作的高收益,屡次破坏城市的历史格局和城市的传统特色。中国许多城市都再也找不到中国文明生存过的完整证据,几代人的摧毁使每个城市都遭到了破坏。
1.2局部改造无法满足城市长远利益
城市建设过程中始终有选择和决策,一旦决策失误就会造成很大程度上的失败。没有建立相应的科学约束监测机制,城市的快速发展是不健康的,城市的整体长期效益也将得不到保障。在改造旧城区的过程中,破坏性建设出现在每一个追求经济收益的地方,历史街区和受保护的绿地也经常遭到霸占。例如,在全国经历“广场热”时期,绍兴这座古城,在市政府面前建立了一个现代广场,彻底摧毁了中心城市的古老街道和房屋,广场周围的高层建筑完全覆盖了充满了历史文化的景点。
1.3城市多层次保护无法满足居民需求
历史文化名城需要系统化,多样化的保护和更新,对其重要的文化遗址,历史街区,传统特色和城市的整体格局,要针对它们的不同性质进行系统化的保护。在老城区的保护和更新中,因为急功近利思想和市场利益的引导,纯粹的市场化运作,政策和法规的不完善,历史街区规模较大,人口密集,严格的规划要求,使得更新过程中通常涉及缺乏资金和错误的政策指导问题,这已成为城市改造的一个重要问题,致使社会经济发展往往比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慢,并且差距越来越大。历史悠久的老城区有不断衰退的趋势,由于生活水平的降低和历史和文化特点越来越不明显,渐渐地不再受到重视。
2 科学的城市更新改造模式
2.1构建科学的城市更新模式
物质环境和社会网络的快速变化不适用于城市改造,落后守旧也会阻止历史文化保护的进行。作为社会的一个有机体,城市必须面对新陈代谢和不斷变化,关键目标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同时保持旧城区的活力,与此同时,实现“睦邻”,“保持传统特色”,“保护城市生活多样性”,“协调整个城市空间”等发展目标。我们应该特别注意规划理念和方法的创新,使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选择具有最大的综合效益和最小社会损失的方案。
2.2政府、市场与社会共同作用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城市内外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当前市场经济下的城市有三个主要的社会力量,同时促进和发展城市环境。它们分别是“政府力量”,“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实际上,这些力量相互作用又相互限制,具有不同的权重,三种力量的积极互动和整合是城市和谐发展的最佳方式。例如,通常以政府行为为代表的三项城市规划任务,对三种力量都有具体的规范和指导方针,限制和保障措施,并代表着面向未来,整体,科学和公平的特征。
2.3持续监测城市发展信息
城市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代谢更新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特别是在城市建设和改造广泛进行的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的历史文化面临着宏观(自然形态改变),中观(城市的发展),微观(人为现象)多方面的影响,必须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来检测和解决可能发生的问题。连续监测和科学规划是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建立一个新的控制性规划平台,将重建改造信息及时输入平台内,可以利用GIS数字城市技术,实时的观察城市变化,模拟城市变化带来的空间影响,并进行评估。从而科学研究城市的不断发展,引导我们明确和全面理解问题的本质。
2.4完善城市改造相关立法
与其它国家相比,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保护意识形成较晚,遗产保护的法律制度尚不健全。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相比,立法拖延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日本,也是一个古老的东方国家,就有相关保护历史文化的法律,如《古都保护法》、《文物保护法》等,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法律保护系统。所以,只要建立一个具有广度,有深度且可操作性强的健全法律体系,就可以清楚了解受保护的城市和历史街区,更好地规范和促进旧城市改造的有序进行。
3 结语
面对新时期复杂的老城改造和老街区的保护问题,要坚持整体发展理念,综合考虑城市环境、社会经济、生态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保持开放、严谨的态度,及时利用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才能确保城市更新改造的可持续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江.城市更新改造与历史文化保护的探讨[J].上海城市规划,2009(05):54-58.
[2]张喆星.基于城市历史文化的旧城更新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
[3]徐振强,张帆,姜雨晨.论我国城市更新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名城,2014(0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