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是需要教师设计的,因为不管教师在哪种情境中工作,他总是通过学科内容进行交流的。所谓主题教学设计,就是以课标为标尺,依托教材内容,在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的基础上,把原来破碎分解的知识体系以及人文内涵整合为一体,由个及类,由类及理,个性与共性组成立体主题,“驱动师生双适应双发展以达成教学主体心理结构的完善与自我实现的整体性设计”[1]。鲜明合理的教学主题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整合教材资源、完成教学目标,而且利于学生建构学科知识、提升学科素养。故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何选择主题、解析主题和升华主题就成了历史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本文以人民版必修三《百家争鸣》为例,谈谈有关主题教学的探索与思考,以就教于同行。
一、根据教学实际,确定教学主题
主题教学的核心是定位主题,确立合理的教学主题,决定教学的方向和教学效果的达成。现行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的编写是以专题为基本框架,每个专题又基本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如《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学主题可以确立为人类优秀思想传承对人类文明演进的价值。专题教学要求教师每一节课堂教学都要服从于专题模块学习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在确立教学主题的过程中,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历史必修课程教学指导意见》,从统领全局的角度定位每一节课的教学主题。
《百家争鸣》一课,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基于此,教学主题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依据教材内容讲清基本历史事实,如诸子百家各自的思想主张及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二是在认真研读课标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特点,补充相关史料,理清知识内部之间的逻辑关系,较为精确地确定主题;三是通过深入思考历史教育的功能,通过本课的教学达到彰显学科价值、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和培育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从理论上讲,三个层次逐级增高,但实践表明,层次越高并非意味着教学效果越好。因为教学主题虽然由教师确定,但具体的操作与实施却与学情紧密相关。结合本校的学情分析与历史课程标准的研读以及服从于专题教学主题的需要,我按第二层次确定本课的教学主题:针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现状,不同学派提出了不同的治国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但争鸣的背后隐伏着的却是共时性文化背景下的相通与相融,即争鸣下的共鸣。由此,应该把《百家争鸣》一课放在中国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看,把“殊途同归,百虑一致”作为主题展开教学。
二、运用多元解读,达成教学主题
教学主题确立后,如何达成至关重要。笔者认为需要注意几点,一是以主题为基础构建教学环节,每一环节在程度上逐步深化并围绕教学主题;二是以主题为基础选取史料,将教学主题寓于史料铺垫之中,启发学生自主思维,提升学生思维品质,通过材料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历史的价值;三是以问题链的形式深化探究,层层递进,目标直指教学主题;四是尽力做到以史为鉴、学以致用,讓学生体会到历史学习的成就感和历史的重要功能,形成带的走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历史对社会的现实意义。教学《百家争鸣》一课,笔者主要从两方面展开教学,以期达成教学主题。
1. 梳理教材文本,明确教学主题
春秋战国是一个失序的时代,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旧的力量衰败,新生力量兴起;旧秩序崩坏瓦解,新秩序萌发成长;社会向何处去?各种问题摆到人们面前,为了重建社会秩序,各种力量、各家学说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其核心问题是治国平天下的问题。治国主张不同在哪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快速浏览书本,寻找教材的相关叙述。儒家期望恢复西周的礼乐文明,试图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道家怀念尧舜时代,幻想回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法家关注现实,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墨家推崇夏朝的政治,学习大禹刻苦俭朴的精神。如此解读既培养了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又切合本课的教学主题,使学生对百家争鸣的“争”有了直观认识。接着教师可以通过填充表格的形式进一步引导学生感悟“百家之争”,表格如下:
2. 选取有效史料,突破主题难点
单纯的教材梳理只是对主题教学做了必要的铺垫,如何选取恰当的视角对主题进行分解和内化,使其既能体现课标要求、展现历史课堂的厚度,又能为学生所接受呢?“历史学科的特点注定了教学中对主题的实现和突破,最终还是要依靠历史材料的呈现和解读”[2]。如表格所呈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主要体现在以儒家思想为中心的儒道、儒法和儒墨之争,因此解读儒家思想内部的文化内涵和传承演变将成为突破教学主题的关键,而这恰恰反映了课标要求之一: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鉴于此,我们可以提供以下几则材料来说明。
材料一:子曰:仁者爱人。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论语》
材料二:孟子曰: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材料三: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荀子曰: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
根据教材的表述,孔子提出“仁”与“礼”的学说,希望统治者“克己复礼”。何为“仁”?何为“礼”?孔子如何认识“仁”与“礼”,补充相关的材料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一问题。“礼”的认识相对简单,本质是秩序、是强制性的等级秩序。“仁”呢?考证孔子马厩中的人与马的关系会反衬出孔子对“仁”的认识。假使人与马相比较是人与畜的关系,则表示有差别的仁爱;假使人与马相比较是人与财的关系,则表示儒家思想的重义轻利;假使人与马相比较是仁与礼的关系,则表示“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4] 孔子面对社会失序的现状,希望统治者推行“德治”,主张恢复周礼以匡正社会秩序,实现天下大治。但人们不禁要问,凭什么要按这种秩序?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提倡“仁政”,为儒家思想找到了基石。据材料二得知,孟子认为人具有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本能,即人性本善,又因政在得民,所以“君轻民贵”,统治者要以民为本。如此解读既打通了孔孟之间的继承发展关系,又对孟子思想本身的逻辑关系做了较为明确的梳理,有利于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
战国时期的荀子在继承孟子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君舟民水”的主张,同时对传统儒者执着于理想而不切实际的现状进行了批判,曰:“子思唱之,孟轲和之,世俗之沟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传之,以为仲尼、子游为兹厚于后世。是则子思、孟轲之罪也。”针对孟子的“性善论”,荀子主张人性本恶(材料三),强调外在“礼”对调节社会关系方面的作用,并进一步指出,“当自觉的礼不足以惩戒人心,整顿社会,就自然要用强制性的法。”[5]此外,荀子对孔孟较少谈及的天人关系进行阐述,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荀子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通过上述梳理,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本课教学主题及儒家思想发展的内在理路关系。
三、再现历史学术,升华教学主题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思想的勃兴与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实践密切相关,不同学派提出不同的治国平天下理论,相互之间展开争鸣,以求获得统治者的青睐。然而仔细分析,百家争鸣仅仅局限于“争”吗?争鸣的目的亦仅在于实现排斥异说、独尊己见?诸子百家思想有没有统一性呢?马世年认为:“我们不仅要看到各种思想的相互差异,还要看到其中的异中之同。”[6]李振宏指出:“按照学派的划分去认识先秦思想,容易重视各学派的个性而忽视共性,忽视各学派共同的思想文化前提,忽视三代文化对于先秦学术的奠基意义。”[7]因此,对于高中历史教师而言,必须关注史学新观念和新成果,拓宽学术视野,服务历史教学。前文已对教学主题进行必要的解读,如何进一步升华教学主题达成教学目标呢?我们可以补充以下材料:
材料四:“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
——《易大传》
材料五:古之道术“皆原于一”……皆有所長,时有所用。
——《庄子·天下》
材料六:诸子的思想不是凭空想象得来,而是导源于西周的官学,建构在一定文化基础之上的。在缺乏外来文化参照的时代条件下,诸子要建构自身的学说,必须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基础,必须对传统思想观念有所继承……战国后期,政治格局渐趋明朗,统一势在必行。此时诸子学说整体表现出一种务实倾向,力求可以切实地在当时的政治中运作……诸子之学的目的是一致的,只是准则各异,方法不同罢了。他们的思想之所以具有生命力,就在于他们具有共同的政治责任感,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正是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驱使着他们直面现实的苦难,积极逆挽世运,以图天下大治。一句话,就是希望天下大治、社会和谐,这是诸子的共同心愿,也是战国文化精神的整体诉求。
——摘编自桓占伟《百家争鸣中的共鸣——以战国诸子“义”思想为中心的考察》
从上述材料中学生可以看出,诸子百家思想与传统文化联系密切,是对传统文化有选择的继承和发展,百家争鸣是在共同文化基础上的争鸣,诸子之学具有历史性和同一性;诸子百家思想各有所长,最初执着于理想而相互辩驳、甚至攻击,但最终表现出整体的务实倾向,在关注社会现实的过程中相互交流与融合;百家争鸣中各家思想虽方法不同但“殊途同归,百虑一致”,最终都是希望逆挽世运,实现天下大治与社会和谐,这正是诸子之学的生命力所在,不仅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而且奠定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基础。
钱乘旦先生说,历史不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智慧。科学合理的主题设计有助于教材资源的合理运用和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更有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但主题的选取和达成则建立在教师强化阅读,提升专业素养以及对学情的合理掌控之上。因此,有效教学需要在教师的不断努力和完善自我中才能逐渐实现。
【注释】
袁顶国、朱德全:《论主题式教学设计的内涵、外延与特征》,《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12期。
袁廷虎:《主题教学设计下历史材料的选用》,《历史教学》2015年第8期。
张汉林:《孔子“问人不问马”故事的教学解读》,《历史教学》2016年第3期。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31页。
马世年:《韩非师从荀卿考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李振宏:《论先秦学术体系的汉代生成》,《河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一、根据教学实际,确定教学主题
主题教学的核心是定位主题,确立合理的教学主题,决定教学的方向和教学效果的达成。现行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的编写是以专题为基本框架,每个专题又基本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如《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学主题可以确立为人类优秀思想传承对人类文明演进的价值。专题教学要求教师每一节课堂教学都要服从于专题模块学习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在确立教学主题的过程中,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历史必修课程教学指导意见》,从统领全局的角度定位每一节课的教学主题。
《百家争鸣》一课,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基于此,教学主题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依据教材内容讲清基本历史事实,如诸子百家各自的思想主张及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二是在认真研读课标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特点,补充相关史料,理清知识内部之间的逻辑关系,较为精确地确定主题;三是通过深入思考历史教育的功能,通过本课的教学达到彰显学科价值、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和培育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从理论上讲,三个层次逐级增高,但实践表明,层次越高并非意味着教学效果越好。因为教学主题虽然由教师确定,但具体的操作与实施却与学情紧密相关。结合本校的学情分析与历史课程标准的研读以及服从于专题教学主题的需要,我按第二层次确定本课的教学主题:针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现状,不同学派提出了不同的治国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但争鸣的背后隐伏着的却是共时性文化背景下的相通与相融,即争鸣下的共鸣。由此,应该把《百家争鸣》一课放在中国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看,把“殊途同归,百虑一致”作为主题展开教学。
二、运用多元解读,达成教学主题
教学主题确立后,如何达成至关重要。笔者认为需要注意几点,一是以主题为基础构建教学环节,每一环节在程度上逐步深化并围绕教学主题;二是以主题为基础选取史料,将教学主题寓于史料铺垫之中,启发学生自主思维,提升学生思维品质,通过材料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历史的价值;三是以问题链的形式深化探究,层层递进,目标直指教学主题;四是尽力做到以史为鉴、学以致用,讓学生体会到历史学习的成就感和历史的重要功能,形成带的走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历史对社会的现实意义。教学《百家争鸣》一课,笔者主要从两方面展开教学,以期达成教学主题。
1. 梳理教材文本,明确教学主题
春秋战国是一个失序的时代,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旧的力量衰败,新生力量兴起;旧秩序崩坏瓦解,新秩序萌发成长;社会向何处去?各种问题摆到人们面前,为了重建社会秩序,各种力量、各家学说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其核心问题是治国平天下的问题。治国主张不同在哪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快速浏览书本,寻找教材的相关叙述。儒家期望恢复西周的礼乐文明,试图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道家怀念尧舜时代,幻想回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法家关注现实,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墨家推崇夏朝的政治,学习大禹刻苦俭朴的精神。如此解读既培养了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又切合本课的教学主题,使学生对百家争鸣的“争”有了直观认识。接着教师可以通过填充表格的形式进一步引导学生感悟“百家之争”,表格如下:
2. 选取有效史料,突破主题难点
单纯的教材梳理只是对主题教学做了必要的铺垫,如何选取恰当的视角对主题进行分解和内化,使其既能体现课标要求、展现历史课堂的厚度,又能为学生所接受呢?“历史学科的特点注定了教学中对主题的实现和突破,最终还是要依靠历史材料的呈现和解读”[2]。如表格所呈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主要体现在以儒家思想为中心的儒道、儒法和儒墨之争,因此解读儒家思想内部的文化内涵和传承演变将成为突破教学主题的关键,而这恰恰反映了课标要求之一: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鉴于此,我们可以提供以下几则材料来说明。
材料一:子曰:仁者爱人。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论语》
材料二:孟子曰: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材料三: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荀子曰: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
根据教材的表述,孔子提出“仁”与“礼”的学说,希望统治者“克己复礼”。何为“仁”?何为“礼”?孔子如何认识“仁”与“礼”,补充相关的材料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一问题。“礼”的认识相对简单,本质是秩序、是强制性的等级秩序。“仁”呢?考证孔子马厩中的人与马的关系会反衬出孔子对“仁”的认识。假使人与马相比较是人与畜的关系,则表示有差别的仁爱;假使人与马相比较是人与财的关系,则表示儒家思想的重义轻利;假使人与马相比较是仁与礼的关系,则表示“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4] 孔子面对社会失序的现状,希望统治者推行“德治”,主张恢复周礼以匡正社会秩序,实现天下大治。但人们不禁要问,凭什么要按这种秩序?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提倡“仁政”,为儒家思想找到了基石。据材料二得知,孟子认为人具有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本能,即人性本善,又因政在得民,所以“君轻民贵”,统治者要以民为本。如此解读既打通了孔孟之间的继承发展关系,又对孟子思想本身的逻辑关系做了较为明确的梳理,有利于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
战国时期的荀子在继承孟子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君舟民水”的主张,同时对传统儒者执着于理想而不切实际的现状进行了批判,曰:“子思唱之,孟轲和之,世俗之沟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传之,以为仲尼、子游为兹厚于后世。是则子思、孟轲之罪也。”针对孟子的“性善论”,荀子主张人性本恶(材料三),强调外在“礼”对调节社会关系方面的作用,并进一步指出,“当自觉的礼不足以惩戒人心,整顿社会,就自然要用强制性的法。”[5]此外,荀子对孔孟较少谈及的天人关系进行阐述,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荀子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通过上述梳理,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本课教学主题及儒家思想发展的内在理路关系。
三、再现历史学术,升华教学主题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思想的勃兴与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实践密切相关,不同学派提出不同的治国平天下理论,相互之间展开争鸣,以求获得统治者的青睐。然而仔细分析,百家争鸣仅仅局限于“争”吗?争鸣的目的亦仅在于实现排斥异说、独尊己见?诸子百家思想有没有统一性呢?马世年认为:“我们不仅要看到各种思想的相互差异,还要看到其中的异中之同。”[6]李振宏指出:“按照学派的划分去认识先秦思想,容易重视各学派的个性而忽视共性,忽视各学派共同的思想文化前提,忽视三代文化对于先秦学术的奠基意义。”[7]因此,对于高中历史教师而言,必须关注史学新观念和新成果,拓宽学术视野,服务历史教学。前文已对教学主题进行必要的解读,如何进一步升华教学主题达成教学目标呢?我们可以补充以下材料:
材料四:“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
——《易大传》
材料五:古之道术“皆原于一”……皆有所長,时有所用。
——《庄子·天下》
材料六:诸子的思想不是凭空想象得来,而是导源于西周的官学,建构在一定文化基础之上的。在缺乏外来文化参照的时代条件下,诸子要建构自身的学说,必须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基础,必须对传统思想观念有所继承……战国后期,政治格局渐趋明朗,统一势在必行。此时诸子学说整体表现出一种务实倾向,力求可以切实地在当时的政治中运作……诸子之学的目的是一致的,只是准则各异,方法不同罢了。他们的思想之所以具有生命力,就在于他们具有共同的政治责任感,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正是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驱使着他们直面现实的苦难,积极逆挽世运,以图天下大治。一句话,就是希望天下大治、社会和谐,这是诸子的共同心愿,也是战国文化精神的整体诉求。
——摘编自桓占伟《百家争鸣中的共鸣——以战国诸子“义”思想为中心的考察》
从上述材料中学生可以看出,诸子百家思想与传统文化联系密切,是对传统文化有选择的继承和发展,百家争鸣是在共同文化基础上的争鸣,诸子之学具有历史性和同一性;诸子百家思想各有所长,最初执着于理想而相互辩驳、甚至攻击,但最终表现出整体的务实倾向,在关注社会现实的过程中相互交流与融合;百家争鸣中各家思想虽方法不同但“殊途同归,百虑一致”,最终都是希望逆挽世运,实现天下大治与社会和谐,这正是诸子之学的生命力所在,不仅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而且奠定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基础。
钱乘旦先生说,历史不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智慧。科学合理的主题设计有助于教材资源的合理运用和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更有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但主题的选取和达成则建立在教师强化阅读,提升专业素养以及对学情的合理掌控之上。因此,有效教学需要在教师的不断努力和完善自我中才能逐渐实现。
【注释】
袁顶国、朱德全:《论主题式教学设计的内涵、外延与特征》,《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12期。
袁廷虎:《主题教学设计下历史材料的选用》,《历史教学》2015年第8期。
张汉林:《孔子“问人不问马”故事的教学解读》,《历史教学》2016年第3期。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31页。
马世年:《韩非师从荀卿考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李振宏:《论先秦学术体系的汉代生成》,《河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