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黄是中药里的一味药材,主要是指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具体为干燥根及根茎秋末茎叶,也可以是植物的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的根茎,处理过程中,需要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将其切瓣或段,用绳子穿窜晾晒干燥。本文对大黄的炮制及其药理作用进行论述,希望能够为有关企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黄;炮制;药理作用
中药大黄的制备过程中,需要结合科学合理的方法,以能够确保该药物的药用价值。历史文献中,关于大黄的炮制工艺有二十多种,主要是结合大黄经过炮制、改变药性的理论,给予大黄的关于药效的炮制。炮制工艺的不同,其药性也会不同,因此,临床医疗机构在应用大黄药物时,需要加强对该药物炮制方法与药性药效的了解,更好的应用该药物。
1.炮制方法
大黄: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块晾干。酒大黄:取大黄片,加黄酒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表面微带焦斑时,取出,放凉。熟大黄:取大黄块用黄酒拌匀.闷润至酒被吸尽,放笼屉内,置锅上武火加热,至内外均呈黑色。大黄炭:取大黄片,置锅内,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喷淋清水少许,取出,凉透。大黄经过炮制后药物性能发生了改变,以上仅列举几种主要炮制品。生大黄气味垂浊,走而不宁,直达下经,多用于肠道湿热积滞。熟大黄泻下作用缓和.多用于润下剂.酒大黄借酒升提之性引药上行,可清上焦湿热。大黄埃用于大肠有积滞的大便出血。
1.1生大黄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捞出,用水适量淋润,水尽药透为度。
1.2酒大黄
是用白酒或黄酒作辅料。先将容器加热,将大黄饮片倒入锅内文火加热、翻炒。待饮片匀热后,将酒均匀的洒在饮片上,.一.边喷洒--边匀速翻动,至饮片无潮干燥,微黄,出锅。大黄经酒炒后,结合性蒽醌有所减少,泻下作用弱于生大黄。活血作用较好,并借酒升提之性,引药上行,以清上焦湿热为主。酒大黄还能减轻腹痛之副作用,增强活血祛瘀之功。
1.3熟大黄
取大黄饮片或块,用黄酒拌匀,闷约1~2h至酒被吸尽,装入适宜容器内,密闭,隔水炖约24~32h至大黄内外均呈黑色时,取出,干燥。熟大黄经酒蒸后,结合性蒽醌和游离型蒽醌衍生物均有所减少,其中结合性大黄酸显著减少,番泻苷仅余微量,泻下作用十分缓和,减轻了伤胃气、伤阴血、腹痛之副作用,并增强活血祛瘀之功。
1.4大黄炭
先将铁锅加热后,放入大黄饮片,武火加热,迅速翻炒,炒至外表呈焦黑色时,取出,晾凉。大黄经炒炭后结合性大黄酸大量破坏,番泻苷已不存在,仅保留少量各型蒽醌衍生物,所含鞣质仅部分被破坏,且炭有吸附作用,因此泻下作用极弱,而收敛和吸附作用则相对增强,有止血止泻的功效。
1.5醋大黄
取大黄饮片,用米醋拌匀,稍闷润,待醋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大黄醋之后总蒽醌和结合蒽醌含量较生品明显下降,而游离型蔥醌含量有增加趋势。醋制后可有效地破坏强泻下成分,所以活血化瘀作用较强,并可除去腹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1.6清宁片
取大黄饮片,置煮制容器内,加水漫过药面,用武火加热,煮烂时,加入黄酒搅拌,再煮成泥状,取出晒干,粉碎,过100目筛,取细粉,再与黄酒、炼蜜混合成团块状,置笼屉内蒸至透,取出揉匀,搓成直径约14mm的圆条,于50℃~55℃低温干燥,烘至七成千时,装入容器内,闷约10d至内外湿度一致,手摸有挺劲,取出,切厚片,晾干。
2.大黄的药理作用
2.1止血
在相关实验中发现,采用拘束行水浸发制备大黄、酒炖大黄、大黄炭等,对大鼠胃溃疡的出血模型具有止血作用,采用大黄药物与蒸馏水对比,其止血效果明显。实验中,还发现提前用药3天,仍能起到减少血灶发生的作用,这表明以上大黄药物能够起到预防止血的作用。对此,大黄药物的实际应用过程中,研究发现,其能够对急性菌痢、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形成止血作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生、熟大黄两组便常规转阴和便培养转阴无明显差异性。但熟大黄在速度上略微占有优势。对此,从药物的治疗时间、副作用方面考虑,止血治疗阶段,应优先考虑熟大黄的应用。
2.2消炎
药理试验中发现,采用生大黄与大黄炮制品共同制作煎剂,可以明显发现其能够抑制大鼠蛋清“关节肿”现象;采用醚提取物可以实现小鼠耳部炎症的治疗;大黄煎剂、醚提取物还可以明显抑制大、小鼠棉球肉芽肿增生作用;大黄炮制过程中的醋炒、酒炒后,醚提取物可以促使小鼠胸腺出现萎缩现象,这表明大黄醚提取物中可能存在细胞免疫抑制物质。
2.3泻下
大黄炮制完成后,能够起到泻下缓和作用,例如,大黄的试验研究中,通过酒炒、醋炒的大黄,对于泻下的时间、泻下物性状、次数与生品无明显差别,但酒炖大黄、清宁片对于泻下现象有明显作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番泻甙量作用于泻下现象的主要因素,酒炖大黄炮制后,其番泻甙量增多,证明酒炖大黄对泻下现象能够起到作用。
2.4大黄炮制品的生物活性研究
药物研究实验表明,大黄药物对大鼠胃液量、胃酸浓度、胃蛋白酶活性能够产生降低作用;但酒炖大黄对胃酸、胃蛋白酶确无影响。在人体体外的试验中,醋炒大黄对胰蛋白酶的抑制能力最大;酒炒大黄和青柠片抑制胰淀粉酶和胃蛋白酶活性活性最强;抑制脂肪酶活性能力最强的即酒炖大黄、大黄炭,但酒炖大黄、大黄炭对于胰蛋白酶、胰腺淀粉酶的抑制作用最差。相关实验结果表面,大黄炮制方法,对药物药效会产生影响。另外,对于生大黄、炮制大黄的对比而言,对于阻断人血中Lgma、Lgmb、LgGd等特异性,酒炮制大黄的阻断能力最强,大黄炭最弱。
2.5抗菌作用
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酒妙大黄与酒炖大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的抑制作用与大黄相似,但对绿脓杆菌和伤寒沙门氏菌的抑制作用优于生大黄;而醋炒大黄、石灰炒大黄、大黄炭对某些菌种的抑菌活性明显臧弱,但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仍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而石灰炒大黄抑制大肠杆菌的活性最强。
2.6.活血祛淤作用
大黄能提高血浆渗透压、促使细胞外掖向血管内转移,使血液迸--步被稀释,血液粘度降低从而增强血液的流动性,改善微循环灌注,解除微循环障碍。对改善组织器官的血液供给具有很好的作用。由于大黄对大肠呈明显的兴奋效应,加强大肠运动可祛除瘀血.泻下实热,使血不妄行.故能活血祛瘀。另外大黄内含有抗凝成分,可能起到“活血"作用.有利于消除操作部位的瘀血和血瘀症状。
3.結语
综上所述,中药是人们治疗疾病时,较为常用的药物,与西药相比,中药治疗效果更好,复发性较低。但中医医疗机构、医疗人员等,在应用中药治疗患者的过程中,还应加强对中药药性的了解,如针对大黄中草药而言,不同炮制方法,对药物的治疗作用会产生较大影响。而只用中医医生加强对该药物药效的了解、明确其药理作用,才能够更好的应用该药物,这不仅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对于推动我国医疗行业的进步也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云,张雪,麻印莲,等.熟大黄的炮制、药效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8(24).
[2] 游天华.大黄的炮制方法与药性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
[3] 戴八十三.大黄的炮制方法与药性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5):196+198.
【关键词】大黄;炮制;药理作用
中药大黄的制备过程中,需要结合科学合理的方法,以能够确保该药物的药用价值。历史文献中,关于大黄的炮制工艺有二十多种,主要是结合大黄经过炮制、改变药性的理论,给予大黄的关于药效的炮制。炮制工艺的不同,其药性也会不同,因此,临床医疗机构在应用大黄药物时,需要加强对该药物炮制方法与药性药效的了解,更好的应用该药物。
1.炮制方法
大黄: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块晾干。酒大黄:取大黄片,加黄酒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表面微带焦斑时,取出,放凉。熟大黄:取大黄块用黄酒拌匀.闷润至酒被吸尽,放笼屉内,置锅上武火加热,至内外均呈黑色。大黄炭:取大黄片,置锅内,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喷淋清水少许,取出,凉透。大黄经过炮制后药物性能发生了改变,以上仅列举几种主要炮制品。生大黄气味垂浊,走而不宁,直达下经,多用于肠道湿热积滞。熟大黄泻下作用缓和.多用于润下剂.酒大黄借酒升提之性引药上行,可清上焦湿热。大黄埃用于大肠有积滞的大便出血。
1.1生大黄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捞出,用水适量淋润,水尽药透为度。
1.2酒大黄
是用白酒或黄酒作辅料。先将容器加热,将大黄饮片倒入锅内文火加热、翻炒。待饮片匀热后,将酒均匀的洒在饮片上,.一.边喷洒--边匀速翻动,至饮片无潮干燥,微黄,出锅。大黄经酒炒后,结合性蒽醌有所减少,泻下作用弱于生大黄。活血作用较好,并借酒升提之性,引药上行,以清上焦湿热为主。酒大黄还能减轻腹痛之副作用,增强活血祛瘀之功。
1.3熟大黄
取大黄饮片或块,用黄酒拌匀,闷约1~2h至酒被吸尽,装入适宜容器内,密闭,隔水炖约24~32h至大黄内外均呈黑色时,取出,干燥。熟大黄经酒蒸后,结合性蒽醌和游离型蒽醌衍生物均有所减少,其中结合性大黄酸显著减少,番泻苷仅余微量,泻下作用十分缓和,减轻了伤胃气、伤阴血、腹痛之副作用,并增强活血祛瘀之功。
1.4大黄炭
先将铁锅加热后,放入大黄饮片,武火加热,迅速翻炒,炒至外表呈焦黑色时,取出,晾凉。大黄经炒炭后结合性大黄酸大量破坏,番泻苷已不存在,仅保留少量各型蒽醌衍生物,所含鞣质仅部分被破坏,且炭有吸附作用,因此泻下作用极弱,而收敛和吸附作用则相对增强,有止血止泻的功效。
1.5醋大黄
取大黄饮片,用米醋拌匀,稍闷润,待醋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大黄醋之后总蒽醌和结合蒽醌含量较生品明显下降,而游离型蔥醌含量有增加趋势。醋制后可有效地破坏强泻下成分,所以活血化瘀作用较强,并可除去腹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1.6清宁片
取大黄饮片,置煮制容器内,加水漫过药面,用武火加热,煮烂时,加入黄酒搅拌,再煮成泥状,取出晒干,粉碎,过100目筛,取细粉,再与黄酒、炼蜜混合成团块状,置笼屉内蒸至透,取出揉匀,搓成直径约14mm的圆条,于50℃~55℃低温干燥,烘至七成千时,装入容器内,闷约10d至内外湿度一致,手摸有挺劲,取出,切厚片,晾干。
2.大黄的药理作用
2.1止血
在相关实验中发现,采用拘束行水浸发制备大黄、酒炖大黄、大黄炭等,对大鼠胃溃疡的出血模型具有止血作用,采用大黄药物与蒸馏水对比,其止血效果明显。实验中,还发现提前用药3天,仍能起到减少血灶发生的作用,这表明以上大黄药物能够起到预防止血的作用。对此,大黄药物的实际应用过程中,研究发现,其能够对急性菌痢、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形成止血作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生、熟大黄两组便常规转阴和便培养转阴无明显差异性。但熟大黄在速度上略微占有优势。对此,从药物的治疗时间、副作用方面考虑,止血治疗阶段,应优先考虑熟大黄的应用。
2.2消炎
药理试验中发现,采用生大黄与大黄炮制品共同制作煎剂,可以明显发现其能够抑制大鼠蛋清“关节肿”现象;采用醚提取物可以实现小鼠耳部炎症的治疗;大黄煎剂、醚提取物还可以明显抑制大、小鼠棉球肉芽肿增生作用;大黄炮制过程中的醋炒、酒炒后,醚提取物可以促使小鼠胸腺出现萎缩现象,这表明大黄醚提取物中可能存在细胞免疫抑制物质。
2.3泻下
大黄炮制完成后,能够起到泻下缓和作用,例如,大黄的试验研究中,通过酒炒、醋炒的大黄,对于泻下的时间、泻下物性状、次数与生品无明显差别,但酒炖大黄、清宁片对于泻下现象有明显作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番泻甙量作用于泻下现象的主要因素,酒炖大黄炮制后,其番泻甙量增多,证明酒炖大黄对泻下现象能够起到作用。
2.4大黄炮制品的生物活性研究
药物研究实验表明,大黄药物对大鼠胃液量、胃酸浓度、胃蛋白酶活性能够产生降低作用;但酒炖大黄对胃酸、胃蛋白酶确无影响。在人体体外的试验中,醋炒大黄对胰蛋白酶的抑制能力最大;酒炒大黄和青柠片抑制胰淀粉酶和胃蛋白酶活性活性最强;抑制脂肪酶活性能力最强的即酒炖大黄、大黄炭,但酒炖大黄、大黄炭对于胰蛋白酶、胰腺淀粉酶的抑制作用最差。相关实验结果表面,大黄炮制方法,对药物药效会产生影响。另外,对于生大黄、炮制大黄的对比而言,对于阻断人血中Lgma、Lgmb、LgGd等特异性,酒炮制大黄的阻断能力最强,大黄炭最弱。
2.5抗菌作用
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酒妙大黄与酒炖大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的抑制作用与大黄相似,但对绿脓杆菌和伤寒沙门氏菌的抑制作用优于生大黄;而醋炒大黄、石灰炒大黄、大黄炭对某些菌种的抑菌活性明显臧弱,但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仍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而石灰炒大黄抑制大肠杆菌的活性最强。
2.6.活血祛淤作用
大黄能提高血浆渗透压、促使细胞外掖向血管内转移,使血液迸--步被稀释,血液粘度降低从而增强血液的流动性,改善微循环灌注,解除微循环障碍。对改善组织器官的血液供给具有很好的作用。由于大黄对大肠呈明显的兴奋效应,加强大肠运动可祛除瘀血.泻下实热,使血不妄行.故能活血祛瘀。另外大黄内含有抗凝成分,可能起到“活血"作用.有利于消除操作部位的瘀血和血瘀症状。
3.結语
综上所述,中药是人们治疗疾病时,较为常用的药物,与西药相比,中药治疗效果更好,复发性较低。但中医医疗机构、医疗人员等,在应用中药治疗患者的过程中,还应加强对中药药性的了解,如针对大黄中草药而言,不同炮制方法,对药物的治疗作用会产生较大影响。而只用中医医生加强对该药物药效的了解、明确其药理作用,才能够更好的应用该药物,这不仅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对于推动我国医疗行业的进步也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云,张雪,麻印莲,等.熟大黄的炮制、药效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8(24).
[2] 游天华.大黄的炮制方法与药性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
[3] 戴八十三.大黄的炮制方法与药性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5):19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