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变更在小儿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中的护理观察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xiaoh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变更在小而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中的护理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接受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8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体位变更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1h、4h和8h通气改善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1h通气改善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4h和8h的PaO2及PaO2/FiO2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体位变更护理方式可有效改善小而呼吸衰竭机械中患儿的通气情况,对于辅助提高患儿的整体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呼吸衰竭;体位变更;护理
  呼吸功能障碍是造成呼吸衰竭的主要致病因素。呼吸衰竭可导致人体的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同时伴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上升,进而造成人体出现病理性和生理性的紊乱情况,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综合征[1]。儿童由于自身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因此呼吸衰竭会对患儿的大脑和身体发育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者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小儿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方法进行小儿呼吸衰竭的治疗,优质、科学的护理服务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条件,同时也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基于此,笔者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体位变更护理方法进行了小儿呼吸衰竭机械通气临床护理的相关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接受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80例,年龄1~10岁,平均年龄5.1±1.1岁,男性患儿42例,女性患儿38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体位变更护理方式进行护理。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见表1。
  P>0.05,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方面的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临床护理方法  两组患儿均接受鼻插管治疗,使用CE心电监护仪对患儿的心电图、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进行持续监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持续仰卧位护理方式进行临床护理,观察组患儿对照组患儿护理的基础上,结合患儿实际的个体差异,采用体位变更护理方式进行护理,体位变更顺序为: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仰卧位,4h变更1次[2]。
  1.2.2 临床观察指标  分别以两组患儿治疗后1h、4h、8h PaCO2、PaO2、SPO2和PaO2/FiO2值作为观察指标。
  1.2.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两组患儿的资料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非等级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α=0.05。
  2.结果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1h、4h、8h的各指标结果发现,两组患儿治疗后1h通气改善情况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患儿4h和8h的PaO2、SPO2及PaO2/FiO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PaCO2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1h、4h、8h通气改善情况结果见表2。
  3.讨论
  体位变更护理方式通过定期改变患儿的体位,从而影响其肺部的通气机制,改善患儿肺部的血流情况[3],从而进一步改善患儿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本次临床研究发现,治疗后4h、8h观察组患儿的PaO2、SPO2及PaO2/FiO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说明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体位变更护理方式可进一步提高患儿的血氧含量,改善低氧血症症状;同时,观察组患儿4h、8h 的PaCO2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进一步说明体位变更护理方式可有效改善患儿高碳血酸症症状,提高了小儿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的整体效果。
  总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体位变更护理方式可有效改善小而呼吸衰竭机械中患儿的通气情况,对于辅助提高患儿的整体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传军, 金霞.单肺机械通气患儿序贯性体位变更氧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13 (10) 761-762.
  [2] 吴维霜,吴丽青.体位变更在小儿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1):119-120.
  [3] 曹真.仰俯卧位在新生儿呼吸衰竭辅助同期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外医疗,2009,28(13):54-5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康复训练依从性和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42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两组住院期间均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干预,时间为6个月。干预前后采用早期康复训练依从调查表、膝关节疼痛评分标准(VAS)两组患者训练依从性、膝关节功能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前,两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5月~2014年11月我院泌尿科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把72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另一组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术前术后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7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经过术前术后护理干预,观察组并发症0例,而对照组并发症6例,均为输尿管结石受水流冲击回肾盂内。
期刊
摘要:目的: 通过本研究探讨对股骨头坏死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采取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自解放军第八十九医院关节一科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48例股骨头坏死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4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在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后,患者出院时13例患者为2级,21例患者为3级,8例患者为4级,6例患者为5级。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喷雾联合水胶体敷料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本院近2年收治的具有Ⅱ、Ⅲ期压疮的患者进行筛选,选取30-84岁长期卧床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观察组采用中药喷雾联合水胶体敷料方法进行换药,与采用常规方法换药的对照组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 结果: 观察组患者压疮治疗率为:94.3﹪.对照组的治疗率为63.9﹪.结论: 中药喷雾联合水胶体敷料治疗压疮,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压疮的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脑血管偏瘫患者早期功能康复的影响。 方法:选自2012年10月到2013年10月,在我院治疗脑血管偏瘫的患者36例,将其随机分2组,每组各18例。两组均采取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再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脑血管偏瘫患者的肢体恢复、生活自理、早期功能康复的进展等情况。 结果:观察组脑血管偏瘫患者的总有效率88.89%,高于对照组61.11%。两组早期功能康复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比较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把本院收治的86例阑尾炎患者分为开腹组与腹腔镜组,两组病例数各为43例,前者采取开腹手术予以治疗,后者采取腹腔镜手术予以治疗,两组均实施相应的护理工作,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排气时间。结果:相对于开腹组而言,腹腔镜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有效方法,以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从手术室环境、手术物品、无菌技术的管理,健全医院与手术室感染管理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知识,提高控制医院感染意识等进行管理。结果:加强医院手术室管理是提高医疗安全、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保证。结论:实施手术室科学化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  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是控制医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全髋置换与髋关节表面置换治疗老年低龄髋关节疾病近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到2013年12月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低龄髋关节疾病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采用全髋置换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髋关节表面置换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安全性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P<
期刊
摘要:目的: 讨论护理干预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恢复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州市第二医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68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护理干预),每组各3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线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在恢复期给予护理干预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对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脑血栓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虎跳峡中心卫生院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72例急性脑血栓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与康复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康复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病人的康复情况。结果:通过护理,康复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