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南特的天一般在早上9点的时候还没有全亮,我这个时候出门,走路大约四十分钟到达南特高等美术学院的工作室,路上我要走过两个广场、一座桥,还要踩过数不清的落叶。2017年12月,这是我在南特交换的第三个月,已经接近尾声,之后我就要回国继续学业,但近来总是想起“之前”的事。
从小学画画,中学时顺利考上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大学保送到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有幸再次被保送,再到现在的出国交换,作为当事人的我看上去顺风顺水,却不免懵懂迷茫,就像是游泳运动员在从水中钻出来之前并不知道自己的名次一样,每次转换总伴随着困顿和反思。这一次也一样。
本科三年級去泸沽湖写生,每每看到一片湖、一棵树、一张脸、一双手,我都会产生女生独有的细腻且复杂的情感感受,于是开始用画面来记录,用一张张画讲述一个个“故事”。这一时期我常在木板上用丙烯画画,非常在意边缘的描绘,意识到若是绘画空间发生转换,故事的呈现和创作的感受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十分有趣,仿佛在一张作品里同时表现了多个维度空间里的事情,传达出的感受也是综合的。这非常符合我当时感受细腻、多变甚至有点混乱的状态,由此也开始了绘画立体方面的探索,毕业创作《复乐园》应运而生。
我借用弥尔顿的诗名,做了一个柜子装置,它的形式有点像纪念碑,不同的是它可以根据不同的展示空间传达不同的感受。悬挂的展示方式减轻了木质画框本身的重量,让作品看起来像是在“翩翩起舞”,有一种举重若轻的诗意感。我想用柜子展现我的感情,于是画满了柜子里的每一个死角,利用错综交叉的空间释放着也隐藏着我繁复敏感的情绪,有时甚至会进入一种近乎疯狂的偏执状态。在《复乐园》这个作品中,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情感,在完成它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觉得自己由内到外被掏空了,进入历时最久的一段瓶颈期。
但就像那句歌词说得一样,“所有的混乱原来都暗藏方向”,正因有了被掏空的经历,我才能够更加清晰地去整理自己的脉络,寻找新的方向。研究生一年级的时候,我去了一次印度,短短的半月之行,感受却非常深刻,尤其是在瓦拉纳西的恒河边看火葬,生死的轮回就这样异常直白地展现在眼前,不过是这个城市的日常。相比之下,自己的焦虑简直可笑,创作的瓶颈不过是作茧自缚。从印度回来之后,我又磕磕绊绊地画起来了,如果说之前是在“讲故事”,那么这次算是一种“宣泄”。
在《石头记》系列里,我第一次用到了纸黏土这个材料,这种流行的儿童玩具竟然成了想象力“宣泄”的最佳场所。我用纸黏土作底,将其做成石头或是陶土的效果,再在上面画一些人物。这些小小的组画,每张都像是电影剪辑中的一个镜头,不批判也不严肃,就像是生活的本身,带着平淡中细小的感动或遗憾。
虽然在《石头记》里找到了新的创作灵感,但未来如何走下去还是一团迷雾。2017年初,我独自一人到欧洲旅行,惊讶地发现那些我们赞叹不绝的艺术经典,在当地人的眼中不过是生活的调味品罢了。这引得我去思考,也让我发现了自己的真实。我开始与自己和解,不再想着用一个作品去表现我的全部,也不再特别关注表达得是否完整。在米兰·昆德拉的文学作品《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我看到用他者视角去看待情感时所产生的偏差。对于作者而言,人类感情的有趣之处在于它的不能定义和无法言说,这一观点和思想深刻影响了我接下来的创作。
欧洲之旅回来后,我创作了《布雷亚后遗》这一组画。布雷亚是音译,是我在巴黎住过的一条街的名字。这条街很老、很窄,但是五脏俱全,既有复古的气息,也有现代的店铺,每天傍晚都能看到放了学的孩子们熙熙攘攘地经过,让我想起花家地小学傍晚四点半的场景。街道旁边是一个非常安静的公园,尤其是在晚上,静得有点让人想绕开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说的可能就是这样的感受。每次走在这条杂糅的街上,我都有一种莫名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有家乡的气息,却分明又是异域的环境。基于这些感受,《布雷亚后遗》里有很多融汇了东西方的意象,我把我的情感像玻璃一样打碎,搅拌在我创作的材料中。我不再想去讲述某一个故事,而是想让观者在看到我的作品时,去发现我为他们准备的礼物。我想触碰到一些地方,有痛感但绝不是伤害,也想用女性独有的情绪去抚慰一些情感。
完成《布雷亚后遗》之后,我一直处于比较饱满的创作状态,陆续创作了《犊羊的汁》《奕含花园》《盔甲》等作品。从欧洲回来后我就很想在欧洲的学校里体验一下,于是交换来到了南特高等美术学院,便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在一次次的“出走”和“折腾”中,我的思想和创作逐渐成熟。交换期间创作的《林中真理》《给我你的拥抱》等都是在之前作品上的发展,我将一些小型雕塑和装置绘画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综合的效果,又将纸黏土这种具有当代意义的材料添加进去,最终形成的快捷感、轻便感,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渐渐地,我的创作从基于个人情感的表达演变为基于时代的个人表现。在一次采访中我说过“任何人的困境都是无法脱离时代而存在的”,我的困境也是因为身处在这个社会而产生的,摆脱的最好办法就是去面对,就像我选择的装置式的绘画方式。这种形式的产生,究其根本也是对时代和社会的回应,绘画正面临着来自以装置、影像为主的当代艺术的挑战,面对冲击如何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调整和融合,进而实现自我的超越,我在装置式的绘画中找到了答案。如今在创作时,我的思路已经由最开始的将平面转换为立体,发展到了把平面本身变成立体,这样最初给自己设置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不必再“转换”上停滞不前。
我喜欢用组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碎片化的东西通过我的整理、分配、展示,形成了蒙太奇般的神奇效果,意向之间的关系也因为空间的交错和分离而产生变化,这就是我的情感本身。而对于我心心念念的“故事”,我找了一个新的方式来表现,就是“写日记”。但我不是真的去写,而是去画,媒介的选择也非常简单,就用水彩和纸。通过这种方式,我放松了自己在平面和立体之间纠结的思维,回归到画面本身,我的颜色、造型全部成为我对生活的记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作品成为一个个记录以当下个体经历和成长的“单元”,它的有趣之处体现在其中的可解读性,不同于照片那样直白,画面中蕴含着很多抽象的东西,十分吸引人。
在离开南特美术学院前,在巴黎与北京之间,在结束和开始的交替之时,我用短暂的“回忆”给自己做了小结。在每一个阶段结束的时候,我似乎都用“出走”的方式开启了下一段创作,但我知道,不断寻找是因为热爱,出于真切的喜爱就从不觉得是在坚持什么,全然是顺理成章地继续。或许此时,我早已不再困顿和迷惑,在迎接未知时,如何把这个作品做好,如何让下一个作品更加充满挑战,是我最简单也最有力的回应。
小时候我喜欢看父辈时代流行的青春小说,在一个个故事中看到了人们在现实中的种种困惑。长大后,女生独有的敏感与细腻帮我开启了自己的青春“故事”,我也一边记录一边成长。未来故事很多,路也很长,我的“日记本”才刚刚打开。
从小学画画,中学时顺利考上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大学保送到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有幸再次被保送,再到现在的出国交换,作为当事人的我看上去顺风顺水,却不免懵懂迷茫,就像是游泳运动员在从水中钻出来之前并不知道自己的名次一样,每次转换总伴随着困顿和反思。这一次也一样。
本科三年級去泸沽湖写生,每每看到一片湖、一棵树、一张脸、一双手,我都会产生女生独有的细腻且复杂的情感感受,于是开始用画面来记录,用一张张画讲述一个个“故事”。这一时期我常在木板上用丙烯画画,非常在意边缘的描绘,意识到若是绘画空间发生转换,故事的呈现和创作的感受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十分有趣,仿佛在一张作品里同时表现了多个维度空间里的事情,传达出的感受也是综合的。这非常符合我当时感受细腻、多变甚至有点混乱的状态,由此也开始了绘画立体方面的探索,毕业创作《复乐园》应运而生。
我借用弥尔顿的诗名,做了一个柜子装置,它的形式有点像纪念碑,不同的是它可以根据不同的展示空间传达不同的感受。悬挂的展示方式减轻了木质画框本身的重量,让作品看起来像是在“翩翩起舞”,有一种举重若轻的诗意感。我想用柜子展现我的感情,于是画满了柜子里的每一个死角,利用错综交叉的空间释放着也隐藏着我繁复敏感的情绪,有时甚至会进入一种近乎疯狂的偏执状态。在《复乐园》这个作品中,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情感,在完成它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觉得自己由内到外被掏空了,进入历时最久的一段瓶颈期。
但就像那句歌词说得一样,“所有的混乱原来都暗藏方向”,正因有了被掏空的经历,我才能够更加清晰地去整理自己的脉络,寻找新的方向。研究生一年级的时候,我去了一次印度,短短的半月之行,感受却非常深刻,尤其是在瓦拉纳西的恒河边看火葬,生死的轮回就这样异常直白地展现在眼前,不过是这个城市的日常。相比之下,自己的焦虑简直可笑,创作的瓶颈不过是作茧自缚。从印度回来之后,我又磕磕绊绊地画起来了,如果说之前是在“讲故事”,那么这次算是一种“宣泄”。
在《石头记》系列里,我第一次用到了纸黏土这个材料,这种流行的儿童玩具竟然成了想象力“宣泄”的最佳场所。我用纸黏土作底,将其做成石头或是陶土的效果,再在上面画一些人物。这些小小的组画,每张都像是电影剪辑中的一个镜头,不批判也不严肃,就像是生活的本身,带着平淡中细小的感动或遗憾。
虽然在《石头记》里找到了新的创作灵感,但未来如何走下去还是一团迷雾。2017年初,我独自一人到欧洲旅行,惊讶地发现那些我们赞叹不绝的艺术经典,在当地人的眼中不过是生活的调味品罢了。这引得我去思考,也让我发现了自己的真实。我开始与自己和解,不再想着用一个作品去表现我的全部,也不再特别关注表达得是否完整。在米兰·昆德拉的文学作品《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我看到用他者视角去看待情感时所产生的偏差。对于作者而言,人类感情的有趣之处在于它的不能定义和无法言说,这一观点和思想深刻影响了我接下来的创作。
欧洲之旅回来后,我创作了《布雷亚后遗》这一组画。布雷亚是音译,是我在巴黎住过的一条街的名字。这条街很老、很窄,但是五脏俱全,既有复古的气息,也有现代的店铺,每天傍晚都能看到放了学的孩子们熙熙攘攘地经过,让我想起花家地小学傍晚四点半的场景。街道旁边是一个非常安静的公园,尤其是在晚上,静得有点让人想绕开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说的可能就是这样的感受。每次走在这条杂糅的街上,我都有一种莫名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有家乡的气息,却分明又是异域的环境。基于这些感受,《布雷亚后遗》里有很多融汇了东西方的意象,我把我的情感像玻璃一样打碎,搅拌在我创作的材料中。我不再想去讲述某一个故事,而是想让观者在看到我的作品时,去发现我为他们准备的礼物。我想触碰到一些地方,有痛感但绝不是伤害,也想用女性独有的情绪去抚慰一些情感。
完成《布雷亚后遗》之后,我一直处于比较饱满的创作状态,陆续创作了《犊羊的汁》《奕含花园》《盔甲》等作品。从欧洲回来后我就很想在欧洲的学校里体验一下,于是交换来到了南特高等美术学院,便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在一次次的“出走”和“折腾”中,我的思想和创作逐渐成熟。交换期间创作的《林中真理》《给我你的拥抱》等都是在之前作品上的发展,我将一些小型雕塑和装置绘画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综合的效果,又将纸黏土这种具有当代意义的材料添加进去,最终形成的快捷感、轻便感,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渐渐地,我的创作从基于个人情感的表达演变为基于时代的个人表现。在一次采访中我说过“任何人的困境都是无法脱离时代而存在的”,我的困境也是因为身处在这个社会而产生的,摆脱的最好办法就是去面对,就像我选择的装置式的绘画方式。这种形式的产生,究其根本也是对时代和社会的回应,绘画正面临着来自以装置、影像为主的当代艺术的挑战,面对冲击如何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调整和融合,进而实现自我的超越,我在装置式的绘画中找到了答案。如今在创作时,我的思路已经由最开始的将平面转换为立体,发展到了把平面本身变成立体,这样最初给自己设置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不必再“转换”上停滞不前。
我喜欢用组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碎片化的东西通过我的整理、分配、展示,形成了蒙太奇般的神奇效果,意向之间的关系也因为空间的交错和分离而产生变化,这就是我的情感本身。而对于我心心念念的“故事”,我找了一个新的方式来表现,就是“写日记”。但我不是真的去写,而是去画,媒介的选择也非常简单,就用水彩和纸。通过这种方式,我放松了自己在平面和立体之间纠结的思维,回归到画面本身,我的颜色、造型全部成为我对生活的记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作品成为一个个记录以当下个体经历和成长的“单元”,它的有趣之处体现在其中的可解读性,不同于照片那样直白,画面中蕴含着很多抽象的东西,十分吸引人。
在离开南特美术学院前,在巴黎与北京之间,在结束和开始的交替之时,我用短暂的“回忆”给自己做了小结。在每一个阶段结束的时候,我似乎都用“出走”的方式开启了下一段创作,但我知道,不断寻找是因为热爱,出于真切的喜爱就从不觉得是在坚持什么,全然是顺理成章地继续。或许此时,我早已不再困顿和迷惑,在迎接未知时,如何把这个作品做好,如何让下一个作品更加充满挑战,是我最简单也最有力的回应。
小时候我喜欢看父辈时代流行的青春小说,在一个个故事中看到了人们在现实中的种种困惑。长大后,女生独有的敏感与细腻帮我开启了自己的青春“故事”,我也一边记录一边成长。未来故事很多,路也很长,我的“日记本”才刚刚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