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血不利则为水”

来源 :光明中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y5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仲景在《金匮要略·水气篇》中指出:“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日血分”。其意是说妇女月经当行不行或行而不畅。继而出现水肿,这种水肿病之本并不在水,而在经血不利所致,病在血分。治当调畅经血,经血畅行则水肿自除。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很多精辟论断。唐容川在《血症论》中日:“瘀血化水,亦为水肿”。何梦瑶在《医碥》中日:气、血、水三者病常相因,有先病气而后病血者,有……,有先病血而后病水者”;
其他文献
本文对高职院校如何基于岗位的需求培养计算机人才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水库地震是一种复杂的地质运动。许多研究者认为水库地震是在水岩和渗压共同作用下诱发的 ,本文作者认为这还不能充分解释高震级、高频度的水库地震活动。通过研究发现在水库地震的发生过程中存在非线性共振现象 ,它和高震级的水库地震的发生有直接关系。本文从尖点突变模型出发解释非线性共振现象的本质 ,并据此进一步研究水库诱发地震的机理。
目前高级日语的教学面临着教学任务重,教学方式单一以传统模式为主,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困境,随时教学改革的发展,实验教学符合高级日语课程的实践性的要求,并且现代教育技术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是为了培养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
对我国大陆及邻区与西部地区 1895年以来各地震期中地震能量主释放段分别进行了分析 ,各时期地震能量的主释放段的时长 ,均为 7~ 8年 ;并利用各地震期累计地震频度的指数型分布模型分区拟合 ,得到各时期增长率 ;分析了 2 0 0 1年 11月 14日昆仑山口西 8 1级地震后在川、滇地区发生强震的几率 ;最后对强震趋势作了预测研讨
介绍了食品中亚硫酸盐检测方法基本原理和优缺点,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推荐普遍适用的检测方法.
气候的交替变化将导致大地表层含水量发生变化 ,从而使该层介质的电阻率发生变化 ,进而使得观测结果 (即视电阻率 )发生变化 ,显然这对地震前兆观测而言是一种干扰。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前兆地电阻率台采用单极距观测方式 ,因此观测到的视电阻率变化应是表层变化 (主要是干扰 )和观测范围内深部变化 (地下介质应力与应变状态发生变化 )的综合反映。作者先依据台址下的水平层状模型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 ,发现大地表
在讨论地震地质背景基础上 ,综合分析了震区的深部构造、地表活动断裂、地面形变、极震区展布方向、震害、余震分布、震源机制解等发震构造标志 ,并且进一步探讨了发震机制。初步认为北北西向罗明坝—太平断裂和北东向龙陵—丙麻断裂是 2 0 0 1年施甸地震的主要发震构造 ,二者具有共轭构造活动的特征。
研究了川滇主要地震构造带历史成组强震和现今小震的空间—时间活动图像。分析结果 :在垂直断层走向两侧约 30km范围内的强震活动 ,在北西、南北、北东走向的构造带间相继交替发生 ,存在有序步进的联动现象。这可能也是川滇成组强震活动的一个基本特点 ,且现今小震活动亦呈现此特点。最后对此现象概述了目前力学机理方面的初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