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声乐教学中融合其他相关文化知识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xf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声乐艺术是一种将音乐和语言相结合表达情感的艺术表现形式,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文化素养则是声乐教学中最不可或缺的。一个好的演唱者,只具备良好的嗓音和高超的演唱技巧是不行的,还需要更加开阔的视野、广博的知识水平和完善的道德修养。所以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除了传授声乐本身的素养和知识,还要注重学生的学识和全面技能的培养,引导学生不断学习其他与声乐演唱相关的文化知识,用丰富的知识来武装自己,潜移默化的加强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丰富生活阅历,才能演绎出更多完美的作品,跟上全面素质教育大环境的脚步。
  关键词:声乐 教学 相关文化知识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a)-0162-01
  1 课堂教学
  1.1 增设公共课、选修课,开设中外文学名著赏析和美学常识等
  公共课、选修课,一般情况下指的是高校对全校所有专业开设的跨学科、跨专业的其他教学活动。在学习内容上,几乎是学校所开设的专业,都能响应开放,或其他课程,尤其中外文学名著赏析和美学常识等的课程跟声乐教学相关,如演唱时,对作品的背景、所表达的内涵、文字内容所表达的美感等等,在声乐教学中尤其重要。
  开设这些课程的意义在于,拓展学生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为学生的将来发展奠定一定的音乐知识技能与情感基础,选修课则提供了知识与技能的多样性,学生可依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不同的学科,对以后学生演绎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有着很大的作用。
  公共课、选修课开设的前提是对声乐教学知识的补充,艺术家到最后拼的是文化,掌握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不断地提高文化素养,必然会对音乐素养的提高大有帮助。
  1.2 专业课教学中,多让学生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音乐文献等
  音乐教学中会经常出现这样一幕:一个作品,有些人为之倾倒,如醉如痴;但在有些同学反应却并不是很明显,老师用各种方式逐步地熏陶学生,使学生的欣赏能力在一点一滴中得到提高。让学生了解优秀的音乐作品,是一个比较好的手段,通过不断理解来牢记作品,会很快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多听音乐可以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反复听同一作品,有些音乐作品,触及听觉器官才能有所感知。音乐欣赏教学并非让学生单纯地聆听,而应该结合各个器官同时运作,带领学生思想的腾飞。教师是引领学生的指南针,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习惯很重要,把鉴赏音乐当成一种习惯的时候就成功一半了。所以,优秀的作品包含了优秀的内涵,从优秀的作品入手,学生更容易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而音乐文献则记录了很多作品的写作背景、作品的分析技巧以及各家对音乐的认识,通过阅读一定量的音乐文献,对音乐素养的养成和提高,也有着很大的帮助。
  1.3 要求学生分析作品、处理作品
  分析、处理音乐作品,是对作品的二度创作,是音乐素养的表现之一,但现实中学生对这方面的练习有所欠缺,独立处理作品特别是遇到比较陌生的作品,往往难以下手,不能深入作品,演绎时缺少艺术魅力和感染力,限制其以后专业素质的提高,限制其独立开展音乐工作,所以平时更要要求学生练习分析、处理作品。现实中,学生一味的依赖老师的传授、过多的模仿录音录像,其独立处理作品时,如出一辙,在声乐教学中,采取“教为主,学为辅”的模式,使学生吸取老师经验的基础上,还要调整教学理念,要关注学生独立处理作品的能力,采取“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作品理解、展现个性的能力,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和潜能。
  1.4 指导学生分析歌词、乐曲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出现过很多事例,很多学者太过炫耀演唱技巧,自然就对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艺术想象等深层次的内容有所忽视,这与声乐教学是相悖的,很多人练声只练声,唱歌只唱歌,练起声来没激情。但是声与情,技与艺,都是演唱中紧密相连的。好的歌曲,不但技巧好,重要的是表达好。反过来,歌写得好,还要唱的好,才能使眼界更加开阔,才能使我们更容易理解作品,从而演绎更加动人。作曲者在创造一首歌曲时,已充分考虑到旋律和歌词的完美结合、歌词和旋律的交融、词曲音韵规律的结合以及节奏等因素的作用,尽可能通过旋律展现和烘托出歌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歌者应对词曲进行分析,准确领会作者的意图,完美的表达出歌曲的内容和意境,使听众达到共鸣,从而起到鼓舞和激励听众的效果。
  2 课外活动
  陆游曾经对儿子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是很好的诠释。我们除了课堂上传授学生的各种知识之外,课外活动也要不断充实。目前,小课堂几乎遍布很多高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断改善学生的思想,不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种综合性素质的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把握也是有着显著的好处的,一首作品,其背景、所写内容、歌词、旋律、表达的情感等,只有具备广博的知识,才能更加准确把握精微的内涵。
  2.1 开展读书活动
  读书活动对学生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可以开阔学生的思维,增加知识领域,对学习兴趣也是很好的培养。一直以来提倡多读书,读好书,读书有选择,略读和精度互为结合,读书活动可结合报告、座谈等内容,这些可以更好的巩固、深化、扩展知识层面。
  2.2 举办学术报告和专题讲座
  学术报告的内容应紧密配合教学。通过学术报告可以扩大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科研的激情和创新能力,而有些只是为了提高学生阅读面。
  2.3 鼓励学生创作诗词、散文、演讲等
  歌曲是文学与音乐组合而成的艺术形式,因此歌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具有音乐性的语言,歌词是歌曲内容的呈现,是以文字的方式,把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字形式进行表达的结果。对歌者而言,丰富的情感积累、宽泛的文化知识积累对提高各种艺术修养都是非常重要的。鼓励学生多创作诗词、散文、演讲,有助于学生理解歌词的深层内涵,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歌唱艺术的灵魂。在课余,组织学生自由创作歌词、写文章,通过对文字的慢慢的深刻理解,从而加深对歌曲中歌词的认识。
  2.4 指导学生分析歌词、乐曲内容
  歌词与音乐旋律的结合是声乐艺术表演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歌词通过音乐赋予了其审美价值和艺术表现力,而音乐同样又以文字的形式完美表达出情感。歌词通过演唱和伴奏,如诗一般增添了韵律。歌曲是旋律通过和歌词的结合,把音乐诗化,与意境、情感的完美结合,最终达到了审美意蕴的深化。音乐与歌词是互相制约又互相依存的关系。音乐无法脱离歌词孤立存在,而歌词离开了音乐也略显失色。只有音乐和歌词完美的结合起来,才能共同创造出这门别具风采的艺术。
  全面素质教育是势在必行的趋势,这在音乐教育的领域中依然适用,该文尝试研究了怎样在声乐教学中综合其他相关文化知识,从两方面提出了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其他综合知识的手段和方法,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增设公共课、选修课,开设中外文学名著赏析和美学常识;在专业课教学中,多让学生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音乐文献等;要求学生分析作品、处理作品;指导学生分析歌词、乐曲内容。另一方面在课外活动中开展读书活动;举办学术报告和专题讲座;鼓励学生创作诗词、散文、演讲;指导学生分析歌词、乐曲内容。随着声乐教学的不断完善,跟其他综合知识的不断融合,在此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声乐教学应用前景中,是很值得继续研究的。
  参考文献
  [1] 陈香莹.民族声乐教学改革与创新[J].大舞台,2012(6).
  [2] 王春燕.中国民族声乐教学研究综述[J].大众文艺,2010(24).
其他文献
在建筑企业中,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是重中之重。企业要获得盈利,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就必须加强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然而,很多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仍然停留在粗放式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如何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高职文秘专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从四个方面着手,探讨了文秘专业人才技能培养模式。
摘 要:现代高职教育在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的基础上,需要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是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但现实离目标相差甚远。该文在南华工商学院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背景下,分析该课程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多元化改革模式,以满足现代高职教育的发展。财务管理课程的多元化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作,是以培养和造就适应市场需求的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改革,还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为实现项目投资、进度、质量目标而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和协调工作,内容是研究如何高效益地实现项目目标。基于建设项目是一次性的,故项
摘 要:由于长期以来人们观念上计划经济的根深蒂固,对创新管理有著一定的困难,尽管说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人们在意识形态上认识了经济浪潮带来的冲击波,因此管理创新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怎样开展创新活动,彻底打破传统观念,为企业的发展夯实基础,本文正是通过这一角度给予探讨。  关键词:知识经济 管理创新 战略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
摘 要:为进一步提高《应用生态学报》的影响力和质量,利用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对《应用生态学报》1993—2014年被引频次位于前10位的高被引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从文献类型来看,10大高被引论文以综述(7篇)为主,研究论文(3篇)较少;从作者职称和学历来看,研究员及副研究员6人,博士后1人,博士研究生3人;从研究内容来看,10大高被引论文集中在生态系统服务、生态安全、生态足迹、森林生态系
一直以来,民族唱法和西洋唱法融合创新,是诸多音乐人、专家和学者探究的话题,并且长期以来不遗余力地寻找融合的最佳途径,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民族唱法和西洋唱法二者之间的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