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鹅屏风蜀山梦故山多在画屏中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bxtih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大干在一生绘画生涯中,独立条幅为数众多,四幅一组或八幅一套甚少。笔者曾见《荷花通景十二屏》《仿唐宋元山水人物十二屏》已属罕见。更让人瞠目的是《山水二十八条屏》。试想,将二十八屏悬于墙壁,场面之浩人,气势之恢宏,难以言表。迄今为止,《山水二十八条屏》在张大千作品巾一套内所含画作数量是最多的,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的一套。
  张大干《山水二十八条屏》以设色居多,水墨次之;山水居多,人物次之。笔墨酣畅,意境深邃。每画必题,书体多样,有大千体、石涛体,还有隶书、篆书。张大千写大千体或石涛体不乏有之,但隶书,尤其篆书则罕见。《山水二十八条屏》有临仿,如仿吴镇、石涛、渐江;有写生,如《罗浮云母峰》《罗浮凤凰谷图》,多数为创作。《山水二十八条屏》题画,可分题诗和画论两类。如题石涛诗:“山色苍苍树色秋,黄云欲碎背溪流,苦瓜客合消闲笔,画法应愧老贯休。”自作诗:“风台云母似天花,炼作芙蓉白雪芽。笑煞狂游勾漏令,更从何处觅丹砂。”画论有“此渐江上人仿一峰老人一路,与平日所写之不同也。”“识想所结一种轻脱境界,异人处人亦不觉,已亦不自觉也”。
  《山水二十八条屏》绘制时间,可通过画中的题识找到答案。张大干在《山水二十八条屏》中每画必题,但均未写干支。尽管如此,我们可以根据书风、画风等其他特点判断应作于三十岁左右。张大干在《山水二十八条屏》中有两幅写有“罗浮云母峰”“罗浮凤凰谷图”,这就又为推断《山水二十八条屏》创作时间提供了依据。罗浮山在广东东江北岸,主峰飞云峰,道教称为“十大洞天”之“第七洞天”,“七十二福地”之“第三十四福地”。张大千于1927年登临黄山后,又于1928年夏游罗浮山。由此可知,张大干创作《山水二十八条屏》时应为三十岁左右,大致是1930年至1934年间。
  《山水二十八条屏》中多题“写于大风堂”,这个大风堂指何地呢?据前所述,《山水二十八条屏》应作于三十岁或三十多岁。据此,就可以推断出作画的地点。1927年,张大千二十九岁时住在上海法租界西门路西成里169号,黄宾虹住其楼上,谢玉岑住其隔壁。1928年夏,张大千游罗浮山。夏末,因受到所谓“调包风波”滋扰,张大千一度迁居至嘉善城南门瓶山街14号。1932年,张大干又迁至苏州网师园。另据《山水二十八条屏》第十屏自题“大千作于海上”的直证,可知应作于上海大风堂。当然,或有部分条屏是在嘉善完成的,因为,它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气呵成。
  此图迭经上海著名鉴藏家钱镜塘、九华堂主刘少旅二先生递藏。《山水二十八条屏》是张大千按照喜爱的古代名家画法精心构制,计有拟石涛山水二十四屏、仿渐江山水一屏、抚梅道人吴镇山水一屏、摹古写生作品二屏,价值非凡,计有以下数端:
  其一、《山水二十八条屏》是张大千以古代书画为本创作的。1921年至1930年间,张大干在上海出版过《石涛和尚八大山人山水精品》《仿石涛山水金陵胜景》《大风堂藏画》《大风堂原藏石涛和尚山水集》(三册)等画册,证明张大千收藏包括石涛作品在内的书法名画多且精。张大千以自藏古代书画为本创作,并以石涛笔法、画法为主,如第七屏就是以石涛原题画诗、原画法而作;第十七屏是依据石涛《杜甫诗意册》第七开而画,题画诗一样是“野屋流寒水,山篱带白云。”并署“师从清湘老人笔法。”
  其二,《山水二十八条屏》是秘不外露的张大千“家底”。张大千以临摹古人书画人手,着力最多是研究石涛、画石涛,《山水二十八条屏》堪称张大千画石涛的集大成之作,既有石涛书画册页的内容,也有石涛所画山水立轴的内容,张大千将石涛一生画山水的精华浓缩于屏内,这也是张大千画石涛山水的“底牌”和“家底”。此作一旦露世,张大千仿画石涛作品也可能更容易被破解。今天,我们看到这套藏品,仍然十分“震惊”张大千画法的高超与绝世的才华,不禁会发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感叹。
  其三,张大千的二十八条屏是传世的唯一一套。众所周知,条屏包括通景屏产生于明清之际,常见四条屏。在清代,同一作者的十二条屏已属巨制,偶见十八条屏。二十八条屏应是张大千首创,其兄张善于子在1937年也画过《忠孝图故事图》二十八条屏。学界曾认为张大千一生中创作条屏最多,又能每幅独立的画作是《临唐宋元各家十二条山水》,系张大千于1938年3月在北京颐和园养云轩为天津实业家范竹斋(1869~1949)所作。现在看来,张大千《山水二十八条屏》才是迄今所见条屏最多,又能每幅独立的绘画作品。
  其四,《山水二十八条屏》是“太乙楼书画珍藏”中的瑰宝。二十八条屏的归宿是香港著名收藏家刘少旅的太乙楼。1937年刘少旅在广州设九华堂,经销文房四宝。日本侵华战争时,他为避难而南迁香港,创办香港九华堂,除装裱书画外,还代挂笔单,经营名人书画。长期与书画家、收藏家交往令他有机会搜集了千余件书画,而他将这批书画命名为太乙楼珍藏,结聚了大批1940年以后的书画真迹,亦包括部分1940年前的作品,二十八条屏即在其中。张大千《山水二十八条屏》与丁云鹏《自描十八罗汉卷》(谢稚柳鉴题)、吴小仙《神仙游戏图卷》(吴湖帆旧藏),都是刘少旅最心爱的书画藏品,自谓“太乙楼三珍”,又称“旅庐三清”。
其他文献
编者按;  10月30日,作为北京拍卖季系列活动之一,芷兰雅集艺术月谈第十五讲邀请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尚勇先生主讲,主题为价值时代的。艺术品投资。刘尚勇先生从1983年起就已经进入文物收藏市场的工作中,常年从事文物艺术品经营、出版及鉴定工作,有长达二十年的半富经历及经验,尤擅长近现代书画的鉴定。    今天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投资的时代。每一个生活在城市里的人,都不得不进行投资了。这主要是城市
期刊
近一两年,中国书画拍卖市场接连飙升飘红:2009年明代画家仇英的《文姬归汉长卷》拍得1.012亿元;清代画家徐扬的《平定西域献俘礼图》拍出1.34亿元的天价。  2010年5月17日,近代著名画家张太千晚年的巨幅绢画《爱痕湖》在中国嘉德拍出1.008亿元的天价,不仅成为画家个人作品成交的最新纪录,也是中国近现代书画品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2010年6月3日,北京保利五周年的夜场拍卖会上,宋人黄庭坚
期刊
1、河南新密李家沟旧石器一新石器过渡阶段遗址    发掘单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发现了距今10500年至8600年左右连续的史前文化堆积。从地层堆积,工具组合、栖居形态到生计方式等多角度提供了中原地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进程的重要信息,比较清楚地揭示了该地区史前居民从流动性较强、以狞猎大型食草类动物为主要对象的旧石器时代,逐渐过渡到具有相对稳定的栖居形态、以植物性食物与狞
期刊
博物馆    国际博协第22届大会闭幕  11月1 2H,为期6天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2届大会暨第25届全体会议在上海世博中心闭幕。这是中国首次承办国际博物馆界最高规格的会议,全球有12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3360名博物馆及相关领域代表,围绕“博物馆致力于社会和谐”的主题参与大会各项讨论。本届大会通过的《上海宣言》提倡增强博物馆在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与能力,倡导让博物馆在多元文化交流中扮演更加
期刊
1999年是中国犀角雕刻艺术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这一年,英国学者Jan Chapman女士和华人收藏家霍满棠先生所撰写的两部犀角雕巨著先后问世。Chapman担任爱尔兰切斯特·比棣图书馆(The Chester Beatty Library)远东藏品主管长达25年之久,《中国犀角雕刻艺术》(《The Art of RhinocerosHorn Carving in China》)一书是在
期刊
1997年6月1日,谢稚柳先生在上海广慈医院安然辞世。中华文脉的当代坐标上,飘散了一缕清雅的芬芳。一枝窥探幽玄的画笔,不再挥洒绚美浓丽的篇幅;一颗烂熳天真的诗心,不再吟哦长歌短赋;一双洞若燃犀的精鉴巨眼,从这时起,永远不再睁开。不知还有几多旧闯、几多卓见,来不及讲述,消受了半生烟云供养、经历了无数的跌宕起伏,88岁的年纪,老先生自己应该没什么遗憾了,却给世人留下无尽唏嘘,本已纷杂烦扰的收藏界,不知
期刊
犀角雕刻和玉雕、牙雕、竹雕一样,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其真正兴起却已经到了明代中后期。犀角雕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玉雕和竹雕的影响。首先它兴起之初受到玉雕花卉杯以及仿古玉雕的影响,明末清初之际,竹刻盛行时,犀角雕刻借鉴竹刻雕刻手法和艺术风格,在江南一带的富裕阶层迅速发展,犀角器成了富裕人家的必备之物。清代中期,在乾隆皇帝的直接参与下,内廷犀角雕刻达到鼎盛。  乾隆皇帝开始关注犀角杯约在乾隆中后期,此前
期刊
近日笔者赴海拉尔,观摩了呼伦贝尔市博物馆的玉器,对馆藏的一件玉人面像颇感必趣,仔细观摩,得到些许许心得。  这件玉器约宽6厘米,高4厘米,厚1厘米,呈近片状的四方形,正面中间雕一人面,外缘上方有三角形凹槽,左右沿脸庞两侧有对称纹饰。背面平整,略靠上方有一对穿孔。  关于这件玉器,笔者有这样几点看法:  一是器物的来源。这件玉器是上世纪90年代,博物馆工作人员在鄂温克旗征集的。农民在挖地时发现这件器
期刊
一位成功的收藏家可以引领收藏潮流,这句话用在霍满棠身上并不夸张。2008年5月香港佳士得“松竹堂珍藏——重要犀角雕刻(I)”初获成功后,今年5月31日,再次为霍满棠的犀角收藏举行“松竹堂珍藏——重要犀角雕刻(II)”专拍,以2.37亿港币圆满收槌,逾估价的7倍。这两场拍卖在市场中掀起了一股犀角器收藏热潮,以前仅是藏界里小众把玩的犀角器,如今成了市场中趋之若鹜的稀罕物。  霍满棠的成功,并没有人们所
期刊
老犀角雕的疯狂    3月25日纽约佳士得“乘物游心:普孟斐文房清玩珍藏”专拍犀角器的热卖,最终导热了全球范围内中国明清犀角器的价格狂涨。业内人士将这场专拍誉为犀角器行情走高的重要推手。  是次专拍以犀角、象牙及其他珍贵材质雕琢而成的文房珍玩为主,上拍的158件拍品成交70.25%,成交总额1386.6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9468.05万元),创中国文房用品专拍之最。明清犀角器表现突出:22件成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