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为首,五育并举”是我们的办学宗旨,能否加强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关系到我们国家能否长治久安。思想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和内容,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语文教材中不乏品味高尚、文质兼美的古今作品。如何寓思想教育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语文教学中育人的核心就在于培养学生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具有这种思想感情应该是做一个现代中国人最基本的必备素质。教师教学中应有意识、有目的地充分利用教材中这方面的优势,细水长流似地进行滴灌,使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自信心和自立自强精神日益增强,将来在面对国际上的竞争和各种复杂的政治局面、经济局面和文化局面时有主心骨,保卫和捍卫高尚的人格和国格。
如《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主题就饱含了及其凝重的爱国主义思想、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为改变中国落后状况而顽强战斗的精神。教师要引导学生推敲一些重要的段落、关键的词语,激发学生思考,领会其中饱含的爱憎感情,让高尚的爱国主义思想、强烈的民族自尊感情流入学生的心田。再如教学《土地》时,我们可启发学生思考回答一些问题:课文怎样描写劳动人民热爱祖国土地、保卫建设祖国的土地?为什么那些破产农民“漂流到海外去谋生”了,身上还要藏一撮“乡井土”?这看似平凡的泥土,寄托着怎样的深厚感情?“寸金桥”有何深刻意义?为什么说“土地在含有国土意义时应该用寸”去量度?我国人民怎样为保卫每一寸土地而英勇斗争?海南战士又是如何对待“一寸土”的?今天劳动人民忘我地建设祖国的动力是什么?有哪些生动的描写?你看了有什么感受?文章最后说:“怎样保卫每一寸土地呢?……青春的大地……要求全国人民都作出回答!”你将怎样回答呢?通过这样一环套一环的提问,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叙事抒情的技巧,而且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愿为保卫祖国现代化建设而献身的情感。
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理想人格教育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青少年立艰苦奋斗、振兴中华之志尤为重要。志是人的灵魂,志并非生来就有,而要靠后天的培养和磨砺。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反映古今中外著名人物对事业的执着追求,表现出高于常人的思想境界的佳作。我们在教学时,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抓住课文生动感人之处进行锤炼、生发,晓喻学生以理,振奋学生的斗志,教育他们在金钱面前要有清醒的头脑,不能因利而失志、丧义。如《岳阳楼记》就是激励学生立志的好教材,千古传诵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文中精髓之笔,笔者用“一解二评三想四写”的方法进行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一解名句含义,理解“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高远志向;二评作者彼时彼地提出这个抱负的紧急意义,在评论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为岳阳楼题诗作赋撰文的名家名流甚多,唯独《岳阳楼记》流传千古而不衰,这是由于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境界高于常人。这种思想境界是中华优秀儿女崇高品质的反映;三想时代赋予青年的重任,培养自己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四写自己的壮志,树立正确的苦乐观。
三、在阅读教学中渗透集体主义教育
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社会和经济状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重物质价值轻精神价值、重个人价值轻社会价值的思想在当代学生中很有市场,给思想工作带来大量新情况、新问题。作为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利用文本内容,进行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抵制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培养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学生树立先人后己、先公后私的道德观念,克服极端个人主义及拜金主义等思想影响。集体主义教育要紧密结合学生生活才更有效果。学生在学校里不是总在课堂上学习,他们在课余活动中,会有各种各样的表现。作为教师应留意观察,必要时课内、课外结合,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教学。如在观看班际篮球赛时,我发现有一个学生只顾自己运球、投篮,因而影响了全体队员的情绪,便以此为例,在复习《个人和集体》一文时,抓住“大海中之一滴”这一关键词,向学生连续提问:这里是比喻什么?这个比喻贴切性体现在哪里?“大海中之一滴”与“沧海一粟”这个成语有什么异同?我们还可以比喻什么关系呢?从而使学生领悟到两个比喻都说明大与小的关系,而“大海中之一滴”还体现了“一滴”不能离开大海而存在,大海也不愿舍弃“一滴”的辩证关系,我们可用它比喻“祖国和自己”、“集体和个人”的关系,使学生从中获得启示,摆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总之,教学是一个过程,育人才是根本。生活的大课堂告诉我们:“小胜靠
智,大胜靠德”。语文阅读文本中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元素,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善于研究、挖掘、和利用思想教育的“渗透点”,寓思想教育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苦乐观,以达到教育教学的预期目的。
(作者单位:广东紫金县上义中学)
(责任编校:赵申旭)
一、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语文教学中育人的核心就在于培养学生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具有这种思想感情应该是做一个现代中国人最基本的必备素质。教师教学中应有意识、有目的地充分利用教材中这方面的优势,细水长流似地进行滴灌,使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自信心和自立自强精神日益增强,将来在面对国际上的竞争和各种复杂的政治局面、经济局面和文化局面时有主心骨,保卫和捍卫高尚的人格和国格。
如《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主题就饱含了及其凝重的爱国主义思想、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为改变中国落后状况而顽强战斗的精神。教师要引导学生推敲一些重要的段落、关键的词语,激发学生思考,领会其中饱含的爱憎感情,让高尚的爱国主义思想、强烈的民族自尊感情流入学生的心田。再如教学《土地》时,我们可启发学生思考回答一些问题:课文怎样描写劳动人民热爱祖国土地、保卫建设祖国的土地?为什么那些破产农民“漂流到海外去谋生”了,身上还要藏一撮“乡井土”?这看似平凡的泥土,寄托着怎样的深厚感情?“寸金桥”有何深刻意义?为什么说“土地在含有国土意义时应该用寸”去量度?我国人民怎样为保卫每一寸土地而英勇斗争?海南战士又是如何对待“一寸土”的?今天劳动人民忘我地建设祖国的动力是什么?有哪些生动的描写?你看了有什么感受?文章最后说:“怎样保卫每一寸土地呢?……青春的大地……要求全国人民都作出回答!”你将怎样回答呢?通过这样一环套一环的提问,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叙事抒情的技巧,而且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愿为保卫祖国现代化建设而献身的情感。
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理想人格教育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青少年立艰苦奋斗、振兴中华之志尤为重要。志是人的灵魂,志并非生来就有,而要靠后天的培养和磨砺。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反映古今中外著名人物对事业的执着追求,表现出高于常人的思想境界的佳作。我们在教学时,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抓住课文生动感人之处进行锤炼、生发,晓喻学生以理,振奋学生的斗志,教育他们在金钱面前要有清醒的头脑,不能因利而失志、丧义。如《岳阳楼记》就是激励学生立志的好教材,千古传诵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文中精髓之笔,笔者用“一解二评三想四写”的方法进行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一解名句含义,理解“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高远志向;二评作者彼时彼地提出这个抱负的紧急意义,在评论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为岳阳楼题诗作赋撰文的名家名流甚多,唯独《岳阳楼记》流传千古而不衰,这是由于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境界高于常人。这种思想境界是中华优秀儿女崇高品质的反映;三想时代赋予青年的重任,培养自己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四写自己的壮志,树立正确的苦乐观。
三、在阅读教学中渗透集体主义教育
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社会和经济状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重物质价值轻精神价值、重个人价值轻社会价值的思想在当代学生中很有市场,给思想工作带来大量新情况、新问题。作为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利用文本内容,进行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抵制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培养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学生树立先人后己、先公后私的道德观念,克服极端个人主义及拜金主义等思想影响。集体主义教育要紧密结合学生生活才更有效果。学生在学校里不是总在课堂上学习,他们在课余活动中,会有各种各样的表现。作为教师应留意观察,必要时课内、课外结合,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教学。如在观看班际篮球赛时,我发现有一个学生只顾自己运球、投篮,因而影响了全体队员的情绪,便以此为例,在复习《个人和集体》一文时,抓住“大海中之一滴”这一关键词,向学生连续提问:这里是比喻什么?这个比喻贴切性体现在哪里?“大海中之一滴”与“沧海一粟”这个成语有什么异同?我们还可以比喻什么关系呢?从而使学生领悟到两个比喻都说明大与小的关系,而“大海中之一滴”还体现了“一滴”不能离开大海而存在,大海也不愿舍弃“一滴”的辩证关系,我们可用它比喻“祖国和自己”、“集体和个人”的关系,使学生从中获得启示,摆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总之,教学是一个过程,育人才是根本。生活的大课堂告诉我们:“小胜靠
智,大胜靠德”。语文阅读文本中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元素,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善于研究、挖掘、和利用思想教育的“渗透点”,寓思想教育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苦乐观,以达到教育教学的预期目的。
(作者单位:广东紫金县上义中学)
(责任编校:赵申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