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想象平台,激活语文课堂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o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学,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还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按部就班地从字、词、句、段、中心思想、写作技巧、艺术特色等方面一一去细析,把一篇篇精美的文章拆成一块块支离破碎的字件,导致学生思维的僵化、想象的萎靡和课堂教学的沉闷。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呢?笔者认为,除了加强教师业务学习,更新教学观念之外,在教学实践中,还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自由的空间,搭建想象的平台,让他们在想象的自由驰骋中、情感的独特体验中和积极的广泛参与中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
  一、让学生充分地去“说”
  说的过程,既是学生绽放思维的过程,又是学生放飞想象的过程,还是学生对课文加深理解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设计恰当的问题,如:读了这篇课文之后,你有哪些感受?你想到了什么?你懂得了什么?你得到了什么启示?你受到了什么教育?等等,也可以设计“ххх,我想对你(你们)说”等等方式的说话训练,让他们在翩翩的联想想象中,在充分的各抒己见中,激活课堂气氛,得到思的启迪、能的培养和德的陶冶。
  二、让学生大胆地去“补”
  语文教材中,由于作者表达的需要,有许多省略、跳跃和设置悬念的地方,教学中,教师可抓住这一“空白”,让学生大胆地去“补白”或续写,以引发想象,激活课堂。比如,在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时,笔者抓住哈尔威船长沉海之前“屹立舰桥犹如铁铸纹丝不动”的情节,鼓励学生想象补充哈尔威船长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学生有的写道:“亲爱的伙伴们,让你们受惊了。我死不足惜,只要能让你们成功脱险,就是我最大的满足。人这一生,要遇到很多灾难。灾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像没头苍蝇的慌乱、无序和自私自利……”;有的写道:“永别了,洛克机械师!永别了,奥克勒福大副!永别了,我亲爱的伙伴!永别了,我可爱的祖国!请永远记住我吧——一个把生让给别人把死留给自己的普通战士……”;而在教学《凡卡》一课时,则利用文末留下的悬念,鼓励学生想象续补。学生有的想象三年了,爷爷始终不见来领小凡卡,可怜的小凡卡竟被狠心的老板折磨死了;有的想象小凡卡等爷爷不见,找机会逃出了老板家,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回到了乡下;有的想象凡卡的爷爷收到信后,立即赶来,设计制服狠心的老板,领回了小凡卡;有的则想象小凡卡经受不住老板的折磨,独自逃出后,一纸诉状将老板告上了法庭,凶残的老板被处以绞刑等等,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想象能力、写作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也激活了课堂气氛。
  三、让学生自由地去“画”
  学生初读课文之后,课文内容在头脑中形成的表象只是零碎的模糊的,所以对课文的理解也只是粗浅的表面的,此时,如果鼓励学生将课文内容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学生必然会兴趣盎然,也必然会再去细读课文,认真找出文中作者所描绘的景物,深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调动自己头脑中的经验系统,展开想象的翅膀,对头脑中的课文表象进行再加工再补充再完善,创造性地画出课文内容和学生经验相交融的具体的清晰的完整的可视性画面。例如,笔者曾在教学《春晓》一诗时,就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诗中所描写的景物,学生不但画出了众多的小鸟、风吹的树稍、鲜艳的花朵,而且还很有创意的画上了青青的山、初升的太阳、漂亮的房屋、美丽的蝴蝶、飘落的花瓣、弯腰捡花的人物等等,这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术教学,既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充分理解,又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各种能力,收到一画胜千言的效果。
  四、让学生尽兴地去“演”
  许许多多的课文,都可以鼓励学生编成课本小剧,让他们在掌握文中思想感情,把握好扮演角色的语气、声调、动作、神态及性格特征,并借助联想和想象,创造性的处理好场景、道具、服饰和情节的基础上,尽兴地去演一演。比如,在教学《千锤百炼为一绿》一课时,可让一生扮演王安石,表演其炼字的过程,体会其严谨的治学精神;而在教学《丑小鸭》、《包公审驴》、《鸡毛信》等课文时,由于情节比较曲折复杂,可让学生小组合作,将文字的叙述变成具体直观、生动鲜明的视觉形象。这样,在整个表演过程中,学生多感官参与,全身心投入,既获得了美感享受,又得到了品德陶冶,从而扩展了思维空间,促活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想象能力,提高了阅读能力。
  除此之外,教学中还可以利用改写、扩写等方式搭建想象平台,培养想象能力。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过:“想象力是发明、发现及其他创造活动的源泉。”在教学中,只要我们充分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留给他们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在大量语文实践的天地里,自由去想象,自由去驰骋,相信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会五彩纷呈摇曳多姿,也相信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一定能够得到较好培养。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许多教师存在着一个比较普遍的困惑,就是如何实施符合新课程的要求的有效教学。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来说任务设计是关键。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则体现为任务设计的有效性。本文就任务设计的精当进行了一些探索。提出如何有效的进行任务设计的几点做法:任务目标要明确;难度要适当,要具有延续性。  关键词:精心设计 任务 有效教学  在2007年11月6日的文汇报上,刊登了一篇《作业,一份精心准备
期刊
特色课题研究之:游戏化学习资源开发和应用研究  游戏化学习(Learn through play),又称为学习游戏化,就是采用游戏化的方式进行学习。它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教学理论和教育实践。有些学者又称其为“玩学习”。 我们该如何看待游戏化学习?值得我们思考的:一是对现有课堂教学中机械训练扼杀学习兴趣的种种杯葛,二是对青少年沦落为电子游戏的奴隶而产生种种偏态甚至违法行为的各类纠偏呼吁。游戏化学习何去何
期刊
不知不觉中,东风来了,春雨也倏然飘起。思绪随漫天的雨丝尽情地飞舞,迷蒙的空气中,我嗅到了浓浓的春的气息,远山近景,在这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渐渐地明朗起来。  春雨来得总是无声无息的,那样恬静,那样温柔。站在楼道上,透过雨帘,我发现远处的小山坡上有一抹淡红,那是什么?我心中一阵惊喜,莫不是……我好像寻到了什么宝贝似的,还没等雨停稳,便邀几个孩子一起朝那抹淡红寻去。  山间小路虽是湿漉漉的,但一点都不滑,
期刊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高中语文、数学、英语各个学科都制定并修改了课程标准。音乐课程也制定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其中给我们的高中音乐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审美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作。  自音乐课程改革起,在普通高中里掀起了一股热潮,课程设置、教学模式都有很大的改变,真正做到了“以审美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作。音乐教育、音乐教学都取
期刊
长久以来,传统文化的学习一直是让人爱不起来的事情。一是资料缺乏,二是无人讲解,三是找人交流困难。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上面的困难都将迎刃而解,传统文化的学习也不再枯燥,从而变得生动、有趣。  一、 网络成为传统文化的新型载体  过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必要的资料。自从进入网络时代,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第一,网络解决了读者“买书难”的问题,传统文化典籍我们都可以在网上买到。第二,网络也解决了读
期刊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 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将原来以“知识为本位”的课程体系优化为“素质本位,能力核心”的教学体系,把就业导向和素质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一体化统筹学
期刊
摘要: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的提问不注重艺术性,过于简单。诸如“是不是”、“好不好”之类的提问。表面上营造了热烈的气氛,实质上流于形式,华而不实,有损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的教师提问超出学生知识范围,问题过难,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热情和信心;有的教师不善于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而适当引导,使学生思维水平难以提高。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艺术,教师要重视课
期刊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离不开创造性思维,做为培养对象的学生,主要是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为目的,争取使每个学生对遇到的化学问题具有新颖性、创造性、突破性的见解。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的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创造能力的前提,它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综合,是发散与辐射思维的统一,它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化学中的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等,从而按最优化的教学方法与思路不拘泥于原有理论及教材内容的限制,有机地把握各部分有关知识之
期刊
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学生没有问题本身就是大问题。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是实验上的技能而己,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如何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成了每个教师思考的命题。  一、创设良
期刊
培养优秀高等学校人才,高等学校教师就是学生们的最好榜样。作为培养人才的教师,特别是高等学校教师,就应该努力学习好《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及《高等学校教育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高等教育心理学》清楚提出:“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因此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需要在高等学校法律法规的指导下认真学习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掌握好教育心理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