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再读陶行知先生的文章,发现与现在的新课程理念是息息相通的。在新的观念的指导下,教师对语文的理解已不再是几个教材、教参的问题了,而是将“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一种大语文观正在我们手中实践着,它所带来的不仅是知识的广博,更多的是师生视野的开阔和心胸的宽广,用学生的话说就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关键词:语文教学; 生活即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2-098-001
陶行知先生在《新旧时代之学生》一文中称“旧时代之学生之成长的过程有三个阶段:一是读死书,二是死读书,三是读书死”,而“新时代之学生也离不了书,所不同的,他是用活书,用书活,活用书”。“活书”指的是什么?先生认为,“活书是活的知识宝库。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飞禽走兽小虫微生物是活书,山川湖海,风云雨雪,天体运行都是活书。”在实际生活中,“活书”满目皆是。如何活用“活书”,“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在追求之目标。
笔者就结合学习陶行知思想的体会,谈谈对语文教学的几点认识:
一、在生活中学语文,体现语文的实践性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教育是为了生活,离开了生活的改进,教育就失去了意义。这就要求教师要从课堂和书本走出来,去关注社会生活,即关注生活重于关注书本。
语文教学长期以来以教材、教师、课堂为中心,较多的关注语文课程内部,比较忽视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和社会生活的联系。其实在生活环境里,课堂之外的语文学习资源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教师或学生是否有这种意识,学生课堂之外都在学习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在概括语文课程基本特点时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其学习的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苏霍姆林斯基说:“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由于学生身处母语环境,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而丰富的母语学习资源。例如:阅读书籍报刊,收看电视广播,参观博物馆、展览馆,甚至逛街上超市购物等。如果有意识地利用这些资源,就能极大地拓宽语文课程的学习时空,实现语文课程资源的最大化,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二、在整合上做文章,体现语文的综合性
中国的文人历来讲“诠注”,读一本书、学一篇文,不厌其烦地行批眉注、旁证博引、牵强附会、说文解字。“诠注”之于专家学者,未尝不是一种做学问的办法,但此风推至极致延及基础教育则祸大于福,都说我们的学生动手能力差、实践能力差、创新意识匮乏,然而创新精神何以产生?创造能力从何培养?陶行知说:“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并开具一服药方,药名:“教学做合一。”
陶先生重视科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将其比喻为掌握现代文明之钥匙,他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文化钥匙主要的四把即国文、数学、外国文、科学方法。”《育才二周岁前夜》学生有了这“几把钥匙,……便可以自动的去开发文化的仓库和宇宙之宝藏。”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应在整合上做文章,在学习内容上,不再拘泥于“语文学科”,而是要关注、关涉科学、人文和自然、社会、人生以及历史、现实、未来等科学、文化、艺术、道德各个领域;在方法途径上,不再单单通过语文活动或情境模拟来达成某项能力的提高,而是利用各种可资利用的资源,运用各种学习方法与手段,包括运用科学探究、发现学习、资源学习以及小组合作、独立探究等多种学习方法与手段;不仅运用传统的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也可借鉴其他学科的学习方法;不仅要开展语文活动、实现课内课外结合,而且更要注重在实际情境中、社会实践中、生活体验中养育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达成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从学习功能上看,不再单单追求智育目标,而是要特别注重兴趣爱好、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的培养,促成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身心诸因素的和谐发展。
三、在情感上下工夫,体现语文的人文性
陶先生指出:“知的教育不是灌输死的知识,而是同时引起儿童的社会兴趣与行动的意志。情育不是培养脆弱的感情,而是调节并启发应有的感情,主要是追求真理的感情,……意志教育不是发扬个人盲目的意志,而是培养合于社会及历史发展的意志。”
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优秀的作品透析着浓郁的时代气息,深挚的情感色彩,丰富的思想内涵,广博的文史知识,深奥的人生哲理。因此,教师要在情感上下工夫,充分发掘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内涵,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在阅读积累中,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提高其艺术鉴赏力。教师应该充分挖掘作品中的思想内涵,以富于表现力的教学语言,在教学过程中穿针引线,画龙点睛;或点评,引导审美;或感慨,激发情感;或点拨,启示主旨。以情激情,教师饱满的热情及其艺术性语言的点击,必然会深深感染学生,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促进他们对作品内涵的认识,内化,乃至情感的迁移。于是,在人文情感的熏陶和感化下,萌发审美意识、在师生交流中提高审美能力。
“两千年前孔夫子,两千年后陶行知。”他的教育理论、主张以及不同凡俗的人格典范, 对于21世纪今天的新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具有极大的启发和借鉴作用,他的许多教育思想和理念仍代表着先进文化,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继承。
关键词:语文教学; 生活即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2-098-001
陶行知先生在《新旧时代之学生》一文中称“旧时代之学生之成长的过程有三个阶段:一是读死书,二是死读书,三是读书死”,而“新时代之学生也离不了书,所不同的,他是用活书,用书活,活用书”。“活书”指的是什么?先生认为,“活书是活的知识宝库。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飞禽走兽小虫微生物是活书,山川湖海,风云雨雪,天体运行都是活书。”在实际生活中,“活书”满目皆是。如何活用“活书”,“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在追求之目标。
笔者就结合学习陶行知思想的体会,谈谈对语文教学的几点认识:
一、在生活中学语文,体现语文的实践性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教育是为了生活,离开了生活的改进,教育就失去了意义。这就要求教师要从课堂和书本走出来,去关注社会生活,即关注生活重于关注书本。
语文教学长期以来以教材、教师、课堂为中心,较多的关注语文课程内部,比较忽视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和社会生活的联系。其实在生活环境里,课堂之外的语文学习资源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教师或学生是否有这种意识,学生课堂之外都在学习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在概括语文课程基本特点时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其学习的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苏霍姆林斯基说:“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由于学生身处母语环境,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而丰富的母语学习资源。例如:阅读书籍报刊,收看电视广播,参观博物馆、展览馆,甚至逛街上超市购物等。如果有意识地利用这些资源,就能极大地拓宽语文课程的学习时空,实现语文课程资源的最大化,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二、在整合上做文章,体现语文的综合性
中国的文人历来讲“诠注”,读一本书、学一篇文,不厌其烦地行批眉注、旁证博引、牵强附会、说文解字。“诠注”之于专家学者,未尝不是一种做学问的办法,但此风推至极致延及基础教育则祸大于福,都说我们的学生动手能力差、实践能力差、创新意识匮乏,然而创新精神何以产生?创造能力从何培养?陶行知说:“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并开具一服药方,药名:“教学做合一。”
陶先生重视科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将其比喻为掌握现代文明之钥匙,他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文化钥匙主要的四把即国文、数学、外国文、科学方法。”《育才二周岁前夜》学生有了这“几把钥匙,……便可以自动的去开发文化的仓库和宇宙之宝藏。”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应在整合上做文章,在学习内容上,不再拘泥于“语文学科”,而是要关注、关涉科学、人文和自然、社会、人生以及历史、现实、未来等科学、文化、艺术、道德各个领域;在方法途径上,不再单单通过语文活动或情境模拟来达成某项能力的提高,而是利用各种可资利用的资源,运用各种学习方法与手段,包括运用科学探究、发现学习、资源学习以及小组合作、独立探究等多种学习方法与手段;不仅运用传统的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也可借鉴其他学科的学习方法;不仅要开展语文活动、实现课内课外结合,而且更要注重在实际情境中、社会实践中、生活体验中养育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达成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从学习功能上看,不再单单追求智育目标,而是要特别注重兴趣爱好、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的培养,促成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身心诸因素的和谐发展。
三、在情感上下工夫,体现语文的人文性
陶先生指出:“知的教育不是灌输死的知识,而是同时引起儿童的社会兴趣与行动的意志。情育不是培养脆弱的感情,而是调节并启发应有的感情,主要是追求真理的感情,……意志教育不是发扬个人盲目的意志,而是培养合于社会及历史发展的意志。”
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优秀的作品透析着浓郁的时代气息,深挚的情感色彩,丰富的思想内涵,广博的文史知识,深奥的人生哲理。因此,教师要在情感上下工夫,充分发掘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内涵,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在阅读积累中,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提高其艺术鉴赏力。教师应该充分挖掘作品中的思想内涵,以富于表现力的教学语言,在教学过程中穿针引线,画龙点睛;或点评,引导审美;或感慨,激发情感;或点拨,启示主旨。以情激情,教师饱满的热情及其艺术性语言的点击,必然会深深感染学生,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促进他们对作品内涵的认识,内化,乃至情感的迁移。于是,在人文情感的熏陶和感化下,萌发审美意识、在师生交流中提高审美能力。
“两千年前孔夫子,两千年后陶行知。”他的教育理论、主张以及不同凡俗的人格典范, 对于21世纪今天的新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具有极大的启发和借鉴作用,他的许多教育思想和理念仍代表着先进文化,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