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陶行知说过: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创造工作。而创造来源于哪里?来源于学习、努力、思考与交流。身为教师的我们也应该根据这四个方面来培养一群“狼”学生。
关键词:学生培养;“狼”;有效方法
老师讲,学生听,似乎已成为我国几千年来尽人共识的教学模式。从牙牙学语的幼儿园到小学、中学乃至高等学府,老师们总是不厌其烦地講,学生总是习以为常地听。虽然我国教育部门也进行过“少而精”“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改革的尝试,但终究也没改变教师的主角地位,因而也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这样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很明显剥夺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为了孩子的明天,让自己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和合作者。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让他们变成像“狼”一样敢于去寻找自己的“食物”,如何让他们变成为了“食物”可以不惜一切的去完成的“狼”?这是身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四点;
一、培养一群爱学习的学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而要培养出爱学习的学生,首先,作为教师我们也应该多多学习。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多读一些书,多学一些专业理论知识来武装和充实自己,这样的我们才能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课程标准能给我们在具体教学内容方面指点迷津;《教学艺术最优化》会令我们为追求最优的教学艺术而孜孜不倦;《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场景与处理方法……
我坚信只有爱学习的教师才会教出爱学习的学生。
二、用教师的爱心来培养学生
“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是陶行知的人身格言;鲁迅先生也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由此可见,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是教师的一种教育能力。教师的爱,对学生学习、个性发展影响甚大。育心必须交心,教师要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尤其是学困生,他们更需要教师用真挚炽热的爱去弥补和温暖那压抑、自卑的心。
今年,我们班有名学生小明,他有好动症,每次上课总是动来动去,作业也因此总是最后一个完成。有一次我问他:“你想成为最后一名吗?”他回答:“当然不愿意,可是我又没办法控制自己。”于是我说道:“那让老师来帮你好吗?”他说:“好的。”第二天,在写作业时,我把他叫到前面讲台边,对他说了句:“加油!”他朝我点了点头。每次在他控制不住自己时,我都给予鼓励。结果那天他是全班的第20名完成作业的,他很开心对我说:“老师,我下次还想再前进十几名。”我说:“好的,加油!”
三、用教师的智慧来培养学生
这里的智慧指的是能够发展学生的个性,能够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够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要面对的是所有学生的未来,要立足于所有学生的成长。这无疑给身为教师的我带来了困扰,如何才能让37个主体都能够有所发展?
在上新课之前,我都会布置一项“预习单”的任务,让他们带着任务去预习。这样做的目的是:同样的任务,不同的学生,所需的时间必然不一样。让他们带着学习任务回家完成,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去寻找,去获取独属于自己的“食物”。然后,第二天他们将带着自己的“食物”来与其他的“狼”来分享,这样他们就会享受到学习所带来的快乐,从而更加激发他们捕捉“食物”的兴趣。
四、培养一群会交流的“狼”学生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飞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里,教师、学生和学校都发生了革命性的角色变化,“学生由观众变为演员,教师由演员变为导演,没有固定的剧本。每个人都可以演出自己的节目”。
案例一:2、3、5的倍数特征的复习单
复习2、3、5的倍数特征的学习单上:你会提出什么问题来考考同学呢?
生1: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生2: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紧接着说了一句:你的问题太简单了,看我的。2和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生3 ∶ 2和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并且个位上是2、4、6、8、0的数。你的问题还不够难,看我的:100以内2和3的倍数有多少个?你知道吗?
此时,全班学生立刻拿出笔和纸,开始计算。
生4大声地喊道:16个。
生5:我发现这些数都是6的倍数。
师:你知道为什么2和3的倍数都是6的倍数吗?
生5:我知道。因为6是2和3的最小公倍数。
整节课这群“狼”孩子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狼性”——好胜。在好胜心里的作用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开动自己的大腦,展示着独属于他们自己的“食物”,创造着一个个惊喜。而身为老师的我也就可以退居幕后,稍微维持下纪律就好了。
做教师很辛苦,做一名培养“狼”学生的教师更辛苦,但我们也很幸福。因为我们是在为祖国、为党的事业培养接班人,我们将培养出一批批“狼”一样的学生,而这群“狼”孩子必将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左晓明,田艳丽,贠超.基于GeoGebra的数学教学全过程优化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0(1):101.
[2]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编辑 司 楠
关键词:学生培养;“狼”;有效方法
老师讲,学生听,似乎已成为我国几千年来尽人共识的教学模式。从牙牙学语的幼儿园到小学、中学乃至高等学府,老师们总是不厌其烦地講,学生总是习以为常地听。虽然我国教育部门也进行过“少而精”“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改革的尝试,但终究也没改变教师的主角地位,因而也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这样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很明显剥夺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为了孩子的明天,让自己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和合作者。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让他们变成像“狼”一样敢于去寻找自己的“食物”,如何让他们变成为了“食物”可以不惜一切的去完成的“狼”?这是身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四点;
一、培养一群爱学习的学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而要培养出爱学习的学生,首先,作为教师我们也应该多多学习。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多读一些书,多学一些专业理论知识来武装和充实自己,这样的我们才能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课程标准能给我们在具体教学内容方面指点迷津;《教学艺术最优化》会令我们为追求最优的教学艺术而孜孜不倦;《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场景与处理方法……
我坚信只有爱学习的教师才会教出爱学习的学生。
二、用教师的爱心来培养学生
“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是陶行知的人身格言;鲁迅先生也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由此可见,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是教师的一种教育能力。教师的爱,对学生学习、个性发展影响甚大。育心必须交心,教师要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尤其是学困生,他们更需要教师用真挚炽热的爱去弥补和温暖那压抑、自卑的心。
今年,我们班有名学生小明,他有好动症,每次上课总是动来动去,作业也因此总是最后一个完成。有一次我问他:“你想成为最后一名吗?”他回答:“当然不愿意,可是我又没办法控制自己。”于是我说道:“那让老师来帮你好吗?”他说:“好的。”第二天,在写作业时,我把他叫到前面讲台边,对他说了句:“加油!”他朝我点了点头。每次在他控制不住自己时,我都给予鼓励。结果那天他是全班的第20名完成作业的,他很开心对我说:“老师,我下次还想再前进十几名。”我说:“好的,加油!”
三、用教师的智慧来培养学生
这里的智慧指的是能够发展学生的个性,能够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够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要面对的是所有学生的未来,要立足于所有学生的成长。这无疑给身为教师的我带来了困扰,如何才能让37个主体都能够有所发展?
在上新课之前,我都会布置一项“预习单”的任务,让他们带着任务去预习。这样做的目的是:同样的任务,不同的学生,所需的时间必然不一样。让他们带着学习任务回家完成,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去寻找,去获取独属于自己的“食物”。然后,第二天他们将带着自己的“食物”来与其他的“狼”来分享,这样他们就会享受到学习所带来的快乐,从而更加激发他们捕捉“食物”的兴趣。
四、培养一群会交流的“狼”学生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飞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里,教师、学生和学校都发生了革命性的角色变化,“学生由观众变为演员,教师由演员变为导演,没有固定的剧本。每个人都可以演出自己的节目”。
案例一:2、3、5的倍数特征的复习单
复习2、3、5的倍数特征的学习单上:你会提出什么问题来考考同学呢?
生1: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生2: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紧接着说了一句:你的问题太简单了,看我的。2和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生3 ∶ 2和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并且个位上是2、4、6、8、0的数。你的问题还不够难,看我的:100以内2和3的倍数有多少个?你知道吗?
此时,全班学生立刻拿出笔和纸,开始计算。
生4大声地喊道:16个。
生5:我发现这些数都是6的倍数。
师:你知道为什么2和3的倍数都是6的倍数吗?
生5:我知道。因为6是2和3的最小公倍数。
整节课这群“狼”孩子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狼性”——好胜。在好胜心里的作用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开动自己的大腦,展示着独属于他们自己的“食物”,创造着一个个惊喜。而身为老师的我也就可以退居幕后,稍微维持下纪律就好了。
做教师很辛苦,做一名培养“狼”学生的教师更辛苦,但我们也很幸福。因为我们是在为祖国、为党的事业培养接班人,我们将培养出一批批“狼”一样的学生,而这群“狼”孩子必将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左晓明,田艳丽,贠超.基于GeoGebra的数学教学全过程优化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0(1):101.
[2]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编辑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