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记者要当“杂家”,这是多年来新闻行业对记者传统的要求标准。而如今,随着时代节拍的发展,以及新闻对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医疗保健等各行各业的全方位介入,拙以为记者应当从“杂家”逐步发展成为“专家”。
今年6月1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稿件——《3G标准,三分天下有中国》。文章的主体内容,是我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中,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使世界电信史上首次出现了中国人主导的国际标准。作者以娴熟的笔调,讲述了“3G标准”的含义,以及这一标准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意义。即使是不懂技术的读者,看后也能熟知所有内容。如果文章不是冠名“本报记者”,读者一定以为是一位技术专家的杰作。
指导是新闻在新形势下的一项重要任务。经济工作已成为我们各项工作的中心任务,笔者作为专事经济报道的记者,就曾听到省委书记的亲口指示:“你们记者在发展经济上,一定要做好省领导的‘参谋’,有什么需要反映的事情,可以直接来找我。”当“参谋”,无非是在宏观发展上要能出谋划策,看到经济上有失误时要及时提醒。这样,对记者只是原有“杂家”的标准就远远不够了,必须变“杂家”为“专家”,变“记者”的单重身份为“记者”和“经济家”、“企业家”等多重身份为一体;必须从不懂专业变成精通专业,从只懂“皮毛”变成行业专家,写出的作品不仅要能使读者看懂,而且还要引起读者的兴趣;同时,还要从单纯的报道,变成能对行业进行指导、干预的力作。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专家”型记者已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88年,上海市持续高温,收入丰厚的上海市居民中出现了“空调器热”,一些新闻单位争相报道,认为这是一种新的消费趋势。于是,全国许多家电生产厂家闻风而动,纷纷和外商洽谈大量引进空调生产线?熏但是《文汇报》记者钱维华却反其道而行之,写出了《空调器冲击波》一稿。他指出,在我国电力尚不足的情况下,应当将有限的电力用于发展生产力上,超前无节制地发展空调器这种高电耗家电,是不适宜的。文章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反响,经济界认为记者对这个热点问题的实质作了冷静而又客观的总体剖析。而后来,文章的观点对国家在优先发展电力能源,以及宏观上对引进空调生产线的调控,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果作者对宏观经济不熟悉,就不可能在“空调热”中“唱反调”。
1987年,安徽省根据国家有关“国有企业原则上归所在地中心城市属地管辖”的规定,决定将汽车工业中原分散在各地、市的企业下放到各地、市。国家的这一政策是对的,但具体在汽车工业上却不合适?熏因为汽车工业是集团化整体操作,一旦分散则等于一个完整的人体被肢解?熏据此,《安徽日报》于12月23日发表了“我省汽车工业亟待实行集团化”一稿,引起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熏结果,省政府收回了原定汽车工业企业下放至所在地中心城市的文件,避免了一场不必要的损失。今天,安徽汽车工业已成为全国汽车工业中排列前位的强军,但是如果没有当初对汽车工业的果断决策,没有实行区域性的保护政策,如今安徽汽车工业的可喜局面是不可能造就的。当然,如果记者对这些行业不精通,不是行业的“专家”,就不可能写出对行业指导性如此重要的稿件来。
从另一方面说,经济新闻分量的加重,也造就了大批“专家”型“名记者”的脱颖而出。在报道国家支柱产业的汽车行业方面,原人民日报记者林钢就被公认是“专家”、“权威”,他对汽车工业的引导和评价性文章,即便是原国家汽车工业决策部门的机械部汽车司,也一致认为前瞻性、指导性、准确性上无可挑剔。他对上海汽车工业成功经验的总结,至今尚一直被广为引用。除林钢外,原经济日报记者程远所写汽车工业的稿件,也被认为是有指导性的文章,起点高,宏观意识强,对利弊评点准确。1996年,在中国汽车工业还在调整之中时,他于9月13日在《经济日报》上发表了《高起点:中国汽车曲高和寡》的文章,细致地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方针进行了反思与思考,直言不讳地批评了中国汽车工业决策和执行方面的失误,不仅点题尖锐,而且有独特见解,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像这些文章,都是对中国工业重大决策产生重要影响的力作,如果作者没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对国际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没有透彻的了解,对中国汽车工业不了如指掌,单靠文字功底是不可能写出来的。中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也造就了一批汽车记者的脱颖而出,他们在推进自主创新、发展民族汽车工业上功不可没。
不只是经济一个方面,“专家”型记者已开始出现在各种新闻媒介中。在行业报刊内,拥有一批懂专业的“专家”型记者已不必说,各级党报和其他新闻媒体为了提高稿件质量,扩大读者面,在鼓励记者先当好“杂家”的同时,也开始着重培育各个行业的“专家”型记者和编辑。在国家级的各专业媒体中,就集中了一批行业专家,他们的观点往往影响国家在这一行业政策的制定;许多新闻单位,还拥有体育、医疗卫生、股市评点等各方面的专家,他们都在为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增光添彩。一些媒体,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还演绎过激烈的专业人才争夺战。所以,对原以“杂家”为目标的记者来说,应鼓励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成为“T”形人材,即知识有宽度,专业有深度,既是知识面开阔的“杂家”,更是某一方面有造诣、有研究的“专家”。
对专以文字为伍的记者来说,成为专家也并非难事。通常的途径为:一是选修“第二专业”,在自己从事的报道行业中选择一门再深造,可到大专院校再培训,也可通过夜大、函大攻读;二是行业“拜师”,向行业中的企业家、经济家、评论家以及各方面的专家求教,通过和他们交朋友,就近获得他们现成的经验;三是自我积累,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搜集专业知识,经过自己的消化吸收,不断积累,丰富自己的知识,最终使自己也成为“专家”。
(作者单位:安徽日报社)
编校:张红玲
今年6月1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稿件——《3G标准,三分天下有中国》。文章的主体内容,是我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中,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使世界电信史上首次出现了中国人主导的国际标准。作者以娴熟的笔调,讲述了“3G标准”的含义,以及这一标准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意义。即使是不懂技术的读者,看后也能熟知所有内容。如果文章不是冠名“本报记者”,读者一定以为是一位技术专家的杰作。
指导是新闻在新形势下的一项重要任务。经济工作已成为我们各项工作的中心任务,笔者作为专事经济报道的记者,就曾听到省委书记的亲口指示:“你们记者在发展经济上,一定要做好省领导的‘参谋’,有什么需要反映的事情,可以直接来找我。”当“参谋”,无非是在宏观发展上要能出谋划策,看到经济上有失误时要及时提醒。这样,对记者只是原有“杂家”的标准就远远不够了,必须变“杂家”为“专家”,变“记者”的单重身份为“记者”和“经济家”、“企业家”等多重身份为一体;必须从不懂专业变成精通专业,从只懂“皮毛”变成行业专家,写出的作品不仅要能使读者看懂,而且还要引起读者的兴趣;同时,还要从单纯的报道,变成能对行业进行指导、干预的力作。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专家”型记者已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88年,上海市持续高温,收入丰厚的上海市居民中出现了“空调器热”,一些新闻单位争相报道,认为这是一种新的消费趋势。于是,全国许多家电生产厂家闻风而动,纷纷和外商洽谈大量引进空调生产线?熏但是《文汇报》记者钱维华却反其道而行之,写出了《空调器冲击波》一稿。他指出,在我国电力尚不足的情况下,应当将有限的电力用于发展生产力上,超前无节制地发展空调器这种高电耗家电,是不适宜的。文章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反响,经济界认为记者对这个热点问题的实质作了冷静而又客观的总体剖析。而后来,文章的观点对国家在优先发展电力能源,以及宏观上对引进空调生产线的调控,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果作者对宏观经济不熟悉,就不可能在“空调热”中“唱反调”。
1987年,安徽省根据国家有关“国有企业原则上归所在地中心城市属地管辖”的规定,决定将汽车工业中原分散在各地、市的企业下放到各地、市。国家的这一政策是对的,但具体在汽车工业上却不合适?熏因为汽车工业是集团化整体操作,一旦分散则等于一个完整的人体被肢解?熏据此,《安徽日报》于12月23日发表了“我省汽车工业亟待实行集团化”一稿,引起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熏结果,省政府收回了原定汽车工业企业下放至所在地中心城市的文件,避免了一场不必要的损失。今天,安徽汽车工业已成为全国汽车工业中排列前位的强军,但是如果没有当初对汽车工业的果断决策,没有实行区域性的保护政策,如今安徽汽车工业的可喜局面是不可能造就的。当然,如果记者对这些行业不精通,不是行业的“专家”,就不可能写出对行业指导性如此重要的稿件来。
从另一方面说,经济新闻分量的加重,也造就了大批“专家”型“名记者”的脱颖而出。在报道国家支柱产业的汽车行业方面,原人民日报记者林钢就被公认是“专家”、“权威”,他对汽车工业的引导和评价性文章,即便是原国家汽车工业决策部门的机械部汽车司,也一致认为前瞻性、指导性、准确性上无可挑剔。他对上海汽车工业成功经验的总结,至今尚一直被广为引用。除林钢外,原经济日报记者程远所写汽车工业的稿件,也被认为是有指导性的文章,起点高,宏观意识强,对利弊评点准确。1996年,在中国汽车工业还在调整之中时,他于9月13日在《经济日报》上发表了《高起点:中国汽车曲高和寡》的文章,细致地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方针进行了反思与思考,直言不讳地批评了中国汽车工业决策和执行方面的失误,不仅点题尖锐,而且有独特见解,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像这些文章,都是对中国工业重大决策产生重要影响的力作,如果作者没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对国际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没有透彻的了解,对中国汽车工业不了如指掌,单靠文字功底是不可能写出来的。中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也造就了一批汽车记者的脱颖而出,他们在推进自主创新、发展民族汽车工业上功不可没。
不只是经济一个方面,“专家”型记者已开始出现在各种新闻媒介中。在行业报刊内,拥有一批懂专业的“专家”型记者已不必说,各级党报和其他新闻媒体为了提高稿件质量,扩大读者面,在鼓励记者先当好“杂家”的同时,也开始着重培育各个行业的“专家”型记者和编辑。在国家级的各专业媒体中,就集中了一批行业专家,他们的观点往往影响国家在这一行业政策的制定;许多新闻单位,还拥有体育、医疗卫生、股市评点等各方面的专家,他们都在为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增光添彩。一些媒体,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还演绎过激烈的专业人才争夺战。所以,对原以“杂家”为目标的记者来说,应鼓励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成为“T”形人材,即知识有宽度,专业有深度,既是知识面开阔的“杂家”,更是某一方面有造诣、有研究的“专家”。
对专以文字为伍的记者来说,成为专家也并非难事。通常的途径为:一是选修“第二专业”,在自己从事的报道行业中选择一门再深造,可到大专院校再培训,也可通过夜大、函大攻读;二是行业“拜师”,向行业中的企业家、经济家、评论家以及各方面的专家求教,通过和他们交朋友,就近获得他们现成的经验;三是自我积累,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搜集专业知识,经过自己的消化吸收,不断积累,丰富自己的知识,最终使自己也成为“专家”。
(作者单位:安徽日报社)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