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现代审计的一种新模式。目的是对工程建设项目的造价进行主动控制,有效解决事后审计的弱效性问题。跟踪审计强调审计人员要以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的全过程为工作标的,及时提供咨询服务,将盲目扩建、超投资、超预算等现象在事前预防,带有很强的咨询性与服务性。本文主要从企业内部审计的角度,论述跟踪审计在工程建设项目审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 建设项目 工程造价 内部审计 跟踪审计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工程建设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是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项目发包阶段和建设实施阶段,把建设项目投资的发生控制在批准的投资限额以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投资管理目标的实现,以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能合理使用资金,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一直以来,工程建设项目采用的是竣工决算审计模式,这种审计模式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滞后性。
目前,为了有效控制和合理确定工程建设项目的造价,提高工程建设效益性,很多建设单位在大力推行建设项目监理的同时,逐步引进了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方法。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存在着审计工作量大、审计成本高的缺陷,跟踪审计并未被广泛推行。因此,如何在当前内部审计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创新跟踪审计工作方法以提高审计效率、节约审计成本、降低审计风险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跟踪审计的概念、原则及审计风险导向的融入
(一)跟踪审计的概念。
跟踪审计是指审计人员依据法律法规旨在提高被审计对象的绩效(这里的绩效既指经济效益,也指被审计对象的合规性、合法性等),对工程建设项目各个环节进行全面和及时的审计监督, 进行适时评价、持续监督和及时反馈的一种审计模式。跟踪审计将过去简单的竣工后被动审计或分段監督变为事前主动的、有计划的对建设工程项目从可行性研究、立项、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竣工结(决)算等诸多环节,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咨询、鉴证和监督,能有效控制和规避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
(二)跟踪审计的原则。
工程项目建设是一个由多方参与的综合性活动,需要各项目参加者相互配合协调,使各项工作形成合力,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因此,在开展跟踪审计工作时,必须明确工作目标,合理定位,开展工程跟踪审计工作应遵循下列原则:一是服从项目总体建设目标。工程项目建设目标包括进度、功能(质量)和投资,跟踪审计时必须明确具体要求,围绕工程项目建设目标开展工作,同时加强对各建设目标分析和评价,做好各建设目标的平衡与优化。二是以投资控制为中心。建设项目审计的主要目标是控制投资,因此在进行跟踪审计时应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开展,监督建设资金的运用、投资的控制情况,同时,应用价值工程理论,对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进行优化,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效益。
(三)审计风险导向的融入。
在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中,往往是以全面控制为依据进行审计资源的配置,忽略了建设项目重点风险控制点,这就会造成审计资源在不同的审计风险领域得不到恰当的配置,使得审计效率降低。而融入风险导向可以弥补这种不足,在对被审计单位的整体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优化审计资源配置,有针对性地编制审计工作方案、设计审计程序,合理制定审计计划,有效收集审计证据,从整体上降低审计成本、保证审计效果、提高审计效率,最后通过审计提出审计整改意见或建设性的审计建议,并进一步采取后续审计的形式来落实审计意见或建议,以达到为组织增加价值的目标。
二、跟踪审计的内容和方法
(一)建设项目前期准备阶段的审计。
1、对项目建议书的审计。
项目建议书在编制前审计就要介入,要审查对建议书中提到的项目是否符合投资方向,如果符合就要对项目建议书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审计如:建议的必要性和依据;批建规模、地点的初步设想;建议条件、协作关系;投资估算、资金筹措;项目进度效益评估等,审查其是否真正客观实在地进行了阐述,倘若与事实不符必须立即提出停止行为的建议,力争将事情处理在萌芽状态。对于项目的建议依据可采取重点审计的方式。
2、对可行性研究的审计。
项目被批准后,就可进入可行性研究阶段,在这个阶段审计要积极主动去参与,瞄准每个步骤,是否进行了实地调查、勘察,各种数据资料是否准确,来源是否可靠,是否有符合规定的依据,也就是说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不能放松一点,这将关系到项目是否能实施,是否能发挥作用的大问题。同时还要注意项目环保评价手续是否齐全。
3、对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及工程预算的审计。
为了不影响项目的正常运营,可待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及工程预算的编制做完后再进行审计,这个阶段要紧紧结合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要看初设内容是否全面,是否在编制预算中正确使用定额,检查预算的编制是否漏项,是否是最合理的方案,看图纸是否为具备资质的单位设计,是否经过图纸、预算审查。
4、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
健全而有效的规章制度是加强管理、协调运行、规范操作、提高效益的重要保证。重点检查是否建章立制,制度是否完善,是否存在不相容职务未分离、职责权限不明确、未形成制衡机制等情况。通过审计,帮助完善制度,从源头上加强项目控制,提高建设管理水平。同时经常性地对规章制度执行是否有效进行跟踪,防止制度形同虚设,避免出现大问题。
5、对征地拆迁情况的审计。
征地拆迁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是工程建设项目正常运营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审计其程序是否合法、手续是否完善、政策是否公开、标准是否到位。通过审计,要让补偿执行到位,要对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完善的方面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
6、对招标投标情况的审计。 对建设项目招投标的审计,是跟踪审计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主要对招标文件、评标办法的内容是否合法、合规进行审核,及时发现错误,提出完善、修改意见,避免执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和损失,如:对招标文件中有关投资控制方面的条款,对招标代理机构起草的招标文件草案、对工程量清单中的错项、漏项等;对招投标的过程进行审计,及时纠正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促进工程招投标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
7、对工程合同的审计。
加强对合同条款的审查,即在正式合同签订前,审查合同具体条款的合理性、合规性。重点审查合同与招投标文件内容相矛盾的条款、补充条款和注意事项等,促进合同条款完善,防止因合同内容有误或遗漏而造成建设资金的损失浪费。加强对合同履行的监督,即在合同签订后,注重监督合同双方严格执行合同条款,维护合同的严肃性和双方的合法权益。审查有无违法转包和违规分包的现象,纠正违反合同条款和执行合同不到位的行为,促进严格履行合同。
(二)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的审计。
1、对施工准备阶段的审计。
施工准备阶段是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之一,主要把握好项目法人质量控制、监理工作,涉及施工单位各方面的问题。项目法人质量控制是否通过资质审查,按法定的招投标程序选择了勘测、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并实行合同管理,各种合同是否规范、合法有效,是否建立了质量管理制度,是否组织了设计与施工单位的设计交底。审计监理单位是否有相应资格等级证书,所派监理人员是否有岗位证书,是否对施工单位图纸进行了签发,是否对施工单位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进行过审查。审计设计单位是否有承担相应资质勘测设计能力。设计单位是否将经过会审后的资料做过技术交底。设计质量是否满足工程质量、安全需要的规范要求。大中型工程设计单位是否派代表到施工现场。审计施工单位是否有承揽相应施工任务的资质,施工单位是否制定了完善的质量责任制考核办法等。
2、对材料、设备采购情况的审计。
审查应该由政府采购的项目是否实行了政府采购,材料、设备采购以及材料差价调整有无相应的管理办法,是否得到严格执行,采购价格的确定是否合理。通过审计,促进规范选择供应商,比价确定价格节省投资,预防腐败现象产生。
3、对项目施工阶段的审计。
项目施工阶段的审计要把握好设计单位、监理单位、项目法人的代表是否按规定到位;各个部门的管理措施资料是否到位;实际施工单位是否与合同单位一致,工程的分包是否经过建设单位按规定认可的原则办理,对工程质量事故,施工单位是否有报告,是否保护现场并配合处理。主要材料是否有合格证、质保书,隐蔽工程的有关图片、文字资料是否齐全;有关工作日志、施工资料是否齐全;施工单位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设计变更是否按程序办理;工程预算款及结算是否按合同办理;属政府采购的项目是否按相应的规定办理。这个阶段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关系到工程质量好坏,审计质量高低的问题,对审计评价有相当高的参考价值。
4、对设计变更情况的审计。
工程通过招标投标后,设计变更成为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施工单位往往以低价中标,然后通过施工过程中各种变更的机会不合理增加造价,以弥补低价中标造成的损失。因此,对设计变更的审计是跟踪审计的一个重点,审计主要应对设计变更的合理性、经济性乾审查,审查设计变更手续是否齐全、变更理由是否充分,以及是否有利于节约投资和保证质量。特别是对隐蔽工程,要尽量对真实性做到“心中有数”,检查监理工程师的签证,防止弄虚作假。
(三)建设项目竣工决算阶段的审计。
1、对试运行工作的审计。
项目建成后的试运行工作,审计要跟踪把握好是否具备试运行的条件,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试运行是否达到原设计的要求,运行记录是否齐全结果如何。
2、对竣工验收阶段的审计。
竣工验收阶段的审计要把握好是否按分项验收、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进行;是否按预验收和验收的程序办;验收的竣工报告、图纸、文件是否齐全;是否及時办理了交接,竣工财务决算是否合规,对工程节超情况以及剩余资产是否妥善处理。是否有批准后的验收申请;验收中设计、建设、施工监理、地方质检部门、管理运行单位以及计划审计、档案等专业人员是否齐全;验收中提出的问题是否按规定进行处理。这是项目建设的历史资料,一定要通过审计工作将历史的珍藏资料收集齐全,妥善保存。
3、对竣工决算的审计。
检查工程结算和工程财务资料,核对甲乙双方材料决算表,超、欠材差计算是否正确,结算凭证是否合法。检查工程库存物资的财务处理是否合规。检查待摊投资的真实性、合法性,工程建设配套设施费用支出、贷款利息和资金占用费是否真实,其分摊是否合理,有无挤占工程投资支出;审查各种非正常损失费用的真实性,核销有无经过有权部门审核批准;已摊销待摊投资是否真实、合理,投资决算报表中相关数据是否配比。检查建安工程投资真实性、合法性,审查竣工图纸及相关资料的真实性,审查竣工资料与实物是否一致;依据竣工图纸、工程签证资料和工程量计算规则,细致、认真地审核、复算工程量,确定工程量的真实性,以及工程定额套用与取费或者应用投标单价的准确性。审查合同中关于工期、质量等奖惩条款的实际执行情况。检查建设项目基建收入、节余资金,重点检查建设期间收入的形成和工程投资节余资金分配比例的真实性、合法性。检查建设项目交付使用资产,主要检查“交付使用资产总表”、“交付使用资产明细表”,核实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是否真实,是否办理了验收手续和交付的递延资产情况等。检查尾工工程,重点检查建设单位预留建设项目未完工程投资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四)后续审计。
后续审计是指对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过程中,出具的中期审计报告所涉及的审计发现问题和建议进行后续跟踪落实,以确认管理层是否采取了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通过后续审计可以根除被审计单位风险病灶,使风险预警作用更加反映充分和有实效,真正发挥风险导向的作用。 后续审计工作安排要坚持风险导向和实事求是原则,应区分不同情况:应根据纠正措施的复杂程度以及相关规定来确定落实纠正措施所需要的期限;对已经纠正的各种控制风险和已经实施的各项改进措施的,要针对其有效性进行重新评估。
另外, 整个过程审计后按审计报告的要求要尽快形成审计报告并与有关方面多沟通,同时还要抓好报告中提出问题的处理和落实。
三、跟踪审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完善审计人员的构成,建立跟踪审计管理机构,健全和完善跟踪审计的法律法规。
组建审计管理机构是保证内部审计质量的关键。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对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是多学科知识的应用,一般应由较高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财务、工程、法律人员组成。单位应依据《审计法》和《审计实施条例》等固定资产投资相关审计的法律法规制定与此相衔接的项目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为跟踪审计人员提供具体的工作依据和指导。审计人员应在项目现场设立办公场所,与相关单位建立定期例会制度,及时了解掌握项目有关情况,提出审计意见,并且作好会议记录。
(二)跟踪审计过程中资料积累要详细。
审计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掌握工程进展、变更等真实情况,了解工程建设中涉及有关技术问题,熟悉工程量计量规则以及有关费用的测量办法,并且作好相关记录。在项目施工中,对有些事后又无法审计取证的,应把其施工过程确定为审计重点。并注意收集相关资料,定期对施工单位完成工作内容、工作数量、工作质量进行核实,出具审核意见,作好审计工作底稿。
(三)合理定位跟踪审计介入的深度。
在跟踪审计中,要做到依法审计,客觀公正。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以完善项目管理机制为目的,作为第三方参与项目建设的过程,不从事建设管理、施工、监理的具体工作,而是履行对上述工作的监督职能,促使工作规范。跟踪审计中发现问题,应及时与建设单位取得联系并以书面形式反映,而不直接干预相关建设工作。应重视与施工单位之间的沟通,重视作好审计宣传工作,使被审计单位了解跟踪审计的程序、内容及应配合的要求,自觉接受审计。在审计的每个重大环节中,审计人员内部要及时碰头开会,集体研究解决,及时与建设单位沟通,不留任何疑点和隐患。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要与甲方、乙方、监理多沟通,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既要客观公正、坚持原则,也要注意工作方法,最大限度的使工程造价得到准确反映。审计结果在得到甲乙双方共同确认后,审计人员出具审计报告,审计报告中除了写明审计结果、核减(增)额,还应把一些特殊事项交代清楚。□
(作者:任职于郑州雁鸣湖城市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研究方向:房地产财务管理及审计)
参考文献:
[1]宋夏云.国家审计目标及实现机制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2]黎振宇,刘智. 对建设工程招投标审计监督的再认识. 科技创业月刊. 2004年12期
[3]马贤明、郑朝晖,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探讨,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1,9-10.
[4]冉龙君,建设工程跟踪审计重点浅谈,中国石油审计.
[5]栾素晋,浅谈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会计之友,2009.30
关键词 建设项目 工程造价 内部审计 跟踪审计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工程建设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是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项目发包阶段和建设实施阶段,把建设项目投资的发生控制在批准的投资限额以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投资管理目标的实现,以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能合理使用资金,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一直以来,工程建设项目采用的是竣工决算审计模式,这种审计模式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滞后性。
目前,为了有效控制和合理确定工程建设项目的造价,提高工程建设效益性,很多建设单位在大力推行建设项目监理的同时,逐步引进了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方法。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存在着审计工作量大、审计成本高的缺陷,跟踪审计并未被广泛推行。因此,如何在当前内部审计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创新跟踪审计工作方法以提高审计效率、节约审计成本、降低审计风险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跟踪审计的概念、原则及审计风险导向的融入
(一)跟踪审计的概念。
跟踪审计是指审计人员依据法律法规旨在提高被审计对象的绩效(这里的绩效既指经济效益,也指被审计对象的合规性、合法性等),对工程建设项目各个环节进行全面和及时的审计监督, 进行适时评价、持续监督和及时反馈的一种审计模式。跟踪审计将过去简单的竣工后被动审计或分段監督变为事前主动的、有计划的对建设工程项目从可行性研究、立项、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竣工结(决)算等诸多环节,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咨询、鉴证和监督,能有效控制和规避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
(二)跟踪审计的原则。
工程项目建设是一个由多方参与的综合性活动,需要各项目参加者相互配合协调,使各项工作形成合力,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因此,在开展跟踪审计工作时,必须明确工作目标,合理定位,开展工程跟踪审计工作应遵循下列原则:一是服从项目总体建设目标。工程项目建设目标包括进度、功能(质量)和投资,跟踪审计时必须明确具体要求,围绕工程项目建设目标开展工作,同时加强对各建设目标分析和评价,做好各建设目标的平衡与优化。二是以投资控制为中心。建设项目审计的主要目标是控制投资,因此在进行跟踪审计时应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开展,监督建设资金的运用、投资的控制情况,同时,应用价值工程理论,对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进行优化,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效益。
(三)审计风险导向的融入。
在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中,往往是以全面控制为依据进行审计资源的配置,忽略了建设项目重点风险控制点,这就会造成审计资源在不同的审计风险领域得不到恰当的配置,使得审计效率降低。而融入风险导向可以弥补这种不足,在对被审计单位的整体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优化审计资源配置,有针对性地编制审计工作方案、设计审计程序,合理制定审计计划,有效收集审计证据,从整体上降低审计成本、保证审计效果、提高审计效率,最后通过审计提出审计整改意见或建设性的审计建议,并进一步采取后续审计的形式来落实审计意见或建议,以达到为组织增加价值的目标。
二、跟踪审计的内容和方法
(一)建设项目前期准备阶段的审计。
1、对项目建议书的审计。
项目建议书在编制前审计就要介入,要审查对建议书中提到的项目是否符合投资方向,如果符合就要对项目建议书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审计如:建议的必要性和依据;批建规模、地点的初步设想;建议条件、协作关系;投资估算、资金筹措;项目进度效益评估等,审查其是否真正客观实在地进行了阐述,倘若与事实不符必须立即提出停止行为的建议,力争将事情处理在萌芽状态。对于项目的建议依据可采取重点审计的方式。
2、对可行性研究的审计。
项目被批准后,就可进入可行性研究阶段,在这个阶段审计要积极主动去参与,瞄准每个步骤,是否进行了实地调查、勘察,各种数据资料是否准确,来源是否可靠,是否有符合规定的依据,也就是说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不能放松一点,这将关系到项目是否能实施,是否能发挥作用的大问题。同时还要注意项目环保评价手续是否齐全。
3、对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及工程预算的审计。
为了不影响项目的正常运营,可待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及工程预算的编制做完后再进行审计,这个阶段要紧紧结合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要看初设内容是否全面,是否在编制预算中正确使用定额,检查预算的编制是否漏项,是否是最合理的方案,看图纸是否为具备资质的单位设计,是否经过图纸、预算审查。
4、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
健全而有效的规章制度是加强管理、协调运行、规范操作、提高效益的重要保证。重点检查是否建章立制,制度是否完善,是否存在不相容职务未分离、职责权限不明确、未形成制衡机制等情况。通过审计,帮助完善制度,从源头上加强项目控制,提高建设管理水平。同时经常性地对规章制度执行是否有效进行跟踪,防止制度形同虚设,避免出现大问题。
5、对征地拆迁情况的审计。
征地拆迁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是工程建设项目正常运营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审计其程序是否合法、手续是否完善、政策是否公开、标准是否到位。通过审计,要让补偿执行到位,要对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完善的方面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
6、对招标投标情况的审计。 对建设项目招投标的审计,是跟踪审计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主要对招标文件、评标办法的内容是否合法、合规进行审核,及时发现错误,提出完善、修改意见,避免执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和损失,如:对招标文件中有关投资控制方面的条款,对招标代理机构起草的招标文件草案、对工程量清单中的错项、漏项等;对招投标的过程进行审计,及时纠正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促进工程招投标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
7、对工程合同的审计。
加强对合同条款的审查,即在正式合同签订前,审查合同具体条款的合理性、合规性。重点审查合同与招投标文件内容相矛盾的条款、补充条款和注意事项等,促进合同条款完善,防止因合同内容有误或遗漏而造成建设资金的损失浪费。加强对合同履行的监督,即在合同签订后,注重监督合同双方严格执行合同条款,维护合同的严肃性和双方的合法权益。审查有无违法转包和违规分包的现象,纠正违反合同条款和执行合同不到位的行为,促进严格履行合同。
(二)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的审计。
1、对施工准备阶段的审计。
施工准备阶段是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之一,主要把握好项目法人质量控制、监理工作,涉及施工单位各方面的问题。项目法人质量控制是否通过资质审查,按法定的招投标程序选择了勘测、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并实行合同管理,各种合同是否规范、合法有效,是否建立了质量管理制度,是否组织了设计与施工单位的设计交底。审计监理单位是否有相应资格等级证书,所派监理人员是否有岗位证书,是否对施工单位图纸进行了签发,是否对施工单位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进行过审查。审计设计单位是否有承担相应资质勘测设计能力。设计单位是否将经过会审后的资料做过技术交底。设计质量是否满足工程质量、安全需要的规范要求。大中型工程设计单位是否派代表到施工现场。审计施工单位是否有承揽相应施工任务的资质,施工单位是否制定了完善的质量责任制考核办法等。
2、对材料、设备采购情况的审计。
审查应该由政府采购的项目是否实行了政府采购,材料、设备采购以及材料差价调整有无相应的管理办法,是否得到严格执行,采购价格的确定是否合理。通过审计,促进规范选择供应商,比价确定价格节省投资,预防腐败现象产生。
3、对项目施工阶段的审计。
项目施工阶段的审计要把握好设计单位、监理单位、项目法人的代表是否按规定到位;各个部门的管理措施资料是否到位;实际施工单位是否与合同单位一致,工程的分包是否经过建设单位按规定认可的原则办理,对工程质量事故,施工单位是否有报告,是否保护现场并配合处理。主要材料是否有合格证、质保书,隐蔽工程的有关图片、文字资料是否齐全;有关工作日志、施工资料是否齐全;施工单位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设计变更是否按程序办理;工程预算款及结算是否按合同办理;属政府采购的项目是否按相应的规定办理。这个阶段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关系到工程质量好坏,审计质量高低的问题,对审计评价有相当高的参考价值。
4、对设计变更情况的审计。
工程通过招标投标后,设计变更成为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施工单位往往以低价中标,然后通过施工过程中各种变更的机会不合理增加造价,以弥补低价中标造成的损失。因此,对设计变更的审计是跟踪审计的一个重点,审计主要应对设计变更的合理性、经济性乾审查,审查设计变更手续是否齐全、变更理由是否充分,以及是否有利于节约投资和保证质量。特别是对隐蔽工程,要尽量对真实性做到“心中有数”,检查监理工程师的签证,防止弄虚作假。
(三)建设项目竣工决算阶段的审计。
1、对试运行工作的审计。
项目建成后的试运行工作,审计要跟踪把握好是否具备试运行的条件,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试运行是否达到原设计的要求,运行记录是否齐全结果如何。
2、对竣工验收阶段的审计。
竣工验收阶段的审计要把握好是否按分项验收、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进行;是否按预验收和验收的程序办;验收的竣工报告、图纸、文件是否齐全;是否及時办理了交接,竣工财务决算是否合规,对工程节超情况以及剩余资产是否妥善处理。是否有批准后的验收申请;验收中设计、建设、施工监理、地方质检部门、管理运行单位以及计划审计、档案等专业人员是否齐全;验收中提出的问题是否按规定进行处理。这是项目建设的历史资料,一定要通过审计工作将历史的珍藏资料收集齐全,妥善保存。
3、对竣工决算的审计。
检查工程结算和工程财务资料,核对甲乙双方材料决算表,超、欠材差计算是否正确,结算凭证是否合法。检查工程库存物资的财务处理是否合规。检查待摊投资的真实性、合法性,工程建设配套设施费用支出、贷款利息和资金占用费是否真实,其分摊是否合理,有无挤占工程投资支出;审查各种非正常损失费用的真实性,核销有无经过有权部门审核批准;已摊销待摊投资是否真实、合理,投资决算报表中相关数据是否配比。检查建安工程投资真实性、合法性,审查竣工图纸及相关资料的真实性,审查竣工资料与实物是否一致;依据竣工图纸、工程签证资料和工程量计算规则,细致、认真地审核、复算工程量,确定工程量的真实性,以及工程定额套用与取费或者应用投标单价的准确性。审查合同中关于工期、质量等奖惩条款的实际执行情况。检查建设项目基建收入、节余资金,重点检查建设期间收入的形成和工程投资节余资金分配比例的真实性、合法性。检查建设项目交付使用资产,主要检查“交付使用资产总表”、“交付使用资产明细表”,核实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是否真实,是否办理了验收手续和交付的递延资产情况等。检查尾工工程,重点检查建设单位预留建设项目未完工程投资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四)后续审计。
后续审计是指对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过程中,出具的中期审计报告所涉及的审计发现问题和建议进行后续跟踪落实,以确认管理层是否采取了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通过后续审计可以根除被审计单位风险病灶,使风险预警作用更加反映充分和有实效,真正发挥风险导向的作用。 后续审计工作安排要坚持风险导向和实事求是原则,应区分不同情况:应根据纠正措施的复杂程度以及相关规定来确定落实纠正措施所需要的期限;对已经纠正的各种控制风险和已经实施的各项改进措施的,要针对其有效性进行重新评估。
另外, 整个过程审计后按审计报告的要求要尽快形成审计报告并与有关方面多沟通,同时还要抓好报告中提出问题的处理和落实。
三、跟踪审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完善审计人员的构成,建立跟踪审计管理机构,健全和完善跟踪审计的法律法规。
组建审计管理机构是保证内部审计质量的关键。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对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是多学科知识的应用,一般应由较高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财务、工程、法律人员组成。单位应依据《审计法》和《审计实施条例》等固定资产投资相关审计的法律法规制定与此相衔接的项目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为跟踪审计人员提供具体的工作依据和指导。审计人员应在项目现场设立办公场所,与相关单位建立定期例会制度,及时了解掌握项目有关情况,提出审计意见,并且作好会议记录。
(二)跟踪审计过程中资料积累要详细。
审计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掌握工程进展、变更等真实情况,了解工程建设中涉及有关技术问题,熟悉工程量计量规则以及有关费用的测量办法,并且作好相关记录。在项目施工中,对有些事后又无法审计取证的,应把其施工过程确定为审计重点。并注意收集相关资料,定期对施工单位完成工作内容、工作数量、工作质量进行核实,出具审核意见,作好审计工作底稿。
(三)合理定位跟踪审计介入的深度。
在跟踪审计中,要做到依法审计,客觀公正。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以完善项目管理机制为目的,作为第三方参与项目建设的过程,不从事建设管理、施工、监理的具体工作,而是履行对上述工作的监督职能,促使工作规范。跟踪审计中发现问题,应及时与建设单位取得联系并以书面形式反映,而不直接干预相关建设工作。应重视与施工单位之间的沟通,重视作好审计宣传工作,使被审计单位了解跟踪审计的程序、内容及应配合的要求,自觉接受审计。在审计的每个重大环节中,审计人员内部要及时碰头开会,集体研究解决,及时与建设单位沟通,不留任何疑点和隐患。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要与甲方、乙方、监理多沟通,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既要客观公正、坚持原则,也要注意工作方法,最大限度的使工程造价得到准确反映。审计结果在得到甲乙双方共同确认后,审计人员出具审计报告,审计报告中除了写明审计结果、核减(增)额,还应把一些特殊事项交代清楚。□
(作者:任职于郑州雁鸣湖城市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研究方向:房地产财务管理及审计)
参考文献:
[1]宋夏云.国家审计目标及实现机制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2]黎振宇,刘智. 对建设工程招投标审计监督的再认识. 科技创业月刊. 2004年12期
[3]马贤明、郑朝晖,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探讨,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1,9-10.
[4]冉龙君,建设工程跟踪审计重点浅谈,中国石油审计.
[5]栾素晋,浅谈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会计之友,20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