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也能有效沟通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bell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
  薇薇今年5岁,在人前很容易害羞,交往方面也一直很被动。比如,想和小朋友一块儿玩,总是等人家来找她,却不敢主动去找别人。跟小伙伴交往的时候,如果遇到矛盾,薇薇也常常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回来只会跟妈妈哭诉。这让爸爸妈妈非常发愁,不知道该如何让薇薇变得合群一点。
  案例中的薇薇,应该属于比较典型的内向宝宝,对于这种类型的宝宝,引导他们交往时,技能的示范当然不可缺少,但最重要的,却不是这些技术层面的问题,心理层面的建设才是更为关键的领域。因为他们更缺乏的,往往不是友好待人的性情和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的能力。所以,增强内向宝宝的交往能力,需要更适合他们的一些培养策略。
  我女儿也是这种类型的宝宝,我很愿意和读者分享自己尝试下来比较有效的做法。
  接纳宝宝的先天性情
  根据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个性问卷的描述,内向的宝宝本质上是喜欢安静、富于内心体验、不喜欢接触人的,也就是说,这种类型的宝宝,往往对交往有一种天然的恐惧,而大凡恐惧的东西,都不是通过语言可以调节的,如果我们对一个内向的宝宝说些“过去跟人家玩一下有什么可怕啦”之类的话,他的恐惧往往并不会自行消除,只会让他感到自己的无能:别人觉得没什么的事情,对我来说竟然是这么大的障碍!这种无能感只会让他更加退缩,而不会把他推向人群。同样,如果不顾宝宝的交往恐惧,一味要求他去跟别人交往,通常也只会让他更加有挫败感和焦虑感,对展开交往行为毫无帮助。
  基于这些考虑,对于像薇薇这样内向的宝宝,父母更需要做的是接纳,接纳他们的现状,不对他们的交往行为期望值过高,如果他们拒绝跟别人交往互动,哪怕会当众让自己难堪,父母也最好不要责怪他们。如果他们在交往方面有了让人惊喜的表现,哪怕只是跟别人打了声招呼,或者友好回应了别人的交往,父母都要给他们及时的鼓励。在他们面临交往挫折转而向大人求助时,父母则要尽可能地给予他们情感的抚慰。
  这样,内向的宝宝就能在交往方面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理解与支持,进而增强与人交往的勇气和力量。
  鼓励敢于尝试的过程
  内向的宝宝害怕主动启动交往,往往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害怕被拒绝,因为他们的内心体验比较丰富,对挫折的承受力比较小,一旦被拒绝,他们就很容易否定自己。所以,父母在引导内向宝宝交往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想办法把他们的注意力导向尝试的过程,则会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他们对被拒的恐惧。
  为了给我女儿提供交往锻炼的机会,有一次我在征得她同意后,报名参加了一个“爱心抱抱”小报童公益活动,即小报童向公园里的游客推销报纸,然后把收入所得捐赠建设山区孩子的图书馆。
  尽管初衷如此美好,真正陪女儿拿起报纸进行陌生推广的时候,却发现对于一个内向的宝宝来说,超越自己是如此艰难。行人过往如梭,小家伙却不敢上前询问,怕给她压力,我也不敢催她,但眼看着别的小报童都快卖光报纸了,我也有点着急,急中生智,忽然想起前些天看过的绘本《不再害怕尝试》,里面讲到家人是如何鼓励害羞的小羊富丝通过尝试战胜自己的故事:家人为了鼓励富丝突破心理障碍,只让她去尝试,而不对尝试的结果做要求,只要富丝去尝试了,就给她鼓励和强化。后来小羊果然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中,摆脱了内心的恐惧。
  于是我就对女儿说:“你现在需要做的只是去问别人要不要买,别人买不买都没关系,卖不出去也不要紧,在妈妈眼里,敢于上前去问就很勇敢。”在犹豫着错过几个游客后,得到鼓励的女儿终于鼓起勇气说:“妈妈,我想去试一试!”结果因为小家伙声音太小,对方没有听见,但这并不妨碍我对她勇敢的赞赏。接下来的尝试也很不走运,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买报纸,就在我担心太多的挫败感会挫伤她信心的时候,女儿竟然说了句:“妈妈,我一定要成功!”
  尊重宝宝独特的沟通方式
  在人际沟通方面,内向宝宝也有自己的特点,他们很难像外向宝宝那样当面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比较爽快地去处理问题,而是相对委婉、迂回,这个特性,也需要得到父母的尊重,父母要允许宝宝用适合自己的独特方式去沟通,包括与伙伴之间的冲突,而不能用常规的沟通方式去评判和要求宝宝。
  一天放学回家,女儿跟我说了一件非常苦恼的事情,那就是紧挨着她午睡的洋洋不喜欢午睡,经常捣乱,偶尔还会捉弄她一下,弄得她也没法睡觉。因为她的睡眠是我非常重视的事情,听她讲完后,我着急地问她告诉老师了吗,如果不敢告诉老师,我打算帮她反映情况,结果小家伙不想走告诉老师这条解决问题的路线,却说:“妈妈,我想给洋洋写封信。”
  我一听,这个办法也不错,谁说写信不是一种沟通方式呢,就鼓励她马上去做,小家伙倒也雷厉风行,当下就邀请我代笔,给洋洋口述了一封信,虽然内容有点稚拙,却充满对解决方式的探索:
  “你睡觉的时候不能坐起来,要一直安静地躺着别捉弄我。要是你明天午睡时不再捉弄我,我就送你一幅画,表示我的感谢!再送给你一个小老虎,再送给你一个小钱包……”信的内容看得人忍俊不禁,却让我发现了适合她这种内向宝宝的交往方式,于是立即就表达了对这一创意的惊喜,并郑重嘱咐她爸爸第二天送园时记得提醒她把信交给洋洋。
  后来,不知道是信的作用,还是其他原因,洋洋果然不再跟女儿捣乱了。但我相信这样一个创意沟通的过程,一定让女儿积累了对自身交往技能的积极体验。
  (作者系教育学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编辑 朱璐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2013年4月13日,江苏省儿基会“同享阳光,让爱飞翔”农民工子女健康成长计划启动仪式在南京举行,省妇联、省民政厅、省儿基会、省慈善总会等有关方面的领导出席,向五个实施单位——江苏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和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四市的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授牌,并现场向五市农民工子女代表发放了培训活动券。苏北四市的启动仪式也将陆续举行,春季培训课已全面开课。  南京市朝天宫民族小学的博文同学领到了一张价值1
期刊
产后抑郁症是抑郁症的一种,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多发生在女性生产后的一个月至一年内。患这种病的女性多表现为情绪极端低落、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精力减退、持续疲劳、食欲不振、明显消瘦、社会交往关系受损等。  研究发现,产后患有忧郁症的妇女,其孩子到11岁时,与那些产后没有忧郁现象的妇女所生的同龄孩子相比,前者更易出现暴力行为,例如在打架时使用武器。此外,这项研究还指出,母亲若反复受忧郁症困扰,会使孩子出
期刊
语言发展怎么得了“良”?  陕西西安一家长来信咨询:我孩子上中班,平时活泼开朗,很善于语言表达,所以我觉得儿子的语言发展水平比同龄的男孩要好一些。可是,幼儿园学期测评中语言发展这一项,老师却给了个“良”。我很着急,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答:其实,这种情况在孩子上幼儿园期间是比较常见的。家长需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单一评价有局限:父母对孩子的评价之所以常常高于教师,是因为对孩子的评价既缺乏参照
期刊
在很多家庭里,父母是很看重功利教育的,有些父母甚至强行逼迫着孩子学习技能,以便早日成才、出名、挣大钱,比如让孩子在学校里考第一,让孩子3岁就去学钢琴,5岁就去学体操等。而童年,正是孩子们玩耍,充满兴趣地探索、了解世界,理解感情的时候,他们小小的心田却被功利占满了。  每到年终期末,家长们接孩子的时候总会听到:  “你考了多少分?”  “语文98,数学呢?”  “你在班里排第几?”  我儿子初中时的
期刊
从一大堆沙子上抓走一把,不影响沙堆大小;抓去两把,也不影响;抓去三把,还看不出什么变化……一把一把抓下去,大沙堆一定慢慢会变成小沙堆,巨大的反差形成得那样悄无声息。唠叨也是这样,说一句没事,说两句也没事,天天说似乎也没什么,但伤害早已悄悄发生。  家庭生活中,并不是说话多就叫唠叨。称得上“唠叨”的,是那些随口而出的、不断重复的、总给人带来负面情绪的话语,既没用又不中听。最简单如这样一幕:大人带着刚
期刊
美国教育学者珍妮特·沃斯说:“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安全之中,他就学会了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会知道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给予孩子什么样的环境,他就会反馈我们什么样的性格。我们让孩子生活在安全友爱的世界中了吗?  生命无法承受之重  近年来
期刊
杨廷艾  养育两个孩子,最重要的是给予他们相同的爱和关注,让孩子健康成长。如果面对两个性格截然相反的孩子,父母该怎么平衡与子女相处的时间精力呢?  山东省一位乡村中学教师写了170本家教日记,记录了如何为外向的女儿和内向的儿子搭建通往北大的阶梯。如今,儿女一个博士毕业,一个硕士毕业。  外向的女儿,假期摆茶摊  1982年春,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付庄中学教师杨廷艾生下了女儿赵洁。从女儿出生当天起,她
期刊
1  儿子收到了一份“大礼”——美国某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妈妈这时候的心情,似乎是悲欣交集。你到底是远离我了。  虽然有人说,所有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儿子又在捣鼓自行车,说要把它带到美国去。  想起儿子5岁时,有一次我骑车送他上医院。被高烧烧得迷糊的儿子
期刊
为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良好家风家训,以家庭的文明和谐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江苏省妇联现面向全省中小学生及广大家长开展家风家训格言、微故事、四格漫画、作文等征集评选活动。  一、征文主题:  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良好家风  二、主办单位:  江苏省妇联  三、承办单位:  江苏省妇联儿童工作部  江苏《莫愁》杂志社  四、征文要求:  (一)面向全省中小学家长征
期刊
女儿为什么希望自己是个男孩?  江苏徐州一家长来信咨询:我女儿4岁半,参加了幼儿园“小小兵”军训后,开始喜欢说自己是男孩,在比自己小的孩子面前还以哥哥自居。公公和丈夫曾希望要个男孩,但也一直非常疼爱她,这方面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吗?作为家长应该怎么让她认同、接受和喜爱自己的女孩身份呢?  答:你的女儿想要“成为”一个男孩,并不是十分可怕的事情,她向往的是男孩身上的那些特质,而不是男孩本身——毕竟,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