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县域治理不只是平安保底

来源 :当代县域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im_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夏以来,南方水患成为新闻的高频词,多个城市内涝严重,武汉市一周降雨量累计超过600毫米。
  一场暴雨,城市“看海”。反思原因,人们突然发现,60年前的武汉有127个湖泊,被称为“千湖之城”,如今仅剩下30多个,原来的许多湖泊河流被填埋修成了高楼,湖泊蓄水功能近乎丧失。
  水患给人们以警示:社会治理,不仅仅是经济发展,也不只是平安保底。
  再把视角拉回县域。县域是大城市的基石,武汉的前车之鉴告诉人们,县域治理不只是经济发展,不只是平安有序,还有地域的治理,地域的科学规划,以及绿色协调发展等。
  目前,在各地的实际工作中,日常的社会治理一为平安建设,二为保底工作。这些工作,多是公检法、城管、民政、社保等部门在做。而且,这些工作都是着眼于“人”的治理,众多专家学者也将视角投向“治人”,而对“治地”鲜少关注。如专家提到的创新社会治理,从“刚性”到“柔性”的转变,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从“维稳”到“维权”的转变等。这些,都颇具见地,但对如何“治地”,却很难涉及。
  本刊注意到此类现象,在中央和国务院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当下,提出县域除了要创新人的治理方式之外,还要创新地域的治理方式,从而达到县富镇强人和村美。
  地域是县域的核心要素,在物质文明极大丰富的情况下,当下人们已越来越多地追求生活和环境的质量,从而对环境、卫生、绿化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而对绿色发展的追求,正是人民的根本利益之一。
  县域如何创新对地域的治理?
  在治理思路上,要从重经济建设轻环境保护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并重转变。县域的发展不只是经济的发展,东部发达地区的县域,已逐步从经济建设转向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已迈向更高层次。这一过程中,要把加强社会人与自然环境的建设作为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下大气力统筹规划,下大功夫纵深推进,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
  在治理方式上,要从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向防控基础上转型升级发展转变。近年来,县域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如四川大力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涌现出成千上万的美丽村镇,很多村镇成为旅游名镇名村。未来需要更多地发挥环保部门的作用,严控环境污染,并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推动更多的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在治理手段上,要从“人”的刚性治理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建生态家园转变。在完善群众基本利益保障机制,改善发展民生的基础上,更多地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建设各种类型的名镇强镇,保护历史文化,弘扬民族优秀传统,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共同进步、协调发展。
其他文献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蕴涵丰富而深刻的历史唯物主义内容.尽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对社会生产力、社会文化、人民群众都有许多精辟的论述,但'
在改革开放前沿的浙江余杭,一批特色小镇正迎来勃勃生机,原来扮演杭城“菜篮子”的丁兰小镇,正从农业经济向智慧经济迈进,腾讯、聚达能源等信息科技企业纷纷入驻;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瞄准私募基金产业成为基金小镇;温州苍南吸引台商入驻发展成台商小镇……以往的旧粮仓、蔬菜地已“改旧造新”“无中生有”地成为梦想小镇、创业小镇。  小城镇是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县域的支点,特色小城镇该如何建?如何承载县域的经济与人文
睾丸原发性恶性淋巴瘤(PMLT)临床少见,占睾丸肿瘤的1%~8%.我院从1985~1998年共收治睾丸恶性淋巴瘤19例,占同期睾丸恶性肿瘤的4.5%,现报告如下:
ECT-单击低频直流电化学治疗,于1983年瑞典Nordenstrom 教授经过20余年研究率先提出血管-间质生物闭合电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我院自1991~2000年期间,应用北京原子能科学院研
五月阳光氤氲万物勃兴,县域也在全国“两会”之后,迎来竞相发展的时节。此间,“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众多县域2016年抓紧抓实抓好的重头戏。  “生态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继“工业文明”之后的第四个文明阶段。肇始于“原始文明”的人类社会,历经“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迎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