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饮宴是一种汇集文人雅士或达官贵人共同品尝某些名食的一种大型宴会,气派宏大,人物众多,菜品丰富,并在席间搞各种文娱性游戏如划拳猜子或行令以示赏罚。有的是在重大节日里进行,有的则是生日或饯行等等。这种庞大的饮食宴会从皇宫乃至民间,每次都搞得有声有色、多姿多彩,并且表现了不同的民族特色,比如泛舟赏景、赛歌作赋等等。叙述起来使人深感饶有风趣。
我国古代千姿百态的饮宴活动是反映一个地方和民族的民风民俗,也是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活动的代表性表演。这些别具风韵并具有历史意义的饮宴,名目繁多,各具特色。比如有威仪天下显示民族气质的“国宴”;有凛然刚劲、气冲霄汉,具有军人气概的“军宴”;有众多官员同乐的豪华奢侈“公宴”;更有私人出资与民共享之“私宴”,比如婚丧宴、寿诞筵、饯行宴、接风宴,为婴儿办的“三朝宴”,与同学共聚的“同窗宴”等等,数不胜数,妙趣横生。其他还有认宗宴、叙谱宴、清明宴、端阳宴、中秋宴、重阳宴、团年宴等等不胜枚举。
在古代,宴席上的菜肴以野味为多,因为那时大多地方都为蛮荒之处,野兽成群,捕猎甚易,加之不少野味山珍还未濒临灭绝,品尝稀奇古兽之肉是古人一大乐趣。比如在清代晚期还有“四不像”一类的野味上餐桌,现在已经看不到了。比如南宋《岭外代签》里写有粤人“深广及寞峒人,不问鸟兽虫蛇,无不食之。其间异味有好有丑。山有鳖名蛰,竹有锟名鼬、鸽鹳不足,猎而食之,鲟鱼之唇,活而脔之,谓之鱼魂。此其珍者也。至于遇蛇必捕,不问长短,遇鼠必执,不问大小。蝙蝠之可恶,蛤蚣之可畏,蝗虫之微生,悉取而燎食之。蜂房之毒,麻虫之秽,悉炒而食之。蝗虫之卵,天虾之翼,悉蚱而食之。”说明早在1000年以前的古人已能斗胆食用有毒之虫,并将它们列为美味“乐食不疲,而令人犹恐不及也”。
宴饮之风由殷纣王始起,他骄奢淫逸,遍设“酒池肉林”,成天在鹿台上与苏妲已荒淫取乐,后来因此而丧国自焚身死遗臭万年。秦朝末年时,项羽在鸿门阪宴请刘邦,史称“鸿门宴”,席间“项庄舞剑,意在(杀)沛公(即刘邦)。”刘邦大将樊哙见势不好也舞剑阻挡项庄行刺。隋炀帝杨广设“桃花宴”大戏美女以致国败自缢。汉武帝刘秀在柏梁台上宴会诸臣,称之为“柏梁宴”。到了唐朝饮宴之风更为盛行,皇帝每年都要在曲江园内宴请百官,历史上称之为“曲江宴”。当时的新科状元也要在曲江池杏园举行宴会与同僚娱乐,称之为“杏园宴”。比如孟郊46岁时进士及第,欣喜如狂,写出一首《登科后》的诗句炫耀自己: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此诗一开头直抒情怀,说过去落魄之事不要谈了,今朝金榜题名,心头说不出的快畅。为了显示自己有才华,他策马扬鞭飞驰在春花灿烂的长安大街上,到处都玩遍了,赚得了不少人的眼球。
曲江宴 古时长安京城东南面的曲江村,是察、汉代的“上林苑”里的“宜春苑”。“宜春苑”,泉池环绕,曲径通幽,风景迷人。汉武帝疏凿出池西畔地下泉水,后世人取名“汉武泉”。隋文帝杨坚造新都建大兴城,又引黄渠之水入池,岸边广种花木,水中则栽莲藕,又改为“芙蓉园”。唐太宗李世民始于此赐宴,还叫嫔妃们跳舞助兴,与百官共品野宴。后来唐玄宗登基亦步其父之后尘大办“曲江宴”席,极尽奢靡之能事。诗圣有诗叹道:
紫驼之峰山翠釜,
水晶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
鸾刀缕切空纷论。
蜚门飞鞍不动尘,
御厨络绎送八珍。
唐玄宗李隆基养了个美人杨玉环善于歌舞。于是他下旨在上已节曲江大宴上让舞乐班子琴瑟齐鸣,到处是“红树摇歌扇,绿珠舞飘衣”,到处摆宴席,遍地皆乐舞,其势胜过西方的狂欢节。这一天皇帝与宫女在“紫云楼”上饮酒赏景,文武大臣们则坐彩船饮酒作诗,观赏两岸风光。皇帝与嫔妃所吃的东西由御厨专制,而文武百官之酒馔,由诸司府衙办置或京兆府代替朝庭制办,其费用从诸司和京兆府库开支,下民人等则自费参与。“才见春光生绮陌,已闻清乐飘舞衣”,即为当时曲江游宴乐舞的生动描绘。
烧尾宴 过去某人若中得举人或买得高官,必大操大办以庆高升,从魏晋开始此风渐盛,到唐朝达到登峰造极,其中“烧尾宴”便是众多饮宴中最为奢华侈靡之旧俗。据唐代封演写的《封氏闻见录》里记载:“士子初登,荣进及迁除,朋僚慰贺,必盛置酒馔音乐,以展欢宴,谓之‘烧尾’。说者谓虎变为人,惟尾不化,须为焚除,乃得为成人。故以初蒙拜变,如虎得为人,其尾犹在,气体既合,方为梦之,故云‘烧尾’。一云:新羊入群,乃为诸羊所触,不相亲附,火烧其尾则定。唐太宗贞观年间,太宗尝问朱子奢烧尾事,兵部尚书韦嗣立新入三品,户部侍郎赵彦昭加官进爵,吏部侍郎崔复旧官,上命烧尾,令于兴庆池设食。”
唐中宗李显景龙年间,尚书左仆射韦巨源为讨好皇帝,在家中设过“烧尾宴”招待李显。这次宴会的食谱流传到宋代初陶谷手里,此人在《清异录》里选择性地列出58款美食,比如鸡有“煮(酉-肴)鸡”,鹅有“八仙盘”,鳜鱼制作为“白龙”,兔肉烹成“卯羹”,生虾炒成的光明虾炙,鱼白调制的“凤凰胎”以及乳蒸的“仙人脔”等等脍炙人口,美不胜收。据《明皇杂录》里说,唐玄宗李隆基坐政时,皇宫里的公主们相效进食,皇上竟下旨“命中宫袁思艺为检校进食使,专门清点管理文武百官贡贺之食物,其价值‘水陆珍馐数千盘之费’,是盖中人十家之产。”不过也有正派君子反对这种铺张浪费的腐败行为。比如苏瑰当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官时,在进封为许国公之际,就坚决反对搞这种无聊的活动,认为是劳民伤财,文武百官却笑话他,连唐中宗也觉得是一件小事。苏瑰坚决地进谏说现在物价上涨,百姓衣食欠缺,还搞什么“烧尾宴”,长此下去不得人心。李显觉得有理只好作罢。
(未完待续)
我国古代千姿百态的饮宴活动是反映一个地方和民族的民风民俗,也是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活动的代表性表演。这些别具风韵并具有历史意义的饮宴,名目繁多,各具特色。比如有威仪天下显示民族气质的“国宴”;有凛然刚劲、气冲霄汉,具有军人气概的“军宴”;有众多官员同乐的豪华奢侈“公宴”;更有私人出资与民共享之“私宴”,比如婚丧宴、寿诞筵、饯行宴、接风宴,为婴儿办的“三朝宴”,与同学共聚的“同窗宴”等等,数不胜数,妙趣横生。其他还有认宗宴、叙谱宴、清明宴、端阳宴、中秋宴、重阳宴、团年宴等等不胜枚举。
在古代,宴席上的菜肴以野味为多,因为那时大多地方都为蛮荒之处,野兽成群,捕猎甚易,加之不少野味山珍还未濒临灭绝,品尝稀奇古兽之肉是古人一大乐趣。比如在清代晚期还有“四不像”一类的野味上餐桌,现在已经看不到了。比如南宋《岭外代签》里写有粤人“深广及寞峒人,不问鸟兽虫蛇,无不食之。其间异味有好有丑。山有鳖名蛰,竹有锟名鼬、鸽鹳不足,猎而食之,鲟鱼之唇,活而脔之,谓之鱼魂。此其珍者也。至于遇蛇必捕,不问长短,遇鼠必执,不问大小。蝙蝠之可恶,蛤蚣之可畏,蝗虫之微生,悉取而燎食之。蜂房之毒,麻虫之秽,悉炒而食之。蝗虫之卵,天虾之翼,悉蚱而食之。”说明早在1000年以前的古人已能斗胆食用有毒之虫,并将它们列为美味“乐食不疲,而令人犹恐不及也”。
宴饮之风由殷纣王始起,他骄奢淫逸,遍设“酒池肉林”,成天在鹿台上与苏妲已荒淫取乐,后来因此而丧国自焚身死遗臭万年。秦朝末年时,项羽在鸿门阪宴请刘邦,史称“鸿门宴”,席间“项庄舞剑,意在(杀)沛公(即刘邦)。”刘邦大将樊哙见势不好也舞剑阻挡项庄行刺。隋炀帝杨广设“桃花宴”大戏美女以致国败自缢。汉武帝刘秀在柏梁台上宴会诸臣,称之为“柏梁宴”。到了唐朝饮宴之风更为盛行,皇帝每年都要在曲江园内宴请百官,历史上称之为“曲江宴”。当时的新科状元也要在曲江池杏园举行宴会与同僚娱乐,称之为“杏园宴”。比如孟郊46岁时进士及第,欣喜如狂,写出一首《登科后》的诗句炫耀自己: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此诗一开头直抒情怀,说过去落魄之事不要谈了,今朝金榜题名,心头说不出的快畅。为了显示自己有才华,他策马扬鞭飞驰在春花灿烂的长安大街上,到处都玩遍了,赚得了不少人的眼球。
曲江宴 古时长安京城东南面的曲江村,是察、汉代的“上林苑”里的“宜春苑”。“宜春苑”,泉池环绕,曲径通幽,风景迷人。汉武帝疏凿出池西畔地下泉水,后世人取名“汉武泉”。隋文帝杨坚造新都建大兴城,又引黄渠之水入池,岸边广种花木,水中则栽莲藕,又改为“芙蓉园”。唐太宗李世民始于此赐宴,还叫嫔妃们跳舞助兴,与百官共品野宴。后来唐玄宗登基亦步其父之后尘大办“曲江宴”席,极尽奢靡之能事。诗圣有诗叹道:
紫驼之峰山翠釜,
水晶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
鸾刀缕切空纷论。
蜚门飞鞍不动尘,
御厨络绎送八珍。
唐玄宗李隆基养了个美人杨玉环善于歌舞。于是他下旨在上已节曲江大宴上让舞乐班子琴瑟齐鸣,到处是“红树摇歌扇,绿珠舞飘衣”,到处摆宴席,遍地皆乐舞,其势胜过西方的狂欢节。这一天皇帝与宫女在“紫云楼”上饮酒赏景,文武大臣们则坐彩船饮酒作诗,观赏两岸风光。皇帝与嫔妃所吃的东西由御厨专制,而文武百官之酒馔,由诸司府衙办置或京兆府代替朝庭制办,其费用从诸司和京兆府库开支,下民人等则自费参与。“才见春光生绮陌,已闻清乐飘舞衣”,即为当时曲江游宴乐舞的生动描绘。
烧尾宴 过去某人若中得举人或买得高官,必大操大办以庆高升,从魏晋开始此风渐盛,到唐朝达到登峰造极,其中“烧尾宴”便是众多饮宴中最为奢华侈靡之旧俗。据唐代封演写的《封氏闻见录》里记载:“士子初登,荣进及迁除,朋僚慰贺,必盛置酒馔音乐,以展欢宴,谓之‘烧尾’。说者谓虎变为人,惟尾不化,须为焚除,乃得为成人。故以初蒙拜变,如虎得为人,其尾犹在,气体既合,方为梦之,故云‘烧尾’。一云:新羊入群,乃为诸羊所触,不相亲附,火烧其尾则定。唐太宗贞观年间,太宗尝问朱子奢烧尾事,兵部尚书韦嗣立新入三品,户部侍郎赵彦昭加官进爵,吏部侍郎崔复旧官,上命烧尾,令于兴庆池设食。”
唐中宗李显景龙年间,尚书左仆射韦巨源为讨好皇帝,在家中设过“烧尾宴”招待李显。这次宴会的食谱流传到宋代初陶谷手里,此人在《清异录》里选择性地列出58款美食,比如鸡有“煮(酉-肴)鸡”,鹅有“八仙盘”,鳜鱼制作为“白龙”,兔肉烹成“卯羹”,生虾炒成的光明虾炙,鱼白调制的“凤凰胎”以及乳蒸的“仙人脔”等等脍炙人口,美不胜收。据《明皇杂录》里说,唐玄宗李隆基坐政时,皇宫里的公主们相效进食,皇上竟下旨“命中宫袁思艺为检校进食使,专门清点管理文武百官贡贺之食物,其价值‘水陆珍馐数千盘之费’,是盖中人十家之产。”不过也有正派君子反对这种铺张浪费的腐败行为。比如苏瑰当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官时,在进封为许国公之际,就坚决反对搞这种无聊的活动,认为是劳民伤财,文武百官却笑话他,连唐中宗也觉得是一件小事。苏瑰坚决地进谏说现在物价上涨,百姓衣食欠缺,还搞什么“烧尾宴”,长此下去不得人心。李显觉得有理只好作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