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科研兴校”的意识越来越浓,各自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而使教师水平得到提高,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学校声誉不断提升。在人们对教育科研寄予了厚望,研究之风誉校园的时候,认真审视农村学校,特别是落后地区农村学校开展课题研究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但课题研究这个名词也一直困惑着我:觉得那是一件很神秘的事情,认为只有专家才能做得事情,特别是我们农村中学的教师,资源少,水平低,更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下面我谈谈对农村学校课题研究的一些认识及建议。
一、开展课题研究的现状分析
从当前我们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开展课题研究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对开展课题研究的认识不足
由于长期受农村特定环境的制约和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以升学为主要教学目标的想法在农村仍相当普遍,不少人认为搞科研非常人所为,只是少数专家、学者的事,而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只要学科成绩好、升学率高就可以了,搞不搞科研无所谓。还有些教师认为自己工作忙,加之理论水平低,知识层次不高,根本没有精力和能力去搞课题研究。
2.课题选择有误
一些农村学校由于交通不便,老师外出学习机会很少,信息来源也较闭塞,对课题研究只知皮毛,不能深层次地理解其内涵,轻率地选题,一味地模仿,因而导致所选的课题有的只是步入后尘,徒劳无功,有的严重脱离本校及本地区的实际,没有研究价值;还有的容量过大,没有明确的研究目标,难以出结果。
3.重研究结果,轻研究过程
一部分学校搞科研课题只是为了捞块牌匾,宣传自己。申报课题不切合实际,认为一匾到手,即可万事大吉。在研究过程中不认真调查、统计、分析、总结,到结题时勿勿上阵,临时抱佛脚,东拼西凑完成报告和论文,表面轰轰烈烈,实际空空如也。
4.教学与科研分工
不少教师认为,教育科研是对教育理论的研究,因而重理论,轻实践,严重脱离课堂教学,缺乏对教学过程实际问题的关注。
5.经费财力不足
搞课题研究,不单需要人力上的投资,还需财力、物力上的投资。而很多农村学校资金严重短缺,只能正常为教学所需而支付,根本没有余力在科研上投资。
6.管理体制不健全
农村学校绝大部分不设科研办公室或其他专门的管理机构,管理制度不完善,常规管理跟不上,学校评价教师的工作成绩,工作水平只看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不重视对教师科研水平的考核,因而不能调动广大教师科研课题的积极性。
7.教育科研水平不高
方法守旧,不合时宜。教育科研缺乏灵活多样的方法,教育科研只停留于听课、评课,最多偶尔会插入些其它方法.这反映出农村薄弱学校教育科研方法守旧,途径不多,平台不广,难以适应新时代教育。
脱离实际,缺乏实效。教育科研脱离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的问题,所做的课题不从教育教学实践中来,研究的成果不到实践中验证、完善,教育科研与教育教学两层皮,农村薄弱学校教育科研脱离教育教学实际,缺乏实效的现象比较严重。
学生课堂纪律差,老师调控课堂纪律能力有限。课堂上没有良好的纪律,没有师生的默契配合,教学秩序一片混乱,这种情况下的一切教学活动将是低效或无效的。
二、开展课题研究的对策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首先要认识开展课题研究对学校发展及自身进步的意义。对于学校来说,开展课题研究有助于反思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制定解决方案,从而提高学校的层次。对于教师而言,开展课题研究有助于教师运用教育理论去解决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形成自己的教育体系和教教育策略。原上海市教科所所长陆善涛说过:教师搞科研后有四个不一样,即思想境界不一样,理论素养不一样,信息意识不一样,教育能力不一样。因为搞科研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设计方案的过程中要对该课题的同类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这种分析既涉及国内的,又涉及国外的,既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要对研究现状进行精辟的分析论证,必须得翻阅大量的资料,这无疑对教师的水平是一种提高。
其次,要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科研课题主要是对教育实践问题的研究,即对教学中收集来的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形成科学结论。其内涵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科研,搞好学校的教育质量,促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的转型。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学校发展的主要因素,脱离教学的科研起不到先导作用。只有将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树立科研为教学服务的思想,才能真正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也才能使学校教育走上一条科学健康的发展轨道。
2.加强科学管理,鼓励师生积极参与
学校首先必须从宏观上加强科学管理,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负责对课题进行指导、管理、普及;同时还要在资金方面给予保证。
开展课题研究对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学校要采取相应的奖励措施,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自觉地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掌握现代化教育理论手段,逐步将经验上升到理论研究的高度。
学生是学校科研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科研活动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学习者创造多样化的发展环境。”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必须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作为主要研究目标,不断改进科研方法,达到预期的研究成果。
一、开展课题研究的现状分析
从当前我们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开展课题研究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对开展课题研究的认识不足
由于长期受农村特定环境的制约和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以升学为主要教学目标的想法在农村仍相当普遍,不少人认为搞科研非常人所为,只是少数专家、学者的事,而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只要学科成绩好、升学率高就可以了,搞不搞科研无所谓。还有些教师认为自己工作忙,加之理论水平低,知识层次不高,根本没有精力和能力去搞课题研究。
2.课题选择有误
一些农村学校由于交通不便,老师外出学习机会很少,信息来源也较闭塞,对课题研究只知皮毛,不能深层次地理解其内涵,轻率地选题,一味地模仿,因而导致所选的课题有的只是步入后尘,徒劳无功,有的严重脱离本校及本地区的实际,没有研究价值;还有的容量过大,没有明确的研究目标,难以出结果。
3.重研究结果,轻研究过程
一部分学校搞科研课题只是为了捞块牌匾,宣传自己。申报课题不切合实际,认为一匾到手,即可万事大吉。在研究过程中不认真调查、统计、分析、总结,到结题时勿勿上阵,临时抱佛脚,东拼西凑完成报告和论文,表面轰轰烈烈,实际空空如也。
4.教学与科研分工
不少教师认为,教育科研是对教育理论的研究,因而重理论,轻实践,严重脱离课堂教学,缺乏对教学过程实际问题的关注。
5.经费财力不足
搞课题研究,不单需要人力上的投资,还需财力、物力上的投资。而很多农村学校资金严重短缺,只能正常为教学所需而支付,根本没有余力在科研上投资。
6.管理体制不健全
农村学校绝大部分不设科研办公室或其他专门的管理机构,管理制度不完善,常规管理跟不上,学校评价教师的工作成绩,工作水平只看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不重视对教师科研水平的考核,因而不能调动广大教师科研课题的积极性。
7.教育科研水平不高
方法守旧,不合时宜。教育科研缺乏灵活多样的方法,教育科研只停留于听课、评课,最多偶尔会插入些其它方法.这反映出农村薄弱学校教育科研方法守旧,途径不多,平台不广,难以适应新时代教育。
脱离实际,缺乏实效。教育科研脱离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的问题,所做的课题不从教育教学实践中来,研究的成果不到实践中验证、完善,教育科研与教育教学两层皮,农村薄弱学校教育科研脱离教育教学实际,缺乏实效的现象比较严重。
学生课堂纪律差,老师调控课堂纪律能力有限。课堂上没有良好的纪律,没有师生的默契配合,教学秩序一片混乱,这种情况下的一切教学活动将是低效或无效的。
二、开展课题研究的对策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首先要认识开展课题研究对学校发展及自身进步的意义。对于学校来说,开展课题研究有助于反思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制定解决方案,从而提高学校的层次。对于教师而言,开展课题研究有助于教师运用教育理论去解决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形成自己的教育体系和教教育策略。原上海市教科所所长陆善涛说过:教师搞科研后有四个不一样,即思想境界不一样,理论素养不一样,信息意识不一样,教育能力不一样。因为搞科研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设计方案的过程中要对该课题的同类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这种分析既涉及国内的,又涉及国外的,既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要对研究现状进行精辟的分析论证,必须得翻阅大量的资料,这无疑对教师的水平是一种提高。
其次,要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科研课题主要是对教育实践问题的研究,即对教学中收集来的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形成科学结论。其内涵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科研,搞好学校的教育质量,促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的转型。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学校发展的主要因素,脱离教学的科研起不到先导作用。只有将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树立科研为教学服务的思想,才能真正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也才能使学校教育走上一条科学健康的发展轨道。
2.加强科学管理,鼓励师生积极参与
学校首先必须从宏观上加强科学管理,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负责对课题进行指导、管理、普及;同时还要在资金方面给予保证。
开展课题研究对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学校要采取相应的奖励措施,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自觉地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掌握现代化教育理论手段,逐步将经验上升到理论研究的高度。
学生是学校科研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科研活动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学习者创造多样化的发展环境。”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必须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作为主要研究目标,不断改进科研方法,达到预期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