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备课是讲课的起始环节,是教师力求取得最佳课堂效果的先决条件,是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的点子库,也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备课应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因材施教,注重差异,体现教师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备课要注意三点: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当今,下载抄写教案,照本宣科上课,甚至上把上课等同于“皮影戏”的做法有蔓延之趋势。
关键词:创新 全面 有深度 朱自清 周亞夫
对于备课的重要性毋庸多谈,凡科班出身的师范类毕业生大多都可以谈出一二三来。
近日,全县语文研讨会上听了几节初中语文公开课。几经思考,想谈谈我对初中语文教师备课的几点看法。
部分年轻教师,备课的时候,总是把整堂课的全部过程规划完毕。讲公开课备课时,更是谨小慎微,甚至把学生回答问题的角度和时长都做了编程一般的预设,生怕有“另类”的学生不按照课前预设,搅黄了自己的表演。每当看到如此的表演的时候,我脑海里总会再现《西游记》中,孙悟空为了保护唐僧,用金箍棒画一个金光闪闪的圈圈,并嘱咐好唐僧不要走出圈圈半步的画面。我们的有些教师,就想着所有学生都有序的、乖乖的跳进自己画好的圈圈里。整个课堂设计的如同导演拍摄电影:所有演员按照台词说话,做事;时间安排:如同卫星发射的程序,细化到几分几秒;可算是煞费苦心。这样一堂课下来,学习目标得当、教学环节清晰、学生活动中规中矩,热烈的掌声也是如期而至,这似乎就是一堂成功的公开课了。
我们不妨再来回顾几句《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话:“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形成性评价关注学习过程”。设若用我们初中语文教学的“宪法”条例来评价以上的课,结论就是:这样的课如同“皮影式”演出。教师预设好教师讲解、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教学环节作为“丝线”,让“木偶”演绎故事情节。
如何避免把公开课上成“皮影戏”,需要转变教学理念: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注重学习过程中知识的建构,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知识储备,课堂环节设置、预设问题难易等。今天我主要谈谈为了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准备,也就是教师备课要创新全面有深度,注意备课从课内向课外的拓展延伸。请允许我把听课过程中的几个“皮影戏”情节,给各位予以转述。
示例一:《背影》
现代杰出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以它的真实与诚挚,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经典佳作。正如作家李广田所说:“朱自清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的一体”。我们在教授此文时,习惯性的赏析“四次描写背影”、“月台买橘刻画背影”、“三次流泪”等环节,藉此让学生感受文中的父子情深。从我八十年代做学生时起,到从教语文教学20多年的今天,我们几乎一直使用着同一教案,传承性的教授这篇佳作。
我个人以为,是否可以更深的挖掘文本,以便学生更深刻的领会浓浓的舔犊之情。朱自清先生在文中有这样似曾有意的文字“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从文中“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可以看出作者惜字如金的简洁文风,以上两句加下划线的字词似乎显得罗里啰嗦,作者用意何在?大多初中生已经有过坐长途车的生活阅历,“靠车门”的座位:空隙大,便于伸直腿脚;不用过分拥挤,方便上下;是公认的VIP座位。至于文中“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 皮大衣”,则更有深意。
朱自清少年时代,正是旧的封建思想被新文化运动所冲击的时代,朱鸿钧(朱自清的父亲)秉持父道尊严的封建思想来要求朱自清这样一位受新思想熏陶的知识分子就显得格格不入了。父子之间因为种种矛盾产生了难以调节的间隙。1925年,朱自清看似接纳不了自己的父亲却始终与自己书信往来,父亲写信给儿子朱自清: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再也无法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 。“文中所记买桔子等细节,使每个读者难以忘怀,对于我来说,就更理解其深意了。在过去的日子里,不要说几个桔子,就是金桔子、银桔子也不稀罕。然而,此时的父亲已是负债累累,囊空如洗,这一堆朱红的桔子便不同寻常了。读过《背影》的人,可能还会注意到父亲的穿戴是这样的: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与些相对照的是:自清大哥却带着一件较为华美的紫毛皮大衣。此时,一方面为服孝,一方面是由于把所有的贵重衣物全部变卖了,但父亲却在这样的情况下,给自清定做了一件紫毛大衣,并亲自(不是亲自)为他铺在座位上,以期抵御北国的风寒。”
此时此刻,结合文本,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体会:父亲在与儿子“冷战”的时候,在“差事交卸”“变卖典质”、“负债累累、囊空如洗”的时候……,还如此疼爱、呵护,甚至宠爱自己年满20岁的儿子,情何以堪!
这样,舔犊之情跃然纸上,父子深情萦绕心畔,体会文章浓浓的父子情深,就不会停留在字面上。
如何备课?简而言之:创新,全面,有深度。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周亚夫传》
2.【摘自360百科】
3.【摘自360百科】
4.朱国华谈《背影》的写作背景
关键词:创新 全面 有深度 朱自清 周亞夫
对于备课的重要性毋庸多谈,凡科班出身的师范类毕业生大多都可以谈出一二三来。
近日,全县语文研讨会上听了几节初中语文公开课。几经思考,想谈谈我对初中语文教师备课的几点看法。
部分年轻教师,备课的时候,总是把整堂课的全部过程规划完毕。讲公开课备课时,更是谨小慎微,甚至把学生回答问题的角度和时长都做了编程一般的预设,生怕有“另类”的学生不按照课前预设,搅黄了自己的表演。每当看到如此的表演的时候,我脑海里总会再现《西游记》中,孙悟空为了保护唐僧,用金箍棒画一个金光闪闪的圈圈,并嘱咐好唐僧不要走出圈圈半步的画面。我们的有些教师,就想着所有学生都有序的、乖乖的跳进自己画好的圈圈里。整个课堂设计的如同导演拍摄电影:所有演员按照台词说话,做事;时间安排:如同卫星发射的程序,细化到几分几秒;可算是煞费苦心。这样一堂课下来,学习目标得当、教学环节清晰、学生活动中规中矩,热烈的掌声也是如期而至,这似乎就是一堂成功的公开课了。
我们不妨再来回顾几句《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话:“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形成性评价关注学习过程”。设若用我们初中语文教学的“宪法”条例来评价以上的课,结论就是:这样的课如同“皮影式”演出。教师预设好教师讲解、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教学环节作为“丝线”,让“木偶”演绎故事情节。
如何避免把公开课上成“皮影戏”,需要转变教学理念: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注重学习过程中知识的建构,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知识储备,课堂环节设置、预设问题难易等。今天我主要谈谈为了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准备,也就是教师备课要创新全面有深度,注意备课从课内向课外的拓展延伸。请允许我把听课过程中的几个“皮影戏”情节,给各位予以转述。
示例一:《背影》
现代杰出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以它的真实与诚挚,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经典佳作。正如作家李广田所说:“朱自清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的一体”。我们在教授此文时,习惯性的赏析“四次描写背影”、“月台买橘刻画背影”、“三次流泪”等环节,藉此让学生感受文中的父子情深。从我八十年代做学生时起,到从教语文教学20多年的今天,我们几乎一直使用着同一教案,传承性的教授这篇佳作。
我个人以为,是否可以更深的挖掘文本,以便学生更深刻的领会浓浓的舔犊之情。朱自清先生在文中有这样似曾有意的文字“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从文中“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可以看出作者惜字如金的简洁文风,以上两句加下划线的字词似乎显得罗里啰嗦,作者用意何在?大多初中生已经有过坐长途车的生活阅历,“靠车门”的座位:空隙大,便于伸直腿脚;不用过分拥挤,方便上下;是公认的VIP座位。至于文中“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 皮大衣”,则更有深意。
朱自清少年时代,正是旧的封建思想被新文化运动所冲击的时代,朱鸿钧(朱自清的父亲)秉持父道尊严的封建思想来要求朱自清这样一位受新思想熏陶的知识分子就显得格格不入了。父子之间因为种种矛盾产生了难以调节的间隙。1925年,朱自清看似接纳不了自己的父亲却始终与自己书信往来,父亲写信给儿子朱自清: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再也无法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 。“文中所记买桔子等细节,使每个读者难以忘怀,对于我来说,就更理解其深意了。在过去的日子里,不要说几个桔子,就是金桔子、银桔子也不稀罕。然而,此时的父亲已是负债累累,囊空如洗,这一堆朱红的桔子便不同寻常了。读过《背影》的人,可能还会注意到父亲的穿戴是这样的: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与些相对照的是:自清大哥却带着一件较为华美的紫毛皮大衣。此时,一方面为服孝,一方面是由于把所有的贵重衣物全部变卖了,但父亲却在这样的情况下,给自清定做了一件紫毛大衣,并亲自(不是亲自)为他铺在座位上,以期抵御北国的风寒。”
此时此刻,结合文本,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体会:父亲在与儿子“冷战”的时候,在“差事交卸”“变卖典质”、“负债累累、囊空如洗”的时候……,还如此疼爱、呵护,甚至宠爱自己年满20岁的儿子,情何以堪!
这样,舔犊之情跃然纸上,父子深情萦绕心畔,体会文章浓浓的父子情深,就不会停留在字面上。
如何备课?简而言之:创新,全面,有深度。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周亚夫传》
2.【摘自360百科】
3.【摘自360百科】
4.朱国华谈《背影》的写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