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问题导向的化学实验课教学,让教师真正做到“授之以渔”;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提问,学会思考,并通过分组讨论、实验探究,将知识掌握得更透彻。同时,通过问题导向的化学实验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课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关键词:问题导向;化学实验;教学
“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从爱因斯坦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问题导向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与其相印证,李政道教授也曾提出:“学习,就是学习提问题,学习怎样提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有利于学生形成主动思考的习惯,养成问题导向学习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该方法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同学间合作能力,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贯穿整个化学课程。高中化学课程的必修一、必修二以及选修五大都以实验为基础,将需理解掌握的化学知识涵盖于化学实验。因此,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而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自己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牢牢掌握相应知识。
初探阶段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最艰难,也是最重要的,决定了问题导向实验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这个阶段主体是教师,教师需用2~3次课做基础,启发、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学会提出问题,筛选问题,并把有价值的问题留给大家思考,最后通过实验解决问题。
片断教学一:
探究Na与水反应时,先把实验注意事项和学生强调一下,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实验完毕,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浮、熔、游、响”的现象,其背后隐含哪些知识。同时,反应除了生成H2、放出热量,还有另外一种产物,可引导学生推测产物为NaOH,并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产物即为NaOH。最后给学生整理一下整個探究过程的思路,以及如何针对实验现象提出问题。
片断教学二:
探究Na与水反应后,继续探究Na与CuSO4溶液反应。实验前,先强调实验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让学生尽量避免。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做实验,并观察现象。实验完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Na与CuSO4溶液反应现象如何,如何解释该现象,产物有哪些,如何验证产物?Na与水反应和Na与CuSO4溶液反应哪个更剧烈?若改成Na与HCl溶液反应,可能会如何?同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特别强调,该实验产生的蓝色沉淀里混有黑色沉淀,如何解释黑色沉淀的形成?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后,让学生再动手做实验探究,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问题。最后教师总结如何通过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解决问题。
问题导向实验教学模式的中级阶段为学生探究阶段。该阶段的强化练习可以让这种教学方法形成固定模式,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是关键。这个阶段,学生是主体,整个过程学生自主完成,因此需要学生课前先预习。教师在这个阶段起引导作用,防止实验发生危险,避免学生提问偏离主题,同时为学生提供实验技术和知识指导。
片断教学三:
探究Mg与CO2的反应。先提前布置学生回家预习,找出实验注意事项,并预计可能会观察到哪些现象,为何会出现该现象。课堂上,让小组汇报预习情况,教师总结预习成果。然后学生动手做实验,观察现象,并与自己预测的现象对比,从而提出问题。如:为何会产生“一黑一白”两种固体,这两种固体分别是什么?如何用实验验证产物,如果遇到金属镁着火了,需要如何扑灭?让学生试着自己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
片断教学四:
探究Al(OH)3的制备。布置学生课前思考Al(OH)3的制备方法有哪些,反应原理是什么,并比较每种方法的优缺点。课堂上,先让学生总结制备方法,评价每种方法优劣。然后动手做实验,用实验验证每种方法,并得出最佳制备方案。方法一:可溶性铝盐与强碱反应。该方法可制备 Al(OH)3 沉淀,但生成的沉淀易溶于过量强碱,所以不好控制强碱用量。方法二:可溶性铝盐与氨水反应,也顺利制得 Al(OH)3 沉淀。加入过量氨水,Al(OH)3沉淀不溶解,该方法可操作性强。方法三:可溶性偏铝酸盐与强酸反应。该方法容易制得Al(OH)3沉淀,但Al(OH)3沉淀易溶解于过量强酸。因此,该方法也不易控制强酸用量。方法四:可溶性偏铝酸盐溶液中通入CO2,可顺利得到Al(OH)3沉淀,且CO2过量,对沉淀无影响,该方法可操作性强。方法五:还可引导学生探究Al2(SO4)3溶液与Na2CO3溶液,通过双水解反应制备Al(OH)3沉淀。该方法反应剧烈,反应速度很快,生成的Al(OH)3沉淀与CO2一起从体系冲出,易覆盖于可燃物表面,所以可以用于制备泡沫灭火器,用于某些物质的灭火。
问题导向实验教学模式的高级阶段为综合测试阶段。该阶段,教师给定课题,提出疑问,学生现场讨论,现场制定方案,写出反应原理、操作流程,并用实验验证,该过程完全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相当于评委,给学生制定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案、实验过程打分。该过程是问题导向实验教学模式的升华,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测试的题目可选:铝热反应条件探究、浓H2SO4与C的“黑面包”实验、金属与不同浓度H2SO4反应探究、金属与浓、稀HNO3反应探究等等。通过几次综合实验测试,让学生熟练地提出实验的注意事项、实验安全问题、实验原理等,并通过讨论和实验验证,解决问题。
问题导向的化学实验课教学模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巩固和升华。初始阶段较难开展,且上课比较辛苦。教师只要坚持下来,让学生学会独立提问、独立思考,分组讨论、实验协作,上课效果会越来越好,最终受益的还是学生。教师也从“授之以鱼”,变成“授之以渔”,培养出综合能力更强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朱丽强.数学课堂中“零问题”的反思与对策[J].数学教学通讯,2015,(27).
作者简介:
叶陈津,陈天伟,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学。
关键词:问题导向;化学实验;教学
“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从爱因斯坦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问题导向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与其相印证,李政道教授也曾提出:“学习,就是学习提问题,学习怎样提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有利于学生形成主动思考的习惯,养成问题导向学习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该方法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同学间合作能力,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贯穿整个化学课程。高中化学课程的必修一、必修二以及选修五大都以实验为基础,将需理解掌握的化学知识涵盖于化学实验。因此,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而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自己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牢牢掌握相应知识。
初探阶段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最艰难,也是最重要的,决定了问题导向实验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这个阶段主体是教师,教师需用2~3次课做基础,启发、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学会提出问题,筛选问题,并把有价值的问题留给大家思考,最后通过实验解决问题。
片断教学一:
探究Na与水反应时,先把实验注意事项和学生强调一下,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实验完毕,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浮、熔、游、响”的现象,其背后隐含哪些知识。同时,反应除了生成H2、放出热量,还有另外一种产物,可引导学生推测产物为NaOH,并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产物即为NaOH。最后给学生整理一下整個探究过程的思路,以及如何针对实验现象提出问题。
片断教学二:
探究Na与水反应后,继续探究Na与CuSO4溶液反应。实验前,先强调实验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让学生尽量避免。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做实验,并观察现象。实验完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Na与CuSO4溶液反应现象如何,如何解释该现象,产物有哪些,如何验证产物?Na与水反应和Na与CuSO4溶液反应哪个更剧烈?若改成Na与HCl溶液反应,可能会如何?同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特别强调,该实验产生的蓝色沉淀里混有黑色沉淀,如何解释黑色沉淀的形成?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后,让学生再动手做实验探究,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问题。最后教师总结如何通过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解决问题。
问题导向实验教学模式的中级阶段为学生探究阶段。该阶段的强化练习可以让这种教学方法形成固定模式,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是关键。这个阶段,学生是主体,整个过程学生自主完成,因此需要学生课前先预习。教师在这个阶段起引导作用,防止实验发生危险,避免学生提问偏离主题,同时为学生提供实验技术和知识指导。
片断教学三:
探究Mg与CO2的反应。先提前布置学生回家预习,找出实验注意事项,并预计可能会观察到哪些现象,为何会出现该现象。课堂上,让小组汇报预习情况,教师总结预习成果。然后学生动手做实验,观察现象,并与自己预测的现象对比,从而提出问题。如:为何会产生“一黑一白”两种固体,这两种固体分别是什么?如何用实验验证产物,如果遇到金属镁着火了,需要如何扑灭?让学生试着自己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
片断教学四:
探究Al(OH)3的制备。布置学生课前思考Al(OH)3的制备方法有哪些,反应原理是什么,并比较每种方法的优缺点。课堂上,先让学生总结制备方法,评价每种方法优劣。然后动手做实验,用实验验证每种方法,并得出最佳制备方案。方法一:可溶性铝盐与强碱反应。该方法可制备 Al(OH)3 沉淀,但生成的沉淀易溶于过量强碱,所以不好控制强碱用量。方法二:可溶性铝盐与氨水反应,也顺利制得 Al(OH)3 沉淀。加入过量氨水,Al(OH)3沉淀不溶解,该方法可操作性强。方法三:可溶性偏铝酸盐与强酸反应。该方法容易制得Al(OH)3沉淀,但Al(OH)3沉淀易溶解于过量强酸。因此,该方法也不易控制强酸用量。方法四:可溶性偏铝酸盐溶液中通入CO2,可顺利得到Al(OH)3沉淀,且CO2过量,对沉淀无影响,该方法可操作性强。方法五:还可引导学生探究Al2(SO4)3溶液与Na2CO3溶液,通过双水解反应制备Al(OH)3沉淀。该方法反应剧烈,反应速度很快,生成的Al(OH)3沉淀与CO2一起从体系冲出,易覆盖于可燃物表面,所以可以用于制备泡沫灭火器,用于某些物质的灭火。
问题导向实验教学模式的高级阶段为综合测试阶段。该阶段,教师给定课题,提出疑问,学生现场讨论,现场制定方案,写出反应原理、操作流程,并用实验验证,该过程完全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相当于评委,给学生制定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案、实验过程打分。该过程是问题导向实验教学模式的升华,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测试的题目可选:铝热反应条件探究、浓H2SO4与C的“黑面包”实验、金属与不同浓度H2SO4反应探究、金属与浓、稀HNO3反应探究等等。通过几次综合实验测试,让学生熟练地提出实验的注意事项、实验安全问题、实验原理等,并通过讨论和实验验证,解决问题。
问题导向的化学实验课教学模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巩固和升华。初始阶段较难开展,且上课比较辛苦。教师只要坚持下来,让学生学会独立提问、独立思考,分组讨论、实验协作,上课效果会越来越好,最终受益的还是学生。教师也从“授之以鱼”,变成“授之以渔”,培养出综合能力更强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朱丽强.数学课堂中“零问题”的反思与对策[J].数学教学通讯,2015,(27).
作者简介:
叶陈津,陈天伟,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