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和老师在学习中都需要阅读德育故事,挖掘隐含在其中的德育精神。然后结合自己学习和工作的实际情况,从自我做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德育精神,把德育精神发扬光大。
一、关注“问题学生”,挖掘德育材料
“问题学生”往往被忽视、被冷漠。殊不知,错过学生的一个教育机会,可能就错过学生的一辈子。而老师的爱是无私的,不留痕迹的,特别是对待“问题学生”的时候,往往倾注更多的辛劳和汗水,因为转化“问题学生”需要经常地、反复地进行,最终才能改变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
曾经在我班上发生过一次“借书”风波。有一次,班级图书管理员跟我说:“老师,昨天我走的时候数了一下书,是50本,今天早上来,我又数了一下,就变成49本了。有一本书不知道去哪了。”班级里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作为班主任,我决定彻查到底,让学生不要学习这种不良行为。我问同学们昨天谁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今天第一个来到教室的又是谁,结果得知都是小琪。我心里很疑惑,平时小琪不是一个习惯早来晚走的学生啊。我没有马上质问她。在课下,我找到了小琪,想和她交流一下。我先问道:“小琪,昨天是你最后走的吗?”她毫不迟疑地点了点头,我接着问:“你确定吗?”她又使劲地点了点头。我故意装作严肃地又问了一遍:“你真的确定吗?你看着老师的眼睛,再仔细地想一想。”这时,我明显看见她愣了一下,我心中也有些明白了。我又说到:“可能是我们班有人太喜欢那本书了吧,所以自己偷偷地把书‘借’回去了,我希望她明天可以再偷偷地把书‘还’回来,老師是不会和她计较的。”这时,小琪慢慢地抬起了头,满脸泪花,她小声地说到:“老师,其实是我把书借回去了,我明天一定还回来。”听到这话,我心里反而松了口气,我相信她只是一时犯了糊涂。因此,细心呵护孩子的自尊心是十分重要的。对待犯错的孩子,不要妄加指责,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一下问题,也要顾及他们的面子,维护他们的自尊心。
二、结合工作实际,践行德育精神
阅读德育故事,挖掘德育精神之后就相当于给老师的教学指明了方向。老师需要根据故事中的德育精神制定教学方案,将其和教学工作相融合,在传播理论知识的同时向学生传递出这些精神。
第一个方面就是爱国,老师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现出浓浓的爱国之情。用自己的爱国情去感染同学们。爱国不一定要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从自身出发,从小事出发,从我做起就好:(1)老师在学校好好工作,学生在学校好好学习。老师善待父母、孩子、学生,学生善待老师、父母。(2)老师积极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好习惯,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树立为社会做贡献的人生目标。(3)在学习和生活中,老师和学生爱护公物,不做伤害他人的事情。(4)学生在学校严格遵守《中学生日常守则》,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中做个好公民。(5)遵纪守法,传播法治观念。守法本身就是爱国的体现,法律体系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第二个方面就是提高自身能力,投身到国家建设中去。学生要追求全面化发展,多元化发展。多方面地去丰富自身的技能和本领。学好理论课本知识是关键,但是也要注重参加社会实践。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习也是如此。社会实践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让学生收获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进而完善自身。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是学生前进道路上的明灯。对于老师来说,老师需要做的就是贡献出自己的价值,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
三、培养德育基因的方法和意义
1.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就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我们知道,人是不可以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的。因此社会责任感对个人的发展十分的重要。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责任感,而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这样才会使得整个社会更加美好。许多德育故事都讲述了优秀的革命烈士为他人奉献、为社会奉献、为祖国奉献的例子。老师向学生传播德育精神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生也会想做一个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的人。
2.培养学生优秀的品德素养
德育精神涵盖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培养德育基因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优秀的品德素养。德育故事就是很好的学习素材。举个例子来说,学习德育故事能够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当看到革命烈士面对敌人,不怕严刑拷打,宁死不屈时,学生会不由自主地肃然起敬。俗话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学生也会向优秀的人学习,学习他们的精神,使得自己变成一个更加优秀的人。除此之外,德育故事还能培养学生追求理想、百折不挠、战胜困难的精神。
3.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精神生活比物质生活更加重要。有的同学勤奋好学,积极上进。可是有的同学碌碌无为、虚度光阴。其本质就在于二者的精神追求不同,二者的精神生活不同。优秀的革命烈士都非常注重精神的作用。红军万里长征就足够表现精神的巨大力量。精神动力是精神因素对人活动的推动力量,学生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学习德育故事,培养德育精神就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一种很好的途径。其有利于纠正学生的价值导向,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总之,老师要学会挖掘德育故事中的德育精神,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把这种德育精神在教学中传承给下一代。作为下一代的学生,要好好学习德育精神,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朝着优秀的方向去不断完善自身。
一、关注“问题学生”,挖掘德育材料
“问题学生”往往被忽视、被冷漠。殊不知,错过学生的一个教育机会,可能就错过学生的一辈子。而老师的爱是无私的,不留痕迹的,特别是对待“问题学生”的时候,往往倾注更多的辛劳和汗水,因为转化“问题学生”需要经常地、反复地进行,最终才能改变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
曾经在我班上发生过一次“借书”风波。有一次,班级图书管理员跟我说:“老师,昨天我走的时候数了一下书,是50本,今天早上来,我又数了一下,就变成49本了。有一本书不知道去哪了。”班级里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作为班主任,我决定彻查到底,让学生不要学习这种不良行为。我问同学们昨天谁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今天第一个来到教室的又是谁,结果得知都是小琪。我心里很疑惑,平时小琪不是一个习惯早来晚走的学生啊。我没有马上质问她。在课下,我找到了小琪,想和她交流一下。我先问道:“小琪,昨天是你最后走的吗?”她毫不迟疑地点了点头,我接着问:“你确定吗?”她又使劲地点了点头。我故意装作严肃地又问了一遍:“你真的确定吗?你看着老师的眼睛,再仔细地想一想。”这时,我明显看见她愣了一下,我心中也有些明白了。我又说到:“可能是我们班有人太喜欢那本书了吧,所以自己偷偷地把书‘借’回去了,我希望她明天可以再偷偷地把书‘还’回来,老師是不会和她计较的。”这时,小琪慢慢地抬起了头,满脸泪花,她小声地说到:“老师,其实是我把书借回去了,我明天一定还回来。”听到这话,我心里反而松了口气,我相信她只是一时犯了糊涂。因此,细心呵护孩子的自尊心是十分重要的。对待犯错的孩子,不要妄加指责,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一下问题,也要顾及他们的面子,维护他们的自尊心。
二、结合工作实际,践行德育精神
阅读德育故事,挖掘德育精神之后就相当于给老师的教学指明了方向。老师需要根据故事中的德育精神制定教学方案,将其和教学工作相融合,在传播理论知识的同时向学生传递出这些精神。
第一个方面就是爱国,老师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现出浓浓的爱国之情。用自己的爱国情去感染同学们。爱国不一定要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从自身出发,从小事出发,从我做起就好:(1)老师在学校好好工作,学生在学校好好学习。老师善待父母、孩子、学生,学生善待老师、父母。(2)老师积极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好习惯,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树立为社会做贡献的人生目标。(3)在学习和生活中,老师和学生爱护公物,不做伤害他人的事情。(4)学生在学校严格遵守《中学生日常守则》,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中做个好公民。(5)遵纪守法,传播法治观念。守法本身就是爱国的体现,法律体系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第二个方面就是提高自身能力,投身到国家建设中去。学生要追求全面化发展,多元化发展。多方面地去丰富自身的技能和本领。学好理论课本知识是关键,但是也要注重参加社会实践。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习也是如此。社会实践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让学生收获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进而完善自身。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是学生前进道路上的明灯。对于老师来说,老师需要做的就是贡献出自己的价值,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
三、培养德育基因的方法和意义
1.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就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我们知道,人是不可以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的。因此社会责任感对个人的发展十分的重要。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责任感,而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这样才会使得整个社会更加美好。许多德育故事都讲述了优秀的革命烈士为他人奉献、为社会奉献、为祖国奉献的例子。老师向学生传播德育精神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生也会想做一个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的人。
2.培养学生优秀的品德素养
德育精神涵盖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培养德育基因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优秀的品德素养。德育故事就是很好的学习素材。举个例子来说,学习德育故事能够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当看到革命烈士面对敌人,不怕严刑拷打,宁死不屈时,学生会不由自主地肃然起敬。俗话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学生也会向优秀的人学习,学习他们的精神,使得自己变成一个更加优秀的人。除此之外,德育故事还能培养学生追求理想、百折不挠、战胜困难的精神。
3.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精神生活比物质生活更加重要。有的同学勤奋好学,积极上进。可是有的同学碌碌无为、虚度光阴。其本质就在于二者的精神追求不同,二者的精神生活不同。优秀的革命烈士都非常注重精神的作用。红军万里长征就足够表现精神的巨大力量。精神动力是精神因素对人活动的推动力量,学生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学习德育故事,培养德育精神就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一种很好的途径。其有利于纠正学生的价值导向,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总之,老师要学会挖掘德育故事中的德育精神,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把这种德育精神在教学中传承给下一代。作为下一代的学生,要好好学习德育精神,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朝着优秀的方向去不断完善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