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渔话质疑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xieni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听了不少语文老师上的阅读教学课。发现有些老师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又不至于偏离教学目标,总是先给出几个现成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思考,这种做法对实施教学目标有一定好处,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质疑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新课标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是引领者、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让他们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
  小学生天生就有着一双智慧的眼睛,对世界充满着好奇,总爱“打破沙锅问到底”。本人认为,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好问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规律,从感知、感悟、鉴赏这三个层面引导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逐步形成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具体做法是:
  
  一、整体入手,感知质疑
  
  感知是学生认知水平的最表层,它是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直觉。教学时。引导学生以课文题目、事情的开头结尾及来龙去脉、作者的表达方法等为切入点。进行思考质疑。以对课文内容在整体上有个大致了解。为进一步感悟作好充分准备。
  1.抓住课文题目质疑。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的精炼地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有的准确地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有的揭示了文章的主线。它是发现问题的有效切入点,可引导学生紧扣题目思考。如初学《赤壁之战》时,学生曾提出:(1)交战的双方是谁?(2)为什么要打仗?(3)是怎样打的?(4)结果如何?又如初学《梅花魂》时,学生就提出:(1)这篇文章是写物的还是写入的?“梅花魂”指什么?(2)为什么要以“梅花魂”为题?
  2.抓开头结尾追寻事情的来龙去脉。文章的开头结尾往往交待事情的前因后果,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有时还需要了解时代背景和作者所处的年代等,它能促使学生理清课文层次。全面把握课文内容。可引导学生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思考。
  3.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表达方法主要包括写作顺序、表现手法、修辞等,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思考,有利于与作者产生共鸣。如初学《桃花心木》时,学生提出:(1)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2)作者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3)这样的表达方法有什么好处?
  教学时,要给学生充足的学习和朗读时间,让学生在朗读中整体感知,才能为进一步发现问题打下扎实的基础。否则,学生只能停留于表面,很难有所发现,必将使教学陷入冷场。
  
  二、局部分析,感悟质疑
  
  感悟是学生认知水平的高层次。它是学生通过对获取的信息进行自我加工,而获得的具有鲜明个性的理性认识。在学生对教材有了充分的感知后。可引导学生以困惑、情结等局部内容进行质疑。
  1.立足于自我困惑。学习过程中,学生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惑,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给予指导。它是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因此也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钟情于种种情结。情感总是与认知相互交织在一起,学习过程中,学生总会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或是喜悦,或是悲伤,或是痛恨……教师应善于捕捉契机,引导学生抒怀。如学习《再见了,亲人》时,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心潮澎湃,有的说:“我十分激动!”有的说:“我悲痛万分!”有的说:“我感慨万千!”有的说:“我无比痛恨!”这时教师紧接着引导:“你的情感是如何产生的呢?”学生又投入了积极的思考之中。
  
  三、回归整体,鉴赏评价
  
  鉴赏是学生认知水平的最高层,它是人们对美好事物进行感受、理解、评判的过程,其内容主要包括语言、形象、情操等。在学生对教材有了准确的感悟后,还要回归整体,着重在创作表达上进行欣赏和批判。在鉴赏过程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持续发展。
  1.引导欣赏性质疑。欣赏就是感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乐趣。它有利于学生吸取课文的精华,可引导学生从课文的精彩之处进行思考质疑,学会欣赏。如学完《荔枝》后,学生提出:本文没有华丽的词藻。最值得欣赏的地方是哪里?然后通过讨论交流得出结果。
  2.鼓励批判。批判是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做出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它是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和生活经验评判教材。它有利于学生不迷信教材,批判性地学习知识。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批判课文的不足。如学完《穷人》后,学生指出:第二小节桑娜的沉思中。用“她”不合理,应改为第一人称“我”。学完《草原》后,学生提出:作者表现了草原人民好客,但只选择了大人,代表的面不广,应增加孩子们的活动。当然,学生的批判可能还很稚嫩,甚至是错误的,但是教师不应直接否定,应先给予赞赏,再引导学生讨论提出的问题是否合理。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甚至形成争论。只有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才能形成深刻的体验。
  创新要从质疑开始,问题问对了。就是创新的开始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于各个环节,有计划、有步骤地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创设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经过长期训练,学生就一定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
其他文献
介绍了我国核电发展过程中的几件大事;2003年起我国进入了加快核电发展的新时期,阐明了这一时期的特点、目标及要做的具体工作。
目的评价针刺联合火罐疗法对急性腰部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将急性腰部软组织损伤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及对照组56例,观察组以针刺联合火罐治疗,对照组单纯服用西药
新形势下,随着水利工程建设范围的不断扩展,水理念的逐步更新,对水利工程质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水利工程质量工作必须跟上形势的发展,落实“两个转变”,创新工作思路,加强队
为提高芳烃抽提蒸馏装置副产C9^+重芳烃的附加值,利用实沸点蒸馏仪对C9^+重芳烃进行蒸馏试验,优化的轻、重馏分切割点为186℃,两个馏分的性能分别满足高沸点芳烃溶剂SA-1000
“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现代教育家斯宾塞响亮地提出了“愉快教育理论”。因为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能激发学习的热情,消除紧张的情绪,抑制学习中的疲劳,保持旺盛的精力,能张扬个性,激发学习兴趣。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就要想方设法营造良好的和谐环境,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激活语文课堂教学。    一、把“微笑”带进课堂    很多行业崇尚“微笑服务”。“微笑”同样是教师
肝炎病毒感染和过度饮酒是导致肝脏慢性疾病两个最常见的原因。两者合并会导致肝病加重,促使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发生。我们通过40例酒精性肝病(ALD)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
从国民经济发展对电力需求出发,提出了动力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战略,依托国情制定具体发展目标:开发清洁煤发电技术;开发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核电自主化;开发长距离输电设备。并强调要
一、学生个性化教育的内涵    《音乐新课程标准》在其“基本理念”部分明确地表述:“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    二、个性化教育的特点    1 主体性。主体性是个性的本质特征之一,是个体在一定条件下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课程改革之前的体育教学因其过于强调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动成绩的提高,认为体育工作就是竞技比赛和达标,在教学上按专项训练的要求进行教学,重视少数体育尖子生的培养,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体育学习。这种过多和过高的技术要求,令本来活泼好动的小学生因趣味性太少,而提不起激情。严密的组织和统一的要求。更使学生望而生畏,绝对的评价法,又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改革以往的教学模式已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在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