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正在迅速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代。有统计资料显示,截N2009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67亿,其中,80岁以上的老人达1899万。而且这些数字还在快速增长。
在这个庞大的群体中,离退休人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他们在缔造新中国、捍卫新中国的艰苦斗争中,在建设新中国、发展新中国的伟大征程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发挥了中坚和骨干作用,不愧是人民共和国的奠基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许多老同志离开工作岗位后,仍然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继续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作出新的贡献,在各条战线和各个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度重视老年人工作
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老年人工作,始终坚持把保障老年人的基本权利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基本方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原则,促进城乡老龄事业的协调发展,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
2010年12月22日召開的全国老干部局长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落实离退休干部政治和生活待遇,改进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组织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全面做好新形势下的老干部工作。
会议提出,要扎实推进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以创建“五好”党支部、争做“四好”党员为目标,全面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以纪念建党90周年为契机,广泛开展走访慰问老同志活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大力宣传老干部的历史功绩,努力营造尊重、关心、照顾离退休干部的社会氛围。要进一步落实好离休干部各项生活待遇,做好“双高期”离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积极做好有特殊困难离休干部的帮扶工作。会议要求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加强对老干部工作的领导,以开展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为动力,进一步加强老干部工作部门自身建设,努力做到让党放心、让老干部满意。
而在同一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又传来好消息:中央决定再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幅度按2010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左右确定,全国月人均增加140元左右。自2005年起,我国已连续6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本次调整是第七次上调,企业退休人员的总体待遇水平翻了一番。
“这样的调整力度在中国是空前的,体现了政府对民生的注重和加强民生建设的决心。”劳动保障领域专家莫荣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退休金连年提高,说明国家想着咱们老百姓,感觉放心、踏实!”现年66岁的天津钢铁厂退休工人张胜利对记者说,“我2004年退休时的养老金是1196元,现在拿到了1900元,明年还要涨140元!”
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落实老干部生活待遇问题,积极推进离休干部离休费保障机制、医药费保障机制和财政支持机制的健全完善和有效运转,做好国企改制、破产企业和高龄、高发病期离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尤其重视在关心和帮助贫困地区、困难行业、困难单位的老同志和有特殊困难的老同志上下功夫,想方设法为他们雪中送炭、排忧解难。
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让离退休人员衣食无忧、老有所养,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题中应有之义。正因为此,中央一直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相继实行了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政策,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以及对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补贴等。
针对城镇职工医疗待遇偏低的现状,2008年,江西省制定出台《关于调整退休人员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待遇的通知》《关于探索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支付范围的通知》等文件,这一政策调整惠及全省900多万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每年减少群众医疗费用5亿元。
保护老年人权益是题中应有之义。据了解,新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正草案已基本完成,呈现出三大亮点:子女“常回家看看”已写入修正草案;修正草案增加了“精神慰藉”、社区护理、保障房优先安排等内容,并将“社会照料”独立成章;草案还规定“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为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开始向“社会养老”转变,这意味着有着5000年历史的“养儿防老”传统观念有望改变。
充分发挥老干部作用
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也高度重视和切实改善老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办好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积极组织引导老同志继续为党和国家事业作出力所能及的新贡献。
作为老年知识分子志愿服务的一项重要方式,全国老龄委发起组织的“银龄行动”开展8年来,共有8000多个基层老年协会积极参与其中,向社会充分展现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精神风貌。
据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介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预期越来越长,文化水平越来越高,城市老年人大专以上学历占城市老年人总数的10%以上,并且以较快幅度增长,全国老年知识分子总量达到800多万人。“他们有很强的敬业精神和知识技术优势,愿意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发挥作用,这些老同志是‘银龄行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人力资源。”吴玉韶说。
记者了解到,山西省以农村为重点,充分发挥老年协会在“银龄行动”中的作用;宁波市依托基层老年协会,在城乡开展“以老助老”居家养老服务活动,承担具体实施和管理服务活动的3万多名服务人员约有80%是老年人;广西老龄办积极筹措资金,重点扶持了17个基层老年协会,搭建了一批为老服务平台;青岛市“七彩华龄”老年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开展系列志愿服务,使“七彩华龄”成为志愿服务的一个品牌:云南2010年对老年协会经费投入达200万元,为农村开展“银龄行动”打下良好基础;目前甘肃省实施“银龄行动”的部门单位扩展到32家,参与“银龄行动”的县(市、区)扩展到76个,占到全省的88%,新建“银龄行动”示范基地年增效益5000万元以上。
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
据有关部门预测,“十二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亿人。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重大变革时期,人口快速老龄化与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和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相伴随,我国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新形势、新情况。一方面,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势头猛、老龄社会到来早、高龄老人比例高、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对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提出了新要求。另一方面,我们应对人口老龄化还存在着理论和政策准备不足、老龄保障和服务发展滞后等薄弱环节。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主任回良玉强调,应对人口老龄化应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既要研究人口老龄化的规律,努力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老龄问题理论体系,又要从实际出发,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和老龄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二是全面与重点的关系。要把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和老龄工作中的现实问题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重大问题作为重点,把老年社会保障体系、老龄服务体系和老龄社会管理体系建设作为研究的重中之重,确保在重点问题上有突破。三是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既要立足当前,研究解决老年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又要面向未来,注重制度建设的可持续性。四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既要充分利用现有研究成果,又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胆进行理论、政策、制度和方法创新,提高战略研究成果的质量,确保研究成果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在这个庞大的群体中,离退休人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他们在缔造新中国、捍卫新中国的艰苦斗争中,在建设新中国、发展新中国的伟大征程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发挥了中坚和骨干作用,不愧是人民共和国的奠基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许多老同志离开工作岗位后,仍然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继续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作出新的贡献,在各条战线和各个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度重视老年人工作
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老年人工作,始终坚持把保障老年人的基本权利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基本方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原则,促进城乡老龄事业的协调发展,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
2010年12月22日召開的全国老干部局长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落实离退休干部政治和生活待遇,改进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组织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全面做好新形势下的老干部工作。
会议提出,要扎实推进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以创建“五好”党支部、争做“四好”党员为目标,全面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以纪念建党90周年为契机,广泛开展走访慰问老同志活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大力宣传老干部的历史功绩,努力营造尊重、关心、照顾离退休干部的社会氛围。要进一步落实好离休干部各项生活待遇,做好“双高期”离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积极做好有特殊困难离休干部的帮扶工作。会议要求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加强对老干部工作的领导,以开展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为动力,进一步加强老干部工作部门自身建设,努力做到让党放心、让老干部满意。
而在同一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又传来好消息:中央决定再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幅度按2010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左右确定,全国月人均增加140元左右。自2005年起,我国已连续6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本次调整是第七次上调,企业退休人员的总体待遇水平翻了一番。
“这样的调整力度在中国是空前的,体现了政府对民生的注重和加强民生建设的决心。”劳动保障领域专家莫荣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退休金连年提高,说明国家想着咱们老百姓,感觉放心、踏实!”现年66岁的天津钢铁厂退休工人张胜利对记者说,“我2004年退休时的养老金是1196元,现在拿到了1900元,明年还要涨140元!”
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落实老干部生活待遇问题,积极推进离休干部离休费保障机制、医药费保障机制和财政支持机制的健全完善和有效运转,做好国企改制、破产企业和高龄、高发病期离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尤其重视在关心和帮助贫困地区、困难行业、困难单位的老同志和有特殊困难的老同志上下功夫,想方设法为他们雪中送炭、排忧解难。
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让离退休人员衣食无忧、老有所养,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题中应有之义。正因为此,中央一直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相继实行了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政策,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以及对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补贴等。
针对城镇职工医疗待遇偏低的现状,2008年,江西省制定出台《关于调整退休人员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待遇的通知》《关于探索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支付范围的通知》等文件,这一政策调整惠及全省900多万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每年减少群众医疗费用5亿元。
保护老年人权益是题中应有之义。据了解,新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正草案已基本完成,呈现出三大亮点:子女“常回家看看”已写入修正草案;修正草案增加了“精神慰藉”、社区护理、保障房优先安排等内容,并将“社会照料”独立成章;草案还规定“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为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开始向“社会养老”转变,这意味着有着5000年历史的“养儿防老”传统观念有望改变。
充分发挥老干部作用
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也高度重视和切实改善老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办好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积极组织引导老同志继续为党和国家事业作出力所能及的新贡献。
作为老年知识分子志愿服务的一项重要方式,全国老龄委发起组织的“银龄行动”开展8年来,共有8000多个基层老年协会积极参与其中,向社会充分展现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精神风貌。
据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介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预期越来越长,文化水平越来越高,城市老年人大专以上学历占城市老年人总数的10%以上,并且以较快幅度增长,全国老年知识分子总量达到800多万人。“他们有很强的敬业精神和知识技术优势,愿意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发挥作用,这些老同志是‘银龄行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人力资源。”吴玉韶说。
记者了解到,山西省以农村为重点,充分发挥老年协会在“银龄行动”中的作用;宁波市依托基层老年协会,在城乡开展“以老助老”居家养老服务活动,承担具体实施和管理服务活动的3万多名服务人员约有80%是老年人;广西老龄办积极筹措资金,重点扶持了17个基层老年协会,搭建了一批为老服务平台;青岛市“七彩华龄”老年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开展系列志愿服务,使“七彩华龄”成为志愿服务的一个品牌:云南2010年对老年协会经费投入达200万元,为农村开展“银龄行动”打下良好基础;目前甘肃省实施“银龄行动”的部门单位扩展到32家,参与“银龄行动”的县(市、区)扩展到76个,占到全省的88%,新建“银龄行动”示范基地年增效益5000万元以上。
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
据有关部门预测,“十二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亿人。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重大变革时期,人口快速老龄化与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和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相伴随,我国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新形势、新情况。一方面,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势头猛、老龄社会到来早、高龄老人比例高、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对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提出了新要求。另一方面,我们应对人口老龄化还存在着理论和政策准备不足、老龄保障和服务发展滞后等薄弱环节。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主任回良玉强调,应对人口老龄化应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既要研究人口老龄化的规律,努力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老龄问题理论体系,又要从实际出发,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和老龄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二是全面与重点的关系。要把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和老龄工作中的现实问题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重大问题作为重点,把老年社会保障体系、老龄服务体系和老龄社会管理体系建设作为研究的重中之重,确保在重点问题上有突破。三是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既要立足当前,研究解决老年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又要面向未来,注重制度建设的可持续性。四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既要充分利用现有研究成果,又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胆进行理论、政策、制度和方法创新,提高战略研究成果的质量,确保研究成果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经得起历史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