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座村庄,数户人家,炊烟袅袅。
几头水牛,数亩农田,宁静自然。
几条泥路,数排脚印,原始可爱。
啊!那莫非是渊明笔下“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
不,不是的,她和这个社会是如此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难道是亚当夏娃居住的伊甸园?
不,也不是,她的人情味儿是那样地浓。
她活在过去,映在心里,挥之不去......
很久以前就异常地思念她,一种很强烈的感情从骨子深处迸发出来,让人迫不及待的想要找到一个宣泄口。
告诉自己把她写下来吧,把她永久的留在笔端,使她不至于粉碎于时光的浪潮中。
由于地处平原,少见山,又距城镇有五里(2.5千米)的距离,所以被称为“五里坝”。而她则栖身于那个坝子的尽头,唤名“小屋基”,里边住着十余户人家,安宁和谐。虽说少山,可小丘还是有的,这不,她背后、左方、右方都是小丘,呈口袋状向城镇方向开口,以博大的胸怀微笑着面向来客。
在这里,我咿咿呀呀地学会了说话,踉踉跄跄地学会了走路。因为人小,个子矮,我的眼里没有除了这个村庄以外的任何东西,抬起眼帘,目光所及之处只有门前的那棵很大的樱桃树、王阿婆家的那头老牛和吊着烟袋坐在门口的张大爷……
都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想这就是那里的村民胸襟宽广的原因吧!好开玩笑,不甚豁达。
瓦房是那时比较普遍的建筑。用黏土垒起的墙壁夹杂着泥土的芬芳,携带着落花的残影陪大家度过了大半世纪,庄严而又肃穆。现在偶尔邂逅了那种土建筑都会情不自禁的走过去,冥冥中的一种力量总会牵着我向它靠近,这种感觉难以言喻。它冬暖夏凉,及巧妙地适应了南方这种夏季炎热、冬季寒冷的气候。
这里就不得不提提下雨时的乐趣了,耳边又回荡起奶奶常在下雨时碎碎念的一句话:
“屋外下大雨,屋内跟小雨哩,水漫金山寺啦!”
由于这种建筑的顶是用的小青瓦盖上的,所以禁不住大雨的袭击,更别说再起点大风了。每当下大雨时,家里面的各种盆盆罐罐都要派上用场,柜子上、床顶上(当时都是那种木架床,上边有着床罩,足够撑起一盆水,那股令人回味无穷的古老味儿,一点儿也不同于现今的席梦思)到处都放着接雨工具。
那时候我总是会天真地问奶奶:
“会不会我们明早上起来的时候,房顶就不见了,然后一睁眼就看见彩虹?”
然后就伴着雨水的滴答声入眠......
燕儿来时,木质飞檐算是其不错的栖息地。我喜欢搬个小板凳坐在屋檐下看着它们为筑巢忙来忙去的身影,喜欢看小伙伴看见它们后笑的无邪的样子,喜欢那个弥漫着小燕子叽叽喳喳悦耳叫声的世界。老人们都说燕儿能带来幸运哩,和“瑞雪兆丰年”是一样的道理,所以燕儿来时,奶奶总是笑的一脸明媚,认为那是吉祥的象征,开心的不行。
由于才疏博浅,找不到足够好的线索来描述“小屋基”的全貌,只能凭着那点仅有的记忆,从自家开始描述了。
我们住的是四合院,那里有太多太多的回忆——坐在门口石墩上吃过的奶奶喂的饭、闯祸后爷爷拿着耙子追赶我们的满堂惊慌或是拿着针线活,戴着老花镜坐在门口,笑而不语的奶奶......
大门口便是一颗樱花树,“桃花流水窅然去”中的桃花换成樱花也很是应景。当然,黛玉葬花的那种情怀我肯定学不来的,有的只是顽皮、捣蛋——小时候像猴儿一样,在上边蹦来蹦去,树枝都不知道被压断了多少呢,总是引得大人一阵后怕。
树下是一根横放的电线杆,那可是大家谈天说地的好地方。这不,月光正好,一堆人坐在那里,老少成群。大人们摇着手里的芭蕉扇,叽叽咕咕地谈论着最近村里发生的大小事,小孩子则尽情地蹦跳着,玩着独属于稚童的游戏。
院外那条小道上,紫荆花树、橘子树、杏树、竹子,一字排开,各尽姿态,用自己特有的气息环抱着过往行人。
出大门沿着巷子左转右转便是村庄的核心部分——一个泥塘。几乎所有的房子都是围着那个池塘分布,记忆中的那个泥塘清澈透底,虽然里边没有看见过鱼虾,但那旁边的空地可是孩子们玩耍的好去处,捉迷藏、跳绳、“摸瞎子”、格子跳,有时大人们都情不自禁的参与呢。
继续往前走便是一大片田地,站在小路上,绿油油一片,一派生机,尽收眼底。行走在田间小道上别有一番风味,迎面而来的是一阵阵稻香夹杂着各种不知名野草的芳香,令人陶醉。
有田必有水,在稻田的中间便是一个很大很大的荷花池,没人管理却长得异常茂盛,完美地诠释了“天然的总是最美的”这个道理。
村里的荷花池可不像城里的观光池塘,只供观赏,那用处可多了,不仅可以观赏,还要用来蓄水,为四方稻田提供水源,送去无限生机。
儿时的回忆中,那里几乎占了一大半,夏天在水里钓鱼虾,玩各种男孩子玩的“野蛮游戏”。荷花谢后还能帮着大人们一起挖莲藕,泥巴弄在脸上,满塘欢笑,倒也傻的可爱。喜欢光着脚丫踩在那软泥里,感受蝌蚪亲吻脚尖的轻柔,看挥着长鞭老伯和田间劳作的老牛是如何地有默契。
還有一个地方,那就是后山的小树林,那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大家经常在里边玩过家家,你追过来,我跑过去,好不欢快。虽然很喜欢,可是一个人也是不敢去的,因为大人说那些小偷就住在里边,大家也是半信半疑地去玩了几次。由于皮肤比较敏感,每次进去以后都会起一身疹子,可即使这样,也还是玩得乐不思蜀,不过回家就肯定是免不了被一顿臭骂。
佯装生气的奶奶总是嘴上念个不停,但手上却细心地为我擦着药,还是那样的和蔼慈祥,一如现在我梦里的模样。
多年过去,人已去,楼已空,原来的土壁已不在。
不知道那樱桃树是否依然果实累累?那杏树下是否还是经常有很多小孩望着杏子,唾液分泌的厉害却又可望而不可即?那紫荆花是否仍然开的烂漫......
马克思说过“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它的变化发展我不能阻止,更不敢口出狂言道:“我要为时代画上句号”。我唯一能做的仅是牢记内心的那份独属于“小屋基”的宁静,将它的剪影永久的储存在记忆的最深处。
那个我梦里的地方、那条蜿蜒曲折的泥泞小路、那棵老柏树上留有的攀登痕迹仿佛又展现于眼前,那些个欢声笑语又萦绕于耳尖.......
再见了,我儿时的乐园。
梦里再会,我最单纯的那点小美好。
几头水牛,数亩农田,宁静自然。
几条泥路,数排脚印,原始可爱。
啊!那莫非是渊明笔下“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
不,不是的,她和这个社会是如此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难道是亚当夏娃居住的伊甸园?
不,也不是,她的人情味儿是那样地浓。
她活在过去,映在心里,挥之不去......
很久以前就异常地思念她,一种很强烈的感情从骨子深处迸发出来,让人迫不及待的想要找到一个宣泄口。
告诉自己把她写下来吧,把她永久的留在笔端,使她不至于粉碎于时光的浪潮中。
由于地处平原,少见山,又距城镇有五里(2.5千米)的距离,所以被称为“五里坝”。而她则栖身于那个坝子的尽头,唤名“小屋基”,里边住着十余户人家,安宁和谐。虽说少山,可小丘还是有的,这不,她背后、左方、右方都是小丘,呈口袋状向城镇方向开口,以博大的胸怀微笑着面向来客。
在这里,我咿咿呀呀地学会了说话,踉踉跄跄地学会了走路。因为人小,个子矮,我的眼里没有除了这个村庄以外的任何东西,抬起眼帘,目光所及之处只有门前的那棵很大的樱桃树、王阿婆家的那头老牛和吊着烟袋坐在门口的张大爷……
都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想这就是那里的村民胸襟宽广的原因吧!好开玩笑,不甚豁达。
瓦房是那时比较普遍的建筑。用黏土垒起的墙壁夹杂着泥土的芬芳,携带着落花的残影陪大家度过了大半世纪,庄严而又肃穆。现在偶尔邂逅了那种土建筑都会情不自禁的走过去,冥冥中的一种力量总会牵着我向它靠近,这种感觉难以言喻。它冬暖夏凉,及巧妙地适应了南方这种夏季炎热、冬季寒冷的气候。
这里就不得不提提下雨时的乐趣了,耳边又回荡起奶奶常在下雨时碎碎念的一句话:
“屋外下大雨,屋内跟小雨哩,水漫金山寺啦!”
由于这种建筑的顶是用的小青瓦盖上的,所以禁不住大雨的袭击,更别说再起点大风了。每当下大雨时,家里面的各种盆盆罐罐都要派上用场,柜子上、床顶上(当时都是那种木架床,上边有着床罩,足够撑起一盆水,那股令人回味无穷的古老味儿,一点儿也不同于现今的席梦思)到处都放着接雨工具。
那时候我总是会天真地问奶奶:
“会不会我们明早上起来的时候,房顶就不见了,然后一睁眼就看见彩虹?”
然后就伴着雨水的滴答声入眠......
燕儿来时,木质飞檐算是其不错的栖息地。我喜欢搬个小板凳坐在屋檐下看着它们为筑巢忙来忙去的身影,喜欢看小伙伴看见它们后笑的无邪的样子,喜欢那个弥漫着小燕子叽叽喳喳悦耳叫声的世界。老人们都说燕儿能带来幸运哩,和“瑞雪兆丰年”是一样的道理,所以燕儿来时,奶奶总是笑的一脸明媚,认为那是吉祥的象征,开心的不行。
由于才疏博浅,找不到足够好的线索来描述“小屋基”的全貌,只能凭着那点仅有的记忆,从自家开始描述了。
我们住的是四合院,那里有太多太多的回忆——坐在门口石墩上吃过的奶奶喂的饭、闯祸后爷爷拿着耙子追赶我们的满堂惊慌或是拿着针线活,戴着老花镜坐在门口,笑而不语的奶奶......
大门口便是一颗樱花树,“桃花流水窅然去”中的桃花换成樱花也很是应景。当然,黛玉葬花的那种情怀我肯定学不来的,有的只是顽皮、捣蛋——小时候像猴儿一样,在上边蹦来蹦去,树枝都不知道被压断了多少呢,总是引得大人一阵后怕。
树下是一根横放的电线杆,那可是大家谈天说地的好地方。这不,月光正好,一堆人坐在那里,老少成群。大人们摇着手里的芭蕉扇,叽叽咕咕地谈论着最近村里发生的大小事,小孩子则尽情地蹦跳着,玩着独属于稚童的游戏。
院外那条小道上,紫荆花树、橘子树、杏树、竹子,一字排开,各尽姿态,用自己特有的气息环抱着过往行人。
出大门沿着巷子左转右转便是村庄的核心部分——一个泥塘。几乎所有的房子都是围着那个池塘分布,记忆中的那个泥塘清澈透底,虽然里边没有看见过鱼虾,但那旁边的空地可是孩子们玩耍的好去处,捉迷藏、跳绳、“摸瞎子”、格子跳,有时大人们都情不自禁的参与呢。
继续往前走便是一大片田地,站在小路上,绿油油一片,一派生机,尽收眼底。行走在田间小道上别有一番风味,迎面而来的是一阵阵稻香夹杂着各种不知名野草的芳香,令人陶醉。
有田必有水,在稻田的中间便是一个很大很大的荷花池,没人管理却长得异常茂盛,完美地诠释了“天然的总是最美的”这个道理。
村里的荷花池可不像城里的观光池塘,只供观赏,那用处可多了,不仅可以观赏,还要用来蓄水,为四方稻田提供水源,送去无限生机。
儿时的回忆中,那里几乎占了一大半,夏天在水里钓鱼虾,玩各种男孩子玩的“野蛮游戏”。荷花谢后还能帮着大人们一起挖莲藕,泥巴弄在脸上,满塘欢笑,倒也傻的可爱。喜欢光着脚丫踩在那软泥里,感受蝌蚪亲吻脚尖的轻柔,看挥着长鞭老伯和田间劳作的老牛是如何地有默契。
還有一个地方,那就是后山的小树林,那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大家经常在里边玩过家家,你追过来,我跑过去,好不欢快。虽然很喜欢,可是一个人也是不敢去的,因为大人说那些小偷就住在里边,大家也是半信半疑地去玩了几次。由于皮肤比较敏感,每次进去以后都会起一身疹子,可即使这样,也还是玩得乐不思蜀,不过回家就肯定是免不了被一顿臭骂。
佯装生气的奶奶总是嘴上念个不停,但手上却细心地为我擦着药,还是那样的和蔼慈祥,一如现在我梦里的模样。
多年过去,人已去,楼已空,原来的土壁已不在。
不知道那樱桃树是否依然果实累累?那杏树下是否还是经常有很多小孩望着杏子,唾液分泌的厉害却又可望而不可即?那紫荆花是否仍然开的烂漫......
马克思说过“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它的变化发展我不能阻止,更不敢口出狂言道:“我要为时代画上句号”。我唯一能做的仅是牢记内心的那份独属于“小屋基”的宁静,将它的剪影永久的储存在记忆的最深处。
那个我梦里的地方、那条蜿蜒曲折的泥泞小路、那棵老柏树上留有的攀登痕迹仿佛又展现于眼前,那些个欢声笑语又萦绕于耳尖.......
再见了,我儿时的乐园。
梦里再会,我最单纯的那点小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