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色性也:榴莲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ful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榴莲有两个传说,其一,相传古时一群男女漂洋过海下南洋,遇上了风浪,只有一对男女漂泊几天到达一个美丽的小岛,岛上居民采来一种果实给他们吃,两人很快恢复了体力,再也不愿意回家,在此结为夫妻,生儿育女。后来人们给这个水果起名叫“榴莲”,意思是让人“流连忘返”。其二,明朝三宝太监郑和率船队三下南洋,由于出海时间太长,许多船员都归心似箭,有一天,郑和在岸上发现一堆奇果,他拾得数个同大伙一起品尝,岂料多数船员称赞不已,竟把思家的念头一时淡化了,有人问郑和,“这种果叫什么名字”,他随口答到:“流连”。以后人们将它转化为“榴莲”。
  由此可见,一种水果,外观恶劣,气味难闻,却也能通过故事的包装形成它的独特性。从而吸引一部分人的喜好。而当热衷者品尝其果肉时,不会有人去在意它的传说是真是假,大家能宁愿相信“榴莲”的美好“身世”,沉浸在自我“意淫”的境界里。
  香港导演陈果曾导过一部电影,名字是“榴莲飘飘”,影片中当秦海璐扮演的妓女阿燕在香港赚够钱,返回牡丹江小镇换作另一种身份决定好好生活时,阿燕发现周围世界已与她所理解的大不相同,见识到现实中另外的(不同于在港时的)残酷与无情,心生失落,而当收到阿芬寄来的榴莲时,各种复杂滋味更是涌上她心头。榴莲引发的人文情怀相比较其他水果似乎都要美好,是因为它有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名字吗?
  在水果界,也许只有“苹果”能和“榴莲”在文艺范上较较劲。而这两类水果明星代表着不同的阶层(人生阶段)。“苹果”因为在《圣经》里的出现,一直以来被大众认为是如同懵懂的“少女时代”代表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原罪情结”,而喜欢“苹果”更多的是一种“怜香惜玉”的情愫,和对“纯真年代”的美好向往。“榴莲”就完全不同了,它完全是一种成熟少妇般的浓烈,有着崎岖坎坷的经历,在岁月的捶打中,炼就了一身防卫自己的武装。它的气味也更小众、更独特,甚至有一种“只为卿狂”般的专注。喜欢“榴莲”的朋友,表面看是因为它名字的美好谐音,其实是其内心狂野的一种发泄和平衡,在一般众人的躲避和掩鼻之间,得到一种自我实现的快感。
  是的,榴莲外表坚硬多刺,味道奇臭,但是它有一颗温柔而百变的心,在爱它的人类面前,它是个拥有魔法的王,能变幻出各种美味的料理,但是在恨它的人眼里,它就像上帝在厕所里犯的一个错误,闻其味就恶心到吐,我就是其中一个。人生第一次尝试榴莲,是在新加坡吃一种叫做猫山王的榴莲,据说此君是榴莲界的高帅富。当我一手捂住鼻子一手塞进嘴巴时,最强烈的感觉就是像在公共厕所里吃香草冰淇淋,只一口,它没有迷倒我的舌尖,我没有爱上它的缠绵,我是个对气味有抵触的人,凡是一切臭的食物我都不喜,并延伸到有体味的人,但是不歧视,我曾问过身边一些朋友,关于榴莲,女性喜欢的比例大过男性。在泰国有一句谚语,榴莲出,纱笼脱。。我不知是因为由于榴莲本身属阳而吸引女性?还是女性对于气味的包容性更大些?每次看到喜食榴莲的人吃榴莲时,一副我愿死在你甜腻粘稠的谋杀里的表情,我就觉得他们特别幸福,因为每一种能带给你身体愉悦的食物都是大自然的恩赐,喜欢,接受就好。
  有部电影叫《闻香识女人》,似乎女人和一切有香味的东西是天生的情人。可你要知道,最早的香水却是男人用的,而用它的目的就是为了吸引女性,后来延伸为调整自身体味的一种生活用品,成为男女都用的“调味剂”。而“气味”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两性荷尔蒙分泌的外在表现形式,动物们的“视力”很差,鼻子却比人类灵敏100倍、上千倍,所以,他们更多是通过“嗅觉”来寻找同类或“性伴侣”,并通过“气味”来分辨对方处于生命中的哪个阶段(动物在发情期会分泌不同气味的荷尔蒙来吸引异性交配),所以,在自然界,可以说“气味”决定了一个种族的生命延续、传宗接代啊!
  按此道理,人类的“体臭(xiu)”也是一种生物进化的遗留产物,在哺乳类高级动物中,眼睛、听觉、触觉等都逐渐取代了味觉,特别是在选择异性伴侣方面。BTW,如果你问朋友你介意身边的人有狐臭吗?女性介意的程度又大过于男人,看来女人真的结构复杂过男人,不过现在医学那么发达,有体味要去除不过就像割个双眼皮那么简单的事了。
  男人对于气味的敏感性要远远逊于女人,女人对于气味的喜恶和依赖要远胜过男人,所以,才有了辛晓琪那首“味道”的流行和传唱。
其他文献
就在安迪·沃霍尔利用肖像画实施了“失败者的逆袭”的1975年,一位年轻的艺术家在古根海姆美术馆举办了自己的第一次个展,他是古根海姆美术馆历史上举办个展最年轻的艺术家。  20世纪80年代,罗丝·布莱克纳被誉为最有前途的青年当代艺术家,他是美国新光效应艺术的中坚力量。1991年,《名利场》杂志称他为:苏荷的教父。4年之后,《纽约时报》在做一份艺术家未来之路的分析报告时,指出:布莱克纳有一个绊脚石,那
期刊
他是《水浒传之英雄本色》中豪气粗犷的鲁智深,他是《鹿鼎记》中的权臣鳌拜、《倚天屠龙记》中“金毛狮王”谢逊,还是新《西游记》中的沙和尚。谁料,这位一米八六的硬汉,竟是水墨丹青的科班出身。投入影视二十余载,在屏幕上快意恩仇的徐大侠,内心时常舞文弄墨,生活中雅好收藏,喜交艺友。  近年他重拾毛笔,追逐年少时的梦想,展开一段人生新图景。卸掉演员的面具与盔甲,且看且感画家徐锦江的柔情慧心。  明媚和煦的午后
期刊
19世纪的传奇画商约瑟夫·亨利·杜文在对客户推销画作时,有一句著名的台词:“你虽然花了大钱,但是买到了无价之宝,算是捡到大便宜了!”但是还有一句潜台词他从来不会跟客户吐露:这件“无价之宝”,也许有一天要打折。  威廉姆-阿道尔夫·布格霍,就曾经是19世纪的“无价之宝”。他是19世纪上半叶法国学院派绘画最重要的人物,法国第一个“矫饰主义”画家,法兰西艺术院院士,荷兰美术院院士,欧洲三国荣誉爵士,布格
期刊
与前面介绍的九位艺术家相比,最后一位的赫斯特显然很特别。首先,他特别富有,前九位的身家全部加起来都比不上他。其次,他特别有争议性,前面九位艺术家身负的非议与嫉恨全部加起来,也比不上他。  作为当代最富有和最具争议的艺术家,赫斯特的那些著名作品就算是完全不懂艺术的人都很熟悉:1200万美元的鲨鱼、1700万美元的药房、1亿美元的钻石骷髅……赫斯特用他的艺术来挑战人们的承受力,同时挑战一个个天价新纪录
期刊
每个大时代的终结,都有一些人做殉葬品。每一次市场泡沫的破碎,都要拉一批艺术家与藏家做陪葬品。唐纳德·苏尔坦很不幸地成为90年代初全球艺术品市场崩盘的陪葬品之一。  美国艺术家唐纳德·苏尔坦擅长大幅静物画,同时还是出色的版画家和雕塑家。1977年在纽约举办首次个展。10年之后,他同时在布鲁克林美术馆、现代艺术美术馆(MoMA)和Blum Helman画廊等艺术殿堂举办个展。当时唐纳德的作品在拍卖场上
期刊
西姆金斯出生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她曾经是一位崭露头角的国际艺术明星。毕业后不久就在查尔斯顿美术馆、纽约美术馆、美国国家设计院、巴黎沙龙等艺术殿堂开办画展。30年代,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西姆金斯回到达拉斯,逐渐淡出艺术圈。如今她的画作售价3000—6000美元。评论家认为,这颗国际艺术新星的黯然失色,很大程度上是自我推销的能力不足,使其渐渐失去了影响力。就在她人生的最后几年,她的同
期刊
最近,中央台纪录频道正在热播大型纪录片《京剧》,细心的观众会发现镜头里有一位气质儒雅的老先生在教戏,或端坐,或示范,手执折扇一柄,颇有当年梅兰芳先生的神韵。他就是舒昌玉先生。  曾经上海滩百年老店舒同寿药店的小开,因为痴迷京剧,放弃祖传家业,成为了梅兰芳先生的入室弟子。  一曲《凤还巢》,拜得大师门下  程家夫人为貌丑亲女雪雁定下夺夫之计,最终还是貌美的二小姐雪娥入了洞房。舒昌玉以一曲梅派名剧《凤
期刊
一大早被闹钟吵醒,从睁开双眼就开始刷微信微博,你我像皇帝批阅奏折一样在漫天资讯里过滤信息、逐条点“赞”——现代人一天的生活由此开始。没有人再来赞美微风习习,所以就算还有人在画拂面杨柳、潋滟水波、一叶扁舟浮游天地,也不过是对遥远古意的缅怀与追忆,笔墨之外早已不见彼时的大师气韵。  怅然和无可奈何之后,我们不得不重又提出这个问题:生活在当代的水墨艺术家们到底该创作、能创作些什么?他们怎么去弥补断裂、连
期刊
我的作品虽然看上去主题很多,但是如果真的了解我,还是能看到我的一种内在的延续的,例如主题、题材,还有风格。我的作品,从长时间看,是有内在的联系的,包括从早期的自拍像到现在,连续二十多年了,在各种情况下拍的自拍像。自拍像变化、发展的方向,从关注个人到关注社会,有所加强。写日记也是这样,事情发生愈多我就越写,太平淡的时候我就不想写。其实我不是每一天都写,要是事情特别多的时候,感觉特别累了,那个时候我还
期刊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冒险史,从人类大胆品尝第一口食物就开始了。  为了测量时间,人类的计时仪器早在几千年前就已发明使用。700多年前,人类制造出了机械运转的时计——钟。而真正使这种计时仪器更加精准,还是因为人类的冒险精神所赐:航海去探求更广阔的世界,航海中时间和航行方位的确定常常全靠一台航海天文钟。所以航海钟的精准性对航海安全至关重要。约翰·哈里森制作的航海钟使得冒险的人们可以精准计算时间和测量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