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晏阳初(1890-1990),四川巴中人,我国现代著名的平民教育家,世界平民教育运动和乡村改造运动的奠基者,现代世界“与爱因斯坦齐名的人”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之一。他在“教育救国”思潮的影响下,对中国社会进行了全方位的审视和比较,为中国教育找到了一条适合的发展之路,并创建了乡村教育的“定县模式”。时至今日,他的平民教育思想在菲律宾、泰国、加纳、厄瓜多尔等亚、非、拉国家仍然得到继承和发扬,为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一、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形成
(一)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近代新民说
晏阳初自幼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儒家民本思想的精华、经世大同的理想和修齐治平的抱负,在晏阳初心中扎下了深根。正如他本人所说:“在我幼小的心田中,埋下一粒微妙的火种”,影响了他的一生,成为他平民教育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
同时,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又从近代梁启超“新民说”中得到启发。1902年梁启超在东京创办《新民丛报》宣传新民思想,他认为中国国民文化素质太低,具体表现为“奴性、愚性、为我、好伪、怯懦、无幼”。晏阳初根据梁启超提出的中国人的六大通病,通过现实中的体会和调查研究,深刻地认识到农村社会普遍存在“愚、穷、弱、私”四大弊病,要根治这些疾病,必须对农民进行文艺、生计、卫生和公民教育,培养具备“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的“新民”。“新民说”成为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又一来源。
(二)基督教博爱哲学和民主科学思想
晏阳初在西学中深受基督教的影响,其中史文轩牧师等传教士对他的思想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西学堂,他自发领受洗礼皈依基督教,并终生信念不移。基督教中积极的博爱哲学,启迪了晏阳初热爱劳苦大众和为民服务的思想。晏阳初全心全意地献身于平民教育,力图提高平民的素质,改善其生活,最终以求“除天下文盲,作世界新民”。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之所以形成,还与他所接受的西方民主科学思想分不开。晏阳初1903年进入西学堂学习,初步接触近代自然科学。1913年9月他考入香港大学政治系,三年后入美国耶鲁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1919年秋人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主修历史学。七年的留学生活特别是学习社会科学知识给晏阳初以深刻的影响,促成了晏阳初民主科学思想的形成。同时,他也从杜威平民教育思想中深受启发,认识到只有通过广泛的平民教育才能拯救中华民族。
(三)对中国社会的深刻认识
悲惨的农村社会情形是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产生的现实动力,而他对“苦力”的关注是其思想形成的直接来源。“苦力”在近代中国泛指下层社会劳苦人民,在晏阳初看来,“苦力”即平民。他在赴法战场为20万名华工服务中,看到这些来自祖国的同胞目不识丁,遭受到外国人的欺负。晏阳初进一步认识到,农民的苦不仅是在体力劳动和生活上,更严重的是“苦”在缺乏文化和没有平等权利上。他认为人民是人间最宝贵的财富,“脑矿”是世间最宝贵的矿藏,孕育着无穷的伟力,而近代中国之所以贫穷落后,就是没有发现潜在的力。
二、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内涵
(一)平民教育之“平”的含义
平民教育之“平”,一是人格平等,二是受教育的机会平等,三是通过教育治国平天下。从晏阳初对平民之“平”深意的阐释,我们可以知道:平民教育是对超过义务教育学龄而未受教育的青年、成人进行教育,使之获得求知工具;对曾受过教育但缺乏公民常识者进行教育,使其改变落后思想,它包括识字教育和继续教育。
(二)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核心与实践
晏阳初是个教育救国论者,他认为中国存在的问题是“人的改造”。定县的乡村教育实验是与晏阳初对平民教育的认识紧密联系的,在定县乡村教育实验的基础上,他创立了“定县模式”,并总结了一套成功的经验,集中表现为“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这构成了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核心。平民教育的最大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在现实社会的基础上,培养民众的团结力、公共心,期望受过平民教育的人,无论身处任何团体,皆能努力成为一个忠实而有效率的成员;二是在人类普遍固有的良心上,发展民众的判断力、正义心,期望受过平民教育的人,无论对何种事体,皆能有自决自信公是公非的主张,这是必要的根本的精神,为人人所共同应该受的教育。
通过在中国乡村的科学调查和实际访问,掌握了大量数据之后,并通过与世界上发达国家对比,晏阳初认为,中国农村问题可以用“愚”“穷”“弱”“私”这四个字来代表,即文盲、贫穷、疾病、恶政四大问题。晏阳初强调这些问题如不得以解决,任何事业都是谈不上的。而要根本解决此四大问题,必须从事“四大教育”,即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他认定这是救国救民的唯一方法。
“四大教育”需要不断开发民力,即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这是由四大教育推理得出的结论,“四力”是解决“四大问题”的良方,因此培养“四力”的任务,自然就落到了教育的“三大方式”上。
在定县乡村平民教育实验中,针对过去教育与社会相脱节,与生活实际相脱离的弊端,在强调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作用时,晏阳初提出了在农村推行“四大教育”的“三大方式”,即学校式教育、社会式教育和家庭式教育。所谓学校式教育就是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采用平民学校的形式,对农民讲授各种农业知识、技能,提高农民的科学知识水平;社会式教育是向一般群众及有组织的农民团体实施教育的一种方式;家庭式教育是对家庭中不同地位的成员用横向联系的方法组织起来进行教育的一种方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家庭会组织,家庭会作为家庭式教育实施的中心组织,给定县农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一是“妇女解放的敏速”,二是“造成新习惯的容易”。极大地促进了女子教育的发展。这在我国教育史上是首屈一指的。更是体现了晏阳初“除文盲作新民”这个平民教育思想的宗旨。
“四大教育”侧重内容和目标,“三大方式”侧重实施和推行。“三大方式”是伴随着“四大教育”而产生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普及“四大教育”,解决“四大问题”,同时也为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探讨新的教学方法。
三、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对当代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教育的启示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具有中国特、色,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在中国农村教育史上谱写了辉煌的篇章,对今天中国新农村建设和深化农村改革发展仍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根据当代中国的“四大问题”,即“三农”情况,结合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等乡村建设的经验,来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一)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推进新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晏阳初在分析中国社会问题时,没有深入追究造成中国人民“愚、穷、弱、私”以及中华民族“衰老、堕落、涣散”等病症的深层原因,他对旧中国社会问题的分析缺乏本质的认识,始终没能真正认识和揭示出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晏阳初不认可阶级斗争的历史推动作用,而是过分依赖教育的功能。要解决中国的农村问题,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实行“耕者有其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土地革命,才能解决这一问题。晚年的晏阳初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他在1985年参观访问定县后,深有感触地说:“中国的乡建工作做的实在好,变化出人意料,比较起来,我当年搞的只不过是一种方法的研究,要真正改变广大农村的面貌,还得有现在这些制度。”因此,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水平。
(二)晏阳初的“定县模式”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模板
晏阳初提倡深入农村进行科学调查。他认为,农村建设的工作最重要的是必须有具体的方案,具体的方案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必须靠有系统地精确调查。所以,当1926年平教会在定县开展实验时,首先把社会调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经过几年努力,1933年平教会出版了《定县社会概况调查》。基于调查研究,晏阳初为乡村建设确定了顺“民心”、发“民力”的宗旨,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农民的全部需要。至于当代农民具体需要什么样的农村建设计划,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调查。我国各地农村客观条件千差万别,农民需求也不尽相同,新农村建设计划和发展模式只能因时因地制宜,不能摘“一刀切”。追求某种单一的所谓“理想模式”,而是要进行科学而周密地调查研究。因此,积极到农村调研,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极为重要。
(三)农村教育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
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建国以来在农村教育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仍有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关键是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不高的问题十分突出。严重阻碍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所以开发农民的“脑矿”,提高其知识力和生产力,仍然是中国现代化面临的巨大任务。教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石。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国家的全面小康;没有农村教育事业的加快发展。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就不可能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农村的根本出路在教育,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农村教育在整个教育工作中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投人多的精力、更大的财力,进一步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步伐。要保证这个重中之重基本实现,政府就要加大投入,实现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和优化资源配置。
(四)到农村去是知识分子当代价值的诉求
晏阳初认为“单是乡村人,解决不了乡村问题”,“必须依赖有知识、有眼光、有新方法、新技术的人与他们结合起来,方能解决问题”。因此,要增加高校为农村输送人才和服务的能力,办好涉农学科专业,加大高等学校对农村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农科教结合,以服务“三农”为方向,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成功经验。同时。鼓励和支持高校更加积极地参与国家农业科技创新的建设,大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更要鼓励人才到农村第一线工作,保证向农村送人才、送知识、送技术。
一、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形成
(一)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近代新民说
晏阳初自幼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儒家民本思想的精华、经世大同的理想和修齐治平的抱负,在晏阳初心中扎下了深根。正如他本人所说:“在我幼小的心田中,埋下一粒微妙的火种”,影响了他的一生,成为他平民教育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
同时,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又从近代梁启超“新民说”中得到启发。1902年梁启超在东京创办《新民丛报》宣传新民思想,他认为中国国民文化素质太低,具体表现为“奴性、愚性、为我、好伪、怯懦、无幼”。晏阳初根据梁启超提出的中国人的六大通病,通过现实中的体会和调查研究,深刻地认识到农村社会普遍存在“愚、穷、弱、私”四大弊病,要根治这些疾病,必须对农民进行文艺、生计、卫生和公民教育,培养具备“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的“新民”。“新民说”成为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又一来源。
(二)基督教博爱哲学和民主科学思想
晏阳初在西学中深受基督教的影响,其中史文轩牧师等传教士对他的思想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西学堂,他自发领受洗礼皈依基督教,并终生信念不移。基督教中积极的博爱哲学,启迪了晏阳初热爱劳苦大众和为民服务的思想。晏阳初全心全意地献身于平民教育,力图提高平民的素质,改善其生活,最终以求“除天下文盲,作世界新民”。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之所以形成,还与他所接受的西方民主科学思想分不开。晏阳初1903年进入西学堂学习,初步接触近代自然科学。1913年9月他考入香港大学政治系,三年后入美国耶鲁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1919年秋人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主修历史学。七年的留学生活特别是学习社会科学知识给晏阳初以深刻的影响,促成了晏阳初民主科学思想的形成。同时,他也从杜威平民教育思想中深受启发,认识到只有通过广泛的平民教育才能拯救中华民族。
(三)对中国社会的深刻认识
悲惨的农村社会情形是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产生的现实动力,而他对“苦力”的关注是其思想形成的直接来源。“苦力”在近代中国泛指下层社会劳苦人民,在晏阳初看来,“苦力”即平民。他在赴法战场为20万名华工服务中,看到这些来自祖国的同胞目不识丁,遭受到外国人的欺负。晏阳初进一步认识到,农民的苦不仅是在体力劳动和生活上,更严重的是“苦”在缺乏文化和没有平等权利上。他认为人民是人间最宝贵的财富,“脑矿”是世间最宝贵的矿藏,孕育着无穷的伟力,而近代中国之所以贫穷落后,就是没有发现潜在的力。
二、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内涵
(一)平民教育之“平”的含义
平民教育之“平”,一是人格平等,二是受教育的机会平等,三是通过教育治国平天下。从晏阳初对平民之“平”深意的阐释,我们可以知道:平民教育是对超过义务教育学龄而未受教育的青年、成人进行教育,使之获得求知工具;对曾受过教育但缺乏公民常识者进行教育,使其改变落后思想,它包括识字教育和继续教育。
(二)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核心与实践
晏阳初是个教育救国论者,他认为中国存在的问题是“人的改造”。定县的乡村教育实验是与晏阳初对平民教育的认识紧密联系的,在定县乡村教育实验的基础上,他创立了“定县模式”,并总结了一套成功的经验,集中表现为“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这构成了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核心。平民教育的最大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在现实社会的基础上,培养民众的团结力、公共心,期望受过平民教育的人,无论身处任何团体,皆能努力成为一个忠实而有效率的成员;二是在人类普遍固有的良心上,发展民众的判断力、正义心,期望受过平民教育的人,无论对何种事体,皆能有自决自信公是公非的主张,这是必要的根本的精神,为人人所共同应该受的教育。
通过在中国乡村的科学调查和实际访问,掌握了大量数据之后,并通过与世界上发达国家对比,晏阳初认为,中国农村问题可以用“愚”“穷”“弱”“私”这四个字来代表,即文盲、贫穷、疾病、恶政四大问题。晏阳初强调这些问题如不得以解决,任何事业都是谈不上的。而要根本解决此四大问题,必须从事“四大教育”,即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他认定这是救国救民的唯一方法。
“四大教育”需要不断开发民力,即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这是由四大教育推理得出的结论,“四力”是解决“四大问题”的良方,因此培养“四力”的任务,自然就落到了教育的“三大方式”上。
在定县乡村平民教育实验中,针对过去教育与社会相脱节,与生活实际相脱离的弊端,在强调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作用时,晏阳初提出了在农村推行“四大教育”的“三大方式”,即学校式教育、社会式教育和家庭式教育。所谓学校式教育就是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采用平民学校的形式,对农民讲授各种农业知识、技能,提高农民的科学知识水平;社会式教育是向一般群众及有组织的农民团体实施教育的一种方式;家庭式教育是对家庭中不同地位的成员用横向联系的方法组织起来进行教育的一种方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家庭会组织,家庭会作为家庭式教育实施的中心组织,给定县农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一是“妇女解放的敏速”,二是“造成新习惯的容易”。极大地促进了女子教育的发展。这在我国教育史上是首屈一指的。更是体现了晏阳初“除文盲作新民”这个平民教育思想的宗旨。
“四大教育”侧重内容和目标,“三大方式”侧重实施和推行。“三大方式”是伴随着“四大教育”而产生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普及“四大教育”,解决“四大问题”,同时也为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探讨新的教学方法。
三、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对当代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教育的启示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具有中国特、色,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在中国农村教育史上谱写了辉煌的篇章,对今天中国新农村建设和深化农村改革发展仍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根据当代中国的“四大问题”,即“三农”情况,结合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等乡村建设的经验,来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一)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推进新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晏阳初在分析中国社会问题时,没有深入追究造成中国人民“愚、穷、弱、私”以及中华民族“衰老、堕落、涣散”等病症的深层原因,他对旧中国社会问题的分析缺乏本质的认识,始终没能真正认识和揭示出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晏阳初不认可阶级斗争的历史推动作用,而是过分依赖教育的功能。要解决中国的农村问题,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实行“耕者有其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土地革命,才能解决这一问题。晚年的晏阳初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他在1985年参观访问定县后,深有感触地说:“中国的乡建工作做的实在好,变化出人意料,比较起来,我当年搞的只不过是一种方法的研究,要真正改变广大农村的面貌,还得有现在这些制度。”因此,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水平。
(二)晏阳初的“定县模式”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模板
晏阳初提倡深入农村进行科学调查。他认为,农村建设的工作最重要的是必须有具体的方案,具体的方案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必须靠有系统地精确调查。所以,当1926年平教会在定县开展实验时,首先把社会调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经过几年努力,1933年平教会出版了《定县社会概况调查》。基于调查研究,晏阳初为乡村建设确定了顺“民心”、发“民力”的宗旨,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农民的全部需要。至于当代农民具体需要什么样的农村建设计划,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调查。我国各地农村客观条件千差万别,农民需求也不尽相同,新农村建设计划和发展模式只能因时因地制宜,不能摘“一刀切”。追求某种单一的所谓“理想模式”,而是要进行科学而周密地调查研究。因此,积极到农村调研,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极为重要。
(三)农村教育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
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建国以来在农村教育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仍有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关键是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不高的问题十分突出。严重阻碍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所以开发农民的“脑矿”,提高其知识力和生产力,仍然是中国现代化面临的巨大任务。教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石。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国家的全面小康;没有农村教育事业的加快发展。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就不可能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农村的根本出路在教育,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农村教育在整个教育工作中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投人多的精力、更大的财力,进一步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步伐。要保证这个重中之重基本实现,政府就要加大投入,实现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和优化资源配置。
(四)到农村去是知识分子当代价值的诉求
晏阳初认为“单是乡村人,解决不了乡村问题”,“必须依赖有知识、有眼光、有新方法、新技术的人与他们结合起来,方能解决问题”。因此,要增加高校为农村输送人才和服务的能力,办好涉农学科专业,加大高等学校对农村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农科教结合,以服务“三农”为方向,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成功经验。同时。鼓励和支持高校更加积极地参与国家农业科技创新的建设,大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更要鼓励人才到农村第一线工作,保证向农村送人才、送知识、送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