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个地区的历史遗迹遗址、出土文物承载着该地区的历史与文化,是了解该地区历史与文化的重要乡土课程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开发乡土课程资源,通过乡土课程资源创设历史情境、模拟历史场景、设计历史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感知和领悟历史,培养历史想象力,改变学习方式,引发理性思考,提高学史能力。因此,乡土课程资源是提高中学历史教学实效性的基本路径之一。
关键词:乡土资源;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2-24 文章編号:1674-120X(2020)03-0101-02
对陕西省中学历史课程教学而言,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在教学中对其合理开发、有效利用,不仅有助于学生感知、领悟和理解历史,引发其对历史问题的理性思考,培养其思维品质,提高其学习历史的能力,增强中学历史课程的实效性;更能引导其形成“对国家、民族和文化的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本文主要针对合理利用乡土课程资源,以提高中学历史教学实效性进行探索。
一、创设历史情景,初步感知历史
历史呈现方式丰富而多样。《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之“知识与能力目标”中强调:“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包括文献材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遗迹、影像、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定的历史情景想象。”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采取有效手段,充分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挖掘其蕴含的知识内容和精神财富,融入中学历史课程,与教材内容相辅相成,共同实现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教师可利用历史文化类视频节目创设历史情景,使学生初步感知历史。在教学中,先声夺人的导入新课环节至关重要,导入新课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把利用乡土资源创设历史情景作为教学铺垫,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
七年级学生进入中学时间不长,对历史课程感受不深,例如,在教授“原始的农耕生活”时,教师可借助半坡遗址出土地点在西安的地域优势,利用国家博物馆的文博类节目“原始密码——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创设历史情景,导入新课。这样的设计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密切了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对家乡原始先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兴趣,对原始先民的生活场景进行合理想象,对历史形成初步感知,也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其实并不遥远。同时,从对“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蕴含的文化密码的解读中,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厚重、灿烂,感知中华文明的早期特征、先民的伟大创造,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情感目标水到渠成。
又如,教授“沟通之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时,教师可引用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中国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千年‘鎏金铜蚕’……见证了这段历史。”并出示 “西汉鎏金铜蚕”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图片,介绍“西汉鎏金铜蚕”的出土地点和外形特征。文物是古代现实生活的反映。“西汉鎏金铜蚕”的出土,说明陕西在西汉时就拥有了成熟的养蚕缫丝技术,是“丝绸之路”开始的地方,由此增强学生对“丝绸之路”和家乡历史的初步认识。
二、模拟历史场景,培养历史想象力
历史是一门需要想象力的学科。“历史学是通过对证据的解释而进行的……历史学的程序或方法根本上就在于解释证据。” [1]很多考古结论的得出都是随着考古探测的深入发展对前期初步想象的证明。在这一过程中,合理想象是很重要的。
青铜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生容易理解的中华文明的典型代表。陕西是青铜器的故乡。陕西历史博物馆和宝鸡青铜博物院都存有大量青铜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中的“利簋”“西周毛公鼎”等都是在陕西出土的文物。在教授“青铜器与甲骨文”时,教师可设计教学目标“欣赏青铜器的艺术成就,想象青铜工艺的各个环节,感受青铜文化的辉煌”。在完成青铜器的种类、用途、主要代表等教学内容后,引导学生合理想象青铜器铸造工艺流程、铸造方法,还原铸造现场。根据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学者大致得出了铸造青铜器的程序和工艺,但其中一些细节也是想象和推测。教师在备课环节应广泛了解学术成果,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的想象要考虑到历史条件、历史环境等因素,切不可不假思索、漫无边际。“学会按照历史条件想象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培养思维能力。” [2]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感受到祖先的智慧创造和青铜文化的辉煌成就,预设的教学目标达成。
再现历史场景或想象历史情境是培养学生历史理解能力的必由之路。同样,在教授“张骞出使西域”时,教师引导学生尽量还原历史场景,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张骞的艰辛及其不辱使命的精神。还原历史场景、理解历史,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在这方面,教师一定要加强学习,求真务实,尽量全面占有资源,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想象就会出现偏差,甚至错误。若如此,不仅不能达成教学目标,甚至还会教给学生错误的历史知识,与教学初衷背道而驰。
三、拓展学生思维,引发理性思考
众所周知,证据是历史的认知路径。“历史只能是证据再现,证据就是史料。考古发现一般都是第一手的原始史料,是当时的历史遗存,是最可靠、最直接的证据。”[3]教师应利用考古成果进一步开阔学生视野,设计问题,拓展学生思维,引发理性思考。西安市阎良区曾是秦都栎阳,是“商鞅变法”及成语“徙木立信”的发生地,被后世誉为“改革之都”。例如,在讲到“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一课时,教师可适度介绍古栎阳(今阎良)考古情况,并设计问题链:秦国需要一场改革吗?改革内容切实可行吗?改革结果如何?结合教材“商鞅铜方量”插图和材料研读,引发学生理性思考,师生互动,充分探究,突破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入,感受到2000多年前的改革之风强劲有力,领悟到中华民族深知“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道理,顺应时代的改革促进了社会进步,也理解了今天深化改革的伟大意义。 在学生学有余力的情况下,教师可将教学引申一步,出示材料:西汉贾谊、董仲舒等认为,变法使秦民“贪戾、好利、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中说,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要求学生“通过阅读以上两则材料,并结合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历史影响”,借此引发学生对秦朝“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短暂历史理性思考,培养审辨性、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思维意识、思考品质并非一日形成,这是教学的长期任务。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有意识、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课程的教育价值自然能实现。
“善于挑动学生之间认识冲突的教师,才称得上是好教师”[4]。当然,在问题的设计上要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问题的目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对一些易引起矛盾冲突的问题,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表达权利,积极为学生创设平等、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说、能说和会说。巧用乡土考古成果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引发学生理性思考,不仅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发散,而且能使课堂活力四射,充满灵性。随着探究的深入,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也不断深入,思维向纵深推进,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四、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史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于对《课程标准》和教材学习内容的理解,一方面,尽量发掘、利用地方历史遗迹遗存,激活课堂。另一方面,也可将对家乡历史的教学延伸到课外,确定教学主题,指导学生实地参观、考察,增强直观感受,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从而提高学史能力。
例如,在指导八年级学生学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教师可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以“抗战中的陕西”为主题开展调查研究。
活动目标: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历史事物,搜集历史信息的能力。②学会实地考察的基本技能与方法。③通过参观、考察活动,进一步了解家乡历史,培育热爱家乡的情感。 ④通过汇报考察结果,提高学生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述能力。
活动步骤:①成立考察小组,选择考察对象。②实地考察、参观,查找相关资料。③进行综合分析,完成考察报告。
学生通过调查,逐步掌握查找和收集历史信息的途径和方式及运用材料多角度分析具体问题的方法,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学习者的角度看, “变学为用”“学以致用”,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走出课堂,触摸历史,了解家乡这片土地发生的故事,了解这里曾居住过的人,了解他们曾对民族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家国情怀浸入心田。
五、结语
综上所述,乡土课程资源是提高中学历史教学实效性的路径之一。中学阶段,学生生活在本乡本土之中,對本乡本土蕴藏的历史与文化,较容易产生兴趣,获取也相对容易。同时,乡土资源又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在教学中适当穿插,可以使课程内容更丰富、更鲜活。但在运用过程中,有两点必须注意:一是甄别与筛选。乡土资源灿若繁星,并非都能成为历史课程资源,合理选择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善于从中甄别、筛选出有价值、有意义的部分,将其改编成与课程内容衔接的教学素材。二是研究与使用。明确目标、优化方法,充分考虑课程资源的适用性,设计学生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知识到能力、从思维到素养,全面提高学生读史、学史能力,达到增强中学历史教学实效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罗宾·乔治·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2][3]任世江.初中历史课程“点—线”解析(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集团,2018.
[4]钟启泉.课堂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关键词:乡土资源;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2-24 文章編号:1674-120X(2020)03-0101-02
对陕西省中学历史课程教学而言,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在教学中对其合理开发、有效利用,不仅有助于学生感知、领悟和理解历史,引发其对历史问题的理性思考,培养其思维品质,提高其学习历史的能力,增强中学历史课程的实效性;更能引导其形成“对国家、民族和文化的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本文主要针对合理利用乡土课程资源,以提高中学历史教学实效性进行探索。
一、创设历史情景,初步感知历史
历史呈现方式丰富而多样。《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之“知识与能力目标”中强调:“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包括文献材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遗迹、影像、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定的历史情景想象。”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采取有效手段,充分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挖掘其蕴含的知识内容和精神财富,融入中学历史课程,与教材内容相辅相成,共同实现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教师可利用历史文化类视频节目创设历史情景,使学生初步感知历史。在教学中,先声夺人的导入新课环节至关重要,导入新课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把利用乡土资源创设历史情景作为教学铺垫,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
七年级学生进入中学时间不长,对历史课程感受不深,例如,在教授“原始的农耕生活”时,教师可借助半坡遗址出土地点在西安的地域优势,利用国家博物馆的文博类节目“原始密码——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创设历史情景,导入新课。这样的设计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密切了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对家乡原始先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兴趣,对原始先民的生活场景进行合理想象,对历史形成初步感知,也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其实并不遥远。同时,从对“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蕴含的文化密码的解读中,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厚重、灿烂,感知中华文明的早期特征、先民的伟大创造,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情感目标水到渠成。
又如,教授“沟通之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时,教师可引用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中国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千年‘鎏金铜蚕’……见证了这段历史。”并出示 “西汉鎏金铜蚕”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图片,介绍“西汉鎏金铜蚕”的出土地点和外形特征。文物是古代现实生活的反映。“西汉鎏金铜蚕”的出土,说明陕西在西汉时就拥有了成熟的养蚕缫丝技术,是“丝绸之路”开始的地方,由此增强学生对“丝绸之路”和家乡历史的初步认识。
二、模拟历史场景,培养历史想象力
历史是一门需要想象力的学科。“历史学是通过对证据的解释而进行的……历史学的程序或方法根本上就在于解释证据。” [1]很多考古结论的得出都是随着考古探测的深入发展对前期初步想象的证明。在这一过程中,合理想象是很重要的。
青铜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生容易理解的中华文明的典型代表。陕西是青铜器的故乡。陕西历史博物馆和宝鸡青铜博物院都存有大量青铜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中的“利簋”“西周毛公鼎”等都是在陕西出土的文物。在教授“青铜器与甲骨文”时,教师可设计教学目标“欣赏青铜器的艺术成就,想象青铜工艺的各个环节,感受青铜文化的辉煌”。在完成青铜器的种类、用途、主要代表等教学内容后,引导学生合理想象青铜器铸造工艺流程、铸造方法,还原铸造现场。根据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学者大致得出了铸造青铜器的程序和工艺,但其中一些细节也是想象和推测。教师在备课环节应广泛了解学术成果,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的想象要考虑到历史条件、历史环境等因素,切不可不假思索、漫无边际。“学会按照历史条件想象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培养思维能力。” [2]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感受到祖先的智慧创造和青铜文化的辉煌成就,预设的教学目标达成。
再现历史场景或想象历史情境是培养学生历史理解能力的必由之路。同样,在教授“张骞出使西域”时,教师引导学生尽量还原历史场景,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张骞的艰辛及其不辱使命的精神。还原历史场景、理解历史,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在这方面,教师一定要加强学习,求真务实,尽量全面占有资源,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想象就会出现偏差,甚至错误。若如此,不仅不能达成教学目标,甚至还会教给学生错误的历史知识,与教学初衷背道而驰。
三、拓展学生思维,引发理性思考
众所周知,证据是历史的认知路径。“历史只能是证据再现,证据就是史料。考古发现一般都是第一手的原始史料,是当时的历史遗存,是最可靠、最直接的证据。”[3]教师应利用考古成果进一步开阔学生视野,设计问题,拓展学生思维,引发理性思考。西安市阎良区曾是秦都栎阳,是“商鞅变法”及成语“徙木立信”的发生地,被后世誉为“改革之都”。例如,在讲到“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一课时,教师可适度介绍古栎阳(今阎良)考古情况,并设计问题链:秦国需要一场改革吗?改革内容切实可行吗?改革结果如何?结合教材“商鞅铜方量”插图和材料研读,引发学生理性思考,师生互动,充分探究,突破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入,感受到2000多年前的改革之风强劲有力,领悟到中华民族深知“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道理,顺应时代的改革促进了社会进步,也理解了今天深化改革的伟大意义。 在学生学有余力的情况下,教师可将教学引申一步,出示材料:西汉贾谊、董仲舒等认为,变法使秦民“贪戾、好利、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中说,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要求学生“通过阅读以上两则材料,并结合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历史影响”,借此引发学生对秦朝“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短暂历史理性思考,培养审辨性、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思维意识、思考品质并非一日形成,这是教学的长期任务。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有意识、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课程的教育价值自然能实现。
“善于挑动学生之间认识冲突的教师,才称得上是好教师”[4]。当然,在问题的设计上要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问题的目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对一些易引起矛盾冲突的问题,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表达权利,积极为学生创设平等、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说、能说和会说。巧用乡土考古成果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引发学生理性思考,不仅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发散,而且能使课堂活力四射,充满灵性。随着探究的深入,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也不断深入,思维向纵深推进,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四、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史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于对《课程标准》和教材学习内容的理解,一方面,尽量发掘、利用地方历史遗迹遗存,激活课堂。另一方面,也可将对家乡历史的教学延伸到课外,确定教学主题,指导学生实地参观、考察,增强直观感受,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从而提高学史能力。
例如,在指导八年级学生学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教师可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以“抗战中的陕西”为主题开展调查研究。
活动目标: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历史事物,搜集历史信息的能力。②学会实地考察的基本技能与方法。③通过参观、考察活动,进一步了解家乡历史,培育热爱家乡的情感。 ④通过汇报考察结果,提高学生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述能力。
活动步骤:①成立考察小组,选择考察对象。②实地考察、参观,查找相关资料。③进行综合分析,完成考察报告。
学生通过调查,逐步掌握查找和收集历史信息的途径和方式及运用材料多角度分析具体问题的方法,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学习者的角度看, “变学为用”“学以致用”,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走出课堂,触摸历史,了解家乡这片土地发生的故事,了解这里曾居住过的人,了解他们曾对民族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家国情怀浸入心田。
五、结语
综上所述,乡土课程资源是提高中学历史教学实效性的路径之一。中学阶段,学生生活在本乡本土之中,對本乡本土蕴藏的历史与文化,较容易产生兴趣,获取也相对容易。同时,乡土资源又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在教学中适当穿插,可以使课程内容更丰富、更鲜活。但在运用过程中,有两点必须注意:一是甄别与筛选。乡土资源灿若繁星,并非都能成为历史课程资源,合理选择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善于从中甄别、筛选出有价值、有意义的部分,将其改编成与课程内容衔接的教学素材。二是研究与使用。明确目标、优化方法,充分考虑课程资源的适用性,设计学生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知识到能力、从思维到素养,全面提高学生读史、学史能力,达到增强中学历史教学实效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罗宾·乔治·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2][3]任世江.初中历史课程“点—线”解析(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集团,2018.
[4]钟启泉.课堂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