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批判的胡适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ome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5月底,红学大师周汝昌先生去世。在所有纪念文章中,都说到了胡适当年给他的“一切可能的便利与援助”(胡适给周先生的信)以及对他的高度评价,连《光明日报》也近乎破例地在周汝昌有关文章后“链接”《胡适与周汝昌的“红楼缘”》。关于帮助,大家都知道,周先生最早关于《红楼梦》文章发表后,胡适立即去信赞扬,并在1948年夏“慷慨地将珍贵的孤本《甲戌本石头记》用三层报纸包好”,借给他看。
  这是明的,其实胡适对他还有他自己都不知道的帮助。胡适在1960年11月19日夜里写给高阳的信中这样说:“你试看他的《新证》页30~37,便知我的《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我的敦诚的《四松堂集》稿本,都到了他的手里”,“《甲戌本脂砚斋》本是我借给他,由他兄弟两人分工影抄了一本。天地间止存我的原本和他们兄弟的影抄本,这个影抄本,他在书里从不敢提起,大概没有别人见过或用过。《四松堂集》稿本是我临时故意留给他用的,此时大概还在他手里。看他对此稿本的记载(页34),我当然明白他的意思了”。
  这里可看出,胡适读周汝昌的书不仅看得认真仔细,而且也近乎带着“考证”的意味了。但最主要的是道出了一个事实,胡适在周汝昌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对《红楼梦》和曹学芹考证有关键作用的《四松堂集》留给了他。周先生和其兄历50年苦功,浸淫兄弟父女两代三个人心血,皇皇十巨册的《石头记会真》应该说从一开始就得到了胡适的“护佑”。无怪胡适能自豪地说:“关于周汝昌,我要替他说一句话,他是我在大陆上最后收到的一个‘徒弟’”,“可以算是我的一个好‘徒弟’”,“周汝昌是我的‘红学’方面的一个最后起、最有成就的徒弟”。
  然而,周汝昌却在书中批判了胡适,甚至骂了老师,什么“妄人”,什么“风头主义”。虽然次数不多,虽然后来该书的责任编辑说,是为了让书顺利过关自作主张加上的,虽然是那个时代所逼,但周汝昌还是充满了歉意。不过,当时胡适读到此书,还是给予了充分理解。1954年胡适生日那天,给沈怡的信中说:“周君此书有几处骂胡适,所以他可以幸免,俞平伯的书,把‘胡适之先生’字样都删去了,有时改称‘某君’。他不忍骂我,所以他该受清算了!其实我的朋友们骂我,我从不介意,如周君此书。”
  不仅理解,他还能在书中看出对他的感谢,即如上引给高阳的信,周汝昌“在形式上不能不写几句骂我的话,但在他的《新证》里有许多向我道谢的话,别人看不出,我看了当然明白的”,“他虽不明说向我道谢,我看了自然明白”。所以吴相湘读了周汝昌的书,写信给胡适说:“清算‘胡适思想’的工作真是白费了”,“适之的幽灵果然还附在一些人的身上”。
  不仅如此,他更看重的是书的价值。“汝昌的书,有许多可批评的地方,但他的功力真可佩服”,为此他托人四处买此书,并赠送有关图书馆收藏,“我大索香港市场,买得四册,留两册与台大与史语所”,并常常向人推荐此书,比如对沈怡,“《红楼梦新证》已三版,香港可买到,你若没见此书,我盼望你寻一部来看,这是一部很值得看的书”,“你在曼谷如找不到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可向香港、东京找”。
  不仅对周汝昌如此,正如他自己所说,对朋友们所“骂”,他基本上都从理解的角度去看待。1951年底,大陆各高校掀起清除胡适影响批判胡适的高潮,各路专家学者纷纷发言表态,对能看到的胡适都认真读过。虽然他对唐德刚说基本上不值一驳,虽然对极少数人的一味谩骂和无限上纲表示愤怒,但对朋友们的,他基本上都去寻找其中合理肯定的一面,对朱光潜先生的《澄清对于胡适的看法》,胡适不仅在文中多处加了注重号,而且加了一个赞扬性的批语:“此文是一个会做文章的人写的。”对蔡尚思的批判,“蔡尚思是一个有神经病的人,但他写《胡适反动思想批判》,还参考了不少书,引了我许多话。”对顾颉刚的批判,“颉刚说的是很老实的自白。他指出我批评他的两点,也是他真心不高兴的两点。”
  胡适为什么能够如此?一方面,他深深知道朋友们处在那个环境下的无奈;一方面是他自己要有疑处不疑的为人态度,克服“正义的火气”的为文态度,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自信且宽广的胸怀。■
其他文献
冯玉祥送“礼”  1928年的一天,当时的南京市市长刘纪文大摆婚宴,刘府门前车水马龙,贺喜的人络绎不绝,各种礼物堆成了山。这时,当差的禀报,冯玉祥的礼物到了。刘纪文一听顿时眉开眼笑,因为他知道,冯玉祥从来不给当官的送礼。当初他给冯玉祥送喜帖时,冯只是不冷不热地说:“我从来不嗜烟酒。不过你是南京的父母官,大喜之日,我一定送点薄礼。”刘纪文认为冯玉祥只是客套,没想到真的来送了礼,这面子确实不小。他高声
期刊
同治十一年(1872)三月十二日,六十二岁的曾国藩在儿子曾纪泽的搀扶下散步,他说:“我这辈子打了不少仗,打仗是件最害人的事,我曾家后世再也不要出带兵打仗的人了。”忽然,他连呼“脚麻”,倒在儿子身上,瞬时已不能说话了。临危之际,他抬手指了指桌子上早已写好的遗嘱,大意如下:  我做官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来徒伤,十分惶恐惭愧。今将永别,特立四条以教汝兄弟。一是慎独则心里平
期刊
张奚若痛斥蒋介石  西南联大时期,有一次张奚若去参加国民参政会,他发言抨击国民党的腐败和蒋介石的独裁。蒋打断他的发言插话说:“欢迎提意见,但别太刻薄!”张奚若一怒之下拂袖而去。下次参政会再开会时,他接到寄来的通知函和路费,当即回一电报:“无政可议,路费退回。”从此,再不出席国民参政会。  王照的短视  1898年,近代改革家王照对康有为说:“我看只有尽力多立学堂,渐渐扩充,风气一天一天改变,才能实
期刊
有学问方可为官,这是很多小人物能走上官场的必修课。古人读书做学问多是为了做官,这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是显而易见的。官与荣耀是交织在一起的,一个人能否做官以及官级大小,就成了衡量其成就价值的主要标志。官做得越大,他的学问越大,成就越大,人们相信他的人生价值就会越高,然后是顶礼膜拜。  读书人古时称“儒生”或“士人”,是对古代知识分子的统称。士人历来都有着独立的自我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居庙堂之
期刊
古人说,诗可以兴、观、群、怨。在唐代,对士子们来说,诗最重要的作用,恐怕不是用来发牢骚什么的,而是用作考公务员的敲门砖。唐代以诗赋取士,诗作得好,就有可能考中进士做官,一下子改变身份地位,光宗耀祖,封妻荫子。  有人做过计算,现代有人如果考中公务员,他这一生得到的工资津贴医疗住房等各种收入福利,差不多等于400万元人民币。唐代进士的待遇也绝不比现代公务员差,但很多人考几十年,五十多岁了还考不上,故
期刊
宋真宗在《劝学篇》中有如是说法:“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向读书人昭示了做官的好处:居庙堂者易发财,做高官者有特权。于是,千余年历史中,国人争相角逐官位,创造了有中国特色的历史——官国。“官”成了一个特殊名词,它是权力的化身,也是特权的象征。一个好官,他可能如包拯般严明,也可能如海瑞般清廉;而一个坏官,他可能为了集团利益抛弃良心,为了政绩考核抛弃道德,更有甚者,甚至
期刊
中国社会重读书、重仕宦,人们为出人头地,必得读书。而读书并不是目的,只是手段。中国人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并不是对知识的崇拜,而是对权力和特权及物质的崇拜。隋朝以后,科举实行,读书人白首皓经、穷其一生。科举劝学,以宋代尤甚。宋真宗《劝学篇》云:“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
期刊
“您贵姓?”是中国很常见的问候语。姓氏在中国文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有着独特的魅力。历史上,姓氏大家族成员众多。据调查统计,目前中国2万姓氏已经消失,仅余4100个常见姓。那么,这些姓氏又有着怎样的历史?  莽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人数极少。在中国的姓氏排行榜上,莽姓未进入前3000位,目前仅分布在吉林省的吉林市、长春市,云南省的保山县、红河州金平县等地。  早在西周时期,史籍《
期刊
古代帝王的统治术又称“人君南面术”。人君南面术与道家有密切关系,其核心内容是“清静”和“无为”。所谓“清静”,就是清心寡欲,谦虚礼让;所谓“无为”,并非什么事都不干,而是不把自己的办法拿出来,先向臣下要办法,通过发掘臣下的才智以为己用,以收“无为而无不为”之效。《吕氏春秋》认为:“有道之主,以不知为道,以奈何为宝。”  既然人君南面术强调君王要少说话、少做事,那么君王有什么事可做呢?古代智者认为,
期刊
现代人说起八股,往往摇头。其实就是古代人,大多对它也没什么好印象。古人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愚钝,咱们看出了八股文的坏处,他们其实也都看出来了。问题是,其他的替代方案可能还不如八股考试呢!于是,在八股取士的制度下,闹出了很多心酸的笑话。  有学者认为八股戕害学问  很多学者都认为八股这个东西败坏人心,戕害学问。比如顾炎武说:“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廿一史废。”他认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