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小学数学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A-
0090-01
教学,其实是教师引导的艺术。教师灵活的指导、积极的参与、适度的引导会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热情,能够彰显教师的主导作用。笔者在连续执教《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的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引导的巨大作用。在此,结合本人的尝试,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依托生活元素,丰富学习感知
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的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
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的内容时,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火柴盒、文具盒、牛奶盒、墨水盒、长方体的模型等实物,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归类;其次,引导学生根据低年级学习所获得的经验,简单地判断出这些物体的名称,使长方体、正方体的表象得以呈现出来;再次,组织学习研讨活动,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准备好的长方体,并组织想一想、议一议等活动,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从而丰富学生的感知,使长方体的基本模型得以生成,并与真实的物体产生科学的连接,达到抽象的形与具体物的有机结合。以具体真实的物品为学习素材,给学生一种熟悉的感触,不仅能唤醒学生的有意注意,还能帮助学生唤醒已有的经验,从而迅速地丰富长方体认知的表象。组织摸一摸、看一看、议一议等活动,能够进一步丰富学生对长方体的感知,从而为深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操作引领,促进学习深入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的职责是引领,是必需的扶持,而不是传声筒和灌输者。让学生走在探索的最前沿,能改善学习的环境,能激发深入探究的兴趣,为深入学习注入不竭的动力。
在“长方体特征”的研究学习活动中,笔者首先创设师生共同活动的教学情境,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土豆、小刀。教师演示操作:切一刀得到一个面,切第二刀得到第二个面、一条棱,切第三刀得到第三个面、三条棱、一个顶点,再切三刀得到一个长方体。其次,指导学生回顾教师的操作,并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尝试切割。在一刀一刀的切割中,一个个面浮现出来,一条条棱凸显出来,一个个顶点显露出来。再次,引导学生比一比“看谁切得既快又像”(学生切割后,展示切出的长方体),使活动由操作层面走向审美层面,更迈向智慧层面。学生在反复汇报、不断争辩中,能够清晰地感悟到土豆变成长方体的过程,这就是探索长方体的点、线、面(顶点、棱、面)三个维度的研究过程。在教师的指导和提示下,学生满怀热情地研究长方体。切土豆的游戏,为探究长方体的特征积累了表象,奠定了基础。利用比赛,通过“快”“像”两个评价标准,使学生的手、脑充分动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切长方体的活动中,逐步建构长方体的特征,在回顾和反思中逐步深化表象,触及知识的本质。活动提供了知识与技能的支持,保障学生顺利地开展学习;促进了学生自主研究和合作学习意识的培养,凸显了小组研究的价值;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训练,发展了学生的能力和思维。
三、强化实践反思,加快认知建构
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真实的实践操作活动,更要引领学生反思活动现象,提炼数学知识,从而科学建构认知,以实现由直接经验向理性认知的过渡,实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嬗变。
在“正方体的特征”的学习中,笔者没有刻意地讲解,而是引导学生再度活动,在学生具体的实践反思中使数学学习成为一个整体。笔者提出“学完了长方体,你还知道什么立体图形呢”“用好你的学具篮中的材料,做出一个与长方体不一样的立体物品”等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选材、组拼正方体的活动。同时,指导学生对操作成果进行辨析,引发更多的学习思考,也让学生在比较中获得正方体的特征。简单的活动,克服了正方体认识学习的局限,让学生在做中体会到正方体的特殊性,并在不同立体图形的比较中深化自己的感悟。特别是学生对有2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的解读和辨析,会让学生更理性地把握正方体的特征。同时,不同学习成果的汇报,也揭示了正方体和长方体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使这类立体图形的共性知识(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得以科学地呈现出来。
笔者把新知的学习改成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后,再动脑,通过做和说将自己的感知、思考呈现出来,并利用集体展示的平台,让学习成为一种思想的交互活动。学生自觉地反思操作的过程,把过程中的感悟展示出来,在不断展示、相互评析的过程中逐步凸显每一个知识点,这无疑会丰富学生的感知。
(责编 雷 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A-
0090-01
教学,其实是教师引导的艺术。教师灵活的指导、积极的参与、适度的引导会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热情,能够彰显教师的主导作用。笔者在连续执教《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的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引导的巨大作用。在此,结合本人的尝试,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依托生活元素,丰富学习感知
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的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
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的内容时,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火柴盒、文具盒、牛奶盒、墨水盒、长方体的模型等实物,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归类;其次,引导学生根据低年级学习所获得的经验,简单地判断出这些物体的名称,使长方体、正方体的表象得以呈现出来;再次,组织学习研讨活动,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准备好的长方体,并组织想一想、议一议等活动,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从而丰富学生的感知,使长方体的基本模型得以生成,并与真实的物体产生科学的连接,达到抽象的形与具体物的有机结合。以具体真实的物品为学习素材,给学生一种熟悉的感触,不仅能唤醒学生的有意注意,还能帮助学生唤醒已有的经验,从而迅速地丰富长方体认知的表象。组织摸一摸、看一看、议一议等活动,能够进一步丰富学生对长方体的感知,从而为深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操作引领,促进学习深入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的职责是引领,是必需的扶持,而不是传声筒和灌输者。让学生走在探索的最前沿,能改善学习的环境,能激发深入探究的兴趣,为深入学习注入不竭的动力。
在“长方体特征”的研究学习活动中,笔者首先创设师生共同活动的教学情境,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土豆、小刀。教师演示操作:切一刀得到一个面,切第二刀得到第二个面、一条棱,切第三刀得到第三个面、三条棱、一个顶点,再切三刀得到一个长方体。其次,指导学生回顾教师的操作,并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尝试切割。在一刀一刀的切割中,一个个面浮现出来,一条条棱凸显出来,一个个顶点显露出来。再次,引导学生比一比“看谁切得既快又像”(学生切割后,展示切出的长方体),使活动由操作层面走向审美层面,更迈向智慧层面。学生在反复汇报、不断争辩中,能够清晰地感悟到土豆变成长方体的过程,这就是探索长方体的点、线、面(顶点、棱、面)三个维度的研究过程。在教师的指导和提示下,学生满怀热情地研究长方体。切土豆的游戏,为探究长方体的特征积累了表象,奠定了基础。利用比赛,通过“快”“像”两个评价标准,使学生的手、脑充分动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切长方体的活动中,逐步建构长方体的特征,在回顾和反思中逐步深化表象,触及知识的本质。活动提供了知识与技能的支持,保障学生顺利地开展学习;促进了学生自主研究和合作学习意识的培养,凸显了小组研究的价值;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训练,发展了学生的能力和思维。
三、强化实践反思,加快认知建构
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真实的实践操作活动,更要引领学生反思活动现象,提炼数学知识,从而科学建构认知,以实现由直接经验向理性认知的过渡,实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嬗变。
在“正方体的特征”的学习中,笔者没有刻意地讲解,而是引导学生再度活动,在学生具体的实践反思中使数学学习成为一个整体。笔者提出“学完了长方体,你还知道什么立体图形呢”“用好你的学具篮中的材料,做出一个与长方体不一样的立体物品”等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选材、组拼正方体的活动。同时,指导学生对操作成果进行辨析,引发更多的学习思考,也让学生在比较中获得正方体的特征。简单的活动,克服了正方体认识学习的局限,让学生在做中体会到正方体的特殊性,并在不同立体图形的比较中深化自己的感悟。特别是学生对有2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的解读和辨析,会让学生更理性地把握正方体的特征。同时,不同学习成果的汇报,也揭示了正方体和长方体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使这类立体图形的共性知识(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得以科学地呈现出来。
笔者把新知的学习改成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后,再动脑,通过做和说将自己的感知、思考呈现出来,并利用集体展示的平台,让学习成为一种思想的交互活动。学生自觉地反思操作的过程,把过程中的感悟展示出来,在不断展示、相互评析的过程中逐步凸显每一个知识点,这无疑会丰富学生的感知。
(责编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