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秋十月,当您踏上位于山西南部太岳东南麓的安泽县,映入眼帘的是一幢高高耸立、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大楼,它正是新落成的广电大楼;当您走进千家万户,您还会看到40套清晰的电视节目给小城带来的温馨。在一年零五个月里,安泽广电人在以郭贵富为领导的一班人带领下,发扬老区艰苦奋斗、敢打硬仗、连续作战的精神,一手抓大楼施工建设,一手抓网络改造工程,实现了两手抓、两手都硬,并驾齐驱、双重达效的目标,创造出基础设施建设和广电网络改造两轮辉煌,在安泽广电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是一班人共有的性格
2003年2月9日,春节刚过,乍暖还寒,郭贵富由安泽县一个大镇书记调任广电中心主任。上任伊始,耳闻目睹的现状远比他想像中的困难多得多。办公室大都是20世纪60年代、80年代的砖木结构,年久失修,房顶漏雨,墙壁裂缝,每到雨天,机房的机器只能蒙着雨布工作;电视网络是带宽只有300兆、节目传输只有20套的电缆网络。十多年的风吹雨淋,主干线路严重老化,故障频发,信号不清,时有中断,群众怨声载道;机关设施陈旧,装备落后,仅有一部老掉牙的212吉普车;事业费不仅难以养活自己,还欠下60多万元的债务;职工人心涣散,广电事业前景渺茫,社会评价不佳。
郭贵富感到,要重振广电旗鼓,必须在换环境上做文章,在硬件设施上搞突破。他和一班人共同商量,提出了“换环境,树形象,强素质,增效益”十二字方针和“一年夯实基础,二年完善管理,三年效益大增”的工作目标。当时的广电中心可谓一穷二白,要建设一座多功能办公楼谈何容易。郭贵富不厌其烦地找县委、政府的主要领导,讲现状、谈打算,不失时机地请领导到单位搞视察,千方百计地解决广电中心办公落后的问题。功夫不负有心人,兴建广电大楼项目终于被县委、政府列入议事日程。2003年全县三级干部大会正式宣布,总投资240万元、占地114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的广电中心大楼为本年度十大重点工程之一。2003年4月16日,伴随着阵阵鞭炮声,广电大楼正式破土动工。在历时一年多的施工过程中,郭贵富跑上跑下,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使广电大楼于2004年8月底正式投入使用。
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是一班人的奋力追求
面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郭贵富果断决定,对县城及周边村落进行网络升级改造。为求得真经,他和一班人跑临汾,到省城,向有关专家请教,实地参观学习,回来后,很快向县委、县政府递交了《关于对县城有线电视网络进行光缆改造的报告》。不久得到了批复,并以政府名义下发了文件。报告批了、文件转了,然而光缆宽带网络改造初步预算总投资需要二百多万元,怎么办?经反复考虑,他们采取了政府投一点、施工单位垫付一点、广大电视用户收一点的“三点式”办法,政府首期投资70万元用于启动资金。经过严格的公开招标、议标,确立具有较高水平和一定经济实力的西安万博有限责任公司为网改技术合作单位。2003年10月3日,860兆光电混合网络升级改造拉开了帷幕。
网络改造,涉及到广大用户的切身利益,为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他们本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花小钱、办大事”的原则,能自己干的绝不雇人干,在架设主干线路的前期阶段,中心平时只留3人值班,其余人员全部进入施工一线,为了使一期主干线路工程在大地封冻之前完成,郭贵富同他的一班人和职工们日夜战斗在一起,每天早5时出工,晚10时收工。1月份正是数九寒天,平均气温零下十多度,手触钢丝就会沾去一层皮,广大职工和技术人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畏严寒,顶风冒雪,上房爬墙,打洞越沟,手冻裂了,贴点胶布,脚冻木了,在地上踩一踩……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经过7个月的艰苦奋斗,2004年5月8日,860兆光电混合网络改造工程终于胜利完工,县城及周边村庄都能看到40套清晰的电视节目,为安泽县文化建设,为丰富山区群众的文化生活,广电人作出了他们的贡献。
勇于开拓、打造新形象是一班人不懈的追求
在一年零五个月里,以郭贵富为领导的一班人,不仅实现了广电人多年的夙愿,也圆了全县人民的一个梦想。在胜利的喜悦面前,他们没有丝毫懈怠。硬件设施上去了,软件也必须跟上。为进一步提升形象,他们从抓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入手,每天坚持班前一小时的学习制度,学习政治、时事、法律和业务,采取多种手段,提高全员素质,一年中曾派出8人参加新闻采编培训,4人参加网络技术培训。同时,大胆进行人事制度改革,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4名播音编辑人员。为了搞好自身建设,置身于公众监督之中,聘请7名行风评议监督员,定期召开座谈会,向社会各界发放征求意见表,倾听来自方方面面的意见。此外,他们还投资6万余元,为70岁以上单独居住的老人免费安装157户。
在新闻宣传上,他们紧紧围绕县里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积极办好自办节目,每日《安泽新闻》已成为广大群众了解安泽、掌握县情的必看节目。今年国庆期间,在临汾市组织的“广电之声”文艺汇演中,他们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均获奖项,捧回“金马奖”和“最佳组织奖”。近二年,单位连连获奖,先后被县委、县政府评为“重点项目建设奖”,荣获“双文明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称号;被临汾市委、市政府评为“反邪教先进单位”;被市局评为“安全播出、信息工作、卫星地面接受设施先进单位”。
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是一班人共有的性格
2003年2月9日,春节刚过,乍暖还寒,郭贵富由安泽县一个大镇书记调任广电中心主任。上任伊始,耳闻目睹的现状远比他想像中的困难多得多。办公室大都是20世纪60年代、80年代的砖木结构,年久失修,房顶漏雨,墙壁裂缝,每到雨天,机房的机器只能蒙着雨布工作;电视网络是带宽只有300兆、节目传输只有20套的电缆网络。十多年的风吹雨淋,主干线路严重老化,故障频发,信号不清,时有中断,群众怨声载道;机关设施陈旧,装备落后,仅有一部老掉牙的212吉普车;事业费不仅难以养活自己,还欠下60多万元的债务;职工人心涣散,广电事业前景渺茫,社会评价不佳。
郭贵富感到,要重振广电旗鼓,必须在换环境上做文章,在硬件设施上搞突破。他和一班人共同商量,提出了“换环境,树形象,强素质,增效益”十二字方针和“一年夯实基础,二年完善管理,三年效益大增”的工作目标。当时的广电中心可谓一穷二白,要建设一座多功能办公楼谈何容易。郭贵富不厌其烦地找县委、政府的主要领导,讲现状、谈打算,不失时机地请领导到单位搞视察,千方百计地解决广电中心办公落后的问题。功夫不负有心人,兴建广电大楼项目终于被县委、政府列入议事日程。2003年全县三级干部大会正式宣布,总投资240万元、占地114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的广电中心大楼为本年度十大重点工程之一。2003年4月16日,伴随着阵阵鞭炮声,广电大楼正式破土动工。在历时一年多的施工过程中,郭贵富跑上跑下,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使广电大楼于2004年8月底正式投入使用。
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是一班人的奋力追求
面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郭贵富果断决定,对县城及周边村落进行网络升级改造。为求得真经,他和一班人跑临汾,到省城,向有关专家请教,实地参观学习,回来后,很快向县委、县政府递交了《关于对县城有线电视网络进行光缆改造的报告》。不久得到了批复,并以政府名义下发了文件。报告批了、文件转了,然而光缆宽带网络改造初步预算总投资需要二百多万元,怎么办?经反复考虑,他们采取了政府投一点、施工单位垫付一点、广大电视用户收一点的“三点式”办法,政府首期投资70万元用于启动资金。经过严格的公开招标、议标,确立具有较高水平和一定经济实力的西安万博有限责任公司为网改技术合作单位。2003年10月3日,860兆光电混合网络升级改造拉开了帷幕。
网络改造,涉及到广大用户的切身利益,为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他们本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花小钱、办大事”的原则,能自己干的绝不雇人干,在架设主干线路的前期阶段,中心平时只留3人值班,其余人员全部进入施工一线,为了使一期主干线路工程在大地封冻之前完成,郭贵富同他的一班人和职工们日夜战斗在一起,每天早5时出工,晚10时收工。1月份正是数九寒天,平均气温零下十多度,手触钢丝就会沾去一层皮,广大职工和技术人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畏严寒,顶风冒雪,上房爬墙,打洞越沟,手冻裂了,贴点胶布,脚冻木了,在地上踩一踩……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经过7个月的艰苦奋斗,2004年5月8日,860兆光电混合网络改造工程终于胜利完工,县城及周边村庄都能看到40套清晰的电视节目,为安泽县文化建设,为丰富山区群众的文化生活,广电人作出了他们的贡献。
勇于开拓、打造新形象是一班人不懈的追求
在一年零五个月里,以郭贵富为领导的一班人,不仅实现了广电人多年的夙愿,也圆了全县人民的一个梦想。在胜利的喜悦面前,他们没有丝毫懈怠。硬件设施上去了,软件也必须跟上。为进一步提升形象,他们从抓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入手,每天坚持班前一小时的学习制度,学习政治、时事、法律和业务,采取多种手段,提高全员素质,一年中曾派出8人参加新闻采编培训,4人参加网络技术培训。同时,大胆进行人事制度改革,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4名播音编辑人员。为了搞好自身建设,置身于公众监督之中,聘请7名行风评议监督员,定期召开座谈会,向社会各界发放征求意见表,倾听来自方方面面的意见。此外,他们还投资6万余元,为70岁以上单独居住的老人免费安装157户。
在新闻宣传上,他们紧紧围绕县里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积极办好自办节目,每日《安泽新闻》已成为广大群众了解安泽、掌握县情的必看节目。今年国庆期间,在临汾市组织的“广电之声”文艺汇演中,他们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均获奖项,捧回“金马奖”和“最佳组织奖”。近二年,单位连连获奖,先后被县委、县政府评为“重点项目建设奖”,荣获“双文明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称号;被临汾市委、市政府评为“反邪教先进单位”;被市局评为“安全播出、信息工作、卫星地面接受设施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