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散文中身体意识的重构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xdai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托马斯·哈代诗歌表现能力非凡。本文通过对哈代诗作《针线盒》的文本细读研究,推断出哈代的悲剧构建技巧在于利用简洁的文字制造广泛的审美空间,引导读者依据貌似晦涩的只言片语勾勒出悲剧清晰明朗的轮廓,以强烈的前后反差(如人物表情)使人物命运及哲学化的思索归于无力感。进而指出哈代创作思想的出发点是具有宿命论色彩的绝对悲观主义。
  关键词:托马斯·哈代 《针线盒》 悲观主义
  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的小说研究一直是文学界的“显学”。哈代诗歌研究兴起之后,学者逐渐意识到通过解读他的诗作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勾勒出哈代的思想。同时,哈代诗歌创作的技艺并不亚于甚至超越了他的小说。英国文学批评家伯纳德·伯贡齐(Bernard Bergonzi)早在哈代诗歌研究刚刚起步时(20世纪70年代)就曾谈到:“直到最近几年,人们才普遍承认,哈代是一个伟大的诗人,至少他作为诗人像作为小说家一样伟大。”英国诗人菲利普·拉金(Philip Larkin)则称哈代为“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1}。哈代诗歌受到盛赞,其创作技巧必然精湛。本文选择通过审视哈代的一首诗歌,展示其以简练语言构建复杂悲剧的能力。这种悲剧的构建手法为读者创造出充足的审美空间。
  托马斯·哈代(1840-1928)于1914年创作了一首短诗《针线盒》(“The Workbox”)。该诗属于其后期作品,创作技巧堪称老辣。哈代的悲剧意识贯穿于其诸多小说名著之中,这首小诗描述了一对乡村夫妻的对话,简单的场景后隐藏着痛人心扉、不为人知的事件。令人读罢悲伤的情绪萦绕心头,而哈代文字构建的故事却清晰起来。哈代曾在给好友克莱夫·霍兰的信件中说道:“如果你读过我的诗集,你从中获悉的有关我个人的详细情况将胜过我们的会晤。诗中表达的事情比小说明朗。”{2}诗歌的魅力即在于此,笔者将其称为“晦涩后的明朗”。
  诗歌的第一节诗人用寥寥数笔勾勒出会话双方的关系、身份:
  “看呀,亲爱的新娘子,送你一个针线盒。/是用上好的橡木做的。”/他是村里的木匠;/她是外乡嫁来的。{3}
  丈夫对妻子的称呼亲昵,原文为“little wife”相当于现代口语中的“wifie”,此处笔者将其翻译为“新娘子”以突出二人亲密、甜蜜的关系。“针线盒”是19世纪英国乡村生活家居必备品,丈夫将其作为礼物赠予妻子,我们从中可以推断出二人新婚不久,这是一个合乎逻辑的解释。哈代仅用一个表达就交代清楚了二人的关系。接下来是对他们的身份的介绍,丈夫是本地人,一个木匠,而妻子则是外地来的,一个新媳妇儿。这个看似漫不经心的铺垫,实则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丈夫递上礼物,/妻子笑眯眯迎上来,/对他说:/“真好,肯定能用一辈子呢!”
  新娘子情绪很好,面对丈夫赠予的礼物,她的回答是“一辈子”,一方面二人亲密的关系从妻子的语言中得到印证;另一方面,这个“一辈子”是某种承诺又是某种对未来美好、漫长生活的憧憬。
  “当然啦,可耐用啦!/这块木材啊/是用剩下的棺材料做的,哎,可怜的约翰·维伍德,/不知道怎么地,可怜的小伙儿就死了。”
  这段话丈夫道出木材的来历,竟是用做棺材的边角料制作的,读者初读会觉得有些怪异,但联想到上文中提过这位丈夫的职业是一位木匠,便也释怀了,想必制作棺材也属于他的业务范围。诗中的第三位人物在这一节出场了,死者是一个年轻人,死因不明。故事发展到这里,会话的情节依然是乡村夫妇间的日常闲话而已。接着,丈夫由这个陌生人的死联想起命运的无常,开始了一番抒情:
  “哎,你看看这针线盒上木头的花纹。/貌似到边缘的地方就断了,/其实啊,连着一块的花纹在地底下呢!/就在那棺材上。”//
  “做盒子时我就想呢,/你说这一块木头的命运咋就这么天壤之别呢。/一块就能做成针线盒,跟着咱活人过日子。/一块就是那棺材料,埋进去就暗无天日咯!”
  丈夫展示了自己悲天悯人的情怀,一整块木头本是同根生,被劈开后就是永别,命运就是如此戏谑与无常。殊不知,这世间最悲怆的命运就是人类在承担。这时,丈夫看到自己的妻子表情怪异,似乎是受到惊吓的样子,对此,他的第一个反应是有可能刚刚提到的那个死者约翰·维伍德是妻子认识的,因为刚好是妻子的同乡呢。
  “哦,亲爱的,你的脸咋白森森的?/还把脸扭一边呢?/哦?难道你认识那小伙啊?/对了,他还是从你那村来的呢。”//
  “我怎么可能认识那年轻人呢?/尽管他是我的老乡。/他当年远走他乡的时候,/我肯定还是个小女孩呢!”
  匆忙间妻子的回答实际上出现了逻辑矛盾。第一,既然从不认识约翰,她怎么会知道什么时候约翰背井离乡的呢?这更像是一种慌乱情况下的口不择言,一种蹩脚的掩饰。第二,从丈夫和她自己对约翰的称呼“小伙子,年轻人”来看,约翰和他们的年纪应该相仿,怎么会有当年远走他乡时的年龄差距呢?我们可以断定,此处妻子是在说谎,她是认识约翰的,而且交情不浅。敏感的读者可以推理出,当妻子在丈夫面前极力否认认识另一位男性,一般来说是有难以启齿的隐情,泛泛之交何必隐瞒呢?
  可老实的丈夫并没有意识到妻子的谎言,于是做出第二个推理:妻子表情怪异,可能是因为想到这是用棺材料做的,所以心理恐惧。但是妻子也否认了,并及时终止了这一段对话:
  “啊!我真傻。/我明白了,你肯定害怕啦!/因为这是棺材料做的,/对不对。”
  “别……亲爱的,/别管我了,/这种意外的事情/对我没什么影响的。”
  这一段话其实只有一个中心思想“别再说了”。于是双方的对话到此结束。但作为一个语言大师、一位悲剧构建大师,哈代似乎还不打算放过读者。一段画外音收尾,把剧情推向高潮,把读者推入更大的一个审美距离:
  但是她的双唇依然在颤抖着,惨白的/她的脸依然侧向一边。/仿佛,她不但认识约翰,/甚至还知道——他是为何而死。   连续两个“依然”用得绝妙,这说明妻子自从听到约翰的死讯开始就一直是这样的表情,“惨白的”具备病态的内涵。这时她的情绪早已超越了所谓“害怕、震惊”,而是痛入骨髓的一种悲伤。“不但认识约翰,甚至知道他为何而死。”这是哈代留个读者的最后一个提示,读者的思绪由此变得纷乱,进而会随着诗歌人物的命运一同陷入哀伤。全文的伏笔,此刻聚集在了一起,把整个故事清晰地轮廓勾勒出来:新娘子嫁到了这个村庄,约翰是认识她的,两人应该有过一段情史,而且爱得深沉,约翰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点出现在这个陌生的村庄呢?想必他唯一的目的是想挽回自己的爱,但从诗歌开始时这对新婚夫妻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憧憬的是“一辈子”,约翰成为了局外人。接着,约翰就死在了那里,哈代告诉我们新娘子知道这位有情郎是为什么死的。读者知道了,为情而死,也许某刻对女孩的赌咒发誓就真的被付诸实践了。这种解读方式因为哈代前文中所作诸多限制,几乎是本诗唯一可行的解释,并非是读者的臆断。{4}
  理清哈代用晦涩手法叙述的这段明确的故事,笔者的心情被悲剧感染而低落,同时也由衷崇敬哈代的创作技巧。三位悲剧人物的命运让人唏嘘不已:第一位悲剧人物是诗歌中的丈夫,当全世界的读者都知道了他妻子和约翰的情史,都知道了约翰的死因,他却是唯一被蒙在鼓里的人,联想起诗中丈夫对木材命运的感叹,不禁令人觉得讽刺而哀伤,命运无常!第二位悲剧人物当属约翰,用死亡并没有换回自己的爱,只有自己棺材的木纹延伸到了心爱姑娘的生活中,这唯一的联系,如此苍白!但他们并不是这个悲剧的核心,最可悲的人物是这位新娘子,从诗中的描述来看她无意向丈夫坦白自己的过去,只能说“别再说了”。她对美好的生活充满了憧憬,那是“一辈子”的事,要一辈子用这个针线盒为丈夫缝补衣服,而现在,她面对这个针线盒会想起怎样的往事?她怎样面对这一辈子的生活?颤抖、惨白的嘴唇,不愿正面丈夫的脸颊,背后是挣扎痛苦的灵魂。
  言有尽,意无穷。诗歌结束,而主人公的生活在继续,读者的思绪仍纠结于人物之前、之后的故事。而这一切,归于无力感。悲剧的最高境界不过如此。当然,也有学者认为哈代并非一个绝对的、叔本华式的悲观主义者,其悲剧的背后往往保留着希望。{5}但就这首诗而言,哈代的悲观主义是绝对的,他通过若干的叙事技巧将这种绝对的悲观主义极致化了。哈代是用讽刺的手法揭示人类在命运面前的无力与无助:丈夫对木材的悲悯那两节诗歌简直就是哲学家的独白,哈代还直接用了“思考”这个字眼,但人类的智慧在命运面前有什么用呢?丈夫的思考改变不了自己和妻子的命运,他在悲悯他者(木材)的同时无法意识到自己也是悲剧的主角。
  {1} 飞白、吴笛译:《梦幻时刻——哈代书情诗选》前言,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年版。
  {2} 王佐良主编:《英国二十世纪文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版。
  {3} 本诗为作者自译。原文引自Stephen Greenblatt主编: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 Volume 2. Lodon: W.W. Norton & Company.2005:1882-1883.
  {4} 这种解读得到了学界的公认,详见:Brooks, Cleanth and Robert Penn Warren, Understanding Poetry. New York: Thomson Learning, 2001:42-43.
  {5} 颜学军:《哈代与悲观主义》,《国外文学》2004年第3期。
其他文献
摘 要:詹姆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一朵浮云》描写了爱尔兰知识分子的贫苦生活,展现了爱尔兰人的精神危机,通过意识流写作手法的应用,探讨了弥漫于都柏林的精神瘫痪,展示了社会环境对人的理想和希望的毁灭。  关键词:詹姆斯·乔伊斯 《一朵浮云》 精神危机 精神瘫痪  詹姆斯·乔伊斯是后现代文学的奠基者之一,一生颠沛流离,辗转于欧洲,靠写作维持生计,作品主要包括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青年艺术家的自画像》《
期刊
摘 要:赛珍珠的长篇小说《龙子》以抗战为主题,歌颂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壮举。小说的主题通过战争背景下的群众形象体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人物的语言、行为、态度以及行为和环境的变化等诸多因素中。从功能文体学的角度解读这些因素可以深入理解作品反映的中国人抗战壮举,了解中国人反抗意识的觉醒以及最终走上抗日道路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龙子》 功能文体学 抗战主题  1942年出版的《龙子》是赛珍珠创
期刊
摘 要:在传统文化笼罩下的古代中国,社会对于日渐进入中国人叙事生活中的“砖石雕刻艺术”表现出更加民族化的角色期望和时代召唤。作为主体性的工艺美术品类成为中国人心中向外人叙事和讲述个体超越物质世界的策略与诉求,它逐渐上升为一种民族内在的主体性话语,将得天独厚的砖石雕刻历史影像镌刻在砖与石这两种现实的文化承载体上,向世人诉说着砖石雕刻艺术的材料美、构成美、题材美,从而体现出中国传统的人文气息特性。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潘公凯先生的水墨作品为赏析对象,对其作品进行深入的赏析与解读,在现代潮流的冲击下,中国传统艺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成功转型并且不失传统精髓是每个艺术家创作时所面临的巨大问题,潘公凯先生以其深厚的水墨功力,独特的绘画风格在“中国传统水墨如何具有现代性”这一道路上努力实践着。他为未来水墨画的发展提供了示范的同时也寻找到一种可能,其独特的绘画格调值得细细品读。  关键词:水墨 格调 潘公
期刊
摘 要:潘岳是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悼亡诗》(其一)是其代表诗作之一。诗歌表达了潘岳为亡妻送葬归来后无法排遣的思念之情。艺术上语至淡而情至深,具有心理描写真实细腻、情景交融、多层次的时空叙述等特点,且用典浅近。潘岳《悼亡诗》开启了中国古代悼亡题材的先河,“悼亡诗”也成为悼念亡妻的经典诗篇。  关键词:潘岳 《悼亡诗》 思情 赏析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私怀谁克从,淹留亦
期刊
摘 要:席勒意识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分工化精细劳作、“科技理性”的发展对人的天性造成了损害;席勒发现了“游戏冲动”和审美是发展完美人性的途径;席勒认为,自然特性的主体内化会形成素朴人格,而自然特性的失落及在道德冲动触发下的归返倾向则形成感伤人格。生态学思潮对自然的推崇,印证了席勒对“自然”的坚守的前瞻性。  关键词:席勒 《审美教育书简》 “自然”情结  “诗人是自然的保护者”,这是席勒的宣言。
期刊
摘 要:注释《论语》的著作有许多,其中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和傅佩荣先生的《傅佩荣译解论语》是比较好的版本。我们发现这两位学者的注释风格有着明显的不同。杨的翻译更忠实于原文,基本做到了精准,明确;而傅的翻译更讲究灵活流畅,注重联系时代文化背景,很好地体现了时代感。  关键词:论语 版本 杨伯峻 傅佩荣 比较  一、杨伯峻《论语译注》和傅佩荣《傅佩荣译解论语》概述  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以下
期刊
摘 要:网络文学的兴起为更多传统文学创作之外的文学爱好者,开拓了广阔的写作和发表的平台,也引起了整个文坛总体格局的结构性变化。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当红网络文学作品《后宫·甄嬛传》,来透视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尤其是现代文学的冲击,这种冲击既有正面作用又有负面影响。  关键词:网络文学 传统文学 《后宫·甄嬛传》 冲击  在网络文学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传统作家对网络文学作家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
期刊
摘 要:悲剧的卡塔西斯作用从文艺复兴起就备受争议,亚里士多德本身也未过多谈及它是如何起作用的。笔者认为悲剧的卡塔西斯并不单纯是指结果,而是一个心理过程,因此,本文试从自我防御机制、“第三人效果”、观演关系以及歌队对理性的召回等方面来探讨卡塔西斯是如何经过层层弱化,使悲剧痛感而转化为悲剧美感的。  关键词:卡塔西斯 自我防御机制 观演关系 第三人效果  对于悲剧的艺术功用,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是这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波伏娃的《第二性》对索尔·贝娄的《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以下简称《心碎》)进行女权视角解读,认为在这部体现贝娄厌女情结的小说里,女性在男性主体叙述中成为“第二性”,更成为物欲横流的美国消费社会的代言人。由此,小说中男权与女权的二元对立实质又是物质与精神世界对立的投射,女性成为物化的“他者”。叙述者在对女性/消费主义社会的批判中表达了对女性重新回归传统“家庭天使”身份的期待,甚至传递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