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幼师英语的教学应为学前教育专业服务,教师应把口语训练列为教学的重点。如何为幼师学生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提升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是本文即将解决的问题。本文的研究成果来自笔者主编的校本教材《幼师实用英语口语》。
【关键词】中职幼师英语;口语训练;策略
【作者简介】李仪雯,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幼儿接触到英语,而大量研究也证明了双语学习对提高幼儿大脑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发散思维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幼儿园开设英语活动课不仅可以让幼儿了解世界、开拓视野,更能激发幼儿的表现欲,对幼儿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从小树立认识自我、欣赏自我、肯定自我的价值观,以及促进幼儿心理和智力的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我院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幼师英语课应与未来的幼师岗位服务,应重视英语口语的训练。笔者结合多年幼师英语的教学实践,对如何提高中职幼师学生的英语口语,提出以下策略:
一、我院中职幼师学生的现状
我院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因为入学起点低,英语基础薄弱,加之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视笔试教育胜过口语训练。再加上大部分学生来自固原、同心等南部山区,英语发音极不标准,开口都带着地方音,这些都给英语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为了夯实英语学习的基本功,为下一步升学打好基础,也为了和幼儿园英语活动课对接,提高幼师学生的口语能力,英语教师应该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帮学生找到符合自身学习特点的学习策略,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二、幼师英语口语策略浅析
1.重视语音语调的训练。因为我院大部分学生来自南部山区,那里的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少,部分学生从初中才开始学习英语,所以英语口语基础薄弱,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发音带有浓厚的地方音。而幼儿教师以后面临的授课对象是小孩子,如果连教师都发不准音,一张口便是带有地方音的中国式英语,还怎么指望孩子能说一口纯正的英语?而语音学习又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学不好语音,后面的一切都是空谈。因此,口语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语音语调的训练,具体可以这样实施:
第一,加强听力训练。学生说不好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听得太少,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灌耳音”不够。教师要利用课上、课下、二课堂或社团等一切机会组织学生听纯正的英语,例如课间播放欧美原版电影,让学生边看边模仿地读;课上播放一些优美的英文散文;课下让学生收听英文电台节目等等,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感受纯正英语的魅力,让学生的耳朵适应优美的发音,长此以往,学生才有学习英语的欲望,才有克服发音缺陷的决心,才能勇于自我纠正语音,才能慢慢朝好的方向转变。
第二,加强朗读训练。教师在课上、课下应多布置有关朗读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反复朗读对话、课文,甚至还可以利用手机的配音软件,让学生对比练习,从而纠正语音语调,找到朗读英文的技巧,提高口语水平。
2.分组合作,引进竞争加奖励机制。分组合作是近几年来用得比较多的,比较适应我院中职学生学情的一种教学方法。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发现在中职英语课堂中实施分组合作,不但可以大幅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还可以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具体实施办法,笔者已在《试述“分组合作”替代“排排坐”》一文中详细阐述。分组合作中如果再引入竞争奖励机制,就会使得全班学生形成一个个合作共赢的团体,人人都想为本团体出力,人人都争先恐后地讲英语,长此以往,全体学生的口语水平得到了提高。
3.背诵策略。背诵是英语学习中最基本的学习原则,也是快速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调查分析表明,中职学生英语口语差的原因主要是英语语言输入不足,缺乏语言学习环境,学习英语的态度不端正。背诵,作为有效的语言输入方式,是一种有效的语言学习策略。背诵输入有助于学生习得语块,增强学生语感,激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信心,提高他们的口语流利性。不容忽视的是,背诵策略对提高中专幼师班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尤其有效。一方面,幼师班几乎都是女生。相关研究表明,在生理上女生比男生有更好的语言学习天赋,这有利于女生背诵英语——语言输入的一种形式。另一方面,幼师班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这有助于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语言输出的一种形式”(摘自李彦丽《背诵策略在中专幼师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背诵学过的对话和课文,不仅可以让学生熟记学过的单词和句型,还可以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语序,形成良好的英语语感,从而构建新的句型和对话。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里的“熟读”也就是“背诵”的意思,它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背”和“说”的关系。
综上所述,教师应重视中职幼师学生的口语训练,积极培养学生敢于开口、勇于纠错的学习习惯。让学生首先克服恐惧的心理,其次再慢慢适应英语口语的训练方法,最后達到语言交际能力的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舒畅.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口语策略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 2014(09).
[2]李彦丽.背诵策略在中转幼师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D].开封:河南大学,2016.
[3]孙宇.幼师英语口语模式浅析[J].职教探索,2014(12).
【关键词】中职幼师英语;口语训练;策略
【作者简介】李仪雯,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幼儿接触到英语,而大量研究也证明了双语学习对提高幼儿大脑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发散思维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幼儿园开设英语活动课不仅可以让幼儿了解世界、开拓视野,更能激发幼儿的表现欲,对幼儿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从小树立认识自我、欣赏自我、肯定自我的价值观,以及促进幼儿心理和智力的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我院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幼师英语课应与未来的幼师岗位服务,应重视英语口语的训练。笔者结合多年幼师英语的教学实践,对如何提高中职幼师学生的英语口语,提出以下策略:
一、我院中职幼师学生的现状
我院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因为入学起点低,英语基础薄弱,加之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视笔试教育胜过口语训练。再加上大部分学生来自固原、同心等南部山区,英语发音极不标准,开口都带着地方音,这些都给英语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为了夯实英语学习的基本功,为下一步升学打好基础,也为了和幼儿园英语活动课对接,提高幼师学生的口语能力,英语教师应该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帮学生找到符合自身学习特点的学习策略,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二、幼师英语口语策略浅析
1.重视语音语调的训练。因为我院大部分学生来自南部山区,那里的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少,部分学生从初中才开始学习英语,所以英语口语基础薄弱,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发音带有浓厚的地方音。而幼儿教师以后面临的授课对象是小孩子,如果连教师都发不准音,一张口便是带有地方音的中国式英语,还怎么指望孩子能说一口纯正的英语?而语音学习又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学不好语音,后面的一切都是空谈。因此,口语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语音语调的训练,具体可以这样实施:
第一,加强听力训练。学生说不好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听得太少,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灌耳音”不够。教师要利用课上、课下、二课堂或社团等一切机会组织学生听纯正的英语,例如课间播放欧美原版电影,让学生边看边模仿地读;课上播放一些优美的英文散文;课下让学生收听英文电台节目等等,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感受纯正英语的魅力,让学生的耳朵适应优美的发音,长此以往,学生才有学习英语的欲望,才有克服发音缺陷的决心,才能勇于自我纠正语音,才能慢慢朝好的方向转变。
第二,加强朗读训练。教师在课上、课下应多布置有关朗读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反复朗读对话、课文,甚至还可以利用手机的配音软件,让学生对比练习,从而纠正语音语调,找到朗读英文的技巧,提高口语水平。
2.分组合作,引进竞争加奖励机制。分组合作是近几年来用得比较多的,比较适应我院中职学生学情的一种教学方法。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发现在中职英语课堂中实施分组合作,不但可以大幅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还可以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具体实施办法,笔者已在《试述“分组合作”替代“排排坐”》一文中详细阐述。分组合作中如果再引入竞争奖励机制,就会使得全班学生形成一个个合作共赢的团体,人人都想为本团体出力,人人都争先恐后地讲英语,长此以往,全体学生的口语水平得到了提高。
3.背诵策略。背诵是英语学习中最基本的学习原则,也是快速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调查分析表明,中职学生英语口语差的原因主要是英语语言输入不足,缺乏语言学习环境,学习英语的态度不端正。背诵,作为有效的语言输入方式,是一种有效的语言学习策略。背诵输入有助于学生习得语块,增强学生语感,激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信心,提高他们的口语流利性。不容忽视的是,背诵策略对提高中专幼师班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尤其有效。一方面,幼师班几乎都是女生。相关研究表明,在生理上女生比男生有更好的语言学习天赋,这有利于女生背诵英语——语言输入的一种形式。另一方面,幼师班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这有助于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语言输出的一种形式”(摘自李彦丽《背诵策略在中专幼师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背诵学过的对话和课文,不仅可以让学生熟记学过的单词和句型,还可以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语序,形成良好的英语语感,从而构建新的句型和对话。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里的“熟读”也就是“背诵”的意思,它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背”和“说”的关系。
综上所述,教师应重视中职幼师学生的口语训练,积极培养学生敢于开口、勇于纠错的学习习惯。让学生首先克服恐惧的心理,其次再慢慢适应英语口语的训练方法,最后達到语言交际能力的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舒畅.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口语策略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 2014(09).
[2]李彦丽.背诵策略在中转幼师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D].开封:河南大学,2016.
[3]孙宇.幼师英语口语模式浅析[J].职教探索,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