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区块位于沾化凹陷中央隆起带构造带南部,标定采收率20.7%。含油层系主要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沙二下亚段,油层平均孔隙度15.5%,空气渗透率15.58×10-3μm2,属于低渗注水开发油藏。面对开发后期日趋递减的产量形势,如何提高低渗油藏储量动用水平提高原油产量的问题,主力层深度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由此开展了立项研究。
关键词:沉积储层;单砂体级别;精细描述;开发技术;配套工艺
针对研究区块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以沉积储层单砂体级别的精细描述,并开展油藏动态分析方法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精细剩余油刻画,揭示了剩余油在平面、层间、层内的分布规律,对开发技术政策和配套工艺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制定了以恢复主力层井网为主的开发方案,实施后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1精细刻画储层展布规律
本次研究统一地层对比划分标准,将该区沙二下亚段由46个小层划分60个小层。通过夹层研究,将60个小层细化为109个单砂层。建立砂组小层单砂体三级分层对比划分标准。通過对细分后沉积单元微相研究,取得的认识:①平面上,细化后沉积单元河道宽度窄,多为150-300m;②纵向上,细化后沉积单元河道厚度小,一般为2-5m,韵律段的连接方式更加多样化。⑨主力层主要集中在沙二下2、3、4、7,单层厚度大,具有多期次叠加的特点,层内非均质严重,细小隔层影响后期注水开发和剩余油分布。④平面上,细化后沉积单元河道宽度窄,多为150-300m;纵向上,细化后沉积单元河道厚度小,一般为2-5m。
2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对钻遇的13口完钻新井所钻遇油层水淹情况进行统计,一类层:钻遇水淹层16层65.2m,未水淹层厚度占59.4%,水淹厚度占40.6%;二类层:钻遇水淹层13层25.3m,未水淹层厚度占71_5%,水淹厚度占28.5%;三类层:钻遇水淹层6层8.2m。统计结果表明,一类层水淹相对水淹较严重,但仍是主要潜力层。统计2012年沙二下所测试的3口井52层精细C/0测井资料,水淹厚度占52%。分类层看,一类层水淹较严重,一、二级水淹层厚度占61.5%;二类层一、二级水淹层厚度占46.9%。但由于厚度大,主要潜力层仍在Ⅰ、Ⅱ类层。
3井网配置及配套工艺技术研究
3.1注采井距研究
通过对南北块油藏28个注水见效井组按注采相带分为三类:河道河道、河道侧翼、侧翼河道注采井网,研究表明平均注采井距228m。注采见效关系按与古水流方向分为顺古水流方向见效、逆古水流方向和垂直古水流方向见效。统计表明,逆古水流方向注水,对应油井见效效果好。综合分析结果,河道河道注采井网合理井距为260m左右、河道-侧翼注采井网合理井距为220m、侧翼侧翼注采井网合理井距为100n。
3.2配套工艺技术研究
压裂适应性评价:该区块平均注采井距在220m,通过合理井距研究结果,储层物性差的侧翼相带在目前井距下很难见到注水效果,经过压裂引效取得好的效果。水井降压增注适应性评价:污染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定向井井钻井过程导致近井地带污染;二是注水过程中造成的污染;三是地层属中强水敏、酸敏。2016年针对污染类型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酸液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调驱适应性评价:目前正面临主力层水淹,而采出程度又不高的问题,2016年通过实施调驱井2井次,见效4口,累计增油1358t。实践证明调驱这一工艺手段能适应南北块油藏,并能有效的提高采收率。
4技术创新内容
4.1单砂体井震结合的储层追踪相控识别技术。
由于南北块属于水下三角洲沉积,储层存在变化快、叠加性强的特点,单单依靠测井相和沉积相很难在纵向和平面上进行准确的预测,而地震属性具有空间连续性好的优势,地震属性不失为描述厚砂层分布的有力手段。一是限定在一个沉积旋回内沿目砂体计算和提取地震属性。地震属性计算提取时窗必须与参考标准层在一个沉积旋回内,保证提取的地震属性既不串层又具有相同的沉积环境,以提高属性精度。二是采用适合砂体厚度的时窗计算地震属性。针对沙二下亚段不同目标单砂体厚度范围,选择包括目标砂体的时窗内至少有2-3个采样点(4ms-6ms)以上。三是通过多种地震属性综合应用,描述砂体分布特征。如果多种属性对同一个地质现象都有表现,预测可靠性明显提高。
4.2细分沉积微相明确单砂体储层的叠置关系
沉积韵律研究是对砂体内部岩性粗细变化规律的研究,通过应用“旋回对比,分级控制”等方法,对沉积单元进行精细对比。在此基础上,考虑油藏开发的实际需求,确定沉积微相的研究对象。平面上,隔夹层展布规律:在水下分流河道发育区域,隔夹层厚度明显较薄,一般<0.15m;在水下分流河道侧翼,隔夹层明显发育,厚度一般为0.2-2.2m在水下天然堤微相带内,隔夹层逐渐过渡为隔层,厚度一般为2.0 4.0m。
4.3单砂体微差异剩余油研究技术
研究思路:以单砂层为研究对象,以夹层识别为基础,运用是eclipse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分相带研究剩余油分布状况。经过细分沉积微相的结果表明:经过强水洗后,层内、层问含油饱和度仍有较大差异,且薄夹层对剩余油分布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其中物性好,水洗严重的部位含油饱和度30%左右,物性差部位含油饱和度40~50%。对于正韵律厚层,由于注入水首先沿大孔道运移。在顶部剩余油饱和度较高,存在剩余油;中部剩余油饱和度中等,底部剩余油饱和度较低,水淹严重。对于反韵律厚层,顶部剩余油饱和度最低,水淹严重,剩余油饱和度也较低。复合韵律段:物性好,且对应水井物性也好的砂段水淹严重,剩余饱和度低,反之则剩余饱和度高。
4.4效果评价
区块经过注采调整后,油藏开发形势明显改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可采储量增加:完钻新井4口,大修恢复油水井4井次,油藏可采储量增加了5.7×104t,提高采收率1个百分点。(2)区块产油量上升,综合含水下降:日产油由62.5t上升到100.8t,上升了38.3t/d,自然递减由40.01%减缓到9.75%,减缓了30.26个百分点,综合递减由32.75%减缓到-3.85%,减缓了36.6个百分点。采油速度由0.44%提高到0.59%。
5结束语
1)精细划分储层结构单元,刻画沉积储层单砂体级别的认识,是深化油藏开发中后期剩余油认识的基础;2)油藏动态分析方法和数值模拟相结合对剩余油的定量研究,是提高油藏开发水平的有力保障;3)对低渗油藏进行主力层井网恢复仍是下步开发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沉积储层;单砂体级别;精细描述;开发技术;配套工艺
针对研究区块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以沉积储层单砂体级别的精细描述,并开展油藏动态分析方法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精细剩余油刻画,揭示了剩余油在平面、层间、层内的分布规律,对开发技术政策和配套工艺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制定了以恢复主力层井网为主的开发方案,实施后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1精细刻画储层展布规律
本次研究统一地层对比划分标准,将该区沙二下亚段由46个小层划分60个小层。通过夹层研究,将60个小层细化为109个单砂层。建立砂组小层单砂体三级分层对比划分标准。通過对细分后沉积单元微相研究,取得的认识:①平面上,细化后沉积单元河道宽度窄,多为150-300m;②纵向上,细化后沉积单元河道厚度小,一般为2-5m,韵律段的连接方式更加多样化。⑨主力层主要集中在沙二下2、3、4、7,单层厚度大,具有多期次叠加的特点,层内非均质严重,细小隔层影响后期注水开发和剩余油分布。④平面上,细化后沉积单元河道宽度窄,多为150-300m;纵向上,细化后沉积单元河道厚度小,一般为2-5m。
2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对钻遇的13口完钻新井所钻遇油层水淹情况进行统计,一类层:钻遇水淹层16层65.2m,未水淹层厚度占59.4%,水淹厚度占40.6%;二类层:钻遇水淹层13层25.3m,未水淹层厚度占71_5%,水淹厚度占28.5%;三类层:钻遇水淹层6层8.2m。统计结果表明,一类层水淹相对水淹较严重,但仍是主要潜力层。统计2012年沙二下所测试的3口井52层精细C/0测井资料,水淹厚度占52%。分类层看,一类层水淹较严重,一、二级水淹层厚度占61.5%;二类层一、二级水淹层厚度占46.9%。但由于厚度大,主要潜力层仍在Ⅰ、Ⅱ类层。
3井网配置及配套工艺技术研究
3.1注采井距研究
通过对南北块油藏28个注水见效井组按注采相带分为三类:河道河道、河道侧翼、侧翼河道注采井网,研究表明平均注采井距228m。注采见效关系按与古水流方向分为顺古水流方向见效、逆古水流方向和垂直古水流方向见效。统计表明,逆古水流方向注水,对应油井见效效果好。综合分析结果,河道河道注采井网合理井距为260m左右、河道-侧翼注采井网合理井距为220m、侧翼侧翼注采井网合理井距为100n。
3.2配套工艺技术研究
压裂适应性评价:该区块平均注采井距在220m,通过合理井距研究结果,储层物性差的侧翼相带在目前井距下很难见到注水效果,经过压裂引效取得好的效果。水井降压增注适应性评价:污染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定向井井钻井过程导致近井地带污染;二是注水过程中造成的污染;三是地层属中强水敏、酸敏。2016年针对污染类型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酸液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调驱适应性评价:目前正面临主力层水淹,而采出程度又不高的问题,2016年通过实施调驱井2井次,见效4口,累计增油1358t。实践证明调驱这一工艺手段能适应南北块油藏,并能有效的提高采收率。
4技术创新内容
4.1单砂体井震结合的储层追踪相控识别技术。
由于南北块属于水下三角洲沉积,储层存在变化快、叠加性强的特点,单单依靠测井相和沉积相很难在纵向和平面上进行准确的预测,而地震属性具有空间连续性好的优势,地震属性不失为描述厚砂层分布的有力手段。一是限定在一个沉积旋回内沿目砂体计算和提取地震属性。地震属性计算提取时窗必须与参考标准层在一个沉积旋回内,保证提取的地震属性既不串层又具有相同的沉积环境,以提高属性精度。二是采用适合砂体厚度的时窗计算地震属性。针对沙二下亚段不同目标单砂体厚度范围,选择包括目标砂体的时窗内至少有2-3个采样点(4ms-6ms)以上。三是通过多种地震属性综合应用,描述砂体分布特征。如果多种属性对同一个地质现象都有表现,预测可靠性明显提高。
4.2细分沉积微相明确单砂体储层的叠置关系
沉积韵律研究是对砂体内部岩性粗细变化规律的研究,通过应用“旋回对比,分级控制”等方法,对沉积单元进行精细对比。在此基础上,考虑油藏开发的实际需求,确定沉积微相的研究对象。平面上,隔夹层展布规律:在水下分流河道发育区域,隔夹层厚度明显较薄,一般<0.15m;在水下分流河道侧翼,隔夹层明显发育,厚度一般为0.2-2.2m在水下天然堤微相带内,隔夹层逐渐过渡为隔层,厚度一般为2.0 4.0m。
4.3单砂体微差异剩余油研究技术
研究思路:以单砂层为研究对象,以夹层识别为基础,运用是eclipse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分相带研究剩余油分布状况。经过细分沉积微相的结果表明:经过强水洗后,层内、层问含油饱和度仍有较大差异,且薄夹层对剩余油分布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其中物性好,水洗严重的部位含油饱和度30%左右,物性差部位含油饱和度40~50%。对于正韵律厚层,由于注入水首先沿大孔道运移。在顶部剩余油饱和度较高,存在剩余油;中部剩余油饱和度中等,底部剩余油饱和度较低,水淹严重。对于反韵律厚层,顶部剩余油饱和度最低,水淹严重,剩余油饱和度也较低。复合韵律段:物性好,且对应水井物性也好的砂段水淹严重,剩余饱和度低,反之则剩余饱和度高。
4.4效果评价
区块经过注采调整后,油藏开发形势明显改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可采储量增加:完钻新井4口,大修恢复油水井4井次,油藏可采储量增加了5.7×104t,提高采收率1个百分点。(2)区块产油量上升,综合含水下降:日产油由62.5t上升到100.8t,上升了38.3t/d,自然递减由40.01%减缓到9.75%,减缓了30.26个百分点,综合递减由32.75%减缓到-3.85%,减缓了36.6个百分点。采油速度由0.44%提高到0.59%。
5结束语
1)精细划分储层结构单元,刻画沉积储层单砂体级别的认识,是深化油藏开发中后期剩余油认识的基础;2)油藏动态分析方法和数值模拟相结合对剩余油的定量研究,是提高油藏开发水平的有力保障;3)对低渗油藏进行主力层井网恢复仍是下步开发的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