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雷公藤的现代药理治疗作用和雷公藤的毒副作用,包括毒性及中毒主要表现进行综述。
【关键词】雷公藤;毒性;治疗性
雷公藤为卫矛科植物雷公藤的根。味苦、辛,性凉,大毒。归肝、肾经。功效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肿止痛、解毒杀虫。用于湿热结节、癌瘤积毒,临床上用其治疗麻风反应、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现代研究发现雷公藤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生育抗肿瘤、抗菌、止痛等活性。临床上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肾小球肾炎、红斑狼疮、肾病综合症等疑难病证的治疗。
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已从雷公藤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大约70种成分,主要是生物碱类、二萜类(如雷公藤甲素,即雷公藤内酯醇)、三萜类、倍半萜类及多糖。雷公藤的根含雷公藤定碱、雷公藤扔碱、雷公藤晋碱、雷公藤春碱和雷公藤增碱等生物碱。雷公藤碱、雷公藤定碱及二萜内酯、卫矛醇均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对小鼠白血病及人类鼻咽癌均有抑制作用;能使周围小动脉舒张增加血流量,减低外围血流的阻力,改善微循环的阻碍,有活血作用。对多种变态性反应与非细菌性炎症有激素样抗炎作用。在试管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及皮癣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水浸液能杀疟原虫及星毛虫与卷叶虫。在机体内能调整免疫功能,增强抵抗力,即影响干体液免疫又作用于细胞免疫。
雷公藤的临床药理治疗作用:
①免疫调节作用: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存在着多种免疫学方面的异常。经雷公藤治疗后,常有显著的疗效。验血发现,随着红斑狼疮病情的好转,血液中原先存在的免疫学异常都能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善。在实验室进行的体外试验,也证实雷公藤的生物碱能够抑制抗体的形成。
②抗肿瘤作用:动物试验和一些临床研究证明,雷公藤能抑制过快分裂增殖的肿瘤细胞,因此具有抗癌的作用。
③改善微循环作用:雷公藤能使血管扩张,从而增加血流量;能降低血液的粘度、改善血小板的异常聚集和粘附,从而使微循环的“血瘀”现象得以改善。
④其它作用:经观察,雷公藤还具有抗炎的作用、杀菌作用以及解热镇痛作用等。此外,近来还发现,雷公藤毒苷具有抗艾滋病病毒的作用。
鉴于上述作用,雷公藤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开始,逐渐被延伸应用到皮肤科许多疾病的治疗,比如对麻风反应、红斑狼疮、皮肌炎、混合型结蒂组织病、干燥综合症、多形性红斑、各种类型的血管炎、酒糟鼻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疗效。临床治疗还证实,它对各种类型的银屑病,也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有碍于雷公藤所具有的毒副作用,目前通常还只选用与关节病性和脓疱型银屑病。
有临床报道,用雷公藤治疗肝癌取得明显效果。方法:取雷公藤100克捣烂,浸入500毫升酒精中,密封1周后过滤,取适量清液涂擦肝肿大处,每天或隔天1次。坚持半年,病情明显好转,1年后症状及肿块消失。还有报道治乳腺癌:取雷公藤25克研粉,调入适量凡士林,制成100克软膏,敷癌肿处,每日1次。连续治疗2个月,病情好转,肿块消失。治白血病:雷公藤、洗碗叶根各15克,捣碎,水煎3次服,能使白细胞不降并恢复至正常,脾肿大缩小。治鼻咽癌:雷公藤10克,切碎,浸于75%酒精与蒸馏水各25毫升中,3天后再加蒸馏水50毫升,搅匀,用消毒纱布过滤,去渣,加甘油20毫升,滴鼻,每日3次。坚持治疗1-2个月,能使头疼喉痛等症状基本消失,肿块缩小,吞咽及鼻塞通顺。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取雷公藤15克,加水400毫升,文火煎2小时(不加盖),得药液150毫升,残渣再加水煎取100毫升,混合后早晚2次分服,7-10天为一疗程,多数病例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或缓解;治肺结核:取雷公藤30克,加水1000毫升,以文火煎至约500毫升,每日服3次,每次服15-20毫升,1周为1个疗程,多数病人服药后咳嗽、排痰、发热、哮喘等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
雷公藤主要毒害动物的心脏,但对其他平滑肌及横纹肌亦有毒性,此为中毒致死的原因。应用雷公藤制剂后的不良反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刺激胃肠道:服药者常发生厌食、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有时可出现消化道出血。饭后服药,或同时服用保护胃粘膜的药物,可减轻这些症状。
②损害生殖系统:女性服药者常会发生闭经、月经周期紊乱以及经血增多或减少等。对男性可能有抗生育的作用。
③皮肤粘膜的不良反应:服药者可发生口唇及口腔粘膜糜烂、溃疡、皮肤色素加深及脱发等。
④有时可引起肝脏的损害。
⑤有时可引起白细胞减少。
⑥少数患者可发生心律失常,或者有心电图的变化。
⑦急性中毒:雷公藤的安全范围比较小,过量时容易发生中毒,出现以下严重病症的表现:急性胃肠炎、消化道出血、肠麻痹、肠梗阻、急性中毒型肝炎、急性肾功能不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这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清除患者血液及胃中的药物,并加强对证治疗抢救。雷公藤的毒副作用比较多,因此使用时除严格掌握服药量以外,还要注意对儿童、孕妇以及有严重肝、肾疾病,消化道溃疡、肺结核,糖尿病的患者,不宜使用在服药期间要定期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随时调整用药。
本品毒副反应较多,且有毒成分多为其有效成分,中毒量与治疗量较接近。因此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可使用。口服雷公藤需遵医嘱慎重用药。目前报道的控制毒副作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取用毒性较小的植物部位如根心部,弃用树芽、花及根皮等毒性较大的部位。②煎服方法:应用文火煎至1h以上,并于饭后或睡前服用。③剂量和剂型:煎剂用量一般控制在20g以下,成药可制成缓释剂型,使其多在肠道吸收,减少对胃的刺激,减轻消化道反应。④中药配伍:可依据雷公藤引起的不良反应,选择相应功效的中药对抗,如对抗雷公藤消化道不良反应配伍陈皮、党参、当归、甘草等健脾和胃理气;对抗肝肾损害可配伍生熟地黄、枸杞子、何首乌等;对抗精子减少可选用鹿角胶、巴戟天、仙茅、狗脊等。从西医理论方面考虑,可选择具有免疫增强药理作用的中药如黄芪、何首乌、冬虫夏草、甘草等来对抗雷公藤免疫抑制过强作用。目前,已有雷公藤片,雷公藤多苷片,雷公藤糖浆、冲剂及合剂等多种制剂,但要严格按剂量服用,外用敷药时间也不可超过半小时,否则会引起中毒。雷公藤中毒则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最后因心脏及呼吸抑制而死亡。解救用催吐,洗胃,灌肠,导泻等法,或给蛋清,面糊保护粘膜,注射葡萄糖,给强心兴奋剂,给氧等对症治疗。目前尚无特异对抗雷公藤的西药。
总之,目前雷公藤制剂临床所治疗的疾病谱,大多与自身免疫功能异常相关,其疗效是确切的。但其对肝肾功能的损害、骨髓抑制、性腺抑制、消化道反应、皮肤黏膜损害等毒副作用也是临床医生所关注的。雷公藤作为一种天然植物药材,其化学成分是复杂的,随着现代药理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对雷公藤及其单体的药理作用特点认识会越来越深入,将雷公藤制剂打造成为一种针对性强、副作用小的新型免疫抑制剂,是有可能的,其临床应用前景必将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万同己.雷公藤的不良反应[J].实用临床医学,2005,6(6):149.
[2]李汉保.雷公藤叶与根主要有效成分的比较[J].中国中药杂志,1994,19(4):206.
[3]孙新.雷公藤及其安全性[J].中国新药杂志,200l,10(7):539.
[4]李瑛.对雷公藤毒副作用的认识[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5(5):62-64.
[5]徐国荣.雷公藤的临床应用与毒性反应及中毒解救[J].黑龙江中医药,2004(3):50.
[6]张秋萍.雷公藤制剂研究进展[J].中国药师,2009,12(7):881.
【关键词】雷公藤;毒性;治疗性
雷公藤为卫矛科植物雷公藤的根。味苦、辛,性凉,大毒。归肝、肾经。功效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肿止痛、解毒杀虫。用于湿热结节、癌瘤积毒,临床上用其治疗麻风反应、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现代研究发现雷公藤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生育抗肿瘤、抗菌、止痛等活性。临床上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肾小球肾炎、红斑狼疮、肾病综合症等疑难病证的治疗。
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已从雷公藤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大约70种成分,主要是生物碱类、二萜类(如雷公藤甲素,即雷公藤内酯醇)、三萜类、倍半萜类及多糖。雷公藤的根含雷公藤定碱、雷公藤扔碱、雷公藤晋碱、雷公藤春碱和雷公藤增碱等生物碱。雷公藤碱、雷公藤定碱及二萜内酯、卫矛醇均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对小鼠白血病及人类鼻咽癌均有抑制作用;能使周围小动脉舒张增加血流量,减低外围血流的阻力,改善微循环的阻碍,有活血作用。对多种变态性反应与非细菌性炎症有激素样抗炎作用。在试管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及皮癣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水浸液能杀疟原虫及星毛虫与卷叶虫。在机体内能调整免疫功能,增强抵抗力,即影响干体液免疫又作用于细胞免疫。
雷公藤的临床药理治疗作用:
①免疫调节作用: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存在着多种免疫学方面的异常。经雷公藤治疗后,常有显著的疗效。验血发现,随着红斑狼疮病情的好转,血液中原先存在的免疫学异常都能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善。在实验室进行的体外试验,也证实雷公藤的生物碱能够抑制抗体的形成。
②抗肿瘤作用:动物试验和一些临床研究证明,雷公藤能抑制过快分裂增殖的肿瘤细胞,因此具有抗癌的作用。
③改善微循环作用:雷公藤能使血管扩张,从而增加血流量;能降低血液的粘度、改善血小板的异常聚集和粘附,从而使微循环的“血瘀”现象得以改善。
④其它作用:经观察,雷公藤还具有抗炎的作用、杀菌作用以及解热镇痛作用等。此外,近来还发现,雷公藤毒苷具有抗艾滋病病毒的作用。
鉴于上述作用,雷公藤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开始,逐渐被延伸应用到皮肤科许多疾病的治疗,比如对麻风反应、红斑狼疮、皮肌炎、混合型结蒂组织病、干燥综合症、多形性红斑、各种类型的血管炎、酒糟鼻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疗效。临床治疗还证实,它对各种类型的银屑病,也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有碍于雷公藤所具有的毒副作用,目前通常还只选用与关节病性和脓疱型银屑病。
有临床报道,用雷公藤治疗肝癌取得明显效果。方法:取雷公藤100克捣烂,浸入500毫升酒精中,密封1周后过滤,取适量清液涂擦肝肿大处,每天或隔天1次。坚持半年,病情明显好转,1年后症状及肿块消失。还有报道治乳腺癌:取雷公藤25克研粉,调入适量凡士林,制成100克软膏,敷癌肿处,每日1次。连续治疗2个月,病情好转,肿块消失。治白血病:雷公藤、洗碗叶根各15克,捣碎,水煎3次服,能使白细胞不降并恢复至正常,脾肿大缩小。治鼻咽癌:雷公藤10克,切碎,浸于75%酒精与蒸馏水各25毫升中,3天后再加蒸馏水50毫升,搅匀,用消毒纱布过滤,去渣,加甘油20毫升,滴鼻,每日3次。坚持治疗1-2个月,能使头疼喉痛等症状基本消失,肿块缩小,吞咽及鼻塞通顺。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取雷公藤15克,加水400毫升,文火煎2小时(不加盖),得药液150毫升,残渣再加水煎取100毫升,混合后早晚2次分服,7-10天为一疗程,多数病例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或缓解;治肺结核:取雷公藤30克,加水1000毫升,以文火煎至约500毫升,每日服3次,每次服15-20毫升,1周为1个疗程,多数病人服药后咳嗽、排痰、发热、哮喘等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
雷公藤主要毒害动物的心脏,但对其他平滑肌及横纹肌亦有毒性,此为中毒致死的原因。应用雷公藤制剂后的不良反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刺激胃肠道:服药者常发生厌食、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有时可出现消化道出血。饭后服药,或同时服用保护胃粘膜的药物,可减轻这些症状。
②损害生殖系统:女性服药者常会发生闭经、月经周期紊乱以及经血增多或减少等。对男性可能有抗生育的作用。
③皮肤粘膜的不良反应:服药者可发生口唇及口腔粘膜糜烂、溃疡、皮肤色素加深及脱发等。
④有时可引起肝脏的损害。
⑤有时可引起白细胞减少。
⑥少数患者可发生心律失常,或者有心电图的变化。
⑦急性中毒:雷公藤的安全范围比较小,过量时容易发生中毒,出现以下严重病症的表现:急性胃肠炎、消化道出血、肠麻痹、肠梗阻、急性中毒型肝炎、急性肾功能不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这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清除患者血液及胃中的药物,并加强对证治疗抢救。雷公藤的毒副作用比较多,因此使用时除严格掌握服药量以外,还要注意对儿童、孕妇以及有严重肝、肾疾病,消化道溃疡、肺结核,糖尿病的患者,不宜使用在服药期间要定期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随时调整用药。
本品毒副反应较多,且有毒成分多为其有效成分,中毒量与治疗量较接近。因此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可使用。口服雷公藤需遵医嘱慎重用药。目前报道的控制毒副作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取用毒性较小的植物部位如根心部,弃用树芽、花及根皮等毒性较大的部位。②煎服方法:应用文火煎至1h以上,并于饭后或睡前服用。③剂量和剂型:煎剂用量一般控制在20g以下,成药可制成缓释剂型,使其多在肠道吸收,减少对胃的刺激,减轻消化道反应。④中药配伍:可依据雷公藤引起的不良反应,选择相应功效的中药对抗,如对抗雷公藤消化道不良反应配伍陈皮、党参、当归、甘草等健脾和胃理气;对抗肝肾损害可配伍生熟地黄、枸杞子、何首乌等;对抗精子减少可选用鹿角胶、巴戟天、仙茅、狗脊等。从西医理论方面考虑,可选择具有免疫增强药理作用的中药如黄芪、何首乌、冬虫夏草、甘草等来对抗雷公藤免疫抑制过强作用。目前,已有雷公藤片,雷公藤多苷片,雷公藤糖浆、冲剂及合剂等多种制剂,但要严格按剂量服用,外用敷药时间也不可超过半小时,否则会引起中毒。雷公藤中毒则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最后因心脏及呼吸抑制而死亡。解救用催吐,洗胃,灌肠,导泻等法,或给蛋清,面糊保护粘膜,注射葡萄糖,给强心兴奋剂,给氧等对症治疗。目前尚无特异对抗雷公藤的西药。
总之,目前雷公藤制剂临床所治疗的疾病谱,大多与自身免疫功能异常相关,其疗效是确切的。但其对肝肾功能的损害、骨髓抑制、性腺抑制、消化道反应、皮肤黏膜损害等毒副作用也是临床医生所关注的。雷公藤作为一种天然植物药材,其化学成分是复杂的,随着现代药理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对雷公藤及其单体的药理作用特点认识会越来越深入,将雷公藤制剂打造成为一种针对性强、副作用小的新型免疫抑制剂,是有可能的,其临床应用前景必将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万同己.雷公藤的不良反应[J].实用临床医学,2005,6(6):149.
[2]李汉保.雷公藤叶与根主要有效成分的比较[J].中国中药杂志,1994,19(4):206.
[3]孙新.雷公藤及其安全性[J].中国新药杂志,200l,10(7):539.
[4]李瑛.对雷公藤毒副作用的认识[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5(5):62-64.
[5]徐国荣.雷公藤的临床应用与毒性反应及中毒解救[J].黑龙江中医药,2004(3):50.
[6]张秋萍.雷公藤制剂研究进展[J].中国药师,2009,12(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