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芩连汤对高脂饲料饲喂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医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研究葛根芩连汤对大鼠NASH模型的药效学作用。 方法 随机将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葛根芩连汤低剂量组、葛根芩连汤高剂量组,每组10只,然后建立大鼠NASH模型,造模同时进行药物干预;实验第8周结束后进行血清ALT、AST、TG、TC、HDL-C、LDL-C、TNF-α、IL-6、IL-10及肝组织TNF-α、IL-6、IL-10的测定。 结果 (1)肝脏酶学:血清ALT、AST水平,模型组高于空白组(P<0.01),葛根芩连汤高、低剂量组低于模型组(P<0.05)。(2)血脂及肝脂: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血清HDL-C显著降低,血清LDL-C、TG、TC明显增加(P<0.01)。葛根芩连汤高、低剂量组血清HDL-C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增加,血清LDL-C、TG、TC均降低(P<0.05)。(3)血清及肝组织IL-6、IL-10、TNF-α水平: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血清及肝组织IL-10显著降低,血清IL-6、TNF-α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葛根芩连汤高、低剂量组可明显增加血清及肝组织IL-10含量,降低血清及肝组织IL-6、TNF-α水平(P<0.05)。 结论 葛根芩连汤高、低剂量均能够降低高脂饮食饲喂诱导的NASH大鼠血清转氨酶水平、改善血脂代谢紊乱;能够通过提高抑炎因子和抑制促炎因子两方面调控炎症的发展。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大鼠NASH模型;药效学
  [中图分类号] R28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5)15-19-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harmacodynamic effects of Puerariae and Scutellariae and Coptidis Decoction in rats NASH model. Methods To randomly divide the SD rats with blank group, model group, Puerariae and Scutellariae and Coptidis Decoction low dose group, Puerariae and Scutellariae and Coptidis Decoction high dose group, with 10 rats in each group, then to establish rats NASH model, to build rats model meanwhile to carry out drug intervention. 8th weeks after completion of experiment, to mensurate the serum ALT, AST, TG, TC, HDL-C, LDL-C, TNF-α, IL-6, IL-10, and the hepatic tissue TNF-α, IL-6, IL-10. Results (1) Liver enzymology: The level of serum ALT and AST in mode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which in blank group(P<0.01), while which in Puerariae and Scutellariae and Coptidis Decoction high dose group were lower than which in Puerariae and Scutellariae and Coptidis Decoction low dose group(P<0.05). (2) Blood lipid and liver lipid: Compared with blank group, the level of serum HDL-C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model group, and the serum LDL-C, TG, TC were obviously increased in model group(P<0.01). Compared with model group, the level of serum HDL-C in Puerariae and Scutellariae and Coptidis Decoction high and low dose group were obviously increased, the serum LDL-C, TG, TC in Puerariae and Scutellariae and Coptidis Decoction high and low dose group were obviously reduced(P<0.05). (3) Serum and hepatic tissue IL-6, IL-10, TNF-α level: Compared with blank group, serum and hepatic tissue IL-10 in mode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serum IL-6, TNF-α in model group were obviously increased(P<0.01). Compared with model group, serum and hepatic tissue IL-10 in Puerariae and Scutellariae and Coptidis Decoction high and low dose group was obviously increased, while serum and hepatic tissue IL-6, TNF-α were lower(P<0.05). Conclusion Puerariae and Scutellariae and Coptidis Decoction high and low dose all could reduce the level of serum transaminase in NASH rats which was induced by the feeding of high fat diet, could improve the metabolism disorder of lipid, could regulate the development of inflammation through to improve anti-inflammatory cytokine and to inhibit promotion inflammation cytokine.   [Key words] Puerariae and Scutellariae and Coptidis Decoction; Rats NASH model; Pharmacodynamic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代谢相关的应激性肝损伤,主要特征是甘油三酯(TG)蓄积,包括单纯性脂肪肝(NAFL)、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硬化(NAFC)。研究表明,NAFLD已成为无症状性转氨酶升高的首要原因[1-3],同时又是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脂血症等代谢综合征相关组分在肝脏的集中体现,严重威胁着人民的身体健康。从NAFL到NAFC的过程中,NASH起着限速的作用,是形成肝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4-5]。目前研究证实,中医药对NASH的防治具有全方位、多靶点的立体作用,还能针对发病的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6-7]、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损伤等多个环节的效应指标进行有效调节。现代研究表明,葛根芩连汤具有改善血糖,抗炎,抗氧化的作用。所以本实验选用葛根芩连汤干预高脂饲料诱导的NASH大鼠模型[8],为开发防治NASH有效的中药制剂提供新思路和实验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动物 4周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约为(150±200)g,由佳木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1.1.2 实验中药 处方饮片均购自北京同仁堂制药集团哈尔滨药店,依《伤寒论》生药比例为葛根∶黄连∶黄芩∶炙甘草=8∶3∶3∶2,以该剂量作为低剂量,2倍该剂量为高剂量。用药剂量按实验动物与60kg成人体表面积比等效量核算比率,计算动物的等效剂量。实验时以去纯化水配制成所需浓度,放冰箱保存。
  1.1.3 实验饲料 基础饲料及高脂饲料(北京科澳协力饲料有限公司)。
  1.1.4 试剂 AST、ALT、TC、TG、HDL-C、LDL-C的全自动生化分析试剂盒(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L-6、IL-10、TNF-α酶联免疫试剂盒(上海信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1.5 主要仪器 7160全自动生化仪(日本日立公司),美国MULTISKAN MK3全自动酶标仪(Thermo),CH-6010组织匀浆机(KINEMATTICA)。其他设备及器具包括:手术器械、离心管、移液管、吸管、试管、烧杯等。
  1.2 方法
  1.2.1 模型的建立 以高脂饲料连续饲喂8周[9],自由饮水、摄食,建立NASH大鼠模型。
  1.2.2 分组及处置 全部SD大鼠饲喂基础饲料1周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葛根芩连汤低剂量组、葛根芩连汤高剂量组。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模型组和给药组给予高脂饲料。给药组在饲喂高脂词料的同时分别给予10mL/kg鼠重相应浓度中药灌胃;模型组和空白组按鼠重灌服纯化水。每天固定时间进行一次灌胃,每个组的造模和灌胃同行进行,实施8周结束。
  1.2.3 标本采集 实验8周结束全部大鼠取材,取大鼠腹主动脉血及肝组织用于血清学和肝组织相关指标检测。
  1.2.4 血清学指标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血清的相关指标:ALT、AST、TG、TC、HDL-C、LDL-C。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IL-6、IL-10、TNF-α。
  1.2.5 肝组织匀浆上清指标 肝脏IL-6、IL-10、TNF-α水平。在冰水浴中,取肝组织利用超声匀浆机制成匀浆,静置一会,离心后取上清液,按试剂盒说明进行检测。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对实验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肝脏酶学
  在血清ALT、AST水平检测,模型组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葛根芩连汤高、低剂量组显著降低于模型组(P<0.05)。见表1。
  2.2 血脂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HDL-C水平显著降低,血清LDL-C、TG、TC含量明显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葛根芩连汤高、低剂量组血清HDL-C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增加,血清TG、TC、LDL-C水平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血清IL-6、IL-10、TNF-α测定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IL-10显著降低,血清IL-6、TNF-α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葛根芩连汤高、低剂量组在增加血清IL-10、降低血清IL-6、TNF-α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肝组织匀浆IL-6、IL-10、TNF-α测定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肝组织匀浆IL-6、TNF-α水平升高,IL-10水平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葛根芩连汤高、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对肝组织匀浆IL-6、IL-10、TNF-α的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虽然现代医学对NASH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由于该病发病的复杂机制及西药作用的单一性使研究受到阻碍,而葛根芩连汤治疗NASH方面鲜有报道。本实验采用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NASH模型[10-11],该模型的建立符合人类NASH常见的发病因素,与人类NASH的发病机制也基本相似,能出现以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等为特征的全身代谢紊乱表现,肝脏组织病变具有进行性发展的特点。根据配方的不同,多数可以在4~8周内形成病变程度逐渐加重的NASH模型[12]。现代研究发现,葛根芩连汤可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湿热内蕴证,馈荡性结肠炎等疾病[13-15],具有改善血糖,抗炎,抗氧化的作用。因此,本实验遵循中医学“异病同治”的原则[16]选用葛根芩连汤进行防治NASH的探索性研究。本实验结果显示,在肝细胞损害方面,造模8周后,大鼠模型血清ALT、AST水平显著升高,葛根芩连汤同时干预的各组,血清ALT、AST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提示葛根芩连汤高、低剂量组同时干预对防治NASH转氨酶升高方面有积极作用;在血脂代谢方面,造模8周后,大鼠模型血清LDL-C、TG、TC含量显著升高,HDL-C显著降低,葛根芩汤同时干预的各组中,葛根芩连汤高、低剂量组血清HDL-C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增加,血清TG、TC、LDL-C水平明显下降,提示葛根芩连汤基本可以达到对NASH脂代谢异常的改善作用[17-19];在血清及肝组织炎性因子方面,造模8周后,大鼠模型血清及肝组织IL-6、TNF-α含量显著升高,IL-10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葛根芩连汤同时干预的各组中,葛根芩连汤高、低剂量组在增加IL-10、降低IL-6、TNF-α方面均差异显著。提示葛根芩连汤在改善炎性因子方面,不仅对NASH引起的肝脏局部炎症有影响,同时能够改善全身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并从抑制促炎因子,提高抑炎因子两方面动态调控炎症的发展。虽然中医药防治NASH的实验研究为临床用药及新药开发提供了更多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到中医药多靶点调控疾病发生发展的优势,特别是在调节脂代谢、干细胞损伤、炎症等方面效果显著。然而,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目前实验研究所用的动物模型虽然力求在病因、发病机制、组织病理学表现上与人类接近,但仍不能完全符合中医传统的证候学特点,对于中医药的实验研究,仍缺乏病证结合的理想模型,极大影响了中医药防治NASH的研究进展。而且对于实验研究结果缺少细致地思考与分析,普遍停留在重复性认识上,研究结果回归临床的价值少有体现。所以今后的研究应尽可能紧密联系临床实际,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地思考分析,必要时可进行重复实验以验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   [参考文献]
  [1] Farrell GC,Larter CZ.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from steatosis to cirrhosis[J].Hepatology,2006,43(Suppl1):S99-S112.
  [2] de Alwis NM,Day CP.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themist gradually clears[J].J Hepatol,2008,48(Suppl 1):S104-S112.
  [3] Angulo P.GI epidemiology: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J].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7,25(3):883-889.
  [4] Powell EE,Cooksley WG,Hanson R,et al.The natural history of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a follow-up study of forty-two patients for up to 21 years[J].Hepatology,1990,11(1):74-80.
  [5] Caldwell SH Crespo DM.The spectrum expanded:cryptogenic cirrhosis and the natural history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J].Journal of Hepatology,2004,40(4):578-584.
  [6] Nair S,DiehlAM,W isemanM,et a1.Metformin in the treatment of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A p ilot open label trial[J].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4,20(2):2.
  [7] Uygun A,Kadayifci A,Isik AT,et al.Metformi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J].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4,19(3):537.
  [8] 艾正琳,陈东风.SREBP-Ic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表达及意义[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28(10):1063-1065.
  [9] 王允亮,诸葛丽,李军祥,等.调肝化独解毒方对NASH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理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2,44(5):71-73.
  [10] 钟岚.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J].国外医学消化疾病分册,1999,19(3):175-178.
  [11] London RM,George J.Pathogenesis of NASH:animal models[J].Clin Liver Dis,2007,11(4):55-74.
  [12] 楼琦,石巧娟,郭红刚,等.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脂质代谢及病理变化的动态观察[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2,22(3):5-11.
  [13] Tong XL,Zhao LH,Lian FM,et al.Clinical observations on the dose-effect relationship of Gegen Qin Lian Decoction on 54 out-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J].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1,31(1):56-59.
  [14] 赵林华,姬航宇,全小林,等.葛根零连汤治疗糖尿病理论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2):280-283.
  [15] 王浩,徐明,王思程.葛根等连汤对馈癌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血清Bcl-2、TGF-β1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1,29(11):12-14.
  [16] 李军祥,陈润花,苏冬梅,等.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研究述评[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0,18(14):1443-1451.
  [17] Jump BD,Botolin D,Wang Y,et al.Fatty acid regulation of hepatic genetranscription [J].Nutr,2005,135(11):2503.
  [18] Yu P0,Yin D,Kris PM,et al.Long-chain poly-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upregulate LDL receptor protein expression in fib- reblasts and HepG2 Cells[J].Nutr,2005,135(11):2541-2545.
  [19] Coleman RA,Lee DP.Enzymes of triacylglycerol synthesis and their regulation[J].Prog Lipid Res,2004,43(2):134-176.
  (收稿日期:2015-05-03)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评价早期场内营养在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中的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共计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4例,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44例,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平均颅内压、随机血糖及GCS评分差异,并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所有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对泌尿系结石CT图像噪声和质量的影响。方法 应用宝石能谱CT对20例育龄人群尿路结石患者CT螺旋扫描。采用滤过反投影法和自适应迭代重建算法对原始数据进行重建,ASIR组分为20%、40%、60%、80%、100% ASIR重建5组图像。比较不同重建图像在同一层面的图像标准差(SD值)及平均CT值,并计算SNR和对比噪声比(CNR),采用Liken5分制评估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2例SCAP患者,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祛痰,抗休克,扩张支气管,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以及营养支持。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气血水平以
期刊
[摘要] 目的 测量正常人肠系膜上动脉(SMA)与腹主动脉(AO)夹角以及左肾静脉内径等正常值范围。 方法 利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测量35例正常检查者卧位状态下SMA与AO之间的角度和左肾静脉内径。 结果 35例正常人SMA与AO夹角A'的平均值为(37.80±10.55)°。左肾静脉穿过夹角处的前后径为(0.65±0.24)cm。左肾静脉下缘SMA与AO之间的距离为(1.79±0.79)c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偏头痛急性发作期间的应用情况。 方法 抽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入我院治疗的偏头痛患者71例作为观察组,取同期入院体检的非偏头痛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 结果 观察组的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异常率为84.29%较对照组异常率15.71%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联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 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2015年1月ASAI~II级镇痛分娩初产妇150例,随机分为三组,各50例,分别给予0.15%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0.5μg/mL(R1组)、0.1%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0.4μg/mL(R2组)、0.1%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0.3μg/mL(R3组)。各组分别经硬膜外注入0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广东省2014年登革热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有效地预防控制登革热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广东省2014年登革热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检测各医院送来的登革热标本,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结果 广东省2014年登革热疫情形势严峻,采用登革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对标本进行检测,确诊率达95%。 结论 本研究为公众和卫生行政部门更加准确地认识登革热的流行特点及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广州番禺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与Preproghrelin基因rs9621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关系。 方法 提取番禺汉族人群中非糖尿病的正常人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DNA,采用PCR-RFLP,分析对照组和T2DM组Preproghrelin基因rs96217位点的基因型及组间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 结果 对照组116例样本中,CC 96例、AC 20例, AA 0例;基
期刊
[摘要] 目的 通过前后对比,了解我院ICU采取的综合干预措施对ICU院内感染的影响。 方法 将2012年480例患者作为干预组,2011年41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干预组给予院内感染的综合干预措施进行干预,统计比较干预组与参照组的院内感染发生率。 结果 干预组的病例感染发病率及患者日感染发病率分别为9.8%、10.8‰,参照组的病例感染发病率及患者日感染发病率为17.6%、17.9‰,干预组明显低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黄芪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将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VMC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黄芪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评估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结果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K、CK-MB、LDH、cTnI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