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海参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其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我国海参养殖产业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海参种植的问题,其次是养殖环境和池塘建设的问题,使用微生态制剂能够改善池塘海参生存环境,提高海参品质和产量,推广利用微生态制剂进行池塘海参生态养殖技术势在必行。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海参;养殖
海参作为一种珍贵的海味补品而受到中国人的喜爱,随着近代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养生追求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也为海参养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产业高速发展,养殖产量已连续15年居世界首位,而海参养殖占水产养殖比重较大。2015年,海参增养殖面积达到一个新的高峰,海参养殖总产值达尖峰。但是许多海参养殖的技术问题仍待解决,因此海参养殖业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一、简述海参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
目前,我国海参养殖产业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海参种植的问题,其次是养殖环境和池塘建设的问题。海参育苗期的常见疾病有烂边病、烂胃病、化板症、气泡病等,稚参培育阶段的常见疾病有细菌性溃烂病、盾纤毛虫病,幼体培育及养成阶段的常见疾病有腐皮综合症、霉菌病等。其中海参养殖过程中疾病的防控,作为海参养殖的重要一环,也是提高海参养殖效益的重点,但是就目前而言,关于海参养殖疾病的报道较少。
二、综述微生态制剂在海参养殖方面的应用进展
通过大量查阅文献可知,预防和治疗刺参疾病的传统方法以抗生素治疗为主,并辅以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随着抗生素作为治疗药品和生长促进剂被广泛地应用于刺参养殖业,许多有害的致病微生物,尤其是细菌对常用的抗生素产生了抗性,产生了抗性病原菌。同时,抗生素在杀死致病微生物、治疗刺参常见疾病的同时,刺参肠道内的有益微生物也受到影响,更为严重的是抗生素在刺参体内的残留会造成富集化作用,抗性病原菌的抗性还可通过质粒和噬菌体对现有基因的改变或者细胞间遗传物质的传递转移给对人类健康有害的菌株,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1]。
国内外关于益生菌的研究和应用的报道很多,而益生菌在珍贵海产品海参免疫方面的研究近年来才逐渐展开。近年来已有微生态制剂可改善海参体内的菌群和刺激免疫系统而达到保健、防病的研究出现。胡京曾研究了两种EM菌剂对养殖水体水质、海参生长性能及免疫力的影响,研究表明2种不同浓度的EM菌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养殖水体水质、刺参的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及免疫力。经过不断的研究一定可以正确对当前海参易患的疾病进行定位,充分明确其危害及发病特点,研究出能够有效预防病害的手段,通过改善海参体内的菌群和刺激免疫系统而达到保健、防病的功效,最终构建一个科学的疾病防治体系,有效避免了应用抗生素引起的病菌抗性,是维持海参健康的理想选择[2]。
微生态制剂又称微生态调节剂、活菌制剂或者益生菌等。它的主要特点是无毒副作用、无残留、不产生抗药性,可以调节养殖池塘的水质和底质,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降低水体有机物污染,使池塘内有稳定的生物菌群,避免有害物质在养殖池的沉积,防止病害发生,从而加强池塘的生态稳定性,还有效地提高了产量、产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如Kozasa等发现益生菌制剂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可以增进宿主健康,能够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Balczar J L、Gatesoupe F J等也分别在其研究中发现益生菌能够作为抗生素替代品防治刺参等动物的疾病,他们结合康白提出的益生菌作用的动物微生态理论,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初步预测了益生菌的作用机制:一是通过提供营养物质或产生消化酶等代谢物质提高机体消化能力,调剂微生态平衡;二是通过竞争营养附着位点或产生拮抗物质来抑制有害微生物繁殖、生长;三是改善水质;四是通过增强机體免疫功能来提高抗病能力;五是增强抗病毒能力和群体感应[3]。
在国内,从2011年起微生态制剂被辽宁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作为主推技术,在全省的海参养殖中大面积推广实施,通过微生态制剂(主要包括海参池底净、净水EM菌、海参伴侣、芽孢杆菌、复合菌、光合细菌、纳米菌宝肥水精等)在海水池塘海参生态养殖中的应用对比试验,根据试验组和对照组海参的产量、产值、成活率以及病害发生等各项指标数值的对比分析结果,说明微生态制剂的使用达到了改善池塘海参生存环境,提高海参品质和产量的目的,推广利用微生态制剂进行池塘海参生态养殖技术势在必行[4]。
三、推广微生态制剂进行池塘海参生态养殖技术势在必行
目前,可制作海参微生态制剂的菌种有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芽孢杆菌、酵母菌、噬菌蛭弧菌、碱杆菌属、黄杆菌等。
选择菌种时应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菌种,如为稳定水质、防止水体老化、保持水质,可选用含有乳酸菌、光合细菌、酵母菌、放线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等的EM菌制剂;在海参疾病高发期,为提高海参免疫力可选用含有蜡样芽胞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微生态制剂;如海参养殖池内出现海参化皮、肿嘴、滑板、僵硬症,可选用含有噬菌蛭弧菌、噬菌体的微生态制剂[5]。
蓬莱市作为刺参原产地之一,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刺参育苗的资源条件和地域优势。蓬莱海参养殖始于1980年初,规模化海参养殖始于1984年。现在蓬莱海参养殖是境内海水养殖主要支柱产业之一,产值与筏养贝类、藻类总产值相当。但是目前我地区养殖户对生态养殖和生物制剂的认识程度还不够高,大多数养殖户的养殖观念还根深蒂固,对生态养殖的认识不足,对什么是生物制剂、生物制剂的优点、种类、使用方法了解不多。
随着对益生菌制剂研究的不断深入,有效菌株的成功筛选和基因改造的完成,益生菌联合使用、协同作用的研究开发进一步完善,采用基因工程技术使微生态制剂活菌失活问题的解决,益生菌制剂作用机理的明确,益生菌制剂相对于其它抗病途径而言,其绿色、环保、安全等特点,仍然是抗生素最有潜力的替代品,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和应用空间。
参考文献:
[1]张春云,王印庚,荣小军,等.国内外海参自然资源、养殖状况及存在问题[J].海洋水产研究,2004,25(3):89-97.
[2]王磊,王玲,孟霞,等.养殖海参主要疾病及防治技术[J].河北渔业,2015,253(1):34-35.
[3]王宝军,岳峰,刘婧.益生菌对海参免疫影响的研究进展[J].山东化工,2014,43(2):52-54.
[4]佟伟,张劲松,孟凡义,等.微生态制剂在池塘海参生态养殖中的应用[J].当代畜牧,2014,(1):88-90.
[5]巩玉辉,陈翠翠,马玉堃,等.微生态制剂在海参养殖中的应用[J],中国饲料,2012,(8):37-39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海参;养殖
海参作为一种珍贵的海味补品而受到中国人的喜爱,随着近代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养生追求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也为海参养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产业高速发展,养殖产量已连续15年居世界首位,而海参养殖占水产养殖比重较大。2015年,海参增养殖面积达到一个新的高峰,海参养殖总产值达尖峰。但是许多海参养殖的技术问题仍待解决,因此海参养殖业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一、简述海参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
目前,我国海参养殖产业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海参种植的问题,其次是养殖环境和池塘建设的问题。海参育苗期的常见疾病有烂边病、烂胃病、化板症、气泡病等,稚参培育阶段的常见疾病有细菌性溃烂病、盾纤毛虫病,幼体培育及养成阶段的常见疾病有腐皮综合症、霉菌病等。其中海参养殖过程中疾病的防控,作为海参养殖的重要一环,也是提高海参养殖效益的重点,但是就目前而言,关于海参养殖疾病的报道较少。
二、综述微生态制剂在海参养殖方面的应用进展
通过大量查阅文献可知,预防和治疗刺参疾病的传统方法以抗生素治疗为主,并辅以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随着抗生素作为治疗药品和生长促进剂被广泛地应用于刺参养殖业,许多有害的致病微生物,尤其是细菌对常用的抗生素产生了抗性,产生了抗性病原菌。同时,抗生素在杀死致病微生物、治疗刺参常见疾病的同时,刺参肠道内的有益微生物也受到影响,更为严重的是抗生素在刺参体内的残留会造成富集化作用,抗性病原菌的抗性还可通过质粒和噬菌体对现有基因的改变或者细胞间遗传物质的传递转移给对人类健康有害的菌株,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1]。
国内外关于益生菌的研究和应用的报道很多,而益生菌在珍贵海产品海参免疫方面的研究近年来才逐渐展开。近年来已有微生态制剂可改善海参体内的菌群和刺激免疫系统而达到保健、防病的研究出现。胡京曾研究了两种EM菌剂对养殖水体水质、海参生长性能及免疫力的影响,研究表明2种不同浓度的EM菌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养殖水体水质、刺参的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及免疫力。经过不断的研究一定可以正确对当前海参易患的疾病进行定位,充分明确其危害及发病特点,研究出能够有效预防病害的手段,通过改善海参体内的菌群和刺激免疫系统而达到保健、防病的功效,最终构建一个科学的疾病防治体系,有效避免了应用抗生素引起的病菌抗性,是维持海参健康的理想选择[2]。
微生态制剂又称微生态调节剂、活菌制剂或者益生菌等。它的主要特点是无毒副作用、无残留、不产生抗药性,可以调节养殖池塘的水质和底质,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降低水体有机物污染,使池塘内有稳定的生物菌群,避免有害物质在养殖池的沉积,防止病害发生,从而加强池塘的生态稳定性,还有效地提高了产量、产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如Kozasa等发现益生菌制剂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可以增进宿主健康,能够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Balczar J L、Gatesoupe F J等也分别在其研究中发现益生菌能够作为抗生素替代品防治刺参等动物的疾病,他们结合康白提出的益生菌作用的动物微生态理论,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初步预测了益生菌的作用机制:一是通过提供营养物质或产生消化酶等代谢物质提高机体消化能力,调剂微生态平衡;二是通过竞争营养附着位点或产生拮抗物质来抑制有害微生物繁殖、生长;三是改善水质;四是通过增强机體免疫功能来提高抗病能力;五是增强抗病毒能力和群体感应[3]。
在国内,从2011年起微生态制剂被辽宁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作为主推技术,在全省的海参养殖中大面积推广实施,通过微生态制剂(主要包括海参池底净、净水EM菌、海参伴侣、芽孢杆菌、复合菌、光合细菌、纳米菌宝肥水精等)在海水池塘海参生态养殖中的应用对比试验,根据试验组和对照组海参的产量、产值、成活率以及病害发生等各项指标数值的对比分析结果,说明微生态制剂的使用达到了改善池塘海参生存环境,提高海参品质和产量的目的,推广利用微生态制剂进行池塘海参生态养殖技术势在必行[4]。
三、推广微生态制剂进行池塘海参生态养殖技术势在必行
目前,可制作海参微生态制剂的菌种有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芽孢杆菌、酵母菌、噬菌蛭弧菌、碱杆菌属、黄杆菌等。
选择菌种时应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菌种,如为稳定水质、防止水体老化、保持水质,可选用含有乳酸菌、光合细菌、酵母菌、放线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等的EM菌制剂;在海参疾病高发期,为提高海参免疫力可选用含有蜡样芽胞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微生态制剂;如海参养殖池内出现海参化皮、肿嘴、滑板、僵硬症,可选用含有噬菌蛭弧菌、噬菌体的微生态制剂[5]。
蓬莱市作为刺参原产地之一,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刺参育苗的资源条件和地域优势。蓬莱海参养殖始于1980年初,规模化海参养殖始于1984年。现在蓬莱海参养殖是境内海水养殖主要支柱产业之一,产值与筏养贝类、藻类总产值相当。但是目前我地区养殖户对生态养殖和生物制剂的认识程度还不够高,大多数养殖户的养殖观念还根深蒂固,对生态养殖的认识不足,对什么是生物制剂、生物制剂的优点、种类、使用方法了解不多。
随着对益生菌制剂研究的不断深入,有效菌株的成功筛选和基因改造的完成,益生菌联合使用、协同作用的研究开发进一步完善,采用基因工程技术使微生态制剂活菌失活问题的解决,益生菌制剂作用机理的明确,益生菌制剂相对于其它抗病途径而言,其绿色、环保、安全等特点,仍然是抗生素最有潜力的替代品,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和应用空间。
参考文献:
[1]张春云,王印庚,荣小军,等.国内外海参自然资源、养殖状况及存在问题[J].海洋水产研究,2004,25(3):89-97.
[2]王磊,王玲,孟霞,等.养殖海参主要疾病及防治技术[J].河北渔业,2015,253(1):34-35.
[3]王宝军,岳峰,刘婧.益生菌对海参免疫影响的研究进展[J].山东化工,2014,43(2):52-54.
[4]佟伟,张劲松,孟凡义,等.微生态制剂在池塘海参生态养殖中的应用[J].当代畜牧,2014,(1):88-90.
[5]巩玉辉,陈翠翠,马玉堃,等.微生态制剂在海参养殖中的应用[J],中国饲料,2012,(8):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