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认为高中写作教学不能太过功利,简单地让学生用模板写作,模板固然能让一部分写作基础不好的同学能中规中矩写出作文,但对于写作能力在中等偏上的学生来说,无异于饮鸩止渴,所以这就是笔者要谈到的写作教学中的功利性。
教育最忌讳功利,但往往最充满功利。社会评判一个学校是你的高考率多少,重本率多少,本科率多少;家长关注的是他的孩子能否考上好的大学,是否考上大学;人们眼中心中所谓的教育是成绩。古人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现代人有唯有分数显教与学的成效。教育功利的导向会导致社会功利导向,致使浮躁之风盛行,致使工匠精神缺失。同理,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功利化倾向危害不浅。
一、高中功利性的写作教学扼杀学生创作的天性
不注重个性化的表达,一种新思潮,新作文形式的出现,就有许多一线教师研究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模板。他们很想把高考题目吃透,扬名立万,可以标榜自己预测对了高考题,成为所谓名师。燕雀之志,扎根于基础教育没有错。错的是基础教育的理念向背问题。功利的导向让教书匠们疲于奔命。
笔者任教的班级曾经有一个男生,他其他科目都不喜欢,都在睡觉中度过,只有语文作文课他会精神抖擞的“奋笔疾书”。每次写作必是十几页,还非得让老师认真批改,他的文笔很好,思维活跃,喜欢写科幻,魔幻小说。一个老师能完全说这种学生就是不正常吗?不能。父母也不能理解他怪异的举动。后来他自然不能通过高考,只有去当兵了。高中语文功利性的写作教学扼杀学生创作的天性。原本有各種写作爱好的学生可能在高中作文写作训练中筛选淘汰。正如很多人所说,作家不是培养出来的。
二、高中功利性的写作教学阻遏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种新材料作文的出现,就会涌起一股新的研究风。比如现下所热门的任务驱动型,也不知道是谁下的这个定义,反正大家是用上了,而且大张旗鼓地训练。有人说,这种作文类似于时评,应该就事论事;有人说,这种作文必须在它限定的范围内写作,针对性强……大家的分析早就一套一套的,形成的专著,为各高考考生“指点迷津”。
这样的语文作文指导,必然给学生的阅读范围有限定,主要针对时评类的,模式化的材料。而学生的阅读兴趣广泛更益于对写作创造力的培养。高中语文功利性的写作教学阻遏学生的阅读兴趣。最后可能导致学生都不爱看文学类的书籍,尤其是理科生。笔者所任教的两个理科班,一切以理科为重,语文成了“老九”;如果不给他们激起他们的阅读兴趣,估计谁都不愿意写作,除了应付考试。所以笔者经常与学生谈论最近阅读了什么书籍,他们喜欢的书籍是哪些,比如现下流行的东野圭吾的小说,悬案小说,他们也喜欢看一些历史故事类的,那作为教师,我会鼓励他们去订阅相关书籍与杂志,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无形中把语文写作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空余时间中,这也是一种无形的教学,非功利性的教学,但能取得相对好的效果,让他们自觉爱好写作,爱好文学。
三、高中功利性的写作教学让作文课形式化
高中作文课可以说已是一种边缘化的课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高中生基本上是每两周一篇大作文,加上讲评,花在写作的时间至少是3-4节课;更有甚者,可以再一周一次小作文。但作文水平并不见得有提高多少。高中语文功利性的写作教学让作文课流于形式。让多少作文课成了例行公事,老师东拼西凑,东罗西搜,找些作文题目,课件上一放,这样两节作文课就过去了。学生也只按高考的形式与要求训练写作,模式化的操作,让作文课成为学生最难受的课。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让作文课成为有趣的课,成为让学生喜欢的课,而不是让学生望洋兴叹。
笔者现下高三的作文课,通常会找最新发生的新闻事件,热点事件进行写作与批判性思维训练,让学生去思辨与论述。语言上、结构上没有限制模板,更多地让学生自由发挥;但可以让学生比较其他时事材料进行整合与思考。这样作文课上,学生更有兴趣,会有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认识社会、认识生活、认识世界的能力。作文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贴近现实生活的直击,与时代紧密相连,能学以致用。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功利化,让写作课成为高中生内心挥之不去的阴影;扼杀一代人的创造性、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也使新的一代缺乏对时代的敏锐性。写作教学应与时俱进,改变观念,接触新事物,接受新事物;让写作课成为熔思辨、写作、时代哲思于一炉的课程,成为学生喜欢的课程,成为有思想、有内涵、有深度的课程。
谷燕,广东惠阳一中实验学校教师。
教育最忌讳功利,但往往最充满功利。社会评判一个学校是你的高考率多少,重本率多少,本科率多少;家长关注的是他的孩子能否考上好的大学,是否考上大学;人们眼中心中所谓的教育是成绩。古人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现代人有唯有分数显教与学的成效。教育功利的导向会导致社会功利导向,致使浮躁之风盛行,致使工匠精神缺失。同理,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功利化倾向危害不浅。
一、高中功利性的写作教学扼杀学生创作的天性
不注重个性化的表达,一种新思潮,新作文形式的出现,就有许多一线教师研究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模板。他们很想把高考题目吃透,扬名立万,可以标榜自己预测对了高考题,成为所谓名师。燕雀之志,扎根于基础教育没有错。错的是基础教育的理念向背问题。功利的导向让教书匠们疲于奔命。
笔者任教的班级曾经有一个男生,他其他科目都不喜欢,都在睡觉中度过,只有语文作文课他会精神抖擞的“奋笔疾书”。每次写作必是十几页,还非得让老师认真批改,他的文笔很好,思维活跃,喜欢写科幻,魔幻小说。一个老师能完全说这种学生就是不正常吗?不能。父母也不能理解他怪异的举动。后来他自然不能通过高考,只有去当兵了。高中语文功利性的写作教学扼杀学生创作的天性。原本有各種写作爱好的学生可能在高中作文写作训练中筛选淘汰。正如很多人所说,作家不是培养出来的。
二、高中功利性的写作教学阻遏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种新材料作文的出现,就会涌起一股新的研究风。比如现下所热门的任务驱动型,也不知道是谁下的这个定义,反正大家是用上了,而且大张旗鼓地训练。有人说,这种作文类似于时评,应该就事论事;有人说,这种作文必须在它限定的范围内写作,针对性强……大家的分析早就一套一套的,形成的专著,为各高考考生“指点迷津”。
这样的语文作文指导,必然给学生的阅读范围有限定,主要针对时评类的,模式化的材料。而学生的阅读兴趣广泛更益于对写作创造力的培养。高中语文功利性的写作教学阻遏学生的阅读兴趣。最后可能导致学生都不爱看文学类的书籍,尤其是理科生。笔者所任教的两个理科班,一切以理科为重,语文成了“老九”;如果不给他们激起他们的阅读兴趣,估计谁都不愿意写作,除了应付考试。所以笔者经常与学生谈论最近阅读了什么书籍,他们喜欢的书籍是哪些,比如现下流行的东野圭吾的小说,悬案小说,他们也喜欢看一些历史故事类的,那作为教师,我会鼓励他们去订阅相关书籍与杂志,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无形中把语文写作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空余时间中,这也是一种无形的教学,非功利性的教学,但能取得相对好的效果,让他们自觉爱好写作,爱好文学。
三、高中功利性的写作教学让作文课形式化
高中作文课可以说已是一种边缘化的课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高中生基本上是每两周一篇大作文,加上讲评,花在写作的时间至少是3-4节课;更有甚者,可以再一周一次小作文。但作文水平并不见得有提高多少。高中语文功利性的写作教学让作文课流于形式。让多少作文课成了例行公事,老师东拼西凑,东罗西搜,找些作文题目,课件上一放,这样两节作文课就过去了。学生也只按高考的形式与要求训练写作,模式化的操作,让作文课成为学生最难受的课。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让作文课成为有趣的课,成为让学生喜欢的课,而不是让学生望洋兴叹。
笔者现下高三的作文课,通常会找最新发生的新闻事件,热点事件进行写作与批判性思维训练,让学生去思辨与论述。语言上、结构上没有限制模板,更多地让学生自由发挥;但可以让学生比较其他时事材料进行整合与思考。这样作文课上,学生更有兴趣,会有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认识社会、认识生活、认识世界的能力。作文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贴近现实生活的直击,与时代紧密相连,能学以致用。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功利化,让写作课成为高中生内心挥之不去的阴影;扼杀一代人的创造性、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也使新的一代缺乏对时代的敏锐性。写作教学应与时俱进,改变观念,接触新事物,接受新事物;让写作课成为熔思辨、写作、时代哲思于一炉的课程,成为学生喜欢的课程,成为有思想、有内涵、有深度的课程。
谷燕,广东惠阳一中实验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