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顺:儒学为了生活而存在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FIDYRST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玉顺研究“生活儒学”。他的“标准照”是一张穿唐装的照片,看上去很严肃。其实他经常“呵呵”。在博客上,他和网友互动频繁,基本上有帖必复。有人赞了他的文章,他回道:“呵呵!谢谢!共勉!”甚至写文章跟人论战时,开篇也是“呵呵”。
  黄玉顺学中文出身,儒学和哲学之外,也写一些谈文学的文章,偶尔也会关心三农问题、计划生育和钱学森之问。他觉得,学文学的好处在于重视情感,而所有理性都是为情感服务的。
  所以,“爱”成了“生活儒学”的关键词。
  “生活儒学”是黄玉顺2004年提出的,甫一出炉即受到关注,也引发不少争论。“其实很多人都没明白我的意思,我的基本思考是传统儒学如何和现代性接榫,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黄玉顺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在他看来,当今思想界很复杂,各有立场。如果把儒家放在中间,跟它们都有关系。
  2010年,黄玉顺从四川大学调至山东大学。他自述:“今吾由‘川’而‘山’矣。昔在川大,固乐水者;今至山大,诚乐山也。然则乐水矣,吾其智矣乎哉?乐山矣,吾其仁矣乎哉?……”
  “仁且智”是儒家的追求。

不诚无物


  黄玉顺经常被人误解。因为“生活儒学”这四个字太容易让人望文生义。其实他做的是纯理论研究。“把传统儒学的现成理论应用到生活中去,这跟我不沾边。”但他不认为冠以“生活”之名是为了讨巧,“我有一个基本命题:一切皆源于生活而归于生活。”
  黄玉顺认为,2000年来,古今中外的哲学都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思维模式:用一个绝对唯一的形而上存在者来说明众多相对的形而下存在者,即为说明宇宙万物而寻找一个终极根据,比如上帝、天理之类。但这种模式在现代社会遇到了问题。
  “一个群体要共同生活,必须达成社会规范的一致,儒家叫‘礼’。但现代社会的人们,形而上的观念区别太大了,有基督教、伊斯兰教、儒家,等等。如果都根据自己的形而上观念来推出一套制度规范,就很难达成共识。”
  中国的改革开放,实际是走向现代性。生活方式和观念都在变化,儒家古代的社会规范今天很多是不能让人接受的。“《周礼》讲‘诸侯一娶九女’,那样的制度安排,现在有没有人同意?”
  因此,黄玉顺认为,儒学要重建,不仅是形而下的制度规范,还包括形而上的根基。“我相信儒家的思想资源中,还有更本源的、超越时空的观念层级。所以,生活儒学是把‘形上-形下’的思维模式打破,进入更本源的观念层级,而形成三级观念结构。”
  除了“生活”,黄玉顺还借用海德格尔的术语“存在”。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区分”,打破了二元对立的“形上-形下”思维模式。在儒家的资源中,黄玉顺找到了对应于“存在”的概念,如“爱”与“诚”。
  “这种本源性的‘情’就是仁爱,也叫做‘诚’。”《中庸》讲“不诚无物”,“诚就是本真情感,比如儒家讲的爱。”
  向大众讲生活儒学时,他的办法是举例子。一个常举的例子是母爱:如果没有母爱这种情感显现,这个母亲就不配称为“母亲”,母亲这个主体就还没有生成,所以,是母爱这种生活情感给出了母亲这个存在者。“‘情’是生活存在的直接显现,是存在者化的‘性情’的本源所在。”
  另一个例子是给大学本科生准备的。通常以为,先有一个男人、一个女人,然后才有爱情。他告诉大家:这里谈的不是男人女人的问题,而是恋人,所以刚好相反,不是恋人产生了恋爱,而是恋爱生成了恋人。没有爱情的涌流,恋人是不存在的。因此,一切的存在者、主体性都是由爱给出的。
  大学生们听得似懂非懂、若有所思。
  黄玉顺常说,“生活即是存在,生活之外别无存在”,这是他的基本命题。但要把“生活儒学”讲明白并不容易。你必须懂一点西方哲学,然后一层一层往上推,有点类似《盗梦空间》的推理游戏,稍不注意就会走岔。所以有朋友私下跟他说,“老黄,你那玩意儿我看不懂。”
  “呵呵,我也没办法,因为这不符合人们2000年来形成的思维习惯。”黄玉顺说。

儒家不是儒教


  黄玉顺被认为是“儒学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但他对外界的批评看得很清楚。“一些自由主义者老跟儒家作对,不过他们很多地方还是说得对的,虽然有时张冠李戴,把帝国时代的儒家伦理扣到孔子身上。”
  自由主义者所批评的,也是黄玉顺反对的:原教旨主义。在他看来,当今儒家的光谱很复杂,什么倾向都有,其中一种就是原教旨主义,只恪守传统,不作现代性转换。“我的态度很简单:继承传统,但要进行观念转换,重新诠释。”
  事实上,当代儒家有两大派别:儒教派和儒学派。前者认为儒家本质上是一种宗教,后者认为儒学本质上是一种学说。或许,这两大派的合力才是当代儒家的完整面貌。
  关于儒家是不是宗教,是否要建制化,曾经发生过一场论战。黄玉顺写了一本书《儒教问题研究》,专门讨论这个问题。他的观点很明确:反对把儒学宗教化。
  在他看来,儒家没有这个功能。在传统社会,儒家是一种很特殊的身份。“打比方说,佛教、道教,包括西方传来的宗教,相当于运动会的运动员,而儒家就是裁判。如果各大宗教是演员,儒家就是导演。儒家设定一个框架,各宗教在里面活动。”
  自古以来,儒家不仅解决个人的安生立命问题,还积极入世,干预社会。而现代社会,“政教分离”是一个基本原则。“如果把儒家搞成一个在民政局注册的宗教,怎么干预现实?儒家‘外王’的方面就完全失落了。”黄玉顺说,“同时,‘内圣’方面——对个体的安顿,儒家从来不诉诸‘灵魂不朽’的来世。而其他宗教有上千年的传统,儒家是竞争不过的。”
  一些儒者认为,当前农村的凋敝是因为失落了儒家的规范。黄玉顺有不同看法。“现代化导致城市化,这个趋势是无法遏制的,传统农村肯定要消亡,如果把儒学跟农村捆绑在一起,儒学就必然要消亡。因此,儒家必须和城市接轨。”   他对城市社区儒学充满兴趣,觉得前途不错。
  几年前,曲阜建教堂事件沸沸扬扬。黄玉顺坚决反对建教堂,却未在联名反对的意见书上签字。“曲阜建教堂不在于基督教的炽热,而在于中华文化主体性自己的沉沦。”他不希望政府用公权力来激活孔庙等“儒教道场”,而是主张儒家“反求诸己”,“彻底解决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危机问题”。
  黄玉顺发现一个规律:在东亚儒家文化圈,经济起飞、现代化第一阶段完成以后,宗教就会复兴,但一定是经过现代转换的宗教,而不是原教旨的。他认为这对于儒学有借鉴意义。
  儒学如何让现代人接受?“不能忘了一个道理:生活不是为儒学而存在,儒学倒是为生活而存在的。”他说。

国学热中无国学


  《瞭望东方周刊》: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国学热,目前仍在继续,你对此有何看法?
  黄玉顺:我写过一篇文章《中国学术从“经学”到“国学”的时代转型》。从汉武帝设五经博士、经学兴起,到大清帝国结束,经学是帝国时代的特定产物,是当时的意识形态和统治一切学问的学问。现在很多号称搞“经学”的,其实是以西方实证主义的方法研究“经学史”,那不是经学,而是史学或者文献学的研究。
  国学是现代性的,它对其他学术在意识形态上发挥统帅性的作用。现在把研究传统文化的都叫“国学”,这是不对的,大学里的“国学院”其实是文史哲研究院。真正的国学还没有建构起来,所以我说“国学热中无国学”。
  《瞭望东方周刊》:你有一句话“人天然是儒家”,怎么理解呢?
  黄玉顺:“人天然是儒家”是说,人天然就有爱的能力。有人说:基督教也讲爱啊,你为什么不说“人天然是基督徒”?我回答:因为基督教把上帝、而不是把爱看作一切事物的本源。唯有儒家才把爱看作本源。众多的思想流派中,除了儒家,找不出第二家是这样的。在这个意义上,人天然是儒家。
  《瞭望东方周刊》:你为什么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就是孔子的全部思想?
  黄玉顺:因为这句话概括了人类所有观念的三个基本层级:生活感悟、形而上学、形而下学。核心在“立于礼”,就是建立制度规范。但礼是形而下的东西,需要形而上学为之奠基;形而上学又须本真的生活情感为之奠基,这就是“兴于诗”;礼是强调人和人之间的差别的,这就可能导致不和谐,所以需要“成于乐”,即超越礼、回复到本真的情感。
  儒家跟各派不同,最关心的问题是群体的生存秩序、制度安排,这在儒家的话语里叫“礼”。“立于礼”有两层意思。一是“克己复礼”。“不学礼,无以立”——不遵守游戏规则,就没法在社会上立足。更深一层的意思是:不同时代的礼是变化的,这叫“礼有损益”。生活方式的转变要求不同的制度安排。比如中华民族曾经很需要帝制,在帝制下创造了很辉煌的文明,但到后来却积贫积弱,说明生活方式转换了。

道德是被建构的


  《瞭望东方周刊》:现在的儒学复兴运动,有时候是否过于强调“礼”,而忽视了“损益”?
  黄玉顺:确实有这个倾向。把儒家古代的“礼”照搬到今天,那是不对的。把“礼”看作根本,就会“以礼杀人”。并不是说凡是古代的规范都不能用,而是说它作为一个系统整体已经不合时宜了。很多人认为,中国目前的许多问题是失落了传统美德造成的。一个常见的说法:道德滑坡。这样的看法是不对的,很肤浅。古代有很多道德规范,都是今天不该用的。
  美国一个研究儒学的女教授,对儒家原教旨很感冒,我们第一次见面,我就说:你这人很不道德,因为你一来就跟我握手,“男女授受不亲”啊。她当时感到很震动。
  《瞭望东方周刊》:儒学容易出现一种“道德主义”的倾向,即认为儒学、传统文化是一套伦理道德。你怎么看这个倾向?
  黄玉顺:我不赞同泛道德化。什么叫道德?我们一直把“伦理道德”合起来用,却从来没有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所谓道德,其实就是对既有社会规范的遵守和认同。但既有的社会规范是不是都该遵守和认同呢?这就是一个问题。
  对行为进行道德判断的根据就是社会规范、伦理规范,就是礼,这是“行为正义”问题;但这种道德判断的前提,则是这个社会规范本身是不是正义的,这是“制度正义”问题。社会转型了,“礼坏乐崩”,是因为有的道德规范确实不能用了,但新的道德规范还没建立起来,所以无所适从。
  我跟一个美国人谈,美国南北战争前,南方人和北方人对道德的认识就不一样,因为生活方式不同。一个北方人流落到南方,要遵守南方的道德规范吗?不遵守就把你关起来,甚至杀掉。所以,道德没有那么崇高,它是根据生活方式建构起来的。
  “泛道德主义”的要害是,试图将前现代的伦理规范一股脑儿地搬到今天来。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读经”,尤其是“儿童读经”中存在的某种倾向。
  我并非一概反对读经,我本人的工作方式之一就是读经——研读儒家经典。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许多读经活动,宣扬的是专制主义的伦理道德,这是很不好的。
其他文献
北京市副市长张延昆刚刚透露北京拟力争在2016年出台《北京市机动车停车条例》,全国舆论就“炸开了锅”。支持者有之,声讨者有之,建议另寻他路的“改良派”更多。  从舆情走势可以发现,北京拟实行“有位购车”的消息一经发布,便迅速引发舆论高度关注。舆情传播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高开——低走”态势,新闻媒体和自媒体传播平台均在消息曝出首日达到舆情监测期峰值,可见此事件与社会各界的利益关联度极高。  通过城市舆
四年一度的奥运盛会目前正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实时更新的奥运金/奖牌榜上,各国排名你追我赶交替上升。榜单上,排在前列的一向是以中国、美国、俄罗斯等人口数量和综合国力都傲视群雄的大国为主,同时也有排名与人口和综合国力都严重不相符合的牙买加等国。但是,人口数量排名前十的多个国家,如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日利亚等,长期被远远甩在后面。  到底什么决定了一个国家获得金/奖牌的数量?一国人
实力雄厚的中国消费者正在“买遍全球”。远赴巴西看奥运,美景、美食和美女自不待言,只是要带回去太过困难。其实,在物价水平很高的巴西,还有很多东西值得“买买买”。  以下就是一份你绝对不可错过的清单。  【咖啡】    巴西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大国,不少农产品产量都在世界名列前茅,其中咖啡产量约占全球三分之一,是全球最大的咖啡生产和出口国。巴西全国有十几个咖啡产区,口味多样,品尝过巴西咖啡的人都赞不绝口。
2014年11月底,美国“黑色星期五”飓风第一次擦过中国。  对中国消费者来说,尽管这种隔空触摸还不如中国的“双11”那样真切,但借助淘宝网登陆中国亿万买家市场的美国四大百货公司——Macy’s、Bloomingdale’s、Saks Fifth Avenue,以及Neiman Marcus,却已显示出了其电子商务的魅力。  这几家百货公司不仅是美国零售领域的佼佼者,其电商业务也做得有声有色。然而
那些在外人眼中看似滑稽的骗术实际上是暗含了各种套路的销售秘籍,他们步步为营编织出陷阱,让老人们最终沦为待宰的“羔羊”  两年前大热的家庭伦理剧《老有所依》中曾有这样一幕:一个年轻的保健品推销员在公园遇到一位老人,一通称赞后邀请他去听公司的产品推介会,最终骗得老人一次性购买了5000元的保健品。老人在“公益健康讲座”现场抢购保健品  诡杰当初看到这一幕时,还特意把70多岁的父亲诡连胜叫到电视旁指着屏
电影《大圣归来》海报  2015年7月13日中午,暴热。在北京西北三环十月动画的办公室里,田晓鹏和他的同事开了一瓶香槟,庆祝电影《大圣归来》票房过亿元。  然后,那瓶被喝光的香槟就孤零零地摆在桌上,周围是杂乱无序的办公桌与废弃电脑。几个员工吹着风扇,冒汗吃着吉野家盒饭。  与略显寥落的现实环境相比,田晓鹏的微信里有上百个好友申请,电话一直不断,这多少让他有些不习惯。  7月10日上映的这部动画片,
滨湖集团收购古民居的计划,在李锐峰看来,150幢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实在收不齐,也只能多造些仿古建筑了”  2015年1月,一条消息出现在合肥本地媒体:合肥市滨投集团将从皖南至少收购150栋老房子,在苏拐原样恢复,建设成乡村客栈,再配上小桥流水的自然景观,呈现富有江南水乡风格的合肥特色旅游街区。  “宏村再造,复制丽江,都是媒体给这个项目的噱头。依照集团的规划,此项目的结构更类似于黄山市的唐磨古村
崖门海战遗址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纪念活动  “以古井镇官冲村一无名小丘为中心,北起银洲湖,南至崖门口,方圆数十里的水陆区域,曾经都是古战场。”宋元崖门海战文化旅游区副经理叶增雄对这段历史颇为痴迷。  他翻阅了大量史料,认定南宋的最后一口气结束在崖门,换言之“宋元崖门海战古战场遗址就是南宋亡国之地”。  “南宋的终点”是否在崖门  沿着广东新会省道S270崖门段驱车前行,距新会城南约50多公里处可以观
有些中国人不但热衷取英文名字,甚至到了认为英文名对于人生有重要意义的地步。  在中国生活的这些年里,我在工作和私人场合碰到过很多有志于在中国市场实现创业梦想的外国年轻人。他们领域不同,抱负各异,但据我观察,一般有两个共同的特点:对中国市场需求的异常敏感和强烈的企业家精神。  但说到对中国市场的敏感和过人的行动力,我不得不佩服这个名叫玻尔·杰瑟普(Beau Jessup)的16岁英国姑娘——她仅凭一
中国电信董事长杨杰日前透露,中国电信将推行全流量计费(语音、短信折合为流量,统一计费),逐步取消长途漫游费。消息一出,反响强烈。  随着通信技术的革新,已经伴随手机用户20多年、被戏称为“化石费用”的漫游费趋于消失是自然而然的过程。问题是,全流量计费是否更便宜?  全流量计费一定便宜  叶伟(上海市公务员)  漫游费的存在首先是受到运营商分省、分地市的组织结构的影响,也更受到央企管理体制的制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