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想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陶行知先生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理论,积极反思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模式,总结教学经验。此外,教师还要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行动实践力,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使其把所学知识积极运用到生活中,真正实现知行融合,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知行合一;教学策略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阐述了实践和认知的关系。实践是认知的开始,而認知又是对实践的升华。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摆脱以教师教授为主的枯燥、死板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方式和手段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使其积极发现问题,主动思考,并大胆地各抒己见,形成“发现”“ 探究”“ 判断”“评价”四个自主学习模式,进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其深刻地认识到道德与法治学习的重要性,努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一、角色扮演,内化修为
道德与法治知识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教师要善于发现身边鲜活的真人真事,并采用合适的方式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一场生动有趣的情景剧,领悟和体会教材内容的思想内涵。这种教育模式以学生的社会经验为基础,旨在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唤醒责任意识[1]。
在“我想要 我能要”一课的教学中,有一段情节是这样的:星星吵着让爸爸妈妈买东西。基于此,教师可以创设去超市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和星星,并尝试着去说服对方。学生先演后评,评完了再演,在表演的改进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弄清了“想要”和“能要”的区别。此外,教师要给予学生及时的点拨和激励,鼓励学生用积极的方式应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类似情况,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认识,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知行融合的目的。
又如,“父母的疼爱”一课也可以通过分角色扮演的形式开展。课前,师生可以共同设计剧情和剧本,篇幅和对话应简短精练、突出思想主题。“演员们”可先进行简单排练,自备适宜道具,然后在正式表演时,迅速进入人物状态,让在场的同学近距离体验本课的思想内涵,感受父母之爱的伟大与无私。教师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入亲身体验的环节,如现场增加后续情节,让在场的学生进行后续表演,身临其境地感受子女与父母间的情感互动,从而使学生产生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强烈思想共鸣,达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二、现场辩论,强化认知
道德认识不能只源于教师的宣教和课本的文字。春秋时期有“百家争鸣”的盛况,各流派之间“争芳斗艳”。中央电视台每年的“国际大专辩论会”精彩纷呈。选手们旁征博引,在辩场上唇枪舌剑,用敏捷的思维、超凡的口才展示了自己的风采。教师在课堂上也可借古鉴今、博采众长,通过课堂辩论活动的形式丰富学生的认识,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随机捕捉或预设道德认知冲突,让学生分别代表正、反双方,从各自的立场出发,发表观点,在辩论中解决由于冲突产生的问题。现场辩论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在辩论中强化认知,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灯不拨不明,理不争不透。”课堂辩论的环境需要教师积极营造,道德认知冲突需要教师用心去捕捉,例如,“心中的110”这一课,笔者借助多媒体动画呈现一个情境:放学路上,一个带孩子的老奶奶对琪琪说:“同学,你知道这附近有超市吗?你能带我去吗?”接下来,笔者把问题抛给学生:“琪琪应该带老奶奶去找超市吗?”笔者没有让学生直接回答,而是让他们自由选择“应该”和“不应该”两个区域就座,并将场地布置成辩论会场,设置正方和反方两个辩论队。双方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最后选出代表进行总结陈词。在现场辩论中,学生开拓了思维,也由此受到了启发,明白了任何事情都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无论做什么都要有安全意识,任何时候都要学会保护好自己,遇到危险情况应及时拨打电话报警。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辨能力。
随着网络技术的革新,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智能手机,各种聊天交友App、网络购物App、学习软件App、游戏娱乐App等被频繁使用,学生经常借助这些软件进行学习和交流。关于手机的利弊,人们见仁见智。总体来看,家长和教师认为学生用手机弊大于利,尤其是小学生年龄较小,自制力差,容易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而耽误学习。那么,学生自己是怎么看待用手机这件事呢?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为此,在“哪些地方不能去”这节课中,笔者采用了现场辩论赛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让双方的所有成员都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最后,让双方选出的代表进行总结性发言。在此基础上,教师对大家的结论进行总结和正确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勤加思考,了解手机上网的优势及对学习的影响,懂得在生活中合理使用手机[2]。
三、深入实践,行知结合
道德与法治教学应做到课堂内外相融合,双轨教育,即课上重明理,课外重践行。除课堂上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外,教师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契机,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使其在行动中巩固所学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及时运用到行动中,真正实现知行统一,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和道德修养。
现在的家庭以独生子女居多,无论一胎家庭还是二胎家庭,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都很重视。因为升学压力,大部分家长把主要精力用在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忽略了对孩子的德育教育。我们会发现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关爱他人,不关心周围的人和事,不尊重别人,渐渐养成了自私自利的行为习惯,出现了我行我素的心理倾向。
在“我的劳动感受”一课中,笔者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去关心他人,关注他人的生活和经历,使其了解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工作。每样工作都与我们息息相关,都在为我们默默地服务着,其中也包括我们的亲人和教师。另一方面,笔者让学生积极体验生活,参与力所能及的工作。笔者利用社区资源、家长资源,让学生在课后尝试不同的工作,如保安、超市收营员、物业、警察、教师、医生等。在实践中,学生亲身感受和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理解了劳动者的不易,从而懂得尊重劳动者,并提升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创新意识。 在“请到我的家乡来”这节课后,笔者也安排了课外活动,通过家委会活动的形式,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家长有计划、有组织地带领学生参观家乡的小区、公园、商业中心、图书馆、科技馆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实地感受到家乡的美,目睹了家乡的繁荣,产生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身为家乡人的自豪感。陶行知先生曾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就是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从而实现知行融合,达到知行合一。
四、换位思考,移情体验
只有换位思考,学生才能体会对方的感受,才能让学生产生同情心和同理心。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采取换位体验方式,让学生感受对方的所思所想,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分析问题,加深对某個道德观点的理解,从而更好地促进其将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认识。
最具典型性的是“有多少人为了我”一课,课上,笔者为学生准备了“你能为他们想一想吗”系列漫画,漫画里通过灵魂互换的幽默方式揭露了一个个现实问题。出示漫画之前,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有哪些只图自己方便,给他人添乱的事。大家回答的范围只局限于几个常见的事例,对问题思考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为了加深学生的感受,笔者继续出示漫画,果不其然,学生哈哈大笑,乐不可支,并自然而然地开始反思和讨论:假如自己是这些劳动者会怎样?又会有什么感受?通过换位思考,学生重新思考对劳动者的态度,懂得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重要性,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进而提升了自身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
在“同学之间”一课中有一则小故事:王辉来自离异家庭,从小由爸爸抚养,有个别同学在背后嘲笑王辉是一个没有妈妈的孩子。在讲这堂课时,笔者问学生:“假如你就是王辉,同学们这样在背后嘲笑你,如果你听到了同学们的议论,会怎么想?”学生将心比心,深刻感受到王辉的痛苦,感受到不被别人理解的心情。可见,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同理心,能使其从小学会考虑对方的感受,而不以自我为中心,还使学生懂得不能嘲笑任何人,要主动去帮助和关心像王辉这样的同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掌握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养成把道德与法治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学习习惯,提升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从而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杨艳.结合知行转化思想 探析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J].求知导刊,2021(26):72-73.
侯勇.王阳明“知行观”的当代德育价值[J].四川教育,2021(10):12-14.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知行合一;教学策略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阐述了实践和认知的关系。实践是认知的开始,而認知又是对实践的升华。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摆脱以教师教授为主的枯燥、死板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方式和手段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使其积极发现问题,主动思考,并大胆地各抒己见,形成“发现”“ 探究”“ 判断”“评价”四个自主学习模式,进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其深刻地认识到道德与法治学习的重要性,努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一、角色扮演,内化修为
道德与法治知识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教师要善于发现身边鲜活的真人真事,并采用合适的方式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一场生动有趣的情景剧,领悟和体会教材内容的思想内涵。这种教育模式以学生的社会经验为基础,旨在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唤醒责任意识[1]。
在“我想要 我能要”一课的教学中,有一段情节是这样的:星星吵着让爸爸妈妈买东西。基于此,教师可以创设去超市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和星星,并尝试着去说服对方。学生先演后评,评完了再演,在表演的改进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弄清了“想要”和“能要”的区别。此外,教师要给予学生及时的点拨和激励,鼓励学生用积极的方式应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类似情况,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认识,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知行融合的目的。
又如,“父母的疼爱”一课也可以通过分角色扮演的形式开展。课前,师生可以共同设计剧情和剧本,篇幅和对话应简短精练、突出思想主题。“演员们”可先进行简单排练,自备适宜道具,然后在正式表演时,迅速进入人物状态,让在场的同学近距离体验本课的思想内涵,感受父母之爱的伟大与无私。教师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入亲身体验的环节,如现场增加后续情节,让在场的学生进行后续表演,身临其境地感受子女与父母间的情感互动,从而使学生产生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强烈思想共鸣,达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二、现场辩论,强化认知
道德认识不能只源于教师的宣教和课本的文字。春秋时期有“百家争鸣”的盛况,各流派之间“争芳斗艳”。中央电视台每年的“国际大专辩论会”精彩纷呈。选手们旁征博引,在辩场上唇枪舌剑,用敏捷的思维、超凡的口才展示了自己的风采。教师在课堂上也可借古鉴今、博采众长,通过课堂辩论活动的形式丰富学生的认识,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随机捕捉或预设道德认知冲突,让学生分别代表正、反双方,从各自的立场出发,发表观点,在辩论中解决由于冲突产生的问题。现场辩论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在辩论中强化认知,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灯不拨不明,理不争不透。”课堂辩论的环境需要教师积极营造,道德认知冲突需要教师用心去捕捉,例如,“心中的110”这一课,笔者借助多媒体动画呈现一个情境:放学路上,一个带孩子的老奶奶对琪琪说:“同学,你知道这附近有超市吗?你能带我去吗?”接下来,笔者把问题抛给学生:“琪琪应该带老奶奶去找超市吗?”笔者没有让学生直接回答,而是让他们自由选择“应该”和“不应该”两个区域就座,并将场地布置成辩论会场,设置正方和反方两个辩论队。双方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最后选出代表进行总结陈词。在现场辩论中,学生开拓了思维,也由此受到了启发,明白了任何事情都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无论做什么都要有安全意识,任何时候都要学会保护好自己,遇到危险情况应及时拨打电话报警。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辨能力。
随着网络技术的革新,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智能手机,各种聊天交友App、网络购物App、学习软件App、游戏娱乐App等被频繁使用,学生经常借助这些软件进行学习和交流。关于手机的利弊,人们见仁见智。总体来看,家长和教师认为学生用手机弊大于利,尤其是小学生年龄较小,自制力差,容易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而耽误学习。那么,学生自己是怎么看待用手机这件事呢?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为此,在“哪些地方不能去”这节课中,笔者采用了现场辩论赛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让双方的所有成员都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最后,让双方选出的代表进行总结性发言。在此基础上,教师对大家的结论进行总结和正确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勤加思考,了解手机上网的优势及对学习的影响,懂得在生活中合理使用手机[2]。
三、深入实践,行知结合
道德与法治教学应做到课堂内外相融合,双轨教育,即课上重明理,课外重践行。除课堂上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外,教师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契机,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使其在行动中巩固所学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及时运用到行动中,真正实现知行统一,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和道德修养。
现在的家庭以独生子女居多,无论一胎家庭还是二胎家庭,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都很重视。因为升学压力,大部分家长把主要精力用在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忽略了对孩子的德育教育。我们会发现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关爱他人,不关心周围的人和事,不尊重别人,渐渐养成了自私自利的行为习惯,出现了我行我素的心理倾向。
在“我的劳动感受”一课中,笔者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去关心他人,关注他人的生活和经历,使其了解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工作。每样工作都与我们息息相关,都在为我们默默地服务着,其中也包括我们的亲人和教师。另一方面,笔者让学生积极体验生活,参与力所能及的工作。笔者利用社区资源、家长资源,让学生在课后尝试不同的工作,如保安、超市收营员、物业、警察、教师、医生等。在实践中,学生亲身感受和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理解了劳动者的不易,从而懂得尊重劳动者,并提升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创新意识。 在“请到我的家乡来”这节课后,笔者也安排了课外活动,通过家委会活动的形式,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家长有计划、有组织地带领学生参观家乡的小区、公园、商业中心、图书馆、科技馆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实地感受到家乡的美,目睹了家乡的繁荣,产生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身为家乡人的自豪感。陶行知先生曾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就是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从而实现知行融合,达到知行合一。
四、换位思考,移情体验
只有换位思考,学生才能体会对方的感受,才能让学生产生同情心和同理心。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采取换位体验方式,让学生感受对方的所思所想,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分析问题,加深对某個道德观点的理解,从而更好地促进其将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认识。
最具典型性的是“有多少人为了我”一课,课上,笔者为学生准备了“你能为他们想一想吗”系列漫画,漫画里通过灵魂互换的幽默方式揭露了一个个现实问题。出示漫画之前,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有哪些只图自己方便,给他人添乱的事。大家回答的范围只局限于几个常见的事例,对问题思考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为了加深学生的感受,笔者继续出示漫画,果不其然,学生哈哈大笑,乐不可支,并自然而然地开始反思和讨论:假如自己是这些劳动者会怎样?又会有什么感受?通过换位思考,学生重新思考对劳动者的态度,懂得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重要性,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进而提升了自身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
在“同学之间”一课中有一则小故事:王辉来自离异家庭,从小由爸爸抚养,有个别同学在背后嘲笑王辉是一个没有妈妈的孩子。在讲这堂课时,笔者问学生:“假如你就是王辉,同学们这样在背后嘲笑你,如果你听到了同学们的议论,会怎么想?”学生将心比心,深刻感受到王辉的痛苦,感受到不被别人理解的心情。可见,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同理心,能使其从小学会考虑对方的感受,而不以自我为中心,还使学生懂得不能嘲笑任何人,要主动去帮助和关心像王辉这样的同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掌握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养成把道德与法治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学习习惯,提升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从而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杨艳.结合知行转化思想 探析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J].求知导刊,2021(26):72-73.
侯勇.王阳明“知行观”的当代德育价值[J].四川教育,2021(1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