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花梨是海南独有的金钻品牌。据说千年前已有上贡,明清间大名更突出,当代一跃而成顶级珍材,世称与黄金等值。
这几年,海南全省各县市几乎都有灯火辉煌的黄花梨展销店,乃至博物馆;诸般花梨小件令普罗旅游者爱不释手,趋之若鹜;关于花梨的神话,岛上从企业老总到村夫野老,无不如数家珍;即使加工的粉屑下脚,作为名贵香料及中药,也是无可替代——一切美妙,无需重复。
这么热炒多年的话题,作为岛外籍、从不玩收藏的在下,还能有“新说”不成?
应该有,而且好像还不少,否则就不动笔了。
我也是个花梨谜。曾批量种植,浸淫其中,历经挫折,费煞苦心。因此,自以为有些颇不相同的认识,可供分享。
先设几问,对一些流行说法提提异议。
学术性论述,应该最是权威,却不为人注意。坊间,依然盛行五百年说。
品味一下:说年限长者声音响亮,多半是手中有货、有地位的收藏家,他们文章漂亮,名声卓著,影响力强。说年限短者声音较小,似乎都是种植者及种苗商,或许多属本土乡镇人士,偶尔有几位林业专家。这些人多半不善宣传,个别庭院植有大树者,还必须刻意隐蔽以求安全,更不会轻易宣扬。
大多数黄花梨产品,是能够看得出年轮的,内行人尤其知门道。不过“讲故事”是营销学基本法,屡试不爽,促销天价黄花梨,还有比“五百年说”更有利的故事吗?
话说回来,也不能肯定海岩先生是被忽悠了。特例还是有的。例如极干旱瘠薄条件下的“糠梨”,说不定就这样慢,不过那种材质却是超棒的。但这只是特例,绝非常例。
二,海南黄花梨“没有大材”吗?
同样是海岩先生美文的片段,不过并非他的创见,只是总结了多数人的共同观点:
“根据专家对海南黄花梨的物种考察,未发现超过五十公分的残存树桩,明清古董家具中常见的宽幅大料,显然来自阳光稍足的越、老,而非气候阴湿的海南。”
这个观点,同样有必要商榷。
第一,不知专家是何时做的考察。如果在1985年之前,或许会比较接近事实,如果是此后,就未必了。挖山者的眼力和脚力都远比任何专家强大,对深山情况更为了解,我见过这样的挖山者,以后可以聊聊。大树桩价值不菲,早就被挖光了。再假如,专家们现在才进行考察,会不会作出“海南没有发现任何像样的野生黄花梨残存树桩,所有明清黄花梨材料显然只能来自越、老”的结论呢?
第二,关于越、老与海南的气候对比,我也不敢苟同。从地理上说,越、老均属热带季风气候带,正当西太平洋的迎风面,雨量充沛,正像海南岛的东部沿海,而长山山脉西侧则有西南暖湿气流,带来另外季节的降水。越南年均降水量1800—2000毫米,而且多雾;老挝地势复杂,山更高,气候差异更大,年降水量在1250毫米—3750毫米之间。
常年气候比较,真正“阴湿”的是越、老,那里的大部分热带雨林,绝不比海南稀疏。
那么,为什么海南没有发现大树桩头呢?我的分析是因为海南太小,冼夫人率领重回华夏千余年,开发较早。海南降水量最大的万宁(超过3000毫米)等东线沿海,大材黄花梨早就出名,也早就罗掘俱穷了。
印支半岛雨林广大,原住民历史上相对疏懒随性,因为天然资源优厚,子民不必太操劳。于是社会发展相对缓慢,森林破坏较少,史载“康乾盛世”之后,中国本土由于原始森林减损过甚,大材不足,主要船厂已经由闽粤而转到彼处及菲律宾制造大船,可作旁证。至于他们的大花梨树头,恐怕还是后来中国挖山者带头开发的呢。 这里只是就事论事,并非、也不需要为海南争什么产地桂冠。
三,黄花梨“最佳产地”是哪里?原因何在?
又是个有点争议的话题。凭什么成为最佳?凭什么是你那里最佳?
据《中国树木志》载:野生海南黄花梨以海南的白沙、东方、昌江、乐东、三亚、海口为主要产区。它们一般生长于海拔350米以下的山坡,不同流域的心材有明显差别:生长在南渡江流域的木质较生长在昌化江流域的稍松,比重接近水,入水呈半浮状态;木油、香味也稍少,硬度也稍软。
一望而知,优质产区就在海南西南部。公认昌化江流域的黄花梨最名贵,具体位置则不统一。以霸王岭、峨贤岭为代表的东方、以尖峰岭为代表的乐东、以王下乡为代表的昌江等县市,都宣称自己是顶级“海黄”的不二产区。
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品系不同?土质不同?
坦率地说,这些全都未见确证。
昌化江流域黄花梨名贵的重要原因,甚或是唯一原因,应该是气候干旱——这点,看到的资料甚少提及,尤其没有强调。我认为应该强调,这才是关键。
很多资深花梨玩家,未必常年出没于琼西产地,或许想当然地认为海南是全岛都很“阴湿”的,这无足深怪。我在海南搞农业近20年,认真分析过海南各地不同小气候的差异及原因,曾无数次驾车于环岛高速,多次见证在西线高速行程的数小时内,从琼北到琼西到琼南天气“雨—阴—晴”的规律性变化,对琼西南的高温干旱,深有体会。
能有这个理解,得益于在白沙河谷文化园开的眼界。
先看看几个旧木箱,老年间用来装米的。
大致刨平,榫接组装,四平八稳,结实能用。这就是当年乡间木匠的手艺了。过去,海南普通人家这样的米箱,以及类似家具是真不少啊。如果不说这是花梨木做的,您愿意多看它們一眼吗?
黄花梨的“标配”——温润在哪?包浆在哪?鬼脸在哪?雅致在哪?
可以说,完全不着调,完全不好看。
原来,天然黄花梨就像璞玉,没有高水平的专精加工,这些响彻云霄的附加值,是无法体现出来的。
再看黄花梨杵臼,更为粗糙了,很像黎家器物。是加工谷物做饭,还是杵碎木薯喂猪?使用年久,或许两三代人了吧,蹦坏了,估计后来就弃置墙脚任由日晒雨淋,换个新的。只因木头太硬,一时懒得费力破开当柴火而已。
这是旧日农家尤其是黎苗同胞常见的用具,竟是原株老树黄花梨心材所做,也只有黄花梨才够沉重坚硬吧。收藏家独具慧眼,早年,或许不多几个钱就买回来了。
海南农家还有更多黄花梨,用作屋梁、神龛、小凳子,小料更做成木刨,角尺乃至墨斗等工具,一辈子烟熏火燎灰头土脸,用坏了,就随手扔进灶膛烧饭。它们终生不知“温润”“鬼脸”为何物,更谈何“雅致”“贵族”…… 文化园里有件很不起眼的藏品,看后一直不能忘怀,是那件略有残损的“木锨”。
这不是工艺品,是实用农具,园主说收集自东方市江边乡,古属感恩楼峒。木锨肯定不如铁锨好使,之所以用花梨木来做,原因只有一个:比铁锨便宜——够颠覆吧!
细察其形制,“木锨”并不准确,用它抛不出多少土,更像是“木耜”。
木耜是七八千年前耜耕农业阶段华夏先民的纯木农具,须用硬木。当时的华夏耜耕农业是世界领先的。文化园这件不是出土文物,是三四代人之前还在使用的东西——野山坡烧芭不清耕,趁雨后土松,手扶耜把,脚踩耜身下压,挖一穴,种一薯(黍)。
过去海南社会发展不平衡,文化形态丰富,某些“落后”地区的生产方式,竟可以让我们在特定渠道直溯百代之前先祖的某些脉息,岂能不震撼!
就是花梨木原生状态的器用啊。
如果說,马未都等大家收藏的贵族黄花梨大器是商周钟鼎的话,那么白沙河谷文化园主收藏的这些(当然也收藏有大器),或许就是山顶洞人的一枚下颌骨、两块燧火石了。
从市场交换价值来说,周鼎无疑远超燧石器吧。在以保值增值为基本目标的收藏界看来,收藏破旧木锨即使不是傻瓜,毕竟也是“怪怪的”不入流。
但从考古价值来说,两者没有轻重贵贱之分,燧石器还在文明链条的更前端。况且,大器重器向受重视,存世较多,旧木锨之类能被专门收藏的就甚少,曾经的成千上百,都当柴火烧掉了,所以更为珍稀,从历史证物角度看就更贵重。即如白沙河谷这件,假如别处再未见到,就是孤本,是一段生产力的样板了。
可以说,没有海南农家对黄花梨木头的诸般器用,人们就不会知道它的材质特性,无法从千百种海南野树中加以区别,加以青睐,城里人就可能永远不知道有“黄花梨”这个东西。
又因了这一类器物,本文标题就叫神话黄花梨的“前世”。
是的,有了千百年与外界两不相知的“前世”,黄花梨才脱颖而出,蝶变为举世瞩目的“本生”,而得入诸家法眼。诚如马未都老师所说——
“黄花梨家具现在已经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之一,它囊括的文化内涵不仅体现在家具作品的造型上,更因其几百年来的设计。现在没人敢用这么贵重的材料冒风险,大家都没有信心去超过古人,因为这个文化符号太深重了。”
六,黄花梨“珍稀濒危”吗?
著名植物学家、海南师范大学老教授钟义,将海南黄花梨比喻为植物界的“熊猫”,对其定性为:珍贵性、稀有性、独有性和濒危性,这也被社会所公认。
对野生黄花梨来说,这个定义是绝对准确的。但是从单纯的生存能力来说,黄花梨却与熊猫大不相同。
熊猫是两三百万年前剑齿象古生物群的仅有孑遗物种,不大适应现代环境。花梨却是海南乡土树种,是绝无娇气的“贫下中农”,粗生易种,全岛低丘平地皆宜。它五六岁大就能开花结籽,种子量大,萌发栽培容易,种苗一直不贵,虽然前几年种子身价疯涨,但必因供过于求价格回落;它的根瘤菌是自备的“化肥厂”,贫瘠山地都能长好;它还具备惊人的再生能力,即使树头整个被挖,残根亦可各各抽出新株,不几年“又是一条(群)好汉”。
总之,黄花梨就是海南野树。树形也调皮顽野,远不如松柏、桉树“高大威猛”,几岁大就开始发生“偏冠”,枝干任性,歪歪扭扭,常带着几分醉意。倒了再长,断了再发,毫不在乎。除非在幼龄期着意修枝,扶持捆扎,否则难有通直之材。广州闹市福祥路,1970年代偶然种下近十株黄花梨,现已成著名景观,身价尊贵。也有园林管护,修枝扶持,但树姿依然难免歪扭,顽野之状可鞠。
近年民间大种黄花梨,2013年初更被评为海南“省树”,数年间遍地开花,栽培不知几千几万亩。若仅以现存植株量而言,它早就不稀有、不濒危了,而且几乎可以断言——此后在海南,黄花梨极难灭绝。
不过,它依然极度“濒危”——其危不在“生物性灭绝”,而在规格心材的“功能性灭绝”。
别看到处种得热热闹闹,但制约明显。现行经营方式可以提供小件小器,但绝对成不了大器。
大材大器黄花梨已在海南断绝若干个世代,至今仍未看到转机。市场上的大材大器,都是进口的,而且即将砍尽。与其它行业的大发展相比,海南黄花梨和以它为代表的乡土珍稀树种,依然未能摆脱尴尬境地——“捧着金碗讨饭吃”的境地。
造成这种状况的唯一原因,是人类的无序刀斧。盗伐者的猖獗刀斧,促使守法种植者不得不自己先动刀斧。违法刀斧之所以能暗夜横行,又与社会的规范治理紧密相连。
下回,准备从两个蛇皮袋的故事,看看海南天然黄花梨是如何被一网打尽的。
(本文收藏品照片大部分摄自白沙河谷文化园,特此鸣谢)
这几年,海南全省各县市几乎都有灯火辉煌的黄花梨展销店,乃至博物馆;诸般花梨小件令普罗旅游者爱不释手,趋之若鹜;关于花梨的神话,岛上从企业老总到村夫野老,无不如数家珍;即使加工的粉屑下脚,作为名贵香料及中药,也是无可替代——一切美妙,无需重复。
这么热炒多年的话题,作为岛外籍、从不玩收藏的在下,还能有“新说”不成?
应该有,而且好像还不少,否则就不动笔了。
我也是个花梨谜。曾批量种植,浸淫其中,历经挫折,费煞苦心。因此,自以为有些颇不相同的认识,可供分享。
先设几问,对一些流行说法提提异议。
学术性论述,应该最是权威,却不为人注意。坊间,依然盛行五百年说。
品味一下:说年限长者声音响亮,多半是手中有货、有地位的收藏家,他们文章漂亮,名声卓著,影响力强。说年限短者声音较小,似乎都是种植者及种苗商,或许多属本土乡镇人士,偶尔有几位林业专家。这些人多半不善宣传,个别庭院植有大树者,还必须刻意隐蔽以求安全,更不会轻易宣扬。
大多数黄花梨产品,是能够看得出年轮的,内行人尤其知门道。不过“讲故事”是营销学基本法,屡试不爽,促销天价黄花梨,还有比“五百年说”更有利的故事吗?
话说回来,也不能肯定海岩先生是被忽悠了。特例还是有的。例如极干旱瘠薄条件下的“糠梨”,说不定就这样慢,不过那种材质却是超棒的。但这只是特例,绝非常例。
二,海南黄花梨“没有大材”吗?
同样是海岩先生美文的片段,不过并非他的创见,只是总结了多数人的共同观点:
“根据专家对海南黄花梨的物种考察,未发现超过五十公分的残存树桩,明清古董家具中常见的宽幅大料,显然来自阳光稍足的越、老,而非气候阴湿的海南。”
这个观点,同样有必要商榷。
第一,不知专家是何时做的考察。如果在1985年之前,或许会比较接近事实,如果是此后,就未必了。挖山者的眼力和脚力都远比任何专家强大,对深山情况更为了解,我见过这样的挖山者,以后可以聊聊。大树桩价值不菲,早就被挖光了。再假如,专家们现在才进行考察,会不会作出“海南没有发现任何像样的野生黄花梨残存树桩,所有明清黄花梨材料显然只能来自越、老”的结论呢?
第二,关于越、老与海南的气候对比,我也不敢苟同。从地理上说,越、老均属热带季风气候带,正当西太平洋的迎风面,雨量充沛,正像海南岛的东部沿海,而长山山脉西侧则有西南暖湿气流,带来另外季节的降水。越南年均降水量1800—2000毫米,而且多雾;老挝地势复杂,山更高,气候差异更大,年降水量在1250毫米—3750毫米之间。
常年气候比较,真正“阴湿”的是越、老,那里的大部分热带雨林,绝不比海南稀疏。
那么,为什么海南没有发现大树桩头呢?我的分析是因为海南太小,冼夫人率领重回华夏千余年,开发较早。海南降水量最大的万宁(超过3000毫米)等东线沿海,大材黄花梨早就出名,也早就罗掘俱穷了。
印支半岛雨林广大,原住民历史上相对疏懒随性,因为天然资源优厚,子民不必太操劳。于是社会发展相对缓慢,森林破坏较少,史载“康乾盛世”之后,中国本土由于原始森林减损过甚,大材不足,主要船厂已经由闽粤而转到彼处及菲律宾制造大船,可作旁证。至于他们的大花梨树头,恐怕还是后来中国挖山者带头开发的呢。 这里只是就事论事,并非、也不需要为海南争什么产地桂冠。
三,黄花梨“最佳产地”是哪里?原因何在?
又是个有点争议的话题。凭什么成为最佳?凭什么是你那里最佳?
据《中国树木志》载:野生海南黄花梨以海南的白沙、东方、昌江、乐东、三亚、海口为主要产区。它们一般生长于海拔350米以下的山坡,不同流域的心材有明显差别:生长在南渡江流域的木质较生长在昌化江流域的稍松,比重接近水,入水呈半浮状态;木油、香味也稍少,硬度也稍软。
一望而知,优质产区就在海南西南部。公认昌化江流域的黄花梨最名贵,具体位置则不统一。以霸王岭、峨贤岭为代表的东方、以尖峰岭为代表的乐东、以王下乡为代表的昌江等县市,都宣称自己是顶级“海黄”的不二产区。
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品系不同?土质不同?
坦率地说,这些全都未见确证。
昌化江流域黄花梨名贵的重要原因,甚或是唯一原因,应该是气候干旱——这点,看到的资料甚少提及,尤其没有强调。我认为应该强调,这才是关键。
很多资深花梨玩家,未必常年出没于琼西产地,或许想当然地认为海南是全岛都很“阴湿”的,这无足深怪。我在海南搞农业近20年,认真分析过海南各地不同小气候的差异及原因,曾无数次驾车于环岛高速,多次见证在西线高速行程的数小时内,从琼北到琼西到琼南天气“雨—阴—晴”的规律性变化,对琼西南的高温干旱,深有体会。
能有这个理解,得益于在白沙河谷文化园开的眼界。
先看看几个旧木箱,老年间用来装米的。
大致刨平,榫接组装,四平八稳,结实能用。这就是当年乡间木匠的手艺了。过去,海南普通人家这样的米箱,以及类似家具是真不少啊。如果不说这是花梨木做的,您愿意多看它們一眼吗?
黄花梨的“标配”——温润在哪?包浆在哪?鬼脸在哪?雅致在哪?
可以说,完全不着调,完全不好看。
原来,天然黄花梨就像璞玉,没有高水平的专精加工,这些响彻云霄的附加值,是无法体现出来的。
再看黄花梨杵臼,更为粗糙了,很像黎家器物。是加工谷物做饭,还是杵碎木薯喂猪?使用年久,或许两三代人了吧,蹦坏了,估计后来就弃置墙脚任由日晒雨淋,换个新的。只因木头太硬,一时懒得费力破开当柴火而已。
这是旧日农家尤其是黎苗同胞常见的用具,竟是原株老树黄花梨心材所做,也只有黄花梨才够沉重坚硬吧。收藏家独具慧眼,早年,或许不多几个钱就买回来了。
海南农家还有更多黄花梨,用作屋梁、神龛、小凳子,小料更做成木刨,角尺乃至墨斗等工具,一辈子烟熏火燎灰头土脸,用坏了,就随手扔进灶膛烧饭。它们终生不知“温润”“鬼脸”为何物,更谈何“雅致”“贵族”…… 文化园里有件很不起眼的藏品,看后一直不能忘怀,是那件略有残损的“木锨”。
这不是工艺品,是实用农具,园主说收集自东方市江边乡,古属感恩楼峒。木锨肯定不如铁锨好使,之所以用花梨木来做,原因只有一个:比铁锨便宜——够颠覆吧!
细察其形制,“木锨”并不准确,用它抛不出多少土,更像是“木耜”。
木耜是七八千年前耜耕农业阶段华夏先民的纯木农具,须用硬木。当时的华夏耜耕农业是世界领先的。文化园这件不是出土文物,是三四代人之前还在使用的东西——野山坡烧芭不清耕,趁雨后土松,手扶耜把,脚踩耜身下压,挖一穴,种一薯(黍)。
过去海南社会发展不平衡,文化形态丰富,某些“落后”地区的生产方式,竟可以让我们在特定渠道直溯百代之前先祖的某些脉息,岂能不震撼!
就是花梨木原生状态的器用啊。
如果說,马未都等大家收藏的贵族黄花梨大器是商周钟鼎的话,那么白沙河谷文化园主收藏的这些(当然也收藏有大器),或许就是山顶洞人的一枚下颌骨、两块燧火石了。
从市场交换价值来说,周鼎无疑远超燧石器吧。在以保值增值为基本目标的收藏界看来,收藏破旧木锨即使不是傻瓜,毕竟也是“怪怪的”不入流。
但从考古价值来说,两者没有轻重贵贱之分,燧石器还在文明链条的更前端。况且,大器重器向受重视,存世较多,旧木锨之类能被专门收藏的就甚少,曾经的成千上百,都当柴火烧掉了,所以更为珍稀,从历史证物角度看就更贵重。即如白沙河谷这件,假如别处再未见到,就是孤本,是一段生产力的样板了。
可以说,没有海南农家对黄花梨木头的诸般器用,人们就不会知道它的材质特性,无法从千百种海南野树中加以区别,加以青睐,城里人就可能永远不知道有“黄花梨”这个东西。
又因了这一类器物,本文标题就叫神话黄花梨的“前世”。
是的,有了千百年与外界两不相知的“前世”,黄花梨才脱颖而出,蝶变为举世瞩目的“本生”,而得入诸家法眼。诚如马未都老师所说——
“黄花梨家具现在已经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之一,它囊括的文化内涵不仅体现在家具作品的造型上,更因其几百年来的设计。现在没人敢用这么贵重的材料冒风险,大家都没有信心去超过古人,因为这个文化符号太深重了。”
六,黄花梨“珍稀濒危”吗?
著名植物学家、海南师范大学老教授钟义,将海南黄花梨比喻为植物界的“熊猫”,对其定性为:珍贵性、稀有性、独有性和濒危性,这也被社会所公认。
对野生黄花梨来说,这个定义是绝对准确的。但是从单纯的生存能力来说,黄花梨却与熊猫大不相同。
熊猫是两三百万年前剑齿象古生物群的仅有孑遗物种,不大适应现代环境。花梨却是海南乡土树种,是绝无娇气的“贫下中农”,粗生易种,全岛低丘平地皆宜。它五六岁大就能开花结籽,种子量大,萌发栽培容易,种苗一直不贵,虽然前几年种子身价疯涨,但必因供过于求价格回落;它的根瘤菌是自备的“化肥厂”,贫瘠山地都能长好;它还具备惊人的再生能力,即使树头整个被挖,残根亦可各各抽出新株,不几年“又是一条(群)好汉”。
总之,黄花梨就是海南野树。树形也调皮顽野,远不如松柏、桉树“高大威猛”,几岁大就开始发生“偏冠”,枝干任性,歪歪扭扭,常带着几分醉意。倒了再长,断了再发,毫不在乎。除非在幼龄期着意修枝,扶持捆扎,否则难有通直之材。广州闹市福祥路,1970年代偶然种下近十株黄花梨,现已成著名景观,身价尊贵。也有园林管护,修枝扶持,但树姿依然难免歪扭,顽野之状可鞠。
近年民间大种黄花梨,2013年初更被评为海南“省树”,数年间遍地开花,栽培不知几千几万亩。若仅以现存植株量而言,它早就不稀有、不濒危了,而且几乎可以断言——此后在海南,黄花梨极难灭绝。
不过,它依然极度“濒危”——其危不在“生物性灭绝”,而在规格心材的“功能性灭绝”。
别看到处种得热热闹闹,但制约明显。现行经营方式可以提供小件小器,但绝对成不了大器。
大材大器黄花梨已在海南断绝若干个世代,至今仍未看到转机。市场上的大材大器,都是进口的,而且即将砍尽。与其它行业的大发展相比,海南黄花梨和以它为代表的乡土珍稀树种,依然未能摆脱尴尬境地——“捧着金碗讨饭吃”的境地。
造成这种状况的唯一原因,是人类的无序刀斧。盗伐者的猖獗刀斧,促使守法种植者不得不自己先动刀斧。违法刀斧之所以能暗夜横行,又与社会的规范治理紧密相连。
下回,准备从两个蛇皮袋的故事,看看海南天然黄花梨是如何被一网打尽的。
(本文收藏品照片大部分摄自白沙河谷文化园,特此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