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课程实施的整体目标是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人文性的目标,涵盖英语学科需要的核心素养,特别是文化品格的培育。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的素养。其中文化品格的素养,重点在理解本国文化内涵和异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比较异同、汲取精华、尊重差异等三个方面。
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理所当然不应忽略文化品格素养的形成。因此,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让学生把英语学习只当作语言学习的工具,而应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来学会生存、学会共存、学会发展、学会创新。那么,英语教学中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来提升学生文化品格素养呢?
在自主阅读中,提升文化品格素养
英语教学,离不开阅读。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阅读,可以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阅读,可以形成学生的文化认同。英语教学的任务,不只是囿于掌握一种语言工具,更在于文化品格素养的形成。因此,我们的英语教师应该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应当明确文化品格因素的形成是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
牛津英语7A Unit5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讲述“中外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是文化内涵的重要体现。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Halloween、the Middle Autumn Festival 以及Chinese New Year,不僅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中西方节日庆祝方式所存在的差异,更有助于学生的中西文化品格素养的形成。
教学时,教师可以在本单元延伸出感恩节、圣诞节、复活节、端午节、元宵节等节日,以节日为线索,拓宽学生的视野。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对端午节的由来、元宵节的灯展、高科技下圣诞老人如何派送礼物、感恩节的感恩情怀、中国节日放鞭炮的利弊等进行开发性思索,进一步提升学生文化品格素养。
这样的阅读,对学生文化品格素养的提升,大有裨益。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每一次阅读课的机会,让学生获得知识,拓宽视野、提升能力,开发思维;我们要立足课本,开展整体教学,要精心选材,培养阅读技巧与方法;我们要以培育核心素养为前提,让学生爱上阅读、品味生活,这是文化品格素养形成的重要路径。
在相互交流中,提升文化品格素养
南通将课程改革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改革上,并对课堂提出三点基本要求:限时授课、合作学习、踊跃展示。其中,“合作学习”是指教学过程中必须建立学习小组,学生在小组内或小组间进行互动交流。文化品格素养的提升,当然需要借助于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形式来完成。狭隘的视野、短浅的眼光、难以使积淀变得丰赡。
中国学生学英语更多在课堂,他们缺乏真实的语境。所以,教师需要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中进行语言的碰撞。比如牛津英语8B Unit 5 Good manners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好的礼仪”,其内容主要介绍西方国家一些习俗,如餐桌礼仪等等。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我们知晓的“八礼四仪”进行合作讨论,并制定出英语版“八礼四仪”,这将是本单元文化知识的极大升华。在相互交流中,学生汲取语言知识,对既定文化品格素养进行积累,对缺失文化品格素养进行修补,其作用不可小觑。
英语课堂应该是英语交际的小舞台,教师应该把舞台留给学生,以教材为剧本,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相互合作、相互交流、踊跃展示”中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才能提升文化品格素养。
在体验感受中,提升文化品格素养
英语教学的体验感受是学生文化品格素养提升的关键步骤。缺乏了体验,品格就不能生根;缺乏了感受,素养就不能形成;重视学生的体验感受,英语教学才能灵动起来;具备了体验感受的英语教学,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教学。如此的教学,其有效性才能得以实现。
牛津英语8A Unit 4 Do it yourself这一单元主要讲述自己动手的乐趣。教师可以设计很多话题的DIY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什么是DIY、DIY的注意事项、DIY的快乐收获等。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在相互合作中学会DIY水果沙拉,手工作品的制作流程等等,可以学会用英语介绍整个活动,这些对于提升文化品格素养至关重要。
英语教学应该走出传统的窼臼,由重知识传授到重素养培育,再到重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培养的转变,帮助学生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了解文化特征、分析文化冲突、深入体验文化、多角度看待问题等途径,提升学生整体核心素养。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更多地去研究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和方法,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方式,努力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初中英语微课开发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c20160225)
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理所当然不应忽略文化品格素养的形成。因此,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让学生把英语学习只当作语言学习的工具,而应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来学会生存、学会共存、学会发展、学会创新。那么,英语教学中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来提升学生文化品格素养呢?
在自主阅读中,提升文化品格素养
英语教学,离不开阅读。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阅读,可以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阅读,可以形成学生的文化认同。英语教学的任务,不只是囿于掌握一种语言工具,更在于文化品格素养的形成。因此,我们的英语教师应该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应当明确文化品格因素的形成是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
牛津英语7A Unit5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讲述“中外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是文化内涵的重要体现。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Halloween、the Middle Autumn Festival 以及Chinese New Year,不僅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中西方节日庆祝方式所存在的差异,更有助于学生的中西文化品格素养的形成。
教学时,教师可以在本单元延伸出感恩节、圣诞节、复活节、端午节、元宵节等节日,以节日为线索,拓宽学生的视野。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对端午节的由来、元宵节的灯展、高科技下圣诞老人如何派送礼物、感恩节的感恩情怀、中国节日放鞭炮的利弊等进行开发性思索,进一步提升学生文化品格素养。
这样的阅读,对学生文化品格素养的提升,大有裨益。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每一次阅读课的机会,让学生获得知识,拓宽视野、提升能力,开发思维;我们要立足课本,开展整体教学,要精心选材,培养阅读技巧与方法;我们要以培育核心素养为前提,让学生爱上阅读、品味生活,这是文化品格素养形成的重要路径。
在相互交流中,提升文化品格素养
南通将课程改革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改革上,并对课堂提出三点基本要求:限时授课、合作学习、踊跃展示。其中,“合作学习”是指教学过程中必须建立学习小组,学生在小组内或小组间进行互动交流。文化品格素养的提升,当然需要借助于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形式来完成。狭隘的视野、短浅的眼光、难以使积淀变得丰赡。
中国学生学英语更多在课堂,他们缺乏真实的语境。所以,教师需要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中进行语言的碰撞。比如牛津英语8B Unit 5 Good manners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好的礼仪”,其内容主要介绍西方国家一些习俗,如餐桌礼仪等等。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我们知晓的“八礼四仪”进行合作讨论,并制定出英语版“八礼四仪”,这将是本单元文化知识的极大升华。在相互交流中,学生汲取语言知识,对既定文化品格素养进行积累,对缺失文化品格素养进行修补,其作用不可小觑。
英语课堂应该是英语交际的小舞台,教师应该把舞台留给学生,以教材为剧本,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相互合作、相互交流、踊跃展示”中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才能提升文化品格素养。
在体验感受中,提升文化品格素养
英语教学的体验感受是学生文化品格素养提升的关键步骤。缺乏了体验,品格就不能生根;缺乏了感受,素养就不能形成;重视学生的体验感受,英语教学才能灵动起来;具备了体验感受的英语教学,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教学。如此的教学,其有效性才能得以实现。
牛津英语8A Unit 4 Do it yourself这一单元主要讲述自己动手的乐趣。教师可以设计很多话题的DIY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什么是DIY、DIY的注意事项、DIY的快乐收获等。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在相互合作中学会DIY水果沙拉,手工作品的制作流程等等,可以学会用英语介绍整个活动,这些对于提升文化品格素养至关重要。
英语教学应该走出传统的窼臼,由重知识传授到重素养培育,再到重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培养的转变,帮助学生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了解文化特征、分析文化冲突、深入体验文化、多角度看待问题等途径,提升学生整体核心素养。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更多地去研究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和方法,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方式,努力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初中英语微课开发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c2016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