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v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1949年我9岁,大麦抽穗、油菜开花的时候,一大早,听到县城那边响了一阵子枪炮,大人说,共产党过来了。后来晓得,那天是4月23日,家乡解放日。
  本来满目疮痍、满耳呻吟的大地,没有几天,歌也来了,舞也来了,镇上的秧歌,大人跳,孩子跳,一队过去,又一队过来。村上,只要年纪轻些的,到处在唱“叔拉叔拉多拉多”。学校天天教新歌,“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很快,我们都会了。
  村东小学的那个教室,每天晚上汽灯一亮,一村人就聚集上了。土改工作队的同志,每天召集大家开会,组织生产,推选干部,划成分,分土地,破除迷信,宣传男女平等,每天热气腾腾。最是选村长条件特别,说是家里越穷越好,人品越老实越好,至于能力、文化,一点也没要求。我们村的新村长,从乡政府开半天会回来,到村上两三句话就让他说完了(真想不到,三四年以后他们个个都成了演说家、鼓动家),可他们不拿一分钱,不叹一声苦,天天欢欢喜喜地忙上忙下。过去村上,只有唱大戏,做庙会才会敲几下锣鼓。解放以后,“五一”劳动节敲,“十一”国庆节敲,送青年参军、慰问烈军属、送公粮、给劳动模范戴光荣花,统统敲锣打鼓。1950年劳动节,区里组织庆祝活动,村上每户至少去一个人,锣鼓从村上一直敲到8里路外的大会场,会议一开完,接下来大游行,荡旱船、打腰鼓、吹唢呐,三四里路长的队伍,一直闹到下午两三点,饿不饿也忘记了。
  
  文化翻身好迫切
  
  年底,村上就办起了冬学。农民吃足了不识字的苦,听到不花钱还有人教识字,一下就报了一二十个,小的十二三岁,大的三十多岁。也是村上人开会的那个教室,每天晚上先冬学上课,再群众开会。那年我读四年级,晚上,夹在识字班里凑热闹。教冬学的是一个在上海做过布店的旧朝奉,他也没读过什么书,有的字读国音,有的字读土音,有的字土音和国音相差很大,他就说有两种读法,大家也都认了。学员年纪偏大,记性不好了,一个晚上只教几个字,也是今天学了明天就忘。我在那里边,如鱼得水,成了他们的当然先生,常常左边有人问我,右边也有人问我,把个四年级的孩子搞得神抖抖的。这种冬学,有一本冬学读本,每年立冬开始上课,上到来年春耕告一个段落。
  小学更是一派兴旺,各年级都有插班生,一批中途停了两年三年学的半大孩子,又重新回到教室。人多了,我们从五年级开始,一个班不再设两个年级,到我上六年级,班上已经有41个同学。学校教室不够,将东面土地庙的菩萨扳倒,粉刷成新教室,最后我就是从那里面毕业的。记得做过一年村干部的王金海,他19岁,还有我堂姐20岁,都成了我的同班同学。金海每天做一早晨农活,再来上课。我大姐更珍惜时间,每天天不亮就背书了,不知她哪里弄来一本《升学指导》,里面都是鸡兔类、年龄类那样的古怪题目,她一道也不肯放过,最后一本书给她翻烂了。
  就这所小学,1951年一下考取了7个初中生,到第二年轮上我们了,增加到16个。这所小学,由一个乡绅开办于1920年代,管辖六七个自然村,断断续续,时办时歇,二三十年里,念到毕业的不到20个学生,解放后一年就超过了这个数。记得每个星期六下午,佩戴着中学校徽的我们,成群结队从县城回家,唱最时髦的歌,夹一个英文单词打趣同伴,讲发生在老师身上的笑话故事,一路上,引来的都是羡慕目光。
  
  男女婚配大变样
  
  解放前结婚,程序繁复,乡村青年结不起婚是常有的事。解放后说,结婚要新事新办了,花轿一律不准用,新娘子不顶面罩不戴凤冠,新郎官不着长衫不戴礼帽,男女说合也不用媒婆,改了“介绍人”,喜酒不请了,改了发喜糖,亲友的婚礼当然也就免了。
  村上的王连生有点文化,政府要他做个示范,第一个采用新式结婚。那天,男方有一批人接,女方有一批人送,新娘夹在那行队伍里,大家都一路步行,只有那件大红棉袄,在告诉四边看热闹的,谁是那天的主角。还有一个红根媳妇,老公三十几岁得急病死了,丢下一家四口,生活没了着落。南段村上的一个老长工,叫牛小根,40多岁了,还是光棍,他瞄上了。那天乡里开群众大会,两个都去了,男的搬了条长凳,招呼女的说,坐吧。两个就坐上了一条凳。那时,大家觉得转这个弯太大了,很不习惯。没过几天,男的把被子往女方家里一搬,就这么简单,村上又多出了一对夫妻。
  新规矩还有,男女双方讲定了以后,两个上照相馆拍个结婚照,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拍那个照很隆重,那是要放大了镶上镜框,挂进洞房,让亲友长期欣赏的。他们头发光溜,衣裳崭新,男的戴个解放帽,女的辫梢上扎朵花,都是当时时尚。去政府领结婚证书,也是那年代开始的。我看到过一对青年到区政府办这样的手续,开始,男的走在前面,女的离了一条田埂,跟在后边,待领了证回来,两个改了一前一后,口袋鼓鼓的,装满了喜糖。田里做农活的看见了,丢下手上农活,跑上去抢喜糖。后边抢糖的,一边追一边喊;前边小两口,一边跑一边撒糖。那情那境,绝对是一道亮丽风景。
  (责编:辛娅)
其他文献
重庆市九龙坡区一家敬老院有位百岁老太,她在敬老院里组建了新的家庭,尽管两人有十几岁的年龄差距,但还是非常恩爱。  现年100岁的张德芳是敬老院里年纪最大的老人,自她1998年住进敬老院后,为了方便照顾她,一直有一位和她脾气相投的工作人员一起住,这位工作人员退休后,77岁的周继良大爷经常帮张德芳老太打水端饭,陪她聊天解闷。时间长了,老太就对工作人员唠叨孤单寂寞,说的次数多了,大家都听出了眉目:张德芳
期刊
1973年7月10日下午,河南省唐河县马振扶公社中学初二(1)班学生张玉勤在英语考试时交了白卷,并在试卷上写了:“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文,不学ABCD,也能当接班人,接好革命班,埋葬帝修反。”为此,张玉勤受到班主任杨天成和校方的多次批评,结果张玉勤自杀了。几个月后,此事发展成为一起波及全国的政治事件。36年过去了,由于“马振扶事件纪念馆”的筹建,当事人之一、已经72岁的杨天成又陷入自责与痛苦的回忆
期刊
中医名家多长寿,这是不争的事实。不过,年逾九旬的中医名家谢子衡,仍坚守门诊一线,不能不说其养生别有独到之处。  谢子衡,1916年生于北京的一个小康之家。他师从四大名医之一的汪逢春,多年侍诊左右,他25岁考取中医师资格,并曾就读于国医讲学所,解放后参加中医进修学校取得由卫生部李德全部长颁发的中医资格证书。他是新中国第一个中医专科的首任主任,从医近70年,医人无数。斗转星移,近一个世纪的坎坷人生被谢
期刊
这是一段延续了36年的北大荒故事。  那是1973年7月的北大荒,正午的太阳灼烧着大地。从早上三四点钟就起身干活的八五三农场二分场副业连的知青们,此刻正在鼾睡中。忽然,一声声孩子的啼哭传来,把知青们惊醒了。上海知青高耀瑞和天津知青胡宝平一个箭步冲出宿舍,寻声而见几个四五岁的小孩子围着一口老井在哭叫。“坏了,有孩子掉井了”,知青们一起朝老井跑去。原来是连里老铁兵李庆忠5岁的小女儿英子在井边玩耍,不小
期刊
40年前,“上山下乡”运动中又生出一件大事:领袖批准,组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领袖挥手之间,10万知青奔赴塞外。这中间就有我,不过要比第一批大哥大姐晚上几年。  “上山下乡”那年,我16岁。一南一北两个建设兵团来上海“招兵”,一个是云南建设兵团,一个是内蒙古兵团,都说得天花乱坠。  我心眼活动了半天,下不了决心选哪个。去云南还是进西双版纳?小说《边疆晓歌》把那里描绘得充满异国风情、色彩斑斓。若去北
期刊
我的慈母因肠癌去年年底去世了。母亲走后,全体家庭成员开了个会,亲戚长辈们要我们照顾好父亲的生活起居,我的舅舅和姨母们特意提出,希望父亲不要再婚。我们姐弟中有3个表示支持,父亲当场也表态不会再婚,只有我没有吭声。  可是事情发展往往难以预料,无论儿女、儿媳女婿、孙儿们怎样尽孝心,父亲却还是一天天见瘦,常常像丢了魂似的发呆。我和父亲来了一次促膝谈心,最后父亲终于说了心里话:“这一段时间在各家轮流生活不
期刊
“人生七十古来稀”,我早已活过了“古稀”之年,活到了87岁,老伴81岁,可谓福寿双全。  世界上最感人的爱情,大多是悲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罗米欧与朱丽叶,在生时相互热恋,却不能做一日的夫妻。英国著名诗人勃朗宁一对诗侣,可说是美满姻缘了,但他们只共同生活了十五六年,勃朗宁夫人就溘然而逝了。夫妻双双年介眉寿,而且终生矢志不渝的,恐怕不是很多;至于能共度金婚或钻石婚的,那更是少之又少了。  和大多数的同
期刊
提起重症监护科,有人称它为“生死驿站”,也有人说它是“鬼门关”。这是因为这里收治的病人大都是徘徊在生死边缘的急危重症患者,他们的工作就是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抗争,与死神搏斗。  北京301医院重症监护科成立7年来,在宋青的带领下先后从死亡线上救回了2100多名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达到了90%!  作为一个年过半百的女性,宋青肩上的担子可想而知,但她总是微笑着,坚毅、果敢,但又不失妩媚、纤柔。   
期刊
一名患者患上本不足以致残、致命的病,却因为3家医院的种种过失,最终成为“植物人”。患者妻子以超常的毅力和勇气同这3家医院打起了医疗官司,索赔800万元。她能取得胜利吗?     脑部手术一错再错    2004年4月13日凌晨,山东省定陶县的张玉英被丈夫李佑芳一阵痛苦呻吟声惊醒,只见丈夫抱着头不停地喊疼。家人把李佑芳送到定陶县人民医院,经CT检查后,临床诊断为“蛛网膜下出血”。经过救治,他的病情有
期刊
苦恼儒商想办法“借腹生子”    李成贵算得上一名地地道道的儒商,事业有成,今年60岁。  李成贵原是豫东农村一个默默无闻的教书匠,但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创业,做起了建材生意,资产数百万。他身为两个公司的老总,拥有高档轿车两辆,还有一处别墅及多处房产。  李成贵的家庭算得上一个平静而幸福的港湾,妻子范秀珍文化程度不高,属于典型的贤妻良母,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饭菜做得香甜可口。更令两口子骄傲的是,他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