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由于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些学生出现了诸如厌学、任性、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而在农村小学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对滞后并且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在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并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健全学生的人格。
【关键词】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110-01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开和逐步深入,人的心理素质这一层面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完善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尤其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而农村小学却因为信息的闭塞、师资力量的薄弱和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以及所处环境的落后,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也就慢了半拍!
一、“習以为常”的现象——现状的缩影
现象之一:学生家长对老师说:我的孩子就交给你了,不听话你就打!没问题!而老师也感到这样的家长真是通情达理,对老师信任,跟老师配合。
现象之二:老师对考试考糟了的学生说:“你怎么这么笨!真是没救了!全班的成绩都被你一个人拉下来了!”这个学生低着头,忍受着教师的指责和全班同学投来的“怨怒”的目光。
现象之三:老师对反驳自己的学生说:“你这是什么态度?竟敢和老师顶嘴?你还想不想念书了?”在老师的呵斥中,学生满腹委屈但不再讲话。
现象之四:老师规定:“作业错一次,罚做50遍,再错,罚做100遍,依次翻番”。结果一位五年级的学生因一错再错而老师又不给他“指点述津”,被罚做2000遍!这样一个近乎天文数学的庞大作业量,使这名学生再也不敢上学了!
这些都是本人所耳闻目睹的真实事件,在农村小学,这些现象可谓见怪不怪,大家都“习以为常”了。而这些现象,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来看,也可以说是农村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浓缩。
二、看不见的危害——心理伤害
1.不尊重学生,使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
对学生的体罚、讽刺、挖苦以及家长式的“霸权主义”作风,使学生感到自己不被尊重,不被理解,不被信任,不被宽容,从而产生了羞愧、自卑、不思进取、对老师疏远,逆反心理等心理现象,使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
2.不讲究科学,使学生的心理产生障碍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研究学生的心理,不讲究科学,跟着自己的感觉走,滥用不正确的惩罚措施,这样就使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破坏了儿童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造成农村小学生心理不同程度的伤害,从而产生各种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
1.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
也有一些教师,朦朦胧胧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并不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但却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可有可无,与己关系不大,与教育教学关系不大,那不是自己该研究和能研究的,而是专家学者的事。
2.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缺乏
也有部分教师,切身体会到了心理健康对于学生、对于教师、对于教育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当他想认认真真地来做这方面事情时,才发现,原来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是那么缺乏,无力支撑,心有余而力不足,没办法操作。
3.小环境的过低要求纵容了教师的“懒惰”和“无知”
农村的信息比较闭塞,家长的文化水平从整体上来讲相对较低,所以农村很少有人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也无人对此提出什么要求,而在家长群体中和一定范围的社会舆论中被普遍接受的论点是:“师生如父母,教师对学生没有坏心,打两下也没关系”,“教师对学生的惩罚是必要的,那是对学生负责任的再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长此以往,教师对于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什么是心理伤害,什么是心理障碍等也就懒得问津了,自认为“省事无事”,却不知是贻害无穷?
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念的界定及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教育是直接服务于人心理健康的一门独特的理论与技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不等同于单项的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但它包涵了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的某些理论与手段,而更多的则是心理教育与训练。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动态的心理教育活动的影响、启发、引导、提高学生对自身探索的自知力,对自身调节的自控力,从而帮助他们的心理健康地成长、发展。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面的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心理学专家的结论,小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应该是“乐观向上,积极进取,自强自立,勇于尝试,敢于创新,不畏艰难,对知识有浓厚的兴趣,对自我充满成功的信心。
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两个目标,一个是发展性目标,即发展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另一个是防冶性目标,即预防学生的心理障碍,矫正心理偏差,使学生达到心理健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围绕发展性目标和防治性目标来开展工作,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和训练,使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以健康发展,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预防学生的心理障碍,矫正心理偏差,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六、农村小学怎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要对教师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使教师知道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和意义,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能。其次,应坚持以下几项原则:(1)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2)发展性原则。(3)活动性原则。(4)协同性原则。再次,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尝试通过以下一些途径:(1)渗透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2)开展专题教育,如讲座、报告会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3)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使学生有发泄的渠道,减轻心理压力。(4)创造条件,开办家长心理学校,或利用家长会向家长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知识,这样可以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与家庭互相配合,达到更好的效果。(5)利用社区资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6)自我教育。学生通过自我矫正、自我诊治、自我训练、自我修复心理障碍,这样也最锻炼一个人的心理素质。(7)其它形式的教育。当然,有些有效的途径是靠教师们在亲身的工作体验中摸索出来的。只要我们有心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途径,把这项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靳菊.浅谈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小学,2013(6):292-293.
[2]白员吉.浅析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教育革新,2012(3):22-23.
【关键词】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110-01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开和逐步深入,人的心理素质这一层面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完善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尤其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而农村小学却因为信息的闭塞、师资力量的薄弱和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以及所处环境的落后,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也就慢了半拍!
一、“習以为常”的现象——现状的缩影
现象之一:学生家长对老师说:我的孩子就交给你了,不听话你就打!没问题!而老师也感到这样的家长真是通情达理,对老师信任,跟老师配合。
现象之二:老师对考试考糟了的学生说:“你怎么这么笨!真是没救了!全班的成绩都被你一个人拉下来了!”这个学生低着头,忍受着教师的指责和全班同学投来的“怨怒”的目光。
现象之三:老师对反驳自己的学生说:“你这是什么态度?竟敢和老师顶嘴?你还想不想念书了?”在老师的呵斥中,学生满腹委屈但不再讲话。
现象之四:老师规定:“作业错一次,罚做50遍,再错,罚做100遍,依次翻番”。结果一位五年级的学生因一错再错而老师又不给他“指点述津”,被罚做2000遍!这样一个近乎天文数学的庞大作业量,使这名学生再也不敢上学了!
这些都是本人所耳闻目睹的真实事件,在农村小学,这些现象可谓见怪不怪,大家都“习以为常”了。而这些现象,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来看,也可以说是农村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浓缩。
二、看不见的危害——心理伤害
1.不尊重学生,使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
对学生的体罚、讽刺、挖苦以及家长式的“霸权主义”作风,使学生感到自己不被尊重,不被理解,不被信任,不被宽容,从而产生了羞愧、自卑、不思进取、对老师疏远,逆反心理等心理现象,使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
2.不讲究科学,使学生的心理产生障碍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研究学生的心理,不讲究科学,跟着自己的感觉走,滥用不正确的惩罚措施,这样就使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破坏了儿童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造成农村小学生心理不同程度的伤害,从而产生各种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
1.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
也有一些教师,朦朦胧胧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并不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但却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可有可无,与己关系不大,与教育教学关系不大,那不是自己该研究和能研究的,而是专家学者的事。
2.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缺乏
也有部分教师,切身体会到了心理健康对于学生、对于教师、对于教育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当他想认认真真地来做这方面事情时,才发现,原来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是那么缺乏,无力支撑,心有余而力不足,没办法操作。
3.小环境的过低要求纵容了教师的“懒惰”和“无知”
农村的信息比较闭塞,家长的文化水平从整体上来讲相对较低,所以农村很少有人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也无人对此提出什么要求,而在家长群体中和一定范围的社会舆论中被普遍接受的论点是:“师生如父母,教师对学生没有坏心,打两下也没关系”,“教师对学生的惩罚是必要的,那是对学生负责任的再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长此以往,教师对于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什么是心理伤害,什么是心理障碍等也就懒得问津了,自认为“省事无事”,却不知是贻害无穷?
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念的界定及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教育是直接服务于人心理健康的一门独特的理论与技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不等同于单项的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但它包涵了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的某些理论与手段,而更多的则是心理教育与训练。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动态的心理教育活动的影响、启发、引导、提高学生对自身探索的自知力,对自身调节的自控力,从而帮助他们的心理健康地成长、发展。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面的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心理学专家的结论,小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应该是“乐观向上,积极进取,自强自立,勇于尝试,敢于创新,不畏艰难,对知识有浓厚的兴趣,对自我充满成功的信心。
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两个目标,一个是发展性目标,即发展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另一个是防冶性目标,即预防学生的心理障碍,矫正心理偏差,使学生达到心理健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围绕发展性目标和防治性目标来开展工作,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和训练,使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以健康发展,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预防学生的心理障碍,矫正心理偏差,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六、农村小学怎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要对教师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使教师知道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和意义,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能。其次,应坚持以下几项原则:(1)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2)发展性原则。(3)活动性原则。(4)协同性原则。再次,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尝试通过以下一些途径:(1)渗透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2)开展专题教育,如讲座、报告会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3)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使学生有发泄的渠道,减轻心理压力。(4)创造条件,开办家长心理学校,或利用家长会向家长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知识,这样可以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与家庭互相配合,达到更好的效果。(5)利用社区资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6)自我教育。学生通过自我矫正、自我诊治、自我训练、自我修复心理障碍,这样也最锻炼一个人的心理素质。(7)其它形式的教育。当然,有些有效的途径是靠教师们在亲身的工作体验中摸索出来的。只要我们有心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途径,把这项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靳菊.浅谈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小学,2013(6):292-293.
[2]白员吉.浅析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教育革新,2012(3):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