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课前预习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本文从课前预习的作用、预习习惯的培养、预习的方法、预习题目的设计、预习的检查和评价以及及时对课前预习进行小结等六方面对课前预习这一学习环节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课前预习进行了阐述。师生通过这一环节的教与学对所要学知识进行初识、了解从而养成了良好的教学习惯。学生通过课前预习逐渐成为“独立的、自主的、高效的学习者”,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关键词】英语课教学; 预习; 教会学生学习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生学习奠定基础。”作为英语基本学习习惯之一,预习是学习和掌握英语知识的有效方法。它对培养学生终生学习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
1 预习的作用
课前预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首先,给孩子树立了学习的信心。预习过新课的孩子在上课就有了清晰的学习思路,对课文的重难点容易把握,上课听课时就有了信心,也有了一定目的性,容易解决自己对课文的困惑之处。其次,能够满足学生成功的欲望,保持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如果学生预习了,老师就可以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让孩子们成为老师,使他们在课堂上充分表现自己,并能大胆地开口说英语。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学习的效率。更能有助于英语听读能力的提高。
2 预习习惯的培养
许多学生都不知道如何预习。要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那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且英语学习本身就很枯燥无味,单靠兴趣,持续不了多久。要想学习好英语,就必须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做到有“备”而来。
2.1 端正态度,充分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不少学生不太重视课前预习,认为反正课堂上老师会详细地讲解,预习是多此一举、浪费时间;也有的同学曾经做过预习,但不得要领,没有什么效果,因而不能坚持。 其实,预习在整个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2 明确课前预习的任务和目标:课前何时预习、预习什么、预习多少,哪些是单元的重点、难点,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根据课堂教学的进度,结合老师布置的预习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预习计划,只有这样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仔细阅读相关的语言材料:通读有关的语言材料,基本了解语言材料的中心内容,体会课文的语境和作者的感情。遇到不认识或不理解的词汇和短语,先做个记号,然后联系其所处的语言环境(上下文),猜测词义,作出判断。因为语言环境不同,词的意思也各异。如果每篇课文我们都能如此学习,那么,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结合语言环境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将大大提高。
2.4 通过预习,初步扫除下一步学习中的语言障碍:各单元的学习都是从词汇入手的,可以说生词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障碍。对于这些障碍,一方面我们可以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加以分析;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借助字典和其他工具书,把生词的拼写、读音、词性、用法及例句记在笔记本上;对于课文,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课文内容的背景知识。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利用因特网、百科全书查找背景材料。这样在课堂上我们就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加深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和运用。
2.5 预习过程中要做好预习笔记:做好预习笔记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摘抄新旧短语和表达法。旧的短语和表达法一段时间不用,很快就会生疏,每一次复现都是一次有效的复习;二是摘抄典型句型,这样可以不断丰富我们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知识;三要注意把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记录下来,以便听课的时候有针对性;四是预习笔记可以同课堂笔记合一,使课堂笔记成为预习笔记的补充和延伸。
2.6 课前预习要积极思考、大胆设疑:预习过程中要做到敢疑、多疑,如: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渗透了哪些语言现象?作者想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课文是否有其他结尾或标题?这样的发散思维一定会加深我们对语言材料内容的理解,并激发我们探求知识的欲望,在课堂上我们就一定会更加积极主动地结合老师的讲解去获取答案,从而加强课堂学习的效果。
3 预习的方法
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一定要加强方法的指导,不要使之流于形式,也不要让学生无目的或任自流,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不同的学科或同一学科的不同内容的方法不尽相同。英语学科就有自身的特点,教给他们英语学习的一般规律,引导他们自觉学习、学会发现和学会思考,为他们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乃至终生主动学习架桥铺路。
3.1 朗读:朗读是预习的最低的要求,也是最简单的预习方式,因此它是使用得最多的方法,可以说是适用于各个年级、各类课型和各种教学路子的预习。它只需要学生在课前用十几分钟时间,通过反复拼读而记住所学生词,通过多次试读而达到能流畅朗读所学句型和课文并能初步理解和熟悉课文内容。由于它要求较低,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学生容易习惯并欢迎这种预习方式。
3.2 听力训练:它主要在于加强听说训练,这种预习可以侧重于模仿练习,如字母的读音,单词的拼读、连读、失去爆破、升降调、意群及停顿等练习。可以听课文跟读带,也可以听英语学习报双语报的录音带。在课文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听课文录音大致了解课文的内容,增强语感。
3.3 归纳整理:老师可以把新课中要求学生自己掌握的内容和与学新课有关的旧知识通过预习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做预习题发现问题,并为上新课做好准备,教师通过对预习的检查也可使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尤其是复习课的预习更宜用这种方法,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较好的诊断性检测手段。
3.4 新旧对比:教师将新课中具有一定难度的内容通过适当的提示和引导让学生在预习时通过与旧知识的对比而有初步了解和一定程度的掌握,从而可以减少课堂讲练和学生掌握运用的难度。通过这种预习,课堂学习就会轻松、容易得多。 3.5 材料准备:预习所准备的材料可以是句型操练需要的语言材料,也可以是会话练习所需要的话题材料,还可以是讨论所需要的对某个问题的意见、主张和看法等,甚至还可以是一些简单教具的制作(比如表演所需要的简单道具)。教师布置这种预习时要提出明确的要求。比如,阅读有关参考书的某些章节,给定话题的范围,明确讨论的问题等,这一预习方式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很有帮助。例如在学习动物那课时,可以先让学生找一些动物的玩具,这样也会调动课堂气氛。
4 预习题目的设计
预习题目的设计要它与预习效果有密切联系,是提高预习效率的关键。首先它要和教学目标结合起来,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4.1 有一定的针对性。每组预习题目训练的目的是什么,考查学生哪一方面的知识,形成哪一方面的技能,教师要做到目标明确,切忌随意安置,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同时也要有开放性。
通过自主预习以及提供大量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加深印象,并比较归纳,对知识进行梳理,让学生融会贯通。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形容词的比较级这一重要语法知识。如果有疑问学生则会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从而上课听讲新课能够有的放矢,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这也正是预习的意义所在。
4.2 有可操作性。有时英语预习作业是软任务,如有的是需要学生在家阅读一篇短文并完成一定量的查找任务,有的需要学生在家完成欲听新单词、新对话的任务,学生会认为这样的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靠边。形成这种想法的主要原因是我们英语的预习作业可操作性不强,常常觉得枯燥,有时即使读了,印象也不深。因此预习题的可操作性显得很关键。我认为在设计这类预习题目时可以把任务具体化。
4.3 因材施教。设计预习题目时应针对优、中、差三类学生进行训练要各有侧重,使学生能够吃得饱,消化好,都能按规定的时间,根据自己的能力,尽快做好预习题。对于程度弱一些的学生可设计一些翻译短语熟记单词等较容易的任务。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来说应完成难度较大一些的预习任务如:较难句子的理解,文章的改写等。
4.4 有趣味性。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他们去探究和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必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新目标英语教材编写的特点是:(1)图文并茂。翻开课本,你都能够在每一页上看到一幅幅充满情趣,幽默生动的画面,令你眼睛一亮。(2)实用性强。每个单元的选材都来源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涉及一个有趣的话题,这些都是学生熟悉的话题,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事情,因此在设计预习题目时更有利于设计出让学生感兴趣的题目来,这样的预习设计不呆板,趣味性强,更会增添课堂的活跃气氛。
5 预习的检查和评价
课前预习要做到善始善终。检查必须跟上,否则就可能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利用英语学案,我们就可以做到有本可依,有据可查,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督促学生提高预习质量,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因此要进行有效的检查:
(1)自查互查。根据复习提纲进行回忆,独立完成思考题及书后的练习题。这一检查旨在考查预习的效果如何;可以是小组长进行检查、同桌间互查等形式,目的是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
(2)是教师检查。教师检查可在新课前进行,把学案收起来,根据预习情况确定上课的重点,也可在新课中进行,通过提问、听写、默写等看预习的效果如何;也可看学生书上或学案上的勾划情况,看是否把重点词语和不懂的句子勾划出来;也可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看是否按预习目标进行预习。并通过检查的结果,把握住学生的薄弱环节,在新授课时会做到有的放矢。必要时可集体分组讨论,注重表扬鼓励,适时点拨指导,激发我们的预习兴趣和积极性,紧密地把课前预习同课堂教学联系在一起。 从评价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发挥评价的的激励功能,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使预习工作开展得更好。
6 及时对课前预习进行小结
在课前预习的初始阶段,预习的习惯尚未形成,方法还没有掌握,预习的效果还不十分明显,及时地进行课前预习的总结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每节课后5分钟的回忆和讨论,回忆这节课的内容,对比自己预习中所了解的、弄懂的、掌握的问题还存在哪些差异,预习中的问题是否彻底解决了。同没有预习时有什么不同,预习过程的认真与否在听课中有什么影响?通过预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提高了等等。以此来认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产生预习的无形动力,激发自觉地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逐步培养自学能力,为今后的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学科知识,还应把“教会学生学”作为已任。对学生在英语教学中开展学法指导已必不可少。 学生只有掌握正确的学习英语的方法,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发学习潜能,培养自学英语的能力,为继续学习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英语课教学; 预习; 教会学生学习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生学习奠定基础。”作为英语基本学习习惯之一,预习是学习和掌握英语知识的有效方法。它对培养学生终生学习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
1 预习的作用
课前预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首先,给孩子树立了学习的信心。预习过新课的孩子在上课就有了清晰的学习思路,对课文的重难点容易把握,上课听课时就有了信心,也有了一定目的性,容易解决自己对课文的困惑之处。其次,能够满足学生成功的欲望,保持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如果学生预习了,老师就可以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让孩子们成为老师,使他们在课堂上充分表现自己,并能大胆地开口说英语。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学习的效率。更能有助于英语听读能力的提高。
2 预习习惯的培养
许多学生都不知道如何预习。要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那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且英语学习本身就很枯燥无味,单靠兴趣,持续不了多久。要想学习好英语,就必须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做到有“备”而来。
2.1 端正态度,充分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不少学生不太重视课前预习,认为反正课堂上老师会详细地讲解,预习是多此一举、浪费时间;也有的同学曾经做过预习,但不得要领,没有什么效果,因而不能坚持。 其实,预习在整个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2 明确课前预习的任务和目标:课前何时预习、预习什么、预习多少,哪些是单元的重点、难点,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根据课堂教学的进度,结合老师布置的预习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预习计划,只有这样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仔细阅读相关的语言材料:通读有关的语言材料,基本了解语言材料的中心内容,体会课文的语境和作者的感情。遇到不认识或不理解的词汇和短语,先做个记号,然后联系其所处的语言环境(上下文),猜测词义,作出判断。因为语言环境不同,词的意思也各异。如果每篇课文我们都能如此学习,那么,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结合语言环境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将大大提高。
2.4 通过预习,初步扫除下一步学习中的语言障碍:各单元的学习都是从词汇入手的,可以说生词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障碍。对于这些障碍,一方面我们可以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加以分析;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借助字典和其他工具书,把生词的拼写、读音、词性、用法及例句记在笔记本上;对于课文,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课文内容的背景知识。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利用因特网、百科全书查找背景材料。这样在课堂上我们就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加深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和运用。
2.5 预习过程中要做好预习笔记:做好预习笔记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摘抄新旧短语和表达法。旧的短语和表达法一段时间不用,很快就会生疏,每一次复现都是一次有效的复习;二是摘抄典型句型,这样可以不断丰富我们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知识;三要注意把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记录下来,以便听课的时候有针对性;四是预习笔记可以同课堂笔记合一,使课堂笔记成为预习笔记的补充和延伸。
2.6 课前预习要积极思考、大胆设疑:预习过程中要做到敢疑、多疑,如: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渗透了哪些语言现象?作者想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课文是否有其他结尾或标题?这样的发散思维一定会加深我们对语言材料内容的理解,并激发我们探求知识的欲望,在课堂上我们就一定会更加积极主动地结合老师的讲解去获取答案,从而加强课堂学习的效果。
3 预习的方法
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一定要加强方法的指导,不要使之流于形式,也不要让学生无目的或任自流,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不同的学科或同一学科的不同内容的方法不尽相同。英语学科就有自身的特点,教给他们英语学习的一般规律,引导他们自觉学习、学会发现和学会思考,为他们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乃至终生主动学习架桥铺路。
3.1 朗读:朗读是预习的最低的要求,也是最简单的预习方式,因此它是使用得最多的方法,可以说是适用于各个年级、各类课型和各种教学路子的预习。它只需要学生在课前用十几分钟时间,通过反复拼读而记住所学生词,通过多次试读而达到能流畅朗读所学句型和课文并能初步理解和熟悉课文内容。由于它要求较低,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学生容易习惯并欢迎这种预习方式。
3.2 听力训练:它主要在于加强听说训练,这种预习可以侧重于模仿练习,如字母的读音,单词的拼读、连读、失去爆破、升降调、意群及停顿等练习。可以听课文跟读带,也可以听英语学习报双语报的录音带。在课文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听课文录音大致了解课文的内容,增强语感。
3.3 归纳整理:老师可以把新课中要求学生自己掌握的内容和与学新课有关的旧知识通过预习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做预习题发现问题,并为上新课做好准备,教师通过对预习的检查也可使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尤其是复习课的预习更宜用这种方法,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较好的诊断性检测手段。
3.4 新旧对比:教师将新课中具有一定难度的内容通过适当的提示和引导让学生在预习时通过与旧知识的对比而有初步了解和一定程度的掌握,从而可以减少课堂讲练和学生掌握运用的难度。通过这种预习,课堂学习就会轻松、容易得多。 3.5 材料准备:预习所准备的材料可以是句型操练需要的语言材料,也可以是会话练习所需要的话题材料,还可以是讨论所需要的对某个问题的意见、主张和看法等,甚至还可以是一些简单教具的制作(比如表演所需要的简单道具)。教师布置这种预习时要提出明确的要求。比如,阅读有关参考书的某些章节,给定话题的范围,明确讨论的问题等,这一预习方式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很有帮助。例如在学习动物那课时,可以先让学生找一些动物的玩具,这样也会调动课堂气氛。
4 预习题目的设计
预习题目的设计要它与预习效果有密切联系,是提高预习效率的关键。首先它要和教学目标结合起来,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4.1 有一定的针对性。每组预习题目训练的目的是什么,考查学生哪一方面的知识,形成哪一方面的技能,教师要做到目标明确,切忌随意安置,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同时也要有开放性。
通过自主预习以及提供大量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加深印象,并比较归纳,对知识进行梳理,让学生融会贯通。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形容词的比较级这一重要语法知识。如果有疑问学生则会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从而上课听讲新课能够有的放矢,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这也正是预习的意义所在。
4.2 有可操作性。有时英语预习作业是软任务,如有的是需要学生在家阅读一篇短文并完成一定量的查找任务,有的需要学生在家完成欲听新单词、新对话的任务,学生会认为这样的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靠边。形成这种想法的主要原因是我们英语的预习作业可操作性不强,常常觉得枯燥,有时即使读了,印象也不深。因此预习题的可操作性显得很关键。我认为在设计这类预习题目时可以把任务具体化。
4.3 因材施教。设计预习题目时应针对优、中、差三类学生进行训练要各有侧重,使学生能够吃得饱,消化好,都能按规定的时间,根据自己的能力,尽快做好预习题。对于程度弱一些的学生可设计一些翻译短语熟记单词等较容易的任务。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来说应完成难度较大一些的预习任务如:较难句子的理解,文章的改写等。
4.4 有趣味性。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他们去探究和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必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新目标英语教材编写的特点是:(1)图文并茂。翻开课本,你都能够在每一页上看到一幅幅充满情趣,幽默生动的画面,令你眼睛一亮。(2)实用性强。每个单元的选材都来源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涉及一个有趣的话题,这些都是学生熟悉的话题,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事情,因此在设计预习题目时更有利于设计出让学生感兴趣的题目来,这样的预习设计不呆板,趣味性强,更会增添课堂的活跃气氛。
5 预习的检查和评价
课前预习要做到善始善终。检查必须跟上,否则就可能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利用英语学案,我们就可以做到有本可依,有据可查,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督促学生提高预习质量,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因此要进行有效的检查:
(1)自查互查。根据复习提纲进行回忆,独立完成思考题及书后的练习题。这一检查旨在考查预习的效果如何;可以是小组长进行检查、同桌间互查等形式,目的是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
(2)是教师检查。教师检查可在新课前进行,把学案收起来,根据预习情况确定上课的重点,也可在新课中进行,通过提问、听写、默写等看预习的效果如何;也可看学生书上或学案上的勾划情况,看是否把重点词语和不懂的句子勾划出来;也可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看是否按预习目标进行预习。并通过检查的结果,把握住学生的薄弱环节,在新授课时会做到有的放矢。必要时可集体分组讨论,注重表扬鼓励,适时点拨指导,激发我们的预习兴趣和积极性,紧密地把课前预习同课堂教学联系在一起。 从评价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发挥评价的的激励功能,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使预习工作开展得更好。
6 及时对课前预习进行小结
在课前预习的初始阶段,预习的习惯尚未形成,方法还没有掌握,预习的效果还不十分明显,及时地进行课前预习的总结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每节课后5分钟的回忆和讨论,回忆这节课的内容,对比自己预习中所了解的、弄懂的、掌握的问题还存在哪些差异,预习中的问题是否彻底解决了。同没有预习时有什么不同,预习过程的认真与否在听课中有什么影响?通过预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提高了等等。以此来认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产生预习的无形动力,激发自觉地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逐步培养自学能力,为今后的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学科知识,还应把“教会学生学”作为已任。对学生在英语教学中开展学法指导已必不可少。 学生只有掌握正确的学习英语的方法,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发学习潜能,培养自学英语的能力,为继续学习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