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的语言

来源 :商情·科学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smbb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语言作为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通用语言和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叙述语言、符号语言及图形语言,其特点是准确、严密、简明。由于数学语言是一种高度抽象的人工符号系统,因此,它常成为数学教学的难点。一些学生之所以害怕数学,一方面在于数学语言难懂难学,另一方面是教师对数学语言的教学不够重视,缺少训练,以致不能准确、熟练地驾驭数学语言。
  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与数学语言的特点及数学要求,谈谈教学中的实践与认识。
  
  首先,注重普通语言与数学语言的互译
  
  普通语言即日常生活中所用语言,这是学生熟悉的,用它来表达的事物,学生感到亲切,也容易理解。其他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必须以普通语言为解释系统。数学语言也是如此,通过两种语言的互译,就可以使抽象的数学语言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借鉴,从而能透彻理解,运用自如。
  “互泽”含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将普通语言译为数学符号语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数学化”,例如方程是把文字表达的条件改用数学符号。这是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程序。二是将数学语言译为普通语言。数学实践告诉我们,凡是学生能用普通语言复述概念的定义和解释概念所揭示的本质属性,那么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就深刻。由于数学语言是一种抽象的人工符号系统,不适于口头表达,因此也只有翻泽成普通语言使之“通俗化”才便于交流。
  
  其次,注重数学语言学习的过程,合理安排教学
  
  数学概念和数学符号的形成一般包括逻辑过程、心理过程和教学过程三个环节。逻辑过程能够揭示概念之间的各种逻辑关系,便于对数学结构从整体上理解,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与认识。心理过程是指学生从学习数学语言到掌握数学语言的过程,这种过程往往是因人而异。数学符号和规则从现实世界得到其意义,又在更大的范围内作用于现实。学生只有在理解数学语言的来龙去脉及意义,而且熟练地掌握他们的各种用法,从而得到理性的认识之后,在数学学习中才能灵活地对它们进行各种等价叙述,并在一个抽象的符号系统中正确应用,从而达到对数学符号语言学习的最高水平。教学过程则是教师具体对某个数学符号进行讲解、分析、举例、考查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驾驭数学语言。
  
  1.善于推敲叙述语言的关键词句。
  叙述语言是介绍数学概念的最基本的表达形式,其中每一个关键的字和词都有确切的意义,须仔细推敲,明确关键词句之间的依存和制约关系。例如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中的关键词句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两条直线”。教学时要着重说明平行线是反映直线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的,不能孤立地说某一条直线是平行线;要强调“在同一平面内”这个前提。可让学生观察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也不相交;通过延长直线使学生理解“不相交”的正确含义。这样通过对关键词句的推敲、变更、删简,使学生认识到“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这些关键词句不可欠缺,从而加深对平行线的理解。
  
  2.深入探究符号语言的数学意义。
  符号语言是叙述语言的符号化,在引进一个新的数学符号时。首先要向学生介绍各种有代表性的具体模型。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再根据定义,离开具体的模型对符号的实质进行理性的分析,使学生在抽象的水平上真正掌握概念(内涵和外延);最后又重新回到具体的模型,这里具体的模型在数学符号的教学中具有双重意义:一是作为一般化的起点,为引进抽象符号作准备,二是作为特殊化的途径,便于符号的应用。
  数学符号语言,由于其高度的集约性、抽象性、内涵的丰富性,往往难以读懂。这就要求学生对符号语言具有相当的理解能力,善于将简约的符号语言译成一般的数学语言,从而有利于问题的转化与处理。
  
  3.合理破泽图形语言的数形关系。
  图形语言是一种视觉语言,通过图形给出某些条件,其特点是直观,便于观察与联想,观察题设图形的形状、位置,范围,联想相关的数量或方程,这是“破译”图形语言的数形关系的基本思想。‘例如,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学生初次接触空间图形的平面直观图——这种特殊的图形语肓,学生难于理解,教学时可采用以下步骤进行操作:①从模型到图形,即根据具体的模型画出直观图;②从图形到模型,即根据所画的直观图,用具体的模型表现出来,这样的设计重在建立图形与模型之间的视觉联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认识,并使它们熟悉直观图的画法结构和特点;③从图形到符号,即把已有的直观图中的各种位置关系用符号表示;④从符号到图形,即根据符号所表示的条件,准确地画出相应的直观图。这两步设计是为了建立图像语言与符号语言之间的对应关系,利用图形语言来辅助思维,利用符号语言来表达思维。
  以上所述数学教学语言只是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试题题意的理解,而学生在答题中还应结合试题的自身特点随机应变。这样便可以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行之有效的解题方法。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严谨准确地使用数学语言,善于发现并灵活掌握各种数学语言所描述的条件及其相互转化。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其他文献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把学生置于运用语言的环境中去感知、理解,并在模拟环境中进行交际,对知识的掌握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验心理学家赫瑞特拉(Treicher)做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就是人类获取信息到底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
期刊
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常感叹:现在的小学生真的不容易!不仅要学习学校里的种种课程,还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到外面“充电”,生怕输在了“起跑线上”。但是,孩子毕竟还是孩子,他们无论从心理还是从生理上都决定了他们的精力十分有限,那么,怎样才能让数学知识及数学思想在这十分有限的时间里有效地分的一杯羹呢?我想那就应该向每一堂课要质量,向每一个40分钟要实效。  怎样才能向40分钟要质量呢?  一节课绝不仅仅是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数学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中学数学新教材走进了中学课堂,在理念、体系、形式和内容等方面,新教材和旧教材相比都有了巨大的转变,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宗旨。给广大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我校使用北师大版新教材已有四年,在使用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产生了一些困惑,也引发了一些思考。  
期刊
数学对象在脚本中有着越来越普遍的运用,不仅在画线问题上必须用到这些函数,在一些比较普遍的物体绕圆形或者椭圆旋转的问题中也广泛用到数学对象。因为旋转问题已经成为实现效果最常见的问题之一。作为一门编程语言,进行数学计算是必不可少的。在数学计算中经常会使用到数学函数,如取绝对值、开方、取整,求三角函数值等,还有一种重要的函数是随机函数。本文将所有这些与数学有关的方法、常数、三角函数以及随机数都集中到一个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长期以来,教师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传统的数学教学枯燥、抽象、远离生活。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兴趣慢慢消失,甚至“谈数色变”,这成了数学教学中的普遍问题。新课改的实施和推进。为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供了新的契机。  下面,本人就如何结合新课改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与学生平等交流中培养学生数学兴趣    新课改要求我
期刊
文学被称为“语言的艺术”,而文学作品中的譬喻。则堪称是“语肓艺术中的艺术”。而对于譬喻的巧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国小说史上,没人能如钱钟书先生一样创制出如此令人日不暇接的妙喻来。并且,钱钟书先生除了在小说中巧妙运用譬喻外,还发表了许多以“比喻”为标目的学术著作。这里,笔者结合钱钟书先生的一些学术著作就钱先生《围城》中的比喻艺术作一些浅略的分析。  譬喻又称比喻。是文学语言运用中一种基本的修辞手
期刊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今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我们教师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把教育教学提高到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上来。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更应强化能力的训练和学法的指导。而数学学科具有极强的学科特点,教学不能单纯告诉学生命题结论,而是要让学生尽量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参与意识,让学生创造性的学习。为实现
期刊
生动的教学-隋境的设置,可以引起学生的新鲜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在“我要学”、“我爱学”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新知识。  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材的编写,克服了过去繁、难、偏、旧的弊端,全面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社会的发展需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怎样的教学情境才是有效的呢?不妨尝试一下几点:    1.创设问题情境,主
期刊
我们都知道,在教学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若能授之以渔,即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与技能,那么教师的劳动就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我从事语文教学多年。积极朝这方面努力,探究好的教法,以便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在新课改浪潮的冲击下,我积累了一点经验,望能与教学同仁共勉,我认为教师在教学流程中,对课文内容的解读应采用——背、扶、放组合法。背。是背着学生过桥的过程,教师的角色是传道者;扶,是教师扶着学生过桥的
期刊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摸球游戏,体会概率的意义;体验并会计算一类事件的概率;能按指定概率设计游戏方案。  能力目标:通过活动,帮助学生更容易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摸球游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增强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    二、教材分析    《摸到红球的概率》是北师大版数学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