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以《中国传统装饰艺术》(后简称为《中传》)课程为例的产出导向式教学实践进行陈述和分析,既是对已完成的教学进行回顾与总结,同时也为今后的教学起到更好的促进。
关键词:产出导向式;教学实践;经理人制
国内艺术高校在对美术艺考生入学后的专业课程教学主要有两大教学模式:一种是设置基础部,将全部新生在入校后的前二三个学期集中修读完基础部开设的所有基础课程,然后再开始各专业课程的学习;另一种是入校即分专业开始修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直至毕业。
江汉大学设计学院属于前者。在为期三个学期尚未有专业划分的基础部教学中,课程内容从平面到立体,从静态到动态,以及各类新媒体表达的探索,重在引导学生构建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架构,培养观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提升艺术表达能力和时代审美能力。
《中传》课程在基础部第三学期开设的一门课程。此课程可以说是对学生在基础部三个学期修读所有课程的一个梳理及应用的课程。本课程以中国传统的各种装饰艺术类别为主要学习内容,结合图形的再造手法,进行综合创作训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对学生的创作有任何专业倾向的硬性要求,而学生们在对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类别进行系统学习和了解后,可以最大限度的结合自己的喜好与特长,选择一种艺术类别开展深入的学习。为响应《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基本精神,依据江汉大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结合《中传》课程特征,以产出为导向的 “经理人制”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下文将对此教学模式实践进行阐述,以期与艺术高校广大同仁们切磋、指正。
一、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
2018年初,中国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该标准中明确规定了三大原则:突出学生中心、突出产出导向和突出持续改进。我们每一位普通高校本科专业教师需第一时间积极响应此标准。
首先,在《中传》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转换了师生教与学的角色。课前,我们按课程涉及内容为学生提供了系列书单,并下发课程知识点的问题清单。要求学生们课前结合问题清单对书单书目进行阅读。课上,让学生们问题清单进行图文并貌的展示和演讲,随后其他小组同学进行补充和提问,最后由任课教师进行评判和总结。实践证明,这样完全以学生为主导的学习形式,能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感觉到学生们是在主动寻找、分析各艺术类别的特征,并能结合时代审美、自身能力去进行创造性的发散思维,颠覆了与以往灌输式被动学习完全相反的自发式学习局面。
其次,课程作业设定为:临摹、再造、应用三个阶段。阶段一,引导学生在大量阅读了教师提供的书目并完成图文并茂演讲的基础上,自选一种艺术类别进行包括形式、材料、工艺、色彩等在内的临摹,尽可能的还原传统装饰艺术;阶段二,学习图形再造的原则和基本方法,并进行相应训练;阶段三,结合前两个阶段的内容和成果,和对目前文创产品市场进行深入分析,综合完成以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为主题的系列创新型文创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在这三个阶段的训练中,我们时常可以从学生们积极、忙碌的身影和热切眼神中,深切感受到他们正沉浸于《中传》课程的最佳学习状态。
二、推行“经理人”制
在党的中国梦精神和《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指导下,面对有关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的教学,我们秉着产、学、研一体的宗旨,在《中传》课程研习超过总课时一半的考试作业环节推行了“经理人”制的构想:
具体步骤为:
(一)在本课程第二章节中国传统艺术类别的学习完成后,要求每位学生按自己喜好挑选一种传统艺术类别,作为自己在本课程中的主要研习方向,并进行同学之间自由组合,全班分为若干小组;
(二)在学生分组的基础上,每组自行按产品开发环节评选出系列“经理”。比如:设计环节的“设计经理”、制作工艺环节的“工艺经理”、展示售卖的“展售经理”等。这里的“经理人”需在整个课程学习的每个环节组织全组同学一起进行探讨,再由“经理人”对该环节做出决策。小组中各“经理人”负责的环节即为组内分工,当设计开发任务不是自己负责范畴时,就充当小组成员配合其他“经理人”完成任务;
(三)小组对设计开发的文创产品(即考试作业)设定为最终课程目标,依据设计流程展开文创品需求调研及分析(包括载体形式、投资预算、材料工艺、展览与售卖、投资与收益等环节),并撰寫产品调研报告;
(四)依据小组调研报告的分析结论中,对文创产品的最终设计展开设计资料收集、确定代工厂商、设计打样、规划展售方案、为产品定价;
(五)举办文创产品展售市集,将学生开发的以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为主题的文创产品推向目标市场,以教师团队及市集受众作为评判体系主体对每件文创作品进行评分。
三、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第一,从教学目标上来说,切实有效的实现了江汉大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结合专业课程学以致用,对校内师生为受众,进行了模拟市场的实操训练,形式生动的将《中传》课程进行了很好的推广,授课形式得到全校范围内师生们的广泛认可,让师生们切身体验到中传统的艺术形式也可以很现代、很时尚,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第二,从教学过程上来说,既可以让学生深入学习、感悟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的博大精深,同时在多环节的通力合作中,让学生完整的积累了一次各司其责、协同作战的宝贵团队合作经验。
第三,从教学形式上来说,打破了目前国内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相关课程的传统教学形式,结合年轻人乐于接受的新载体,以艺术设计学科特有的方式开辟了产、学、研一体化的新方向。
四、结语
迎合中国现行教育政策和党的精神方针的“经理人制”产出导向式教学形式,在《中国传统装饰艺术》课程中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与社会效应,创新性的运用使得中国传统的装饰艺术绽放出新时代的光辉,在有效加强了学生们的项目团队合作能力同时,继承、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这是非常难得的、值得广泛深入研究及推广的教学实践性课题。
参考文献
[1] 翁剑青.形式与意蕴:中传传统装饰艺术八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
[2] 袁斌.艺术教育视域中德育创新探索.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4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设计学院)
关键词:产出导向式;教学实践;经理人制
国内艺术高校在对美术艺考生入学后的专业课程教学主要有两大教学模式:一种是设置基础部,将全部新生在入校后的前二三个学期集中修读完基础部开设的所有基础课程,然后再开始各专业课程的学习;另一种是入校即分专业开始修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直至毕业。
江汉大学设计学院属于前者。在为期三个学期尚未有专业划分的基础部教学中,课程内容从平面到立体,从静态到动态,以及各类新媒体表达的探索,重在引导学生构建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架构,培养观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提升艺术表达能力和时代审美能力。
《中传》课程在基础部第三学期开设的一门课程。此课程可以说是对学生在基础部三个学期修读所有课程的一个梳理及应用的课程。本课程以中国传统的各种装饰艺术类别为主要学习内容,结合图形的再造手法,进行综合创作训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对学生的创作有任何专业倾向的硬性要求,而学生们在对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类别进行系统学习和了解后,可以最大限度的结合自己的喜好与特长,选择一种艺术类别开展深入的学习。为响应《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基本精神,依据江汉大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结合《中传》课程特征,以产出为导向的 “经理人制”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下文将对此教学模式实践进行阐述,以期与艺术高校广大同仁们切磋、指正。
一、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
2018年初,中国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该标准中明确规定了三大原则:突出学生中心、突出产出导向和突出持续改进。我们每一位普通高校本科专业教师需第一时间积极响应此标准。
首先,在《中传》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转换了师生教与学的角色。课前,我们按课程涉及内容为学生提供了系列书单,并下发课程知识点的问题清单。要求学生们课前结合问题清单对书单书目进行阅读。课上,让学生们问题清单进行图文并貌的展示和演讲,随后其他小组同学进行补充和提问,最后由任课教师进行评判和总结。实践证明,这样完全以学生为主导的学习形式,能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感觉到学生们是在主动寻找、分析各艺术类别的特征,并能结合时代审美、自身能力去进行创造性的发散思维,颠覆了与以往灌输式被动学习完全相反的自发式学习局面。
其次,课程作业设定为:临摹、再造、应用三个阶段。阶段一,引导学生在大量阅读了教师提供的书目并完成图文并茂演讲的基础上,自选一种艺术类别进行包括形式、材料、工艺、色彩等在内的临摹,尽可能的还原传统装饰艺术;阶段二,学习图形再造的原则和基本方法,并进行相应训练;阶段三,结合前两个阶段的内容和成果,和对目前文创产品市场进行深入分析,综合完成以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为主题的系列创新型文创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在这三个阶段的训练中,我们时常可以从学生们积极、忙碌的身影和热切眼神中,深切感受到他们正沉浸于《中传》课程的最佳学习状态。
二、推行“经理人”制
在党的中国梦精神和《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指导下,面对有关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的教学,我们秉着产、学、研一体的宗旨,在《中传》课程研习超过总课时一半的考试作业环节推行了“经理人”制的构想:
具体步骤为:
(一)在本课程第二章节中国传统艺术类别的学习完成后,要求每位学生按自己喜好挑选一种传统艺术类别,作为自己在本课程中的主要研习方向,并进行同学之间自由组合,全班分为若干小组;
(二)在学生分组的基础上,每组自行按产品开发环节评选出系列“经理”。比如:设计环节的“设计经理”、制作工艺环节的“工艺经理”、展示售卖的“展售经理”等。这里的“经理人”需在整个课程学习的每个环节组织全组同学一起进行探讨,再由“经理人”对该环节做出决策。小组中各“经理人”负责的环节即为组内分工,当设计开发任务不是自己负责范畴时,就充当小组成员配合其他“经理人”完成任务;
(三)小组对设计开发的文创产品(即考试作业)设定为最终课程目标,依据设计流程展开文创品需求调研及分析(包括载体形式、投资预算、材料工艺、展览与售卖、投资与收益等环节),并撰寫产品调研报告;
(四)依据小组调研报告的分析结论中,对文创产品的最终设计展开设计资料收集、确定代工厂商、设计打样、规划展售方案、为产品定价;
(五)举办文创产品展售市集,将学生开发的以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为主题的文创产品推向目标市场,以教师团队及市集受众作为评判体系主体对每件文创作品进行评分。
三、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第一,从教学目标上来说,切实有效的实现了江汉大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结合专业课程学以致用,对校内师生为受众,进行了模拟市场的实操训练,形式生动的将《中传》课程进行了很好的推广,授课形式得到全校范围内师生们的广泛认可,让师生们切身体验到中传统的艺术形式也可以很现代、很时尚,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第二,从教学过程上来说,既可以让学生深入学习、感悟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的博大精深,同时在多环节的通力合作中,让学生完整的积累了一次各司其责、协同作战的宝贵团队合作经验。
第三,从教学形式上来说,打破了目前国内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相关课程的传统教学形式,结合年轻人乐于接受的新载体,以艺术设计学科特有的方式开辟了产、学、研一体化的新方向。
四、结语
迎合中国现行教育政策和党的精神方针的“经理人制”产出导向式教学形式,在《中国传统装饰艺术》课程中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与社会效应,创新性的运用使得中国传统的装饰艺术绽放出新时代的光辉,在有效加强了学生们的项目团队合作能力同时,继承、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这是非常难得的、值得广泛深入研究及推广的教学实践性课题。
参考文献
[1] 翁剑青.形式与意蕴:中传传统装饰艺术八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
[2] 袁斌.艺术教育视域中德育创新探索.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4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