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质疑哥伦比亚社会的工具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616009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豪尔赫·潘乔亚加
  哥伦比亚摄影师豪尔赫·潘乔亚加(Jorge Panchoaga)致力于在持续的社会文化问题上发声。他对故乡的人文风情和自然风貌见解独到,艺术风格也独树一帜,作品在当地广受好评。他在哥伦比亚的土地上不断发现、质询问题,层层揭开复杂的社会面貌。探索过程中,持续涌现的新社会问题又为他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拍摄项目和创意。
  开启摄影事业之前,潘乔亚加取得了人类学的学位,这门学科与他的摄影事业相辅相成。“人类学是一门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实际操作的學科,有时也是学习其他领域知识的工具。对于我来说,曾经学习人类学带来的最大乐趣是:一个人在世上生活的方式可以不断被解构或重建,在这个过程中,你就会找到你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以及你与周遭环境的一切联系。”潘乔亚加说。
  在拍摄过程中,潘乔亚加会融入对人性的思考。因此,他的摄影作品饱含对环境的细腻感受。观看他的作品,可以品味到他对周围环境自问式的思绪。他关心、尊重周遭的环境。他既像变色龙,又像飞入广袤空间的苍蝇,可以很好地融入环境。可以发现,他是安静观察型的摄影师。他可以凭借毅力,捕捉到所关心事物的本质。
  潘乔亚加不仅仅想做一个拉丁地区的记录者,更想通过这些作品展现社会问题并引起观众的思考和警醒。他的个人项目《甜与咸》(Dulce y Salada),记录了哥伦比亚北部渔村新威尼斯(Nueva Venecia)的生活与困境——那里水资源污染严重,游击队横行肆虐,农业问题不断。潘乔亚加透过镜头为这片土地留存记忆、人性和人文遗产。
  潘乔亚加还有着巨大的教学热情,他承认这也延伸到他的摄影中。“教学对我的工作至关重要,因为我相信,这是在我们国家培养更好的摄影师、研究人员和创作者的唯一途径。经验是构筑知识体系的重要部分,分享给新生代尤为重要,他们会结合自身认知将知识升级换代。”潘乔亚加说。
  潘乔亚加曾在国内外举办过多次个人和团体展览。此外,他还有诸多荣誉:哥伦比亚文化部第九届哥伦布一瑞士摄影基金赞助摄影师;第六届青年艺术沙龙(哥伦比亚)获胜者;第三届文化部国家文化遗产国家摄影奖(哥伦比亚)第二名等。他的作品曾经在多家国际媒体上发表,如《纽约时报》《国家地理》《南德意志报》《摄影之艰》《国家报(西班牙)》和《马尔彭萨特》,等等。
  潘乔亚加是富士X-摄影师(X-photogragher),并且是“影像精选+1”(Colectivo de Fotografi a+1)图片社的活跃成员。

维罗妮卡·桑奇斯·本科冀对话豪尔赫·潘乔亚加


  你的个人项目围绕身份、记忆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展开。作品中的这些特点与你的人类学背景有关系吗?
  潘乔亚加:人类学是一门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实际操作的学科,有时也是学习其他领域的工具。对我来说,曾经学习人类学带来的最大乐趣是:认识到一个人在世上生活的方式可以不断被解构或重建,在这个过程中,你就会找到你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以及你与周遭环境的一切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学帮助我思考——将在哪里工作,如何选择话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我离开学校后,便真正有时间专心做我的项目了。但人类学不是学完就忘的课程,它会随时间潜移默化成为你理解世界、倾听世界、质疑世界的方式。或许人类学所教授的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倾听。它会让人保持好奇。如果我们以人类学的方式来思考摄影,你会发现世间万物都无比有趣。从诗词歌赋到神话世界、从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从爱恨情仇到认识宇宙,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成为摄影项目。可能微小差别就在于一个是用文字,一个是用影像吧。
  你一般在长期项目上花多长时间?
  潘乔亚加:每一个项目所需要的时间都不一定,要根据它本身的特点来不断调整。我工作时间的分配方式可以称为“有机式”或“恒星式”。有些项目需要长期规划、逐步完成。首先,想明白你所要表达的内容就要花费大量时间,还需要很多准备工作与时间投入。另一些项目花的时间就不太多,可能在制作项目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间隔也说不定。可能在某一瞬间灵感就消隐无踪,数年之后再重新浮现。还有一些项目可能在你的草稿中已初具雏形,尽快完成它们就可以了。如今,我正在为《甜与咸》这个项目收尾,这个项目我花费的时间长达八年之久,最后的收尾阶段就已经耗时超过一年了,但有一些问题我还没有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可能要再花上一些时间。我认为大多数类似的项目都要慢慢来,随着自己的节奏向前推进,这就是我口中的“有机”时间。在一些展览或研究工作之余,我会抽时间对自己的项目进行思考。帮助他人或与团队合作,会让我更好的理解自己的项目。
  作为一名用影像讲故事的摄影师,你认为灵感主要从何而来?
  潘乔亚加:我开展的个人项目多数源于在世界各个角落都会碰到的社会问题,他们会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创意可能在我散步或旅行的时候突然出现,紧接着我就会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类似素材。当我冒出一个想法或在做一个项目时,我会不断问自己要如何规划我的时间、我的体力甚至是我的饮食,我会在手机上记录这一切。近几年,我一直力求享受拍摄,无论它们困难与否。确定主题之后,我需要构建一种研究方法,尽可能多地获取资料和灵感。来源多种多样:文学、传说、插图、音乐视频、电子游戏、纪录片、声音、文件信息、实地考察、互联网,甚至Instagram。举个例子来说,去年我研究了电子游戏以及音乐即兴创作的过程,试图将这些概念和方法联系起来进行拍照。在我的项目《野蛮》(Sarage)中,我以某种方式反映了这一点。另外,为了产生新的拍摄创意,我会以不同的方式观察项目进展。无论是笑话还是哲学,花时间研究它们,它们都可能成为灵感的源泉。
  另一方面,作为摄影师,我可能会很快厌倦过往项目使用的拍摄手法。为了不让自己感到枯燥,我总是在寻找不同的做事方式和不同的灵感来源。我不是一个刻意寻找拍摄风格的人,我更希望追寻创意过程,用它在影像中说出点什么。
  除了摄影师,你还担任教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你认为教师经历是否能够丰富你作为艺术家的实践?
  潘乔亚加:是的,我曾在哥伦比亚国立大学任教七年。但两年前,我放弃了这份工作。这几年来我也在哥伦比亚和拉丁美洲的不同国家创立工坊,这对我的工作至关重要,因为我相信这是在我们地区培养更好的摄影师、研究人员和创作者的唯一途径。经验是构筑知识体系的重要部分,分享给新生代尤为重要,他们会根据自身将知识升级换代。教授他人也是不断学习的另一动力。或许辩论、分享也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不断学习。这些年以来,我从一名讲师,理论家,蜕变成了一名可以在实验室和工坊里产出作品的人。对我来说,这是与学生一起学习的结果,也是我在这些年教学过程中所经历的转变。
  你是否曾经在哥伦比亚本土以外的地方做过个人项目?未来打算继续探索拉丁美洲其他国家,还是拉丁美洲以外的地域?
  潘乔亚加:最近,我一直在哥伦比亚以外的地方工作。去年,我在瑞士拍摄了一个名为《野蛮》(Snvage)的项目,这个项目被哥伦比亚的一家新出版社CROMA Editorial集册出版。很快它还将登陆瑞士韦尔扎斯卡摄影节,并被“可持续的群山”(Sustainable Mountain Art)艺术项目收录。此外,我在古巴和墨西哥拍摄的项目也在井然有序地进行中。今年我将返回墨西哥,完成第二阶段的工作。
  离开哥伦比亚工作会激发我的工作热情,因为陌生的场景会对我提出更高要求,从了解当地文化,到了解当地历史变迁,这是一种丰富知识存量的极佳方式。现在,我正在研究泛古陆(Pangaea,又称盘古大陆)的理论,如果我继续前行,一定会到达我想要了解的广袤世界。
  你的系列作品《甜与咸》(Dulce y Salado),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诗意,每一幅画面都烘托出拉丁美洲风景中常见的遥远感,这是你有意而为之吗?在这一项目中,水的意象是什么?
  潘乔亚加:2010年,我开始启动这个项目。我的最初尝试是建立在人们对水的传统理解基础上,记录了哥伦比亚不同地区的河流(以及流水的背景音)。我也对河畔居民进行采访,并采集了不同地区的水的样本。但是这个项目没有继续下去,那时我的工作方式还很直观,只用“鼻子”工作,全靠直觉,虽然充满决心,但缺乏经验。偶然问,我来到了《甜与咸》这一项目开始的地方——马切特沼泽旁的莫罗,或是新威尼斯小镇。我每年会去一到两次,一般会停留一周或者更长的时间。最开始我就知道,这是一段我要花很长时间才能讲明白的故事,我要了解这座水上小镇的点点滴滴,要枕水入眠,才能真正了解这里。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学习到了很多捕捉完美画面的方式,或许是我亲手搭建了它们。我在拍摄时,不想把自己局限于某种特定的风格,所以我没有直白地记录影像,或者说,我没有限制自己创造画面。我发现水是可以利用的材料,胶片可以直观反映水中的“记忆”。于是,我到哥伦比亚不同的河流旁冲洗胶卷,用不同的水制备化学药剂。我想知道水会提供怎样的潜在记忆。大部分时候,这种效果仅仅流于表面,但提供了为我在更多维度上赋予它意义的契机,我可以借此更深层次地理解当地人的生活和社会。于是,我开始总结经验,研究水和城镇的历史,将水的不同状态与我们建立的国家、历史、记忆和文化遗产相关联。冰,固态,对于我来说是一种科学概念,但在冰和泥土的剖面中,我们可以用知识推导出地球的状态。紧接着我开始研究液态,奔腾的河流就好像社会的记忆。河流依旧奔腾,但每一滴水早已不同,就像它在社会记忆中发生的那样:它是活着的,它是变形的,它有麻木和觉醒的时候,它不断变化,不需要赋予特定的身份。气态的水蒸汽,最初我们认为这是遗忘的表现,这是我们最初对它的认知。但在拍摄过程中,与编辑和研究者们的讨论让我们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汽化是一种避免遗忘的方法,这是其他反思领域的知识人性化之所在。
  最后,无论是通过我们的摄影集或即将上线的网站(记录了我们八年来录制的音轨),我们都可以深入探讨水的一切。网站具有实验性质,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有关水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地质变动,还是人类活动,音乐家大卫·平松制作与之相对应的音乐。在摄影集中,我们叙述了一段水上的梦想之旅,穿越一切美梦与噩梦。我认为《甜与咸》对所有观众都会有所启发。透过这个项目,我的兴趣不仅是一个社会的肖像,或一个生活在水面上的社区,在某种程度上,它成为了对水和人类的反映。
  你的拍摄地点往往相当偏僻,能谈谈你与这些地方的联系吗?
  潘乔亚加:多年来,我工作的地方差异很大。最初开始做个人项目时,主要在考卡(Cauca)地区工作,在那里我完成了《大房子》(La Casa Grande)和《远山之后》(Behind the Mountain)两个项目。那里是我的故乡,有着最为原生的文化。尽管常年冲突不断,我还是对那个地区情有独钟。另一方面,我可以轻而易举地亲近考卡这片土地。可以去接近他人,去学习、感受、理解他们对这片土地的感情。我也可以在此了解我的家族历史,回顾我的成长历程。完成一个接一个项目,我不断地学习、自我进化。
  后来,在我开始拍摄《甜与咸》时,我来到了一个距离考卡非常遥远且文化氛围截然不同的环境。是水流指引了我,我决定在那里进行拍摄。当我到达莫罗时,我已经花费了一年时间探索水循环对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我的思路略过冰川时代,飞跃干涸河流,也跨过了山巅的水汽和倾盆的暴雨。当我在水面上看到这个小镇时,我知道所有思绪终于汇聚在一起了。我也知道,由于这座小镇过于偏远,工作环境又不是很理想,可能会花费我很多时间。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地方都逐渐内化成了我的一部分,我渴望再一次回到這些地方,去拜访朋友们,坐下来听风,在晚上或早晨聊天,吃那里的食物,断开与儿尘俗事的关联。这样短暂的失联会让我更专注地去看景色、去听故事。   你的作品带有很强的摄影美感,甚至有一些像纪录片。你如何定义自己的作品?
  潘乔亚加:我对我的作品所处的地位或流派并不太了解。最近几年,我对行业内区分作品风格的方式逐渐失去了兴趣。我认为作品需要处于一定范畴,但影像不应该被条条框框所束缚。我试着用行业之外的非传统方法工作——以研究和创意为主,图像可以通过相同领域的不同载体互相影响而产生。当项目进入到自我循环的过程中后,尢论是纪录片风格还是其他艺术风格,都会有所展现。这样我也可以在不同的领域中探寻更多的可能性和适应性。最终,观众会完成整个项目。观众们会根据自身的教育和成长背景对影像产生不同的理解。我认为这种情况最奇妙不过了,人们欣赏一部作品的渠道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或许是Instagram,或許是书籍、报纸、杂志、会议、展览。读者会通过不同方式欣赏出不同的艺术美感,有人觉得是纪录,有人可能会觉得是科幻。
  你对拉丁美洲,特别是哥伦比亚存在某些期待吗?如果有,如何实现?你是否认为通过你的作品会推动社会进步?
  潘乔亚加:我相信世界上的所有人都会对他们知之甚少的地区有一种主观印象。这些印象可能是通过电影、文学、电视、新闻、摄影、广告等共同构建的。拉丁美洲当然也会这样,事实上,我们也会通过很多不同的方面让别人对我们这一地区形成先入为主的印象。近现代哥伦比亚被打上了战乱频仍、经济落后的烙印,这些都会通过艺术作品表现出来。目前,哥伦比亚的和平进程仍是国际社会的新闻富矿。与此同时,哥伦比亚还存在着一些固有的问题,比如毒品贸易。这种情况下,摄影在将游击队员转变成平民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换而言之,媒体和其他行业都希望满足消费者对特定场景的猎奇心理。文化公司知道如何利用每个地区的特定优势,无论是网飞(Netflix)或是一些艺术博览会,他们都会为了争取市场在作品中展现不同地区的不同风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文化产业是连接它们本土文化和世界文化的桥梁,这也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内容。
  我理解这一过程,但是如果你不问我的话,我可能永远不会问自己我的作品会起到什么作用。我不觉得我的作品是为了打破那些刻板印象而存在的,那不是我想要努力的结果。我的作品或许会挑战一些原有的社会观念。但我始终认为摄影是一部推动社会的引擎,它将真实的世界摆上台而,任人畅所欲言,通过一种讨论的方式改变世界。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提起锤子手机,大家第一个想起的会是罗老师,第二个则是“工匠精神”和用户评价很高的锤子系统Smartisan OS。关于拍照性能,虽然一直是锤子宣传的重点之一,却始终没有给我们留下太深刻的印象,直到最近两台坚果手机发布,情况才有了大的改变。  坚果R1是锤子手机的年度旗舰产品,“R”代表“Revolution”,即革命。这里的革命不只体现在可延伸为工作站TNT的主机,同时也体现在R1搭载的
期刊
最近,我换了一款新三脚架思锐A1205+Y11云台,把玩了一段时间后,想来谈谈它的上手体验。  这款三脚架采用反折式设计,收纳长度37厘米,5节4伸缩脚管,使用市面主流碳纤维材质,整套重量约1.35千克,在外出携带时不会造成太大负担。其脚管有三级角度调节,最低可以平放在地面接近90度的位置;脚管的卡扣按壓适中,声音清脆,卡扣到达卡槽时自动卡紧,磨砂的表面做工结合碳纤维的脚管,外观无可挑剔。  三脚
期刊
夏季,天气像小孩子的心情说变就变,一天之内都可能经历雾天、阴天和雨天几种不同的气候变化。但“坏天气”就不能拍出好照片吗?其实未必。当坏天气来临日寸,常常会呈现更生动的自然景象,不少成功的摄影作品都是在坏天气中拍摄出来的。这个时候拍摄者绝对不可以收起相机,而更应该去尽力捕捉不同寻常气候条件下出现的动人景色。阴天:多拍天空多拍云,色温偏蓝更文艺  清晨起来发现天气阴霾,对于很多人来说往往会觉得扫兴。但
期刊
说起非洲野生动物摄影,很多影友马上会想到动物大迁徙。在东非每年的5月至10月,百万头的角马、斑马、羚羊等食草动物组成声势浩大的队伍,从坦桑尼亚  的塞伦盖蒂保护区北上,跋涉3000多公里前往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公园。当到达终点之后,由于气候的变化,短短两三个月之后,这支食草野生动物组成的远征大军将再次不辞辛苦地返回塞伦盖蒂。在这数以百万计的迁徙队伍中,只有30%的幸运者能够回到出发地,而跟随它们一
期刊
在近代西方哲学中,反思是被广泛运用的概念之一,是一种不同于直接认识的间接认知过程。英国哲学家洛克曾说,反思是人类对自身行为活动的关注与知觉,是获得知识的方式,人类通过反思来获取某些观念,如思维、信仰、质疑,等等。在哲学家眼中,反思是把握事物本质的方法论;而在艺术家的语言体系中,反思是他们观察世界、审视自我的重要工具。很多人通过摄影作品对客观世界或人类自身进行思考,并使用影像语言或艺术审美对所见、所
期刊
自摄影术诞生以来,人物肖像就是摄影师热衷拍摄的题材,经过170多年的发展,人物肖像的拍摄手法也越来越多样。美国摄影家阿诺德纽曼曾经说过:“没有创意就没有摄影。”这期摄影实验室给大家带来一个好玩又有创意的人像拍摄方法——投影人像,希望从中能给大家的拍摄思路带来一些启发。前期准备  所谓“投影人像”就是通过投影仪将光影等图案投射在拍摄对象身上,从而获得一种超现实的梦幻效果。因此,背景图片的选择很大程度
期刊
6月13日,2018华为新影像大赛在上海CES Asia现场正式启动。和首届新影像大赛一样,华为依然选择与纽约国际摄影中心携手举办这项赛事,不同的是在首届比赛15余万张征稿量的基础上,新一届比赛又有上升。发布会前,我们有幸专访了新影像大赛幕后的有力推手——华为手机产品线副总裁李昌竹。  华为手机产品线总裁何刚宣布2018华为新影像大赛启动  專访华为手机产品线副总裁李昌竹  因采访内容较多,本文与
期刊
克里斯托弗·奥格兰迪  在欧洲开启职业生涯后,出生在美国密歇根州的克里斯托弗·奥格兰迪(Christopher O'Grady)选择在新加坡落脚,这里“从不寒冷,一切都井井有条”。  新加坡是一个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之地。华裔人口占据新加坡人口四分之三,这里的许多企业都很受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影响。作为一个高效运转的国家,新加坡在全球商业、金融和旅行中起到枢纽作用。这里生活成本昂贵,亚洲范围内仅排在东京、
期刊
克里斯蒂安·舒勒  克里斯蒂安·舒勒(Kristian Schuller)是一名时尚摄影师,但我更愿意称他为一场华丽盛宴的导演。他巧妙地运用着色彩与光线,将前卫的服饰、夸张的肢体动作与动物、降落伞等看似毫无关联的元素进行组合,重构出一个奇异空间,打造充满质感与张力的画面。观赏他的作品,人们仿佛看到一场精彩戏剧的静帧瞬间,又像是舞台剧落幕前的狂欢时刻。  在美国的时尚领域。舒勒的名字人气很高,不少模
期刊
风景摄影很可能在1839年摄影术发明后便出现,这不仅因为摄影师希望利用新媒介捕捉美丽的自然景色,也因为早期摄影工具和感光材料较易于记录风景这类静态影像。正如西方风景画家一样。西方风景摄影家也一直开展各类尝试,探讨风景摄影的各种可能性。从早期法国摄影家古斯塔夫·勒恪雷(1820~1882)到美国西部探险家蒂莫西·奥苏利文(1840~1882)、从爱德华·斯泰肯(1879~1973)的画意摄影到阿尔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