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所热衷探讨的问题,师生关系直接反映出课堂教学方式。这种关系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反映在教学方式上就形成了“填鸭式”、“诱导式”和“共享式”三种模式。
如果把知识比作是食物,那么“填鸭式”中教师是强迫孩子吃饭的家长,觉得食物对孩子来说非常有营养,于是,便不择手段地满堂灌,唯恐学生吃不饱,而全然不顾学生是否有食欲,也不管学生是否消化不良。“诱导式”中教师是会些手段的幼儿园教师,不直接将食物灌输给学生,而是把食物摆在学生面前,然后以各种美妙的语言让学生明白眼前的食物是多么富有营养同时又是多么香甜,以打动学生的心,激发其食欲,使他们垂涎三尺,最后争先恐后地自己动手来取食物,再把它吃下去。
针对过去“满堂灌”的弊端,许多教师开始注重“诱导式”教学,这在教学改革中可算是一大进步。但是,仅仅依靠教师启发,还是远远不够的,要引导学生之间互相启发,同时更注重学生的自我启发。常常把“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达到“主体”、“主导”的统一。但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所依次抛出的自己“精心设计”的一个个问题,常常也会成为学生的思想圈套,正是在教师这样的一步步提问,学生一次次回答和教师对学生答案的纠正中,学生成了教师思想的俘虏!学生没有一点个人的创见,教师也不允许学生自己对学习内容进行富有个性的创造性理解。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当然也有“人”的存在,只不过这里的“人”主要是教师而不是学生。
而“共享式”就是面对美味食物,师生共同品尝,而且一边吃一边聊各自的感受,共同分享美味,甚至给学生感觉老师是在和自己切磋。此时,师生的角色有时相当于厨师和用餐者,有时相当于厨师和厨师,有时相当于用餐者和用餐者,大家可以边吃边聊。下面就以我的切身经验浅谈一下三种角色关系下的边“吃”边“聊”。
一、 厨师和用餐者边吃边聊
数学对理性思维要求高,有时新知识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架构之间的距离就是不能仅仅通过引导或学生自己交流就能衔接上。所谓“闻道有先后”,教师当然先知道本节课要学什么内容并且也先掌握了本节知识,当一节课的知识不论怎样铺垫和引导,它的新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是学生没办法想到的,那么教师就不能“懂装不懂”了,而是要像个厨师一样做道“菜”给学生们“品尝”,然后让学生“评评”这道“菜”。厨师谈谈怎么想到把这些调料和各种菜搭配到一起的,用餐者们再仔细品尝并交流一下自己的用餐感受,说说好“吃”在哪里,能不能想象出更好的搭配或烹饪方法。
二、 厨师和厨师边吃边聊
如果刚刚用餐者觉得厨师做的菜好吃,自己也想学做这道菜,那就亲自动手试一试;或者你有更好的设想,想自己操刀试试看好不好吃,那你就自己尝试做一下,这时学生不就变成厨师了吗?
还有一种情况是本节课的知识与学生的原有知识紧密衔接,学生经过老师的引导或小组交流可以解决。此时面对新的数学问题,就好像几个厨师走进了原料应有尽有的厨房一样,你认为你需要什么材料就拿什么材料,想怎么搭配就怎么搭配,想用什么烹饪方法就用什么烹饪方法,想集思广益你就几个厨师商量一下,做完再一起品尝,大家聊一下这道“菜”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可以怎样改进,此时学生和老师处在相同的位置,学生在“切磋”中感觉到了这种平等,也有了相当的成就感,或许会更有创造力了。有时甚至老师就貌似不参与到“想办法”中去,其实这时老师完全可以装作不会做饭的“用餐者”了,更是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表演欲。
三、 用餐者和用餐者边吃边聊
面对思维跨度大的也就是让学生感觉难的新知识,除了厨师做给用餐者吃,还有一种处理方法就是老师“懂装不懂”——面对“罕见的菜”,假装不会“做”也没“吃”过,跟学生一起“吃”,边吃边聊:这道菜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这道菜是怎么做的?为什么选取了这样的烹饪方法?它的食材有什么特点?下次给我们遇见这样的食材我们会不会做?
在共享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自己的行为感染带动学生,但更多的,是和学生平等享用同时又平等地交流,而不能强迫学生要和自己保持同一的口味,允许学生对各种佳肴做出自己的评价。在愉快的分享过程中,师生都得到满足,都获得营养。我们不应把学生的大脑当成一个接受知识灌输的容器,而应看作是一支等待我们去点燃的火炬,它一旦被点燃必将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创新的光芒。因此,教师的引导,更多的是体现在尊重学生思考的权利,并给学生提供一个个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就好像大长今一样,或许这种烹饪方法她没尝试过,但只要你相信她,她或许有“画出味道”的能力。
在教育现代化成为必然趋势的今天,数学教学中促进师生互动是必然趋势,但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而是靠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持之以恒、长期不懈的努力。边“吃”边“聊”,数学课堂其实可以很生动,互动探究其乐无穷。
如果把知识比作是食物,那么“填鸭式”中教师是强迫孩子吃饭的家长,觉得食物对孩子来说非常有营养,于是,便不择手段地满堂灌,唯恐学生吃不饱,而全然不顾学生是否有食欲,也不管学生是否消化不良。“诱导式”中教师是会些手段的幼儿园教师,不直接将食物灌输给学生,而是把食物摆在学生面前,然后以各种美妙的语言让学生明白眼前的食物是多么富有营养同时又是多么香甜,以打动学生的心,激发其食欲,使他们垂涎三尺,最后争先恐后地自己动手来取食物,再把它吃下去。
针对过去“满堂灌”的弊端,许多教师开始注重“诱导式”教学,这在教学改革中可算是一大进步。但是,仅仅依靠教师启发,还是远远不够的,要引导学生之间互相启发,同时更注重学生的自我启发。常常把“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达到“主体”、“主导”的统一。但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所依次抛出的自己“精心设计”的一个个问题,常常也会成为学生的思想圈套,正是在教师这样的一步步提问,学生一次次回答和教师对学生答案的纠正中,学生成了教师思想的俘虏!学生没有一点个人的创见,教师也不允许学生自己对学习内容进行富有个性的创造性理解。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当然也有“人”的存在,只不过这里的“人”主要是教师而不是学生。
而“共享式”就是面对美味食物,师生共同品尝,而且一边吃一边聊各自的感受,共同分享美味,甚至给学生感觉老师是在和自己切磋。此时,师生的角色有时相当于厨师和用餐者,有时相当于厨师和厨师,有时相当于用餐者和用餐者,大家可以边吃边聊。下面就以我的切身经验浅谈一下三种角色关系下的边“吃”边“聊”。
一、 厨师和用餐者边吃边聊
数学对理性思维要求高,有时新知识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架构之间的距离就是不能仅仅通过引导或学生自己交流就能衔接上。所谓“闻道有先后”,教师当然先知道本节课要学什么内容并且也先掌握了本节知识,当一节课的知识不论怎样铺垫和引导,它的新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是学生没办法想到的,那么教师就不能“懂装不懂”了,而是要像个厨师一样做道“菜”给学生们“品尝”,然后让学生“评评”这道“菜”。厨师谈谈怎么想到把这些调料和各种菜搭配到一起的,用餐者们再仔细品尝并交流一下自己的用餐感受,说说好“吃”在哪里,能不能想象出更好的搭配或烹饪方法。
二、 厨师和厨师边吃边聊
如果刚刚用餐者觉得厨师做的菜好吃,自己也想学做这道菜,那就亲自动手试一试;或者你有更好的设想,想自己操刀试试看好不好吃,那你就自己尝试做一下,这时学生不就变成厨师了吗?
还有一种情况是本节课的知识与学生的原有知识紧密衔接,学生经过老师的引导或小组交流可以解决。此时面对新的数学问题,就好像几个厨师走进了原料应有尽有的厨房一样,你认为你需要什么材料就拿什么材料,想怎么搭配就怎么搭配,想用什么烹饪方法就用什么烹饪方法,想集思广益你就几个厨师商量一下,做完再一起品尝,大家聊一下这道“菜”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可以怎样改进,此时学生和老师处在相同的位置,学生在“切磋”中感觉到了这种平等,也有了相当的成就感,或许会更有创造力了。有时甚至老师就貌似不参与到“想办法”中去,其实这时老师完全可以装作不会做饭的“用餐者”了,更是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表演欲。
三、 用餐者和用餐者边吃边聊
面对思维跨度大的也就是让学生感觉难的新知识,除了厨师做给用餐者吃,还有一种处理方法就是老师“懂装不懂”——面对“罕见的菜”,假装不会“做”也没“吃”过,跟学生一起“吃”,边吃边聊:这道菜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这道菜是怎么做的?为什么选取了这样的烹饪方法?它的食材有什么特点?下次给我们遇见这样的食材我们会不会做?
在共享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自己的行为感染带动学生,但更多的,是和学生平等享用同时又平等地交流,而不能强迫学生要和自己保持同一的口味,允许学生对各种佳肴做出自己的评价。在愉快的分享过程中,师生都得到满足,都获得营养。我们不应把学生的大脑当成一个接受知识灌输的容器,而应看作是一支等待我们去点燃的火炬,它一旦被点燃必将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创新的光芒。因此,教师的引导,更多的是体现在尊重学生思考的权利,并给学生提供一个个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就好像大长今一样,或许这种烹饪方法她没尝试过,但只要你相信她,她或许有“画出味道”的能力。
在教育现代化成为必然趋势的今天,数学教学中促进师生互动是必然趋势,但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而是靠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持之以恒、长期不懈的努力。边“吃”边“聊”,数学课堂其实可以很生动,互动探究其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