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是文化传承和发展创新的践行者和承载者,应当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按照红色教育培训模式,秉持知行合一的实践特征,将传承红色精神、坚持文化自信,潜移默化的贯穿于实践过程中,不断增强师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担当精神,用独具特色的红色精神引领学校发展与社会进步。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实践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①高校是思想文化创新的高地,是优秀文化传承的载体。作为坚定文化自信的践行者、引领者和承载者,文化育人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应然之需。西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按照“现场教学+情景教学+体验教学+理论提升”四位一体的红色教育培训模式,利用暑期时间组织部分教师及研究生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实践小组,以“两学一做”为主要内容,赴贵州遵义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主题实践,收效甚佳。
一、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在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战线而言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回顾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思想政治工作战线习惯上称之为16号文件),以及2005年中央召开的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再联系这十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历程,更容易理解和把握此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及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意见》对于高校未来思想建设的重要意义。习近平的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意见》,就是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正如教育部党组在《关于学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中所指出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从推进伟大事业、建设伟大工程、进行新的伟大斗争的高度,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充分肯定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成绩,精辟阐述了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目标定位、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深刻阐明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始终贯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很强的战略性、政治性、思想性和针对性。”在未来的一个阶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方向已然明确,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撸起袖子干起来,在以往工作成就的基础上,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便显得尤为重要了。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一样,“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②。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大力宣扬马克思主义为主流意识形态,大力宣扬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达到统一师生思想、凝聚共識、形成推动事业发展合力的目的,就是要不断坚定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要实现这样的目标,西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新形势下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二、切实推进以文化人 以文育人
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曾指出:“我们党领导的红军长征,谱写了豪情万丈的英雄史诗。”而贵州是红军长征途中经历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的省份。贵州各族群众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为迎接红军、支持长征、夺取中国革命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滇黔桂边区各族人民在遭受了严重摧残的恶劣环境中,始终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人民的救星,为追求幸福和光明,坚忍不拔地坚持斗争。黔东苏区为红三军与红六军团胜利会师,结成一个团结战斗的整体,进而开辟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黔北苏区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实现红军长征的胜利和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付出了巨大牺牲,谱写了壮丽诗篇。黔西北苏区为红二、红六军团在长征中赢得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为壮大中国革命力量、推进新的战略大转移发挥了重大作用。素有“转折之城、会议之都”的遵义,就是其中一座“于寻常处陡转、于无声处惊雷”的红色圣地。它在风雨如晦、血雨腥风之际,给急促突围、披荆斩棘的红军举好旗、定好向、把好舵。同时,承担了面向全国各地党员干部革命传承、遵义精神、爱国主义教育的培训任务。遵义会议更是集中体现了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敢闯新路、民主团结的精神,是历史留给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遵义会议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贵州的科学传播,遵义会议精神开启了贵州地域文化的新格局,增强了贵州地域文化中的国家认同,推动了长征区域文化的凸显、培育以及贵州地域文化的发展。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遵义会议精神都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战胜困难,走向胜利的精神力量。
“以文化人、文化育人”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实现途径,这不仅是一个时代命题,也是高校落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是以文育人之中治学与修身的完美结合。实践团队基于贵州遵义的红色文化、秉持知行合一的实践特征,先后在遵义会议会址、红军山、苟坝村、娄山关爱国主义学习基地、息烽集中营等地,按照“现场教学+情景教学+体验教学+理论提升”四位一体的红色教育培训模式,进行了实地调研、重温入党誓词、走进娄山关和凭吊遗迹等活动。并始终把遵义精神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着眼于通过革命传统教育,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增强党性、转变作风。
通过实践,使全体队员再次接受了心灵的洗礼,深深感受到肩负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传统课堂上书本式教学无法体验到的教学效果。例如,通过体验教学——走进娄山关,看到娄山关上的千峰万仞,峭壁绝立,隘口的密林丛生,宽厚城墙,才理解“黔北第一险要”为何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这种视觉上的冲击更能体验到娄山关战役的艰难。“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③的場景,更深感长征的伟大,中国革命历程的艰苦。 文化能调和自我认知及社会认知。此次实践通过深度走访贵州遵义的战斗遗址、红色教育基地等文化实践,回首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通过红色教育培训模式,切实接触到党和人民留下的宝贵而深厚的精神财富;党坚持用信念和真理战胜艰难险阻的成功典范。这种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方式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实现途径。
三、坚定文化自信传承红色精神
文化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是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④2014年3月,习近平在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座谈中指出,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2016年5月17日,習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同年7月,在纪念建党95周年大会上,他再次提到“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⑤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社会历史的充分肯定,是坚定信心和发展希望的积极践行。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创新过程中,“传承”是生命力,“创新”是推动力。
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习近平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认识自身文化的基础上再定位、再创造、再前进。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践行文化自信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坚持以人为本,载体育人、实践育人,从实践到认识到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充实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和筋骨。在潜移默化下把红色基因根植于我们的血脉中,做到真正把长征精神与遵义会议精神薪火相传,把坚定文化自信作为高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主脉络,通过传承红色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出智慧力量。
[注释]
①习近平: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新华每日电讯,2016年12月9日.
②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2013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③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1935年2月.
④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人民日报,2014年1月1日(01).
⑤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网,2016年7月2日.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实践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①高校是思想文化创新的高地,是优秀文化传承的载体。作为坚定文化自信的践行者、引领者和承载者,文化育人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应然之需。西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按照“现场教学+情景教学+体验教学+理论提升”四位一体的红色教育培训模式,利用暑期时间组织部分教师及研究生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实践小组,以“两学一做”为主要内容,赴贵州遵义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主题实践,收效甚佳。
一、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在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战线而言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回顾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思想政治工作战线习惯上称之为16号文件),以及2005年中央召开的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再联系这十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历程,更容易理解和把握此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及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意见》对于高校未来思想建设的重要意义。习近平的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意见》,就是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正如教育部党组在《关于学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中所指出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从推进伟大事业、建设伟大工程、进行新的伟大斗争的高度,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充分肯定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成绩,精辟阐述了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目标定位、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深刻阐明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始终贯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很强的战略性、政治性、思想性和针对性。”在未来的一个阶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方向已然明确,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撸起袖子干起来,在以往工作成就的基础上,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便显得尤为重要了。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一样,“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②。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大力宣扬马克思主义为主流意识形态,大力宣扬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达到统一师生思想、凝聚共識、形成推动事业发展合力的目的,就是要不断坚定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要实现这样的目标,西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新形势下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二、切实推进以文化人 以文育人
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曾指出:“我们党领导的红军长征,谱写了豪情万丈的英雄史诗。”而贵州是红军长征途中经历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的省份。贵州各族群众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为迎接红军、支持长征、夺取中国革命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滇黔桂边区各族人民在遭受了严重摧残的恶劣环境中,始终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人民的救星,为追求幸福和光明,坚忍不拔地坚持斗争。黔东苏区为红三军与红六军团胜利会师,结成一个团结战斗的整体,进而开辟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黔北苏区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实现红军长征的胜利和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付出了巨大牺牲,谱写了壮丽诗篇。黔西北苏区为红二、红六军团在长征中赢得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为壮大中国革命力量、推进新的战略大转移发挥了重大作用。素有“转折之城、会议之都”的遵义,就是其中一座“于寻常处陡转、于无声处惊雷”的红色圣地。它在风雨如晦、血雨腥风之际,给急促突围、披荆斩棘的红军举好旗、定好向、把好舵。同时,承担了面向全国各地党员干部革命传承、遵义精神、爱国主义教育的培训任务。遵义会议更是集中体现了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敢闯新路、民主团结的精神,是历史留给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遵义会议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贵州的科学传播,遵义会议精神开启了贵州地域文化的新格局,增强了贵州地域文化中的国家认同,推动了长征区域文化的凸显、培育以及贵州地域文化的发展。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遵义会议精神都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战胜困难,走向胜利的精神力量。
“以文化人、文化育人”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实现途径,这不仅是一个时代命题,也是高校落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是以文育人之中治学与修身的完美结合。实践团队基于贵州遵义的红色文化、秉持知行合一的实践特征,先后在遵义会议会址、红军山、苟坝村、娄山关爱国主义学习基地、息烽集中营等地,按照“现场教学+情景教学+体验教学+理论提升”四位一体的红色教育培训模式,进行了实地调研、重温入党誓词、走进娄山关和凭吊遗迹等活动。并始终把遵义精神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着眼于通过革命传统教育,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增强党性、转变作风。
通过实践,使全体队员再次接受了心灵的洗礼,深深感受到肩负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传统课堂上书本式教学无法体验到的教学效果。例如,通过体验教学——走进娄山关,看到娄山关上的千峰万仞,峭壁绝立,隘口的密林丛生,宽厚城墙,才理解“黔北第一险要”为何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这种视觉上的冲击更能体验到娄山关战役的艰难。“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③的場景,更深感长征的伟大,中国革命历程的艰苦。 文化能调和自我认知及社会认知。此次实践通过深度走访贵州遵义的战斗遗址、红色教育基地等文化实践,回首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通过红色教育培训模式,切实接触到党和人民留下的宝贵而深厚的精神财富;党坚持用信念和真理战胜艰难险阻的成功典范。这种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方式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实现途径。
三、坚定文化自信传承红色精神
文化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是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④2014年3月,习近平在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座谈中指出,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2016年5月17日,習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同年7月,在纪念建党95周年大会上,他再次提到“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⑤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社会历史的充分肯定,是坚定信心和发展希望的积极践行。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创新过程中,“传承”是生命力,“创新”是推动力。
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习近平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认识自身文化的基础上再定位、再创造、再前进。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践行文化自信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坚持以人为本,载体育人、实践育人,从实践到认识到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充实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和筋骨。在潜移默化下把红色基因根植于我们的血脉中,做到真正把长征精神与遵义会议精神薪火相传,把坚定文化自信作为高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主脉络,通过传承红色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出智慧力量。
[注释]
①习近平: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新华每日电讯,2016年12月9日.
②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2013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③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1935年2月.
④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人民日报,2014年1月1日(01).
⑤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网,2016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