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桂圃:为教育奉献一生

来源 :杰出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bi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这片热土上,麦桂圃先生勤耕细作达三十五年,他将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智慧以及对教育事业的那份热忱,蕴含在了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融入在教育工作的每一年每一天。
  退休之后,他創办教育专业培训协会、开办伦敦卓越书院,勤耕不辍,孜孜不倦,从不因退休而放慢为教育奉献的脚步,从不因退休而褪去对教育的热情,从不因退休而掩饰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眷念。
  为教育而忧,为教育而乐,教育事业,是麦桂圃先生最爱的事业,也是他一生的选择,在他的心中,教育事业只有目标,只有新的起点,没有终点。
  
  东华三院教育生涯之始
  教育事业,是麦桂圃先生一生中的工作中心与重心,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他便走进了教育的行业。于1970年教育学院毕业后,任教于东华三院属下小学五年。鉴于服务成绩优良,获东华三院颁发该机构历年第一位奖教金全费往美国进修硕士学位两年,又因成绩优异及增修学分,两年之间修毕118.75学分,积点平均在3.5以上,共获颁三个硕士以上之学位。1977年回港调往东华三院学务部担任小学部主管,并于80年获选为东华三院教师会主席。
  
  二十五载
  浇灌保良局教育事业的绿洲
  1946年,以“保赤安良”为宗旨的保良局将触角伸向了教育领域,保良局以“广施教化、作育英才、五育并重”为原则,开始兴办小学及幼稚园,1971年发展中学,1978年增办特殊学校,80年代开始,二十多年间发展迅速,学校从17个单位增至106个单位,学生人数逾四万。1980年,麦桂圃先生进入保良局工作,任保良局教育事务部主管,开始一段长达二十五年的教育工作生涯。
  教育工作是神圣的,同时也是艰苦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以及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基于热爱、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基础上,麦桂圃先生正是因为对教育工作的热爱,才二十五年如一日地坚守在这个岗位上,为保良局整个教育系统而忧,为学生们每一点进步和所取得的成绩而乐。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教育工作者的有情和无私。教育工作岗位上的麦桂圃先生关爱学生,积极扩展各类教育服务,增善学校设施,改良教学环境与素质,促进学生们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积极配合社会需要,为香港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辛勤地浇灌着保良局教育的这片绿洲。可以说,在保良局任教育总主任的日子里,他将所有的关爱和心力都献给了保良局的教育工作,献给了他一直深爱着的学生们。
  2005年,在保良局工作已达二十五年之久的麦桂圃博士退休。此时,保良局的106所属校的质量,百分之九十的属校均是该类型学校或所属地区之表表者。二十五年的保良局教育总主任生涯,麦桂圃博士做到了无愧于广大莘莘学子,无愧于自己、无悔有爱的人生。
  
  优势互补
  携手内地共促教育事业发展
  据麦桂圃先生介绍,香港学校分官立、补助、私立、津贴及直资学校,前三类约占10%的小数,津贴及直资学校约占90%。保良局所筹办的大部分为津贴及直资学校,此类学校的优势在于资金及行政的自由度较高,尤其是麦桂圃先生在十多年前已在香港首先推介的直资学校。然而,家长与学校的关系相对来说不太密切。”麦桂圃先生说。偏偏,家长的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长中,起着不可替代、不可忽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家长要多关心孩子,和社会、学校共同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务。”麦桂圃先生呼吁。只有彼此间有机地结合起来,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同时也互相制约,教育事业的链条才不会断裂,教育事业的车轮才会正常地向前运转。
  同时,伴随着香港的回归,香港与内地两地的教育问题也逐渐地被放在一起研究和讨论,这也正是资深教育工作者——麦桂圃先生研究和探索的方向。“与内地携手,将不同的教育系统进行优势互补,才能促进香港及内地教育事业的共同进步。”
  要进步,首先要做的是承认自己的不足。对于两地的教育,麦桂圃先生客观地分析说:“首先就教师的薪资水平来说,香港较高于内地,但是,就老师的地位来说,在一定程度上不及内地;其次,内地在教育上更注重尊师重教的那种感情,这亦是香港教育事业中所相对欠缺的;再者,香港英语教育曾经所占的绝对优势,在内地越来越重视英语教育的进程中逐渐减弱。”
  “内地教育系统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在德育教育方面,香港需要更加重视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年青人对国情的了解,增加年青人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1992年,他获邀成为广东省政协(第七、八、九届)港区委员,参政议政的过程中,麦桂圃先生最关注的方面亦是教育的问题,同时他还是李智达小学、香港中国妇女会丘佐荣学校注册校董。教育,是他一生中最为关心的话题。
  
  愿尽全力
  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赤诚
  麦桂圃先生的一生都未曾离开过教育事业,即使是在2005年退休之后,对教育事业的那份热情仍旧存在,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还未降温,依旧想方设法为教育事业贡献余热和心力。
  于是,他创办了教育专业培训协会,以“培训校长”为主要服务方向。如果将学校喻为正向前驶进的火车,校长于其中所扮演的便是火车头的作用,校长思想和能力的进步,对于整个学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促其适应整个环境的需求,跟进办学思路,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发展,满足人才培训的需要。麦桂圃先生之所以创办教育专业培训协会,究其目的便是致力于为校长们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共促教育事业的进步。
  三年前,麦桂圃先生与另一位教育工作者志同道合,两人合作创办了伦敦卓越书院,此书院专为一批有志学习的青年设立。在香港,大学的录取分数相对较高,一批学子或者因为考试时临场发挥不好,或因其它原因,未能达到上大学的资格,如果因此而终止了这些年青人的求学之路,打击他们的信心,更有甚者,从此一蹶不振或走向歧路,实在可惜。而麦桂圃先生和伙伴创办伦敦卓越书院的目的就是为这些年青人创造上大学的途径,出发点是让所有的年青人都有机会追求卓越,宗旨是让年青的一代健康快乐的成长,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价值观、知识、技能、人际交流能力及合适的竞技挑战,透过不断地增值及努力建立一批进取果敢而不断学习成长的新一代。
  伦敦卓越书院是香港的一家私立学校,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书院里英语、中国语文、数学、经济、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均有开设。课程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优势而开设,这亦是有别于其它办学系统的地方。“如此一来,学生更容易考入大学。”麦桂圃先生介绍说。
  伦敦卓越书院被称为“是本地及海外大学的捷径”,通过外国的考试,直升大学,且经由其升入大学,可获全球各国众多大学、机构认证学历、英国大学联招认证学历,以此为跳板,让曾经失落的年青有一个新的机会,去展现自己的才华,实现理想。
  作为一个教育者,麦桂圃先生一生中最大的愿望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和能力,助学子们一臂之力,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一生的赤诚。教育事业对他而言,没有终点,有的是一个个目标,一个个新的起点。
  
  【人物简介】
  麦桂圃博士,伦敦卓越书院校董会主席、教育专业培训协会主席、李智达小学、香港中国妇女会丘佐荣学校注册校董,曾任保良局(106所属校)教育总主任(1985年—2005年)、广东省政协港区委员(第七、八、九届)、香港特区政府临时市政局议员、香港特区第二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香港特区政府青年事务委员会委员(至2002年)、香港特区政府教育统筹委员会委员(至1998年)等。
  
其他文献
“黄花遍地,桂子飘香;华夏儿女,四海耀光。”、“天水万方,群伦荟萃;华胄精英,共轮智慧”,2010年10月8日至11日,在有着“五百年历史看西安”之说的古都西安举行了一场全球华人华侨的盛会——2010年世界华人精英代表大会。  这一天,超过360位以上的来自海内外的华人实业家、金融家以及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参加本次大会;这一天,十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及联合国有关机构驻华代表和国际机构驻华负责人出席了大
期刊
顺德乐从——中国家具第一镇,是一个既不盛产木材,又非大城市的顺德小镇。户籍人口10万,海外乡亲有6万多人。这样的小镇,为何能在短短的20多年内,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家具集散地之一,创造出中国家具业的神话呢?海外乡亲因素是推动乐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多年来,乐从乡亲们不吝万金支持家乡建设和公益事业,提供资金、技术和信息推动乐从经济进步,关注家乡教育、医疗和慈善事业……  陈澧信先生就是从这座小镇上走出
期刊
【本刊讯】2011年11月29日,是澳门石狮同乡总会又一个里程碑的日子,澳门石狮同乡总会于威尼斯人渡假村酒店宴会厅隆重举行联欢宴会,庆祝该会成立十九周年暨第三届理监事就职,以及澳门石狮商会成立典礼。  旅居澳门的石狮人一直是广大澳门同胞爱国爱澳爱家乡的楷模,尤其是在澳门石狮同乡总会永远会长王正伟,会长王永权,常务副会长蔡敦岁、周志聪、蔡清萍、邱建益、柴文华、杨世民,理事长洪珊珊,监事长吴成绩及第二
期刊
他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在药香中长大,自记事时起,他曾目睹祖辈们治病救人的风采,亦给其留下深深的影响。自其18岁入行,跟随父亲学习中医之术,了解中医灿烂、辉煌的文化,更让他坚定了幼年的梦想——当一名中医,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在自身从业的岁月里,他专攻颈椎病和跌打损伤,为无数患者送去福音与希望,他就是香港中医骨伤学会理事长黄杰教授。  多年来,黄杰教授将服务大众作为己任,不断加强香
期刊
正如一首歌里唱的那样: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他白手起家,凭着自己的勤奋和努力,播洒智慧,收获累累硕果,开创一片湛湛蓝天;他持之以恒弘扬道教文化,并在2000年亲身前往江西省龙虎山道教祖庭嗣汉天师府,考取了澳门首位首张太上三五都功经箓的道长证书。把道教的真义切入人们生活当中,团结所有道教界人士,推广中华文化、促进世界和谐;他热爱祖国,倾情桑梓,关爱学龄儿童,捐资助学,彰显人间大爱;他勤奋好学,爱好
期刊
他是香港纸业大王——姚国安先生。近四十年来,他与纸为伴,在用纸搭建的舞台上,他绽放着勤劳、拼搏、智慧的光芒,这光芒是温和的,家人,同事,社群无不感受着他的温暖。  他说事前要勤勉努力,事后便顺其自然,不强求,一切随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是一个消极妥协之人,他仅仅只是不想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既定的事实上,而是用在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的事物上。勇闯纸业王国,服务社会大众,他一往无前,无怨无悔。    创
期刊
  
期刊
2011年2月,广东清远揭晓了第一届“十大侨界爱心人士”的榜单,来自香港、尚担任着清新县政协委员的周荫华先生赫然名列其中。有因才有果,光环背后,是十二载的付出。  周荫华先生其有颗金子般的心;他不擅辞令,所以将爱化为无形。为了支持清远的教育事业,他呼朋唤友,奔走两地,施行善举,笃定至今,助学行动,还未停止……    多面商者 志士仁人  周荫华先生祖籍东莞,生长于香港。他曾是一名走多元化发展道路的
期刊
伴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建筑业水平节节攀升。放眼各大都市,摩天大楼拔地而起,高耸云端,直指苍穹,每至夜幕降临,更是灯影绰绰,彰显繁华,林立如同一座座璀璨夺目的地标。  玻璃幕墙,一种新世纪的建筑装饰结构,便是这多彩风貌的载体之一。原投入装修工程的周富荣先生约于10年前开始涉足该项业务,迄今为止,完成了多个大型项目,旗下公司俨然已成为行内的知名品牌。由于对经手负责的工程皆坚持质量第一、按时完成等
期刊
中医药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医学科学和优秀传统文化,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世界文明進步产生了积极影响。萧志常先生作为一名中医,求学期间,即了解中医灿烂、辉煌的文化,徜徉在几千年中医文化中,聆听中医大师治病救人的风采,这让他更坚定了当一名中医的梦想,并立志在中医行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时光荏苒,如今,擅长治疗骨伤的萧志常先生,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不断为患者送去健康和
期刊